学霸终结者(校对)第3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1/517

  顾莫杰终于警醒了。他给自己斟满了茶水,凝重地确认道:“你是说,那些在幕后吸纳股权的人,很有可能是这么想的:虽然目前初音娱乐那摊烂账,不一定值40块钱一股。但是如果可以托盘吸纳够足够的筹码,确保这家公司将来的所有正常经营得利都留在公司内部、让股东们分享。而不是和现在这样‘每赚到两块钱,都有一块钱会被大股东转移到大股东的关联公司里去’。那么,初音娱乐的股价按40即块钱一股来算,还是值得的——至少这里面考虑到了将来的远期发展势头。”
  “就是这个意思。”古勇将干脆利落地肯定了顾莫杰的总结。
  “也就是说,这些人一开始的目的,就是巨量吸筹后、长期持有?他们是真心来投资的,而不是来投机的?我们一开始对‘放巨量同时走高’的曲线,解读为‘有人要趁机做一波’,其实是误读了?”
  “如果后续证据没有偏差的话,应该就是这样了。”
  顾莫杰神色凝重,起身来回踱步。古勇将猜不透他的心思,揣摩着建议:“如果怕公司将来的经营自由度受限,你可以考虑少放出去一点大小非。目前你才抛了5%,加上去年IPO的15%,市面上的流通股总共也就20%。就算那个姜公子全部吸走——实际上这不可能做到——也就20%,距离26%的临界点还有6%。如果你非要坚持把剩下10%解禁股也都抛出去,让流通股增大到30%,那风险就不可控了。”
  “可是我们需要这些钱快速扩张!光把雷俊一系彻底收服,我预留的资金弹药就有近百亿了,其他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
  今年计划里就要做初音钱包,但是我们不可能和老马拼传统电商,所以只能另辟蹊径拼别的需要电子支付的领域。这里面差多少钱,谁也不知道。
  研发中的初心手机2代,肯定要加入GPS模块。明年手机上市后我还想做独门的优质导航、甚至是和前面的电子支付接合起来,做个性化线下服务的支付。这两项都需要用到自己的导航地图,我们不可能和百度、谷歌那样去从零开始重新弄。目前市面上看起来靠谱的就一个高德地图,那玩意儿市值也超过5亿美元。
  上个月公关部门的人,还和杨部、总局、版叔那边了解过,我们买的‘传奇影业’将来拍出来的片子,不属于国产电影,没法在国产电影保护月内上映,远期又是不少损失。
  还是杨部帮我斡旋,最后给出的条件是‘50%以上制作本土化完成’这么个模棱两可的条件。将来肯定还要买好莱坞的后期特效公司,迁移到国内、雇佣一定比例的中国员工,实现本土化。算算起码又是至少几十亿的支出。
  你想想,400亿对我来说,能少得了多少?我是盼星星盼月亮,就等着大小非解禁了。你给我来个‘为了防止公司出现新的不可控的大股东’,就停止解禁融资?”
  顾莫杰诉苦了一大堆。
  很多事情古勇将是知道的,甚至就是他亲自经办了解过的。但是他知道顾莫杰心里的憋屈,所以选择了听顾莫杰碎碎念地说完。
  说到底,还是顾莫杰走得太快了。或者说,他又想收获快速融资扩张的好处,却又不愿意付出失去对公司绝对控制的代价——世上哪有这种好事?如果真那么容易做到,各国的公司法和救济制度都是吃S的么?
  古勇将无奈地劝说:“阿杰,好处不可能一个人占全的……”
  “放心,这个道理我懂——我也不是完全不愿意失去‘继续用初音娱乐赚到的钱反哺其他产业’的权力,我只是觉得这一天来得太快了。如果可以再给我一年时间,到明年这个时候,第二轮大小非解禁,到时候又能抛售筹资几百亿。这一年的经营里面,起码也能每个月从初音娱乐掏二三十亿利润转移出来。那我们的整体盘面就彻底稳了。等初音网络科技在IM/SNS上面超过或者至少赶上了腾讯,等初音智能的二代手机真正建立起逼格。将来哪怕‘初音娱乐赚来的钱只能给初音娱乐花’,我也认了。”
  顾莫杰这番表态,让古勇将心里又升起了一丝希望。这个要求,好歹比“长期独裁”要有可实现性得多。
  而且,大非解禁,是每年解5%的。如果到明年这个时候,顾莫杰再抛出总计10%的股权,把初音娱乐的流通股比例提高到40%。那么,顾莫杰本来就不可能再控制公司做那种利益转移的事情了。
  “罢了,这个屁股还是得我来擦。我帮你想想办法吧,让你再多独裁一年——不过说好了啊,只有一年。到时候再变卦,别怪我撂挑子上岸。”古勇将锤了顾莫杰肩膀一拳,无奈地苦笑。
  “当然,就一年!这次决不食言!”
  “成,不过你可别以为我答应了,这事儿就妥了。那个姜公子是何许人也,你都没了解过。你这么阻挠人家多分红,多大的仇呢,你自己要想清楚了,得罪的人摆不摆得平。”
第一百二十一章
野蛮人遇到野蛮人
  和古勇将核计了一番之后,五一长假回来,顾莫杰重点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是继续他的解禁股抛售计划。只不过,既然怀疑是有人在场外试图吸筹影响公司未来决策,顾莫杰抛售的节奏自然要控制一下,并且多做试探。比如股价有回落就不放抛单,逼着对方用大额买单压住盘面的时候,才适量放出。
  如此一来,对方的吸筹成交价格自然愈发走高,虽然每次涨得很慢,好歹是一路在涨。当初费莉萝那5%抛出的时候,成交均价是37块9。等到陆文君那5%开始抛的时候,均价已经爬上40块了,最高甚至有41块多。
  第二件事,便是搜集那个姜公子的相关情报:对方究竟是何许人也?究竟哪来的这么多钱,巨量吸筹拿下初音娱乐这么大比例的股权?
  毕竟,如果按照初音娱乐目前虚高的现价,把本轮解禁的15%股权全部成交掉,那么那个姜公子起码会付出400亿的现金。
  而对方要狙击顾莫杰的关联交易,临界点阀值是26%,所以去年IPO的15%里面,他至少也要吸够11%。这11%成交价当然不可能是在40块的高位上的。但是哪怕算他一半是去年20块一股的新股、一半是后面慢慢吸纳的,那么总价估计也有200亿以上。
  也就是说,26%的股权,会用掉600亿人民币的资金。
  6.18证监会重开IPO之前,中国股市上等着打新股的待进场热钱,大约在2000-3000亿人民币之间波动。这也就意味着,那个神秘的姜公子需要有“四分天下有其一”的能量。
  “会不会是对方在国内违规融资融券了?”这是顾莫杰和古勇将合计之后的第一个猜疑。为了这个猜疑,顾莫杰还动用了不少调研资源去核查,还请他最信任的费莉萝亲自担纲这块儿的法务监督。
  但是很快,这个猜疑就被证否了。上交所并没有人胆敢做这样的事情。
  所谓融资融券,就是允许垫头买空卖空。融资就是买空,融券就是卖空。后世炒过股票的,对这些概念肯定不陌生——那些“炒股加杠杆”的行为,都是从融资融券衍生而来的。
  通俗地解释一下,在没有融资融券制度之前,有100块钱的本金,就只能买100块钱的股票炒。而有了融资融券之后,则可以加5倍、10倍的杠杆。有100块钱本钱,就有可能买1000块钱的股票,只不过当股票比买入价下跌10%之后,提供融资的券商就会强制平仓,把股票卖掉,把100块保证金全部没收。
  融资融券就是一个风险放大器。赚也赚得更有心跳,赔也赔得更有心跳。
  这个概念在外国是很普遍的,早就被金融资本玩烂了。但是在中国,这绝对是一个还处在讨论验证阶段的新概念。
  2006年6月30号的时候,这个概念才首次被证监会提及,弄了个《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管理办法》。此后经过近两年的国务院审议,直到2008年4月底才通过。
  但是,国务院通过,和实际实施之间,依然有漫长的工作要做。
  08年10月底,也就是小布什政府已经宣布7000亿美元救市、我国四万亿救市还未出台的这个时间窗口里,本着救市激活的考虑,融资融券的试点启动才被证监会正式宣布。
  如果没有顾莫杰的出现,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国务院会再拖一年多,到2010年1月份才“原则上同意证监会的试点申请”。并且在10年3月,正式让上交所、深交所选定国内首批有融资融券资格的券商。
  也就是说,历史上“是否放出融资融券这头吸金巨兽”,各方利益集团反复博弈了45个月。
  而如今,才是2009年5月,尽管融资融券的呼声已经一浪高过一浪,但距离实际合法实施,还有10个月的时间。
  所以顾莫杰和古勇将一开始担心的,也只是“有人借着融资融券已经搭建起来的平台,不以融资融券之名,行融资融券交易之实”,用别的法律规避手段,特事特办担保借钱买股。
  而名实相符的融资融券,在中国本来就还不允许存在。
  可惜,哪怕是“打着XX主义的旗子,走着XX主义的路子”,这种有实无名的融资融券,依然没有被发现。
  ……
  5月16号,一个星期六。
  距离迈克尔杰克逊的沪江站演唱会,还有正好一周,杰克逊本人,已经赶到了沪江——杰克逊的中国首站,怎么也得选在一个周末的黄金时段,否则不是对不起上座率么。
  这几天里,八万人体育场也即将封场,以供杰克逊熟悉场地彩排。顾莫杰只在杰克逊到的第一天去接了场子,宴请对方好好吃了一顿,算是接风洗尘。此后就开始忙自己的事情,没空再搭理对方。
  顾莫杰的二阶段解禁股抛售工作,也已经持续了7个交易日。陆文君名下的5%解禁股,陆陆续续也抛掉了2%,还剩下3%。
  一些新情况,陡然明朗起来。
  顾莫杰和费莉萝、古勇将几人,在公司里紧急召开了一个小会。
  费莉萝神色严峻地表述了最新的调查结果。
  “所有国内券商的潜在配资渠道都查清了,没有顶风作案的异常流动。剩下的,就只有两种理论可能性。第一,那就是这个姜公子真的可以仅仅靠自己,或者靠简单的抵押贷款等传统金融手段,就凑够600亿人民币的资金——这个基本上不可能,全国都没听说过谁有这个能量。第二,就是那家伙借助了海外的配资力量,在场外秘密配资了——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尤其大。虽然证监会和央行对海外热钱出入一直是有监管的,但是地下的境外配资杠杆,一直没有停歇过。”
  顾莫杰眉毛拧成了疙瘩,沉吟良久,只憋出一句。
  “勇哥,你怎么看?”
  “我还能怎么看?”古勇将也被顾莫杰的甩包袱言行弄得苦笑不已,唯有自嘲地说,“只能说,小费说地可能性中规中矩。历史上凡是真心抢夺公司控制权的那种收购战,用垃圾债加杠杆融资的招数比比皆是。当年美国人最著名的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收购案,不就是这样的么。KKR这种垃圾公司,都能靠铤而走险,用垃圾债大王米尔肯的钱,收下纳贝斯克公司。不过,如今是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期间,各国都在抢现金流。咱国内的IPO蓄水窗口期又那么短,这样的环境下,还敢这么赌的人,真是够胆了。”
  顾莫杰眉毛一挑:“你是说,他们有可能扛不住风险?”
  古勇将心算了一下,碎碎念地分析:“是的,这个姜公子,可能扛不住股价波动的风险——如果他预计要在40块的股价附近,收26%~30%的初音娱乐的股权,那么他的本金可能只够收5%,甚至3%。资本要进入中国,五十倍一百倍的杠杆率是不可能的,五到十倍,已经是国情的极限了。这个杠杆率,就意味着如果股价在他完成收购后的收购均价上,再跌一两个跌停板,他就有绷断的可能性。如果连续三个跌停板的跌幅,他就有可能被强制平仓,血本无归。”
  “也就是说,把他的钱吸干之后,如果我们有把握把自己公司的股价连做几个跌停板,就可以弄死他了?那么,如果到时候给初音娱乐上点儿丑闻,弄点利空消息,能帮助实现这个目标么?”
  “哪有这么简单!光有利空消息有什么用?如果流通股都在他自己手上了,就算消息再利空,股民想恐慌性抛售,也没东西可抛了。”
  顾莫杰一想也对。
  并不是所有利空消息,都会导致某个股票暴跌的。
  只有大部分股票筹码握在散户手上的时候,利空消息才会导致羊群效应,大家夺路逃命,把股价进一步打崩。
  但是如果筹码在庄家手上,尤其是绝对掌握局面的庄家手上,只要他自己憋住不抛,外面再怎么利空也没卵用。
  那些以为靠一些恐慌性内幕消息,就能打崩股价的想法,只能出现在小白文里。
  要想打压股价,只有额外的天量抛单,配合着利空消息一起使用。
  顾莫杰深感一筹莫展,难以决断下一步的方略。
  “还有坏消息呢,想不想听。”费莉萝等他静了一会儿,立刻又来补刀。
  “说吧,一次性说完。”顾莫杰挠着头,有一种虱多不痒的错觉。
  “从公司股票的成交量数据来看,从4月20号开始规模抛售,到今天为止,21个交易日里,累计成交量已经有11亿股了。”
  顾莫杰一时没反应过来:“11亿股成交量?这说明啥?”
  费莉萝带着一股职业的肃然,娓娓道来:“11亿股,已经占公司总股本的16.5%了——也就是说,从我们开始抛单,到今天为止。如果此前21天的买单都是一个庄家在买,那么他的增持应该已经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5%了。而根据《证券法》,上市公司股东,如果持有公司股份达到15%,并且有继续收购流通股的行为,那么就必须到上交所公示其‘新晋大股东’的身份。但是现在我们却没有看到任何有新大股东公示的迹象和趋势——这只能解释为,要么确实有两股势力在抢夺筹码,所以摊薄了股权;要么就是那个姜公子借了另外一个壳子,用一致行动人的办法,规避了公示。”
  费莉萝话里提到的一个点,涉及到《证券法》。
  中国《证券法》,是不允许“隐形大股东”这种东西的存在的。
  哪怕你是散户,只要持股某家上市公司15%以上,那么就得到上交所/深交所公开身份。这是为了对全体股民的知情权负责,防止某些庄家做局做得太大太黑。
  “有没有可能,真是有两家势力在抢夺筹码?”有那么一瞬间,这个美好的幻想钻进了顾莫杰的脑海。
  然而经过冷静的思索后,他立刻驱散了这种意淫,甚至都不用劳驾费莉萝和古勇将为他分析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1/5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