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终结者(校对)第3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6/517

  除却预留的应急准备金,以便对付突发项目,顾莫杰估计自己还有八九十亿的买买买可以花。
  捋了一遍手头的项目,还剩最后一大块重要业务没有来得及关心,那就是初心的手机整机开发计划了。这事儿做完之后,暑假里他估计就没什么忙的了,总算可以空一空。
  “小茹姐,备飞机,今天去滨江,视察初音智能。”
  “好的,马上就安排。”叶敏茹干练地一个电话,让飞行员做好起飞准备,五分钟后,顾莫杰登上楼顶,直接越江而去。
  ……
  EC-135降落在滨江的初音智能产业园内。冯国荣、张拓海、陈景天、加上去年新加盟的托尼费德勒,中西混杂的四人组合,全都在停机坪上等待。
  看着手下做初心手机的团队,顾莫杰还是有些无奈的。
  他至今仍然缺乏一个威望足以服众的、初音智能CTO,全局统筹手机的技术工作。
  冯国荣做到过夏新电子的技术最高层,做手机有近十年资历,按说是够本掌握全局的。他也是顾莫杰前世的老板,顾莫杰对其实力挺放心。这两三年来,冯国荣虽然没有顶着初音智能CTO的头衔,却实际上扮演着这个全局统筹的角色。
  只是,冯国荣夏新系的出身,终究让他少了一点做世界一流手机的眼界,少了对新功能统筹的想象力——顾莫杰若是给他足够的资源,让他亦步亦趋山寨一个不逊于IPHONE的玩意儿,他肯定完美完成任务,但是要他亲自去架构未来的新一代手机,其老成持重的属性就有些不够看了。
  张拓海做智能硬件是一把好手,又是慕尼黑工大的牛人、在西门子待过,回国后在苏泊尔潜龙勿用地屈才了两年。要说创造力,张拓海绝对是够的,但也仅限于德国人式的严谨,要做出美感和用户体验,那种德式思维就缺陷了。
  陈景天是材料学的大佬,背后有港科大的体系支撑,帮初心手机搞新式电池和其他充电电路绝对是国内最领先水平,弄石墨烯电极都能摸到点门径,放到世界上都算一流。搞新式电容屏,也能提纲挈领抓一把,其他就不好说了。算是四人里面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
  最后的托尼费德勒,来的最晚,所以根本没参加过初心手机1代的开发工作,是如今初心2才加进来的。在美国的时候,托尼费德勒工作室承担过苹果公司的IPHONE工业设计外包,可谓是极简主义工业设计的世界级大师。
  如今加入进来之后,外观工业设计领域的问题当然全部是听托尼费德勒的,但其极简主义也注定了他只能做出另一个比IPHONE还极简的玩意儿,做不出韩式花哨吸睛的货色,没法吸引更多妹子看颜值就买手机。
  初音智能的CTO,名义上还是空在那里,顾莫杰亲自过问。手机研发中的日常小事,四人组自己各自以小项目组平行推进、相互讨论,实在统一不了意见的,才找顾莫杰拍板。
  顾莫杰好歹是个2012年穿回来的前手机工程师,把握大势、判断方案好坏的素养还是有的。但他也知道这种情况不能再持久下去了,否则未来的手机越来越超过他的设计想象感,就拿捏不好方向了。
  终究需要一个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情。
  ……
  冯国荣虽然是技术男出身,但是作为目前的手机项目联络人,项目的商务信息也是需要时时在意的。遇到老板来视察,少不得先扫盲一下手机业的市场情况。
  “去年,我们通过联通和电信版合约机、淘宝上的限网机等渠道,外加线下在全国范围内铺设了上百家旗舰体验店,最终在将近五个月的时间里,累计出货了470万台‘初心’手机。考虑到当时只能支持电信和联通两个网段,没法支持移动,所以这个成绩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在硬件上,我们一直坚持了20%以上的毛利,但广告和渠道推广的支出费用太高,所以第一年每卖一台手机实际上要亏本150-200块钱,470万台的总亏损额有8亿人民币。”
  “今年上半年,安卓市场上先后有HTC、LG以及一些小牌进场竞争。但另一方面,整个安卓系统背后的智能机生态也在做大、安卓手机的APP量和功能性都有了爆发式的成长,所以安卓机相对于非智能机的优势更大了。
  总的来说,HTC和LG这些牌子分走的销量,相比于整个安卓的扩张而言,不算什么。整个上半年我们取得了累计出货860万台的好成绩。
  因为销量的增长,摊薄了渠道、研发和广告的固定成本,所以单机亏损额降低到了70块钱左右,卖860万台机器总亏损额降到了6亿多。预计到下面年,销量进一步提升后,我们就能扭亏为盈。
  同期,我们的初心品牌机在东南亚市场上,也借助原有拓展的运营商渠道,取得了200万台的出货量——主要是因为初心的品牌机定价昂贵,超出了菲律宾和印尼人的主流社会消费潜力,所以不容易多卖。而此前的次级品牌低端机,依然非常好卖,每年可以达到近千万台的销量。
  7月1号开始,我们的TD-SCDMA制式‘初心’终于上线。虽然这款手机没有抢到国内首款TD制式手机的名分——被中兴和大唐这些国资背景的中移动捆绑厂商抢了先。但是我们至少做到了‘国内首款支持TD制式的安卓系统手机’。
  从上线到现在,短短一个半月里面,TD制式的手机就卖出了550万台之多!可见中移动的用户规模,是联通和电信的多少倍……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光靠初心1代如今的全网段各型号,今年下半年我们的出货量肯定可以至少比上半年翻倍,全年超过3000万台销量。”
  随着冯国荣关掉PPT,顾莫杰和其他视察的集团高层,大致对于目前公司的手机行业竞争状态有了个了解。
  尤其是姗姗来迟的TD-SCDMA制式安卓机进入市场后,可谓给公司的后续业务注入了非常猛烈的强心剂。
  外行人或许对一个手机品牌年销3000万台没什么概念,但只要稍微看两个对比数据,就知道其难得了——
  5年之后,夏为的手机销量也不过一年1亿出头,就已经排到全球第三大手机生产商了;小米的红迷做到了年销3500万,再加上其他款式,一年一共是6000万。VIVO、OPPO那些厂妹机也有3000-4000万的销量。
  如今虽然是2009年,往后五年,中国新增智能手机网民人数,会从每年4000多万,渐渐涨到每年6000多万。旧手机替换率则在每年2-3亿台。
  也就是说,中国市场未来5年的总手机市场容量,会从2.5亿台/年,渐渐上升到3.5亿台/年。全球手机市场的总容量,5年后可以达到15亿台/年。
  所以,一年3000万台的出货量,在09年已经是占据全国12%的市场份额了。而且起码占到智能机市场半数以上。HTC和LG乃至别的安卓小牌加起来,也没有初心1代的销量高。
  目前诺基亚、摩托和三星虽然还在撑着,但是除了三星明年就会也后知后觉改用安卓之外,其余诺基亚和摩托都活不过两年。
  苹果的IPHONE4要通过联通的入口进入中国市场,也还需要半年的时间。
  而且,从07年下半年苹果手机在美国市场上市后,第一个半年的销量仅为一百多万台,08年突破800万,如今09年全年大约逼近2000万。
  仅仅比绝对数值的话,初心手机的销量是略高于IPHONE的。但考虑到苹果面对的美国市场人口只有中国的5分之一,所以这个成绩还不值得初心骄傲。
  (注:历史上,IPHONE的销量暴涨正是在2010年完成的,因为这一年IPHONE4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然后其全球总销量就涨了4倍。)
  初心手机能够在第一代品牌机、一年半的时间里,就成长到这一步,堪称一个时代奇迹。
  另一个时空,小米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只涨到800万销量,又多花了一倍的时间,才达到初心手机如今的成就。
  而彻底由软入硬、毫无硬件基础的奇酷手机,一年半只做了500万,后面也难有进步。
  初心手机第一阶段的成功,显然是得益于其在硬件上的布局本就强于后世的小米、在做国产机之前已经有贴牌出口机的硬件资历积累、加上夏为的射频交换。
  同时,在软件上初心手机也强于另一个时空的360奇酷手机——后世的360就靠一个手机安全卫士撑场面,哪像如今的初心,不仅有安全卫士,还是安卓系统的标准定义参与者,各方耦合性都高得多。
  何况,历史上的雷俊和周鸿祎,早期也只能做到不赚钱做手机,并没有实力去烧钱。而顾莫杰在硬件上虽然保持了毛利,但在推广上却保持了总额的烧钱。
  天时地利,加上十几亿的亏损支撑,初心1代手机用1年半时间,就走了小米3年才走完的路。
  ……
  “好了,一代机的情况差不多就是这样了,没什么好多说的。我们来验收一下二代机的进度,看看明年能不能和IPHONE4比拼。”
第一百四十八章
初心2代(下)
  在IT界,尤其是涉及硬件相关的领域,信息的透明度并没有外行人想象的那么保密。
  纯软件企业,可以在产品拿出来之前对一切秘而不宣,最后上线时用新功能搞一把突然袭击,赚取几个月甚至只有一个月的领先窗口期。
  硬件企业,比如做手机的,则多多少少会被其对手通过专利布局的检索,提前查出其近期主攻的研发方向。
  比如,苹果公司如果买了新式天线的专利授权,或者自己注册了新充电技术的专利,那么就说明,在下一代的IPHONE产品中,这些技术很有可能被使用。
  布局了新专利,但是暂时不用,这是有可能的。但是用了新技术,却没布局专利,甚至连专利潜水艇都没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为专利布局的可检索性,硬件企业在“它现在在干什么”这个问题上,透明度比纯软企业要高得多。
  基于这一原理,IPHONE4虽然还没发布,但是毕竟其研发工作已经持续了大半年了,在这期间,不仅初音智能会去猜测IPHONE4的变革方向,其他竞争对手也会。
  同理,初音集团在做的“初心2”是个什么样子,也会被对手揣摩。
  这样朦朦胧胧的环境下,手机设计不借鉴同行的优势,那是不可能的。
  从冯国荣、张拓海向顾莫杰的汇报中,就可以听出这种趋势。
  ……
  会议室里,冯国荣在顾莫杰的鼓励下,阐述着初心2代的设计初衷:
  “说实话,现在回头看看,我们一年前拿出来的初心1代手机,只是公司追求挤入一线主流品牌机领域的敲门砖。那东西就是为公司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然后才轮到‘好不好’。
  在各项设计上,当时我们秉持了相当的中庸和保守。要说初心1代的技术优势和设计特点,我们只能概括出极简、精致、大气、稳定四个维度。
  界面和外观、操作,都是极简主义的产物,用着方便快捷,不用看说明书。屏显精致细腻,在同时代产品中不输于苹果,仅次于三星;各种传感器精度与相互耦合也是世界一流。
  至于大气、稳定也没什么好说的,射频技术用了夏为的校准和天线。整机的综合信号表现,在面对诸如诺基亚之类的传统手机大厂时虽然没优势,却在智能机品牌中稳居第一。
  如今,我们有了初心1打底气,经过了一年的国内市场磨合检验、搜集了足够多的用户反馈大数据和压力测试,所以在2代当中,理应有更大底气实验更多花哨进取的新技术。”
  说到这里,他微微颔首,观察了一下顾莫杰的表情。见顾莫杰不置可否,他也就继续往下说。
  其实这些事儿都是大半年前立项会议的时候就说过的,只不过当时顾莫杰没怎么细听。真要是现在顾莫杰来提出异议,无疑相当于把初心2代这大半年研发工作的一些基础推倒了,顾莫杰不会这么脑残做那种事的。
  “在初心1的基础上,当时我们定下的2代主要改进方向,包括这几个方面:首先是屏显技术。根据情报,苹果公司显然是有大概率在IPHONE4上使用Retina标准的‘视网膜屏’,其像素密度会有320PPI左右,3.5英寸左右的屏幕,分辨率可以达到960*640——苹果方面没有公布过这个数据,是我们猜测的。”
  冯国荣说到这里,顾莫杰立刻打断了他。
  “没有情报支持么?仅仅是猜测的?那依据是什么?”
  冯国荣胸有成竹地答道:“因为IPHONE-3GS上面苹果还是480*320,PPI才160多。只有等比例的用2*2的点阵替换原先的单个像素点,才能保持苹果手机触控算法的继承性。否则其他软件商此前为IOS开发的APP都会疯的!”
  顾莫杰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确认道:“这么说,当初苹果公司在定义IOS操作系统的时候,对于触控部分的底层算法,就曾经定义过‘点’和‘像素’两个不同的变量咯?”
  “当然,苹果公司在控制侧定义的点就是480*320,而显示侧的像素和触控测的点是两组相互独立的量,到IPHONE4上,估计就会2*2的像素对应一个‘点’。”
  “我们当初写安卓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吧?”顾莫杰有些紧张地追问,有些当初的历史问题他有些记不清。
  冯国荣继续肯定地回答:“是的,而且安卓的系统默认控制侧‘点’,就是按照我们的‘初心1’的800*450分辨率定义的,而显示像素可以按照800*450的整数倍往上翻。所以,在未来所有安卓机领域,我们是有优势的。我们把安卓的‘可控点’定义为16:9的长宽比,而非苹果IOS的3:2,相比而言安卓的默认屏更宽屏。而其他安卓厂商要是硬件屏幕不是16:9的长宽比,在触控的时候卡顿和误差就会比我们的初心明显。如果他们在增大屏幕分辨率的时候,不做‘把像素打包成点’这一步骤,而是指望系统的自动换算算法。那么也就意味着其他安卓机在触控的时候,系统运算资源的内耗就会比我们严重。”
  听了冯国荣讲的这个关节,顾莫杰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平行时空的IPHONE触控感觉特别流畅,不卡顿,其实和其“显示侧的像素”和“控制侧的点”之间的对应定义比较简介规整有关系的。而安卓系统因为各家屏幕长宽比和像素比参数杂乱,嵌套的算法就比较复杂,最终导致了卡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6/5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