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终结者(校对)第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517

  上辈子他考的是手动档,重生后开车的车技还在,并不需要怎么费事儿学习。对他来说,如何最快考完驾照才是最重要的——最好是高考考完到大学开学之前,这三个月里就彻底搞定。
  自动档学费比手动档略贵,按说驾校的营业员应该窃喜顾莫杰让他们多赚钱了。可是一看顾莫杰的样子,一个貌似大学生的大男人,居然考自动档,营业员小姐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他一句:
  “先生,以你的能力,我相信考手动档也是很容易学会的,没必要为了省这点时间,弄得将来很多车都不能开。”
  “谢谢,但是我就想快一点过。”
  顾莫杰不为所动,心中暗暗补了一句:要是哪天真想开手动档过过瘾,咱难道不会弄个手自一体的车,然后调到手动档来开么?难道交警看到我还能拦我不成?就算真拦我,被拦下来之前把档位换到自动这边,不就结了?
  何况将来还能有几辆手动档的车?别的不说,至少顾莫杰这辈子买车是不可能买到手动档的了。为了一项即将被机器和自动化而淘汰的技能,去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顾莫杰看来是很不明智的。
  只有那些惋惜于自己技能的过时,试图阻挠历史前进的人,才会纠结这个问题。
  营业员小姐略带鄙视地看了顾莫杰一眼,受理了这个业务。
  这也不怪营业员小姐目光短浅。实在是03年的时候,几乎只有广场舞大妈级别、手动档实在学不会、考不过的人,才来学学自动档的。
  稍微年轻一些、学习能力强一些的学员,都抱着“万一将来要开手动档的车呢”这种想法,在手动档那边苦苦排队等待。
  ……
  得益于03年自动档的冷门,顾莫杰的学车进程一路高歌猛进,科目一的理论不到半个月就轮到了,轻松考过,然后就开始上车。
  教顾莫杰的那个教练,此前也是被广场舞大妈级的学员们折腾得欲仙欲死,几乎每一个学员不塞他千儿八百红包的话,他就连额外超时教学的汽油费都赚不回来。
  好容易逮到顾莫杰这么一个不怎么烧油就能顺利学出来的高手,教练也是大呼幸运,连顾莫杰礼节性塞的两条紫利群都没拿,直接拍胸脯给顾莫杰报了科目二的考试,说七月底就能去考。
  等着考科目二的日子里,高考成绩公布了。
  那天顾莫杰原本打算睡个懒觉的,可能是父母对他的不上心实在看不过眼了,不到八点就把他从床上拽起来,让他守在电话机旁,一到八点就打查分电话。
  顾莫杰很是不耐,他明明知道刚过八点查分热线肯定会很难打通,然而都到了这一刻了,没必要和父母抬杠,也就坐在电话机旁无聊打盹,好不容易捱到八点半光景,总算是打通了。
  听着电子音报出“语文113,数学107,英语122,理科综合261,总分603”的时候,他彻底淡定了,把这个分数平静地告诉了父母,然后让母亲也接过话筒重听了一遍,确认无误才挂掉。
  不过与顾莫杰的淡定相比,母亲莫英脸色还没有太好看。虽然这二十天来,有很多小道消息都在传说因为今年的数学卷很难,所以分数线肯定会比往年拉低好多分,但究竟拉低多少分,外行人还是不知道的。
  莫英只知道顾莫杰的分数至少比他平时月考发挥低了30分的样子。
  所以,压抑的悬念依然保持了两天,直到本一线公布的日子。
  2003年钱江省本一线509分。
  这个消息一出,顾莫杰全家才松了一口气:一般来说,往年只要高出本一线80分,就铁定可以上钱江大学了。要是能高出90多分,那就还能挑一挑专业,只要不是大热专业,都可以试试。
  还没等顾莫杰筹划自己该怎么填报志愿,“江湖百晓生”费迪南的电话又打来了,一边套问他的具体分数,一边和他交换情报。顾莫杰毫不隐瞒地说了自己的分数,引来费迪南一阵艳羡。
  从费迪南那里,他也得知了班上几个比较说得过去的同学的情况:费迪南本人只考了588,如今还在踌躇不定,不敢下注。董浩然622,据说在犹豫“有没有可能上复旦,还是稳一点留在钱江大学,好专业任选”;至于陆文君考了610,但是对方的志愿填报意向费迪南没问出来。
  至于和顾莫杰颇有“酒肉之交”的黄翔,不出意外地只考了490,据说准备回老家念东瓯医学院,尽管他将来哪怕拿了医学院的文凭,依然会回去继承家族生意做富二代的。
  “南哥,我觉得你588还是填钱江大学吧,这个分数上线还是很稳的,就是专业上只能挑冷门的来。”
  “那你呢?”
  “我也报钱江大学,不过专业还要看看。一些好的专业,动辄高出学校投档线三四十分,伤不起啊。万一没挑好,到时候服从调剂到了农学院,这辈子就完了。”
  费迪南听了顾莫杰这句话,也是默不作声了许久,心中深以为然。
  钱江大学和国内其他任何一所排名前十的大学相比,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学科门类非常齐全。之所以在武氏的大学排名里面钱江大学在那些年里能排到全国第三,仅次于燕京和清华,连复旦和金陵都能爆掉,就是占在它“理工农医一应俱全”的优势上。
  在官僚机构给出的大学综合排名里面,“是否是综合科研型大学”这一硬杠子指标,是拉分很重的。所以学科越全面的大学,在这一项上面拉分就越多。
  90年代末的时候,钱江省内当时其实也是有不少好大学的,比如钱塘大学、钱江医科大学、钱江农业大学等。远不至于和后来那么凄惨,仅有钱江大学这么一所211以上学校。可那时候,就是因为钱江大学为了应对“综合科研型大学”的评分政策,直接把那三所大学吞并了:文科不够强,就把省内文科最好的钱塘大学吞了;医科不够强,就把钱江医大吞了,农科不够强,就把钱江农大吞了。如此一来,加上老钱江大学一贯强大的“理工”,补足了所有短板的钱江大学才在综合排名上超过了复旦。
  但是这种对于学校利好的消息,对于学生来说就并非如此了,以至于在学子心中,依然觉得复旦金陵是比钱江大学更强的存在。
  顾莫杰对费迪南提到的“专业调剂要小心”这个观点,就是这一点的最好印证:全国别的前十名高校,只要你能进,占住这块学校的招牌,那么哪怕专业服从调剂了,也没什么大不了,总归不会有非常坑爹的专业。
  而如果填钱江大学的时候选择了服从调剂,而且你分数比较卡线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去万劫不复的农学院了。钱江大学是全国前十的高校中,唯一有农业类专业的。
  费迪南踌躇了良久,对顾莫杰感慨了一句:“唉,那看来,咱是只能挑略微偏文科一些的专业了,钱江大学一直理强文弱,理科专业分数都高。而且还不能挑文科当中金融国贸那些热门的。”
  “你自己看着办吧。”顾莫杰说着就挂了电话。
  受了费迪南的启发,顾莫杰也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该填报的志愿问题。
  其实他是不打算这辈子再去念计算机的,因为他对于编程这些已经比较熟手了,上辈子的技能有许多还没遗忘。大学对他来说,只是一块敲门砖招牌,只要打着“钱江大学”这个抬头就行了,至于学什么,他无所谓,只要不是农业类都行。这四年里他也不打算浪费时间学多少课堂知识。
  所以,综合如今的分数,顾莫杰很快定下了志愿填报的三条铁律:第一,要钱江大学相对冷门的专业,应该也是偏文科的;第二,不能服从调剂,免得万一滑档去学农;第三,最好是一个大一课程最多、越到高年级课程越少、社会实践自由度越高的专业。
  前世念过电气类专业的顾莫杰,可是深知有些理工科专业高年级时的课程坑爹程度:因为那些专业都需要大一大二把从高数到线代到复变到概率到积分变换所有数学课都学完后,大三才能上“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之类对数学基础要求扎实的课程。
  如今的顾莫杰,自然需要一个知识结构尽量扁平化的专业,最好是那种不存在“A科学不好,会连累后面的B科也学不好”坑爹现象的专业。
  综合分析之后,顾莫杰决定填报法学类专业。
第五十一章
天意弄人
  顾莫杰填报法学类专业的理由有三:
  第一,他上辈子参加过司法考试。
  尽管很多关于03年以后颁布的法律知识都缺失了;而且内行人都知道,法学专业考研所需的素质和通过司法考试所需的素质完全是两码事;但是对于大学里科目只要60分通过、不求考研的顾莫杰来说,这个劣势完全就不叫个事儿了。
  对于理科专业来说,好好学习与不好好学习或许是0分和90分的差距,因为只要你不学,哪怕用蒙的也不可能蒙对。而文科类专业,学不学无非也就是60分和90分的差距而已,有太多主观题可以拿捏了,只要考进了,就没听说过有文科生会因为挂科毕不了业的。
  第二,法学专业在钱江大学不热门,因为那是从原本文科强校钱塘大学那里兼并过来的专业,所以分数线不会高。而且法学院设在市内的西溪校区——也就是钱塘大学被钱江大学兼并之前的老校区,将来顾莫杰生意上有点事情走动也方便,不比那些被丢到03年还很荒僻的大城西紫金港新校区的理工科生。
  当然,“分数线低”这个优势,理论上别的文科冷僻专业也都具备,但那些专业更加缺乏市场价值,无非是社科类的渣渣。而金融国贸工商管理这些将来有利于赚钱的专业,分数都比法学要高不少。其中,按照往年的惯例,国贸所需的分数,顾莫杰如今的成绩肯定是不够看的。
  第三,就顾莫杰所知,法学类专业的大一课程是最多的,但是越到高年级课越少。这是因为法学的知识结构不需要继承性,不存在“某一门课必须以另一门课为前置条件才能学得会”的情况。对于将来会越来越忙的顾莫杰来说,这一点简直是投其所好。
  最后,法学类专业最大的劣势,是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万年吊车尾——在国内,本科生如果不考研直接找工作的话,法学类是十七大类里面失业率最高的。哪怕你出身三大政法,一样然并卵。绝大多数有志于当讼棍的同学,都不得不考研。
  但是对顾莫杰来说,他反正这辈子也不打算给人打工,就业率自然无所谓了。
  填报钱江大学的法学专业,可谓是所有混出带有“钱江大学”这一抬头本科文凭的路子当中,综合成本最低的一条捷径了。
  向来目标感极为强烈、做事不择手段的顾莫杰,当然直截了当选了这条付出最少的路子。
  顾莫杰把志愿填报的意向对父母解释了一番,母亲莫英本身就是做管理工作的,倒不会对商、法类专业反感。她只是诧异,顾莫杰素来都以理科成绩优秀而著称,怎么就会高考之后填一个文科专业?
  不过,在顾莫杰以“咱也是为了稳妥,免得好高骛远填了热门专业又过不了,反而滑档到农学院去”这个理由解释之后,莫英这里的阻力直接就消失了。
  钱江大学有农学院,这个理由实在是有够大杀器。在父辈们思想还没有开放的年代,在国人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还没消除的年代,仅此一条就足够宣判任何试图填报钱江大学时轻敌冒进者的死刑了。
  ……
  志愿填报的截止期很快就过了,顾莫杰已经把这件事情抛到了脑后。
  十几天之内,他就把驾考的科目二过了,略微上车打卡刷了几天,转眼又报上了科目三。03年的自动档考试档期,实在是说不出的顺畅,根本没有人来抢。
  等着考科目三的日子里,每个大学和专业的具体分数线终于下来了。
  钱江大学投档线576,顾莫杰所报的法学专业590,轻松过关。
  而计算机专业是601,也就是说如果当初顾莫杰想上计算机专业,而且愿意赌一把的话,倒也是可以上赌上的,只是有些危险。
  一切尘埃落定,班主任欧SIR才通知大家回校吃散伙饭,了解一下同学们的录取情况。当然,因为已经毕业了,这是不强求的,一些考得不好的,很多都借故遁了,免得丢人。
  “同学会”这种攀比活动,或许就是从高三刚刚毕业的时候就开始的吧,以后的人生中,每个人都还会遇到无数次同学会的邀请。混得好的人总喜欢去打人脸,混得不好的总要借故遁走,实在没出息又躲不开的,好歹也硬着头皮借好车赴约,然后虚报数倍薪水云云;若是女生混得不好,就只能吹嘘老公——不过钱塘二中的女生,据说哪怕多年之后,都是很少吹嘘老公的。
  相比于那种属性的同学会,高三毕业这一次,应该是社会攀比属性最轻的了。
  散伙饭是欧SIR掏腰包请同学们吃的,所以档次没必要讲究,实惠就好。在西子湖畔一家卖片皮烤鸭的特色店,名叫“便宜坊”。
  吃饭的时候,一个个学生都会去谢师敬酒,然后汇报一下自己的录取情况,这也是惯例了。所以饭局开始没多久,欧SIR身边就围满了人,有主动显摆的,有围观炫耀的,也有暗暗不屑的,一副众生浮世绘。
  也亏得欧SIR太极功夫炉火纯青,每个学生来,他都东拉西扯劝勉一番,然后硬是可以做到让劝敬酒的人干了,他自己却一沾即走。所以好几十个学生轮下来,欧SIR依然面不改色。
  顾莫杰不为最先,耻于最后,坐在一边自顾吃喝,和黄翔等几个要好的聊天打屁。等到三分之二的同学都去敬过酒了,欧SIR身边已经没有别人围着了,他才起身过去。
  毕业散伙饭这种场合,一般都是最开始的时候,班主任身边会围着好多人,然后先上去敬酒的,多半是高考成绩考得好的。
  一来考得好的人说得出口,不怕见人;二来围观者多的时候大声说出来,也有面子一些,有些人不愿意装逼装得太着相,又想卖弄成绩,就往往会趁着人多的光景敬酒。
  而场子过半之后,剩下来的往往是考得不咋滴的,希望班主任身边都没有人旁听了,再悄悄过去。
  顾莫杰算是一个例外,他考得不差,但是他依然不想装逼,依然不想一开始就上。因为他是真心不以考得好为荣。高考不过是应试教育的游戏而已,有什么好显摆的。
  “欧老师,这几年全靠您这么负责,我才有今天。我考了603,录取到钱江大学法学专业。啥也不说了,我干了,您随意。”顾莫杰走到欧SIR面前,只是略微说了几句谢师的客套话,然后就直接一口闷了。
  白酒顾莫杰喝不惯,何况整杯白酒一口闷的量,对于南方人来说大了些;啤酒又太没诚意,这种场合拿瓶子吹也不雅;所以他干的是一整杯红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5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