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终结者(校对)第4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9/517

  陆文君娓娓道来:“精度上没差别,目前西门子这一代的工业机器人,在精度上已经做得够好了。但是目前的工业机器人,设定工序流程之前,起码花费一个资深的PLC程序工程师20多个小时去编订机器人的操作参数。加上其他产线调试,得一个星期时间,才能开启一条新的产线。
  产线开起来之后,倒是不需要怎么维护了,就靠机器人自动跑流水线,生产一千台、一万台新车……所以只要量大了,最初的编程和调试成本平摊到每一辆车上,也就不算什么了。
  但是未来的高端消费产业,追求的有可能是私人定制化的产品。埃隆马科斯在特斯拉的高端车上,就想靠定制来刷逼格——他知道特斯拉牌子太新,拼不过兰博法拉保时捷这些老牌豪车。所以他就打高科技牌,标榜‘特斯拉的车可以一辆车子一个样、每辆车都不重样’。这样一来,那些买车只为求分别心、只为装逼的客户,就会被特斯拉吸引走。
  而如果特斯拉要做到‘小批量的N个批量’模式,靠现在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其PLC再编程成本就太高了。原先找工业机器人供应厂家的PLC工程师技术支持一次,或许需要几万美元调试费。调试一次之后生产一万台车,平摊下来每辆车也就几美元调试费。
  要是把一次调试后的产量压到100台,平摊到每一辆车上的产线调试费就是几百美元。如果就生产一辆,理论上那几万块程序调试费都会摊到这辆车上。
  所以,未来人工智能和工业机器人的结合,就是在这个突破点上——咱不追求人工智能提高机器人的精度,只求人工智能降低机器人的再编程成本。最好可以用没什么文化的工人、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和力反馈,反复操作几次,就可以教会机器人该怎么干。而不是每次调节工序还要请个PLC工程师来写几十个小时代码。”
  如此条分缕析,费莉萝总算是彻底听懂了:“我明白了,就相当于活字印刷,并不是追求比雕版印刷印得更精美。只是追求一版印完后再印别的内容时、重新排版成本低一点。”
  “说的不错,就是这个意思。”一直静静听着妹子们相互切磋的顾莫杰,出声表扬了一下费莉萝。
  得到了嘉许,费莉萝的心情却没有变好。似乎是想到了一个沉重的问题:
  “唉,原先以为,人工智能淘汰的就是银行/营业厅柜员、流水线工人、商店销售员之类的工作。没想到再下去人工智能连程序员的工作岗位都要开始淘汰了,真是太可怕了。不知道律师这个行业什么时候会被消灭。”
  顾莫杰安慰地抚摸着费莉萝的黑长直,微笑着给她打气:“放心,程序员和律师是不可能彻底被消灭的,但是未来20年,在完成现有工作量的情况下,程序员减少三分之二、律师被减少八成,还是可以预期的——而且,很有可能成本下去之后,需求量会爆发,未来要编程的总工作量,或许是现在的十倍呢。如此一来,哪怕单位工作量只要三分之一的程序员去完成;程序员的总需求人数,可能依然是现在的三倍。至于那些帮忙分析卷宗数据、整理案卷资料、把领导意见写成专业律师函的基础律师,她们的工作都能被大数据检索系统、格式文本智能写作的机器人消灭掉。但是真正懂得和人类斡旋谈判、掌握高精尖智慧的律师,依然是有活儿干的。程序员也是这样,PLC语言、单片机语言的程序员,以及只会‘指令翻译’的数控机床操作员,肯定会被人工智能消灭掉。别看他们挂着‘程序员’的头衔,其实干的还是‘低级翻译’的活儿,没创意:他们的工作本质,是把‘人类语言’翻译成机器可以识别的语言而已。”
  人工智能,不会以人类的行业分类,来消灭人类的工作机会。它们只会以“有没有创造性”这个唯一准绳来衡量,不偏不倚,没有丝毫感情,灭杀上亿人的工作机会。
  只会查资料做表格的律师,挂着律师之名又如何?
  只会翻译程序语言、实则相当于‘操作员’的PLC工程师,挂着程序员之名又如何?
  只会一板一眼翻译文章的外语翻译,又如何?
  统统在灭杀之列。
  这不是一个价值判断,不代表有任何人“希望人工智能这么干”。
  实际上,包括那些亲手发明出这类智能,灭杀掉岗位的“屠夫”本人,都不希望这一切发生,也不认为这是好事。
  这是一个事实判断。
  不管任何人想不想,这个事情,基于天道,就是会必然发生。
  顾莫杰也好,拉里佩奇也好,乔布斯也好,都只是在替天行道的棋子而已。
  “唉,想想都好可怕,但愿上帝站在我们这边。”
  费莉萝双手拖腮,怔怔地看着窗外。别说比她更不懂技术的权宝儿,也是被这番话吓得不轻,只能搂着费莉萝抱团取暖。
  只有陆文君还能理解这一切,或许是她早就有很充分的心理准备了。四年钱江大学计算机系,不是白念的。
  “别祈祷上帝站在我们这边——是我们站在了上帝这边。我们是在顺天而为。”
  顾莫杰最后这句话,有一股“天道在我”的凛然霸气。
  带着这股霸气,和西门子家的谈判,已经完成了一切准备工作。
  一场未来会掀起无数腥风血雨的新技术合作,拉开了大幕。
  ……
  初音提供“I”,西门子提供“Robotics”。顺带着双方再合作合作电池技术、充电电极技术。
  已经轻车熟路的套路,在“未来智能硬件大师”雷俊的带队下,跑得如此流畅,把一项项西门子的长期授权、专利交换、远期布局纷纷谈了下来。
  该直接买专利的就买专利,该相互授权的只要价位合理也毫不含糊。
  至于那些初音智能目前已经看出未来潜力、而西门子一方因为不如初音智能那么懂人工智能、以至于暂时估价较低的技术,则被初音系用夹带打包的方式,偷偷顺走了。
  比如,要买一个价值上亿欧元的牛逼技术时,假装不经意捆绑两个附带搭送、目前看着不起眼的小技术。而那些技术在到了初音手上之后,往往经过一系列联动布局,就会体现出非凡的价值来。
  而对人工智能了解程度不够深刻的西门子,显然会在评估上出现各种顾此失彼的小差错,被仙人跳的初音方面算计走一些小利益——谁让西门子所处的行业,更加透明一些呢?他们的一切技术,值多少钱,初音都可以从通用电气那里问过来。
  而东西到了初音智能手上之后实打实能值多少钱,西门子又没法通过咨询谷歌来了解实价。
  初音的技术谈判团队,一直在慕尼黑待到了5月中旬,总算把未来初音智能在中国设立“智能保时捷定制工厂”所需的一切“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基础技术,都布局完备了。只要初音回国后自己再把“I”的部分补上,就可以在2年内弄出全球最牛逼的智能化汽车定制工厂。
  这番技术合作,又是将近15亿欧元的真金白银花了出去。西门子家的核心技术授权,真是一项都不便宜。
  但顾莫杰和所有集团高层评估后,都认为这些钱是花得值的。
  如果不是欧债危机,拿下这些授权的花费可能还要高两三成。
  为了奖励雷俊在保时捷、西门子以及未来一系列智能硬件领域的合作谈判功劳,顾莫杰此番又奖励了团队上上下下累计数千万欧元的好处。还额外许了各种福利,包括那些从李叔福的吉利集团刚刚挖来的谈判专家,也没拉下。
  初音上下算是一团和气,人人振奋。
  ……
  5月12号这天,谈判刚刚告一段落,顾莫杰总算松了口气,准备在德国最后玩几天,买买买一阵花天酒地用的玩意儿,然后就回国。
  至于汉堡的EOS公司,他本人可去可不去。
  就在这当口,一个不大不小的消息,让他心情稍微低落了一阵,也略微打乱了他的行程。
  前几天,他还给波音副总裁傅老打过电话,聊过他对那架波音787专机的改造要求。傅老挺仗义,让他通过正式电函把细节确认下来、转交波音公司的技术部门。
  按照当时沟通的意思,明年过年前后,他就能拿到那架“空军一号”版的波音787原型机了。
  结果,12号这天,他就收到了傅家人的通知。
  是一条有些突然的小噩耗。
  2010年5月11日,傅履仁在马里兰州的家里心脏病突发,送到马里兰州的国家海军医疗中心时,已经猝死了,享年75岁。
  虽然谈不上多深的交情,毕竟是一个忘年交的朋友。顾莫杰心情有些低落,让手下人发了唁电、快递了奠仪。
  至于葬礼,考虑到德国飞美国东海岸也就5000公里,顾莫杰也就抽了两天功夫,只带了费莉萝陪着他跑了一趟华盛顿。照例是开的他那架庞巴迪去的,当天去次日回。
  “人生真是太无常了,前几天聊的时候觉着他身体状态还挺好的,说没就没了。”
  从华盛顿回慕尼黑的飞机上,顾莫杰就这么老感慨。
  费莉萝也不无自嘲地表示认同:“没办法,医学越来越发达,能熬到医院里的病,多半都能拖住。有钱人只要肯下本,上生命维持系统,一年半载都不叫个事儿。要干脆利落的,也就只能指望心脏病脑溢血了。”
  “嘛蛋,被你一说,回去我又得吃两片芹菜籽、蓝莓片什么的压压惊了。”
  费莉萝娇嗔地顶了句:“回国天天吸雾霾,吃再多蓝莓片都没卵用。还不如找个环境清幽的地方,隐居了远程办公。唉,其实真怀念小时候的钱塘,一点PM2.5都没有。”
  两人聊着聊着,飞机已经降落了,从慕尼黑机场再次出来,顾莫杰突发奇想:
  “你说我们在阿尔卑斯山上买个度假城堡怎么样?以后每年夏天就来住几个月,也免得在钱塘那么热还要开空调,不健康。”
  “行啊,德国人别的不多,就是城堡多。买一个改造一下就好。”
  反正有钱了,做梦就做大一点。动了这个念头,顾莫杰是不屑于小打小闹的,直截了当就准备一步到位。
  “要不,你说咱问巴伐利亚州政府,把路德维希二世的新天鹅堡买下来,有机会么?”
  “那玩意儿是非卖品吧?咱还是自己弄一个好了,何必羞辱人家呢。”
第十八章
黑子也是蛮拼的
  慕尼黑,巴伐利亚州政府。
  这是一个明媚的早晨,公务也不怎么繁忙。
  如果没有顾莫杰那股狂暴的泥石流,这一天或许会给赫斯特·泽霍夫州长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可惜,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在办公室里批掉几份文件、喝完一杯咖啡后,赫斯特州长的备用电话响了。拿起来一看,是一个几乎没联系过的陌生号码。
  赫斯特州长眉头一皱。
  备用电话是他的一个私密号码,知道的人不多。
  “你好。”
  “州长好,我是‘马克西米里安·阿尔布雷希特·鲁普雷希特·斐迪南德’,希望你还记得我。”
  “马克西米里安·阿尔布雷希特·鲁普雷希特·斐迪南德?”
  赫斯特州长有点费力地把这个既拗口又陌生的名字复述了一遍,读到最后那个“鲁普雷希特”的后缀时,才恍然大悟对方的家室——
  对方是当年帝国时代的鲁普雷希特公爵的嫡孙、也是前巴伐利亚王室财产的嫡系继承人。
  鲁普雷希特公爵,是一战时德意志帝国灭亡之前的末代巴伐利亚王储,也是当时的帝国陆军元帅,在一战中率领巴伐利亚系的德军第6集团军南征北战4年,颇有军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9/5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