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终结者(校对)第3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2/517

  朱叔软硬兼施和姜公子交代了这番话,末了,不忘补充一句:“谁要是再捞过界了,那就是大家的……”
  肥肉好吃,但也要没有竞争对手。
  谁说弱国无外交?卖国,也要均匀地卖;间于齐楚,便是小国的生机。间于日俄,便是张大帅的生机。倒向一边之日,才是张少帅丧师失地之日。
  姜公子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如果今天顾莫杰是一个传统领域的富豪,管他是通信还是电力还是石油还是房产,毕竟在当年洪门分地盘的时候,是划过类别的。本类的门阀要巧取豪夺,外人还没办法指责。
  偏偏顾莫杰是搞互联网的,这玩意儿,当年分赃势力范围的时候,没说清楚啊!
  硬生生给了顾莫杰间于齐楚的斡旋空间,唉。
  “好,以后就听朱叔你安排了,投票权就委托给你,咱就算一致行动人。”
  这句话说出口时,说不出的落寞。
  ……
  初音股权战,落下帷幕。
  据说第二天,“军团要塞2”和STEAM平台就腰不酸了,腿不疼了。
  连魔兽被方正吊打的案件,虽然没有了结撤诉,但是魔兽游戏却恢复上线了——游戏已经改版,拿出了一个所有字库字体都改掉,用了合法授权字体的界面。
  方正字体,已经被魔兽弃用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进三步退一步
  让姜公子这样的巨族门阀妥协,看似轻松写意,其实背后的凶险,远不足为外人道。
  旁人又怎能理解,为了请动在金融界跺一跺脚能震天的“朱叔”出面,顾莫杰究竟花掉了多少代价,向朝廷进一步表达自己的利用价值,以及对国家的贡献。
  进三步退一步的妥协,看似容让,背后又有多少现实主义。
  装龙傲天叶良辰的二逼们,只配死得凄惨无比。
  连顾莫杰身边的女人,知悉内情的,一开始对顾莫杰的略微退让也多有怨言,最终经过顾莫杰的剖析,才压了下去。
  姜公子拿回了本钱,并不代表对方就心服口服化敌为友了,甚至对方未来还是有作耗的可能。但只要他拿回去了,就意味着全部洪色门阀在勾结境外资本的时候,失去了信用——如果姜公子亏了80亿,高盛亏了200亿,这事儿还能说是眼光不行。但要是姜公子的本钱拿了回去、只有高盛吐血,这事儿性质就完全两样了。
  美国人会认为这是中国人演双簧呢。
  或许从这天开始,直到美两年后美国人开始量化宽松,高盛雷曼那些狗东西,都不敢再来趟浑水、不敢用带路档。只要没有国际热钱进来,光应付国内资本市场的进攻,顾莫杰自忖还是可以游刃有余的。
  等2010、11这两年风口期一过,到时候就是换届季了。一旦齐大登基践祚,后面的路子就好走一些。顾莫杰不求以势压人,只求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这是他在商言商的操守。
  且把历史的时间线,回拨到6月20日。
  顾莫杰从看守所里出来之后次日,他和姜公子正式和解之前两天。
  这是一个星期六,股市不开盘。当时该跌的都已经跌了,杠杆保证金已经清盘,高盛的资金也已经被坑得鲜血淋漓。
  顾莫杰周五收盘的时候出来,仅仅回家收拾了一番,第二天就坐自己的EC-135HD直飞京城,重新纳投名状了。
  高盛和姜公子的钱混杂在一起,就像掺杂着火焰的鲜血,拿着烫手。
  如果顾莫杰不做出一些有功于国的表态,这事儿肯定不能善了。
  ……
  紫禁城,南海。
  齐大破例接见了顾莫杰,稍微聊了几句。这一次,他只是做个介绍人,为顾莫杰引见一些具体管事的小领导。
  朱叔,以及一名工信部的负责人,赫然就在其中。
  前者是代表金融系统,将来出面擦屁股的,后者是代表国家有关部门,今天来接受顾莫杰的投效的。
  齐大话不多,看着那名部级干部,手指着顾莫杰说道:“小顾也是久经考验的同志嘛。这些年为国贡献,还是不少的。上次你们系统拿到‘华美基础科研基金会’的离岸科研资金,就是小顾组织在美国那边筹措的。自从美国政府的‘基础科研捐款抵税法案’被修改,破除了用途国籍限制之后,一年起码流失三四百亿美元的基础科研资金。九成都流去以色列了,还有那么一成流失,就是来我们中国的。”
  苗部满面堆笑,一副振奋的表情:“海外华人还是心向故国的多呐,十年之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有建树。当然,小顾同志的功劳,我们工信部也是记住的,好几个项目,都得到了这些资金的支持。”
  十年之内,苗部说话的点掐得很好。
  齐大听得也颇感欣慰。
  顾莫杰却心里暗忖:要说美籍华人都心向中国,只怕是不可能的,否则人家也不会入美籍了。只不过么,这些钱就算不捐掉,也会被联邦政府当所得税收走。既然捐给谁都是捐,本着恶心恶心征收者,偏偏捐到外国去也是有的。
  谁都知道,在美国以做高科技产业以及经商精明著称的少数族裔,除了犹太人就数华人了。顾莫杰去年那一桩狙击,毕竟为后续源源不断的资金宣泄开了个口子,可谓惠而不费。
  理论上,这些流出的资金只能用于“不能直接用于商业目的的基础科研”,但是实际上,只要钱到了中国,总有明一套暗一套的瞒天过海之法。
  要不是顾莫杰的这些贡献,齐大也懒得在他惹事的时候开口拉他一把。
  现在,是时候加深筹码了。
  顾莫杰听齐大和苗部聊了些没营养的场面话,揪准时机表态:
  “苗部,我此次的来意呢,相信您也有所耳闻了。我听说部里和北工合作的‘北斗导航系统’工程,这两个月出了点意外。近期筹措上也有点脱节。作为国内信息产业领域的高科技民企,我们初音集团也是一直想略尽绵力的,不知能不能在这事儿上接受我们的好意。”
  苗部微微偷看了一眼齐大,见齐大没有任何表情,装作没听见的样子,他也就有些打鼓。
  “这个不仅是民用项目,也事关国防,民企理论上是不能参与的。”
  “不不不,我绝对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把话挑明了吧——听说两个月前发射的那颗‘北斗-G2’,不是轨道偏离、降轨失效了么;北工那边计划的G1要明年1月份才发射,这不我国的自主导航事业又拖延了大半年?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初音集团愿意捐资30亿人民币,立刻上马一颗‘北斗G2’的同型星,您也知道的,我们捐资一步到位,肯定比国企走立项、走重新申请资金,各种流程快得多,能够为国家的导航事业发展进度节省几个月的时间,也算是我们略尽绵力了。至于回报,我是一点都不要的,这颗卫星就算我们初音集团捐的,什么商业利益都不附带。”
  顾莫杰提到的,也是一件时事。
  北斗导航系统,是本世纪初,当时的国防科工委等机关(08年才废除,然后变成一个局级单位,并入工信部)和北工等一些科技型央企,一起筹划的一项重大工程。
  北斗导航的目的,就是最终实现美国人的GPS导航的全部功能,并额外附带了一些包括“有源导航”和“短信报文”等附加功能。
  这个工程的所有耗资,算上研发,一共要1500亿人民币的预算。需要在十几年里一边研发、一边发射总计35颗导航卫星。
  (注:27+3+5,27颗和GPS轨道高度近似的三轨面标准星,加上3颗最早期的倾斜同步轨道卫星、5颗北斗系统独有的有源功能支持星。GPS是不支持有源定位的,所以不需要最后这5颗。具体功能就不解释了,否则太水字数。)
  平摊下来,每一颗卫星的研发、制造、发射成本就要30亿人民币左右,剩余还有400亿预算,是给整套系统以及终端设备的开发预留的。
  原本么,北斗系统的发展路径,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排好队的,顾莫杰就算想捐也轮不到他。
  但问题是,前阵子北斗建设过程中,偏偏遇到了事故。
  原计划,从2007年4月发射“北斗M1”的中轨道测试星(中轨道就是和GPS近似那个轨道,20000公里左右高度,相对地面不静止)之后,应该在09年4月、10年1月、10年6月发射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G1/G2/G3。
  然而,两个月前的第一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发射遇到了事故,轨道定位偏离,最后卫星发生了降轨废弃的问题。
  北斗工程的统筹部门,一下子面临了巨大的政治压力。
  钱当然还是会有的,但是谁都知道,体制内的效率很低,需要先写检查、搞斗争、追究责任、重做预算……就算最终完成,也要在G3发射完之后增补了。
  中国的导航事业发展路线图,起码比原计划多耽误半年多。
  事故发生的时候,是4月15号,也就在顾莫杰IPO解禁之前没几天,而且并不是第一天就发现降轨故障的。
  后来顾莫杰遇到了对手,就开始懂这个脑子,准备纳投名状。
  国家批钱慢,民资直接捐卫星,就可以把时间补回来不少。
  顾莫杰捐一颗卫星,当然是包含了制造、发射成本以及研发费用的分摊,足足就是30亿人民币。
  大手笔!
  苗部听了,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做到副部级,这些年来,还没见过哪个民营企业家和工信部打交道的时候,一开口就是白送几十亿捐款、直接捐卫星的。
  苗部有些不敢确认地追问:“不附带任何商业条件?”
  “当然,只是一颗卫星,这是为了应对紧急事故,为国家出力嘛。我怎么能在这时候谈条件。”
  “小顾同志还真是有觉悟啊。”
  “过奖了,不过我对北斗系统还是很有兴趣的,目前国家的定位就是给车船设备固定导航用,但是我觉得时代在进步,未来北斗也是有可能在小型化设备上逐步取代GPS的么。如果可以,我当然希望可以在这个项目里面贡献自己的一份投资,换取一些将来在民用领域使用北斗导航的特权。”
  “只要不插手系统端的核心机密,剩下的当然都是欢迎民资把这个服务市场化的。甚至终端设备,也是欢迎民资进入的。不知道你说的‘小型化设备’,主要是指……”
  顾莫杰毫不掩饰:“比如手机。”
  “手机?”苗部的语气,有一股掩饰不住的鄙夷。
  后生崽,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
  “咳咳……目前的终端芯片和全部外接,要一万块左右一台,用到手机上是不是贵了点?小型化也有问题。GPS的东西,放到手机上200块就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2/5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