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终结者(校对)第4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8/517

  聊完股权的事情,顾莫杰总算有时间把楼歪回手机上。
  他指着报表问:“我看了下面报上来的情况,就想找你确认下细节:报表上说,5月份‘初心1’合约机从2380降价到1999、其他制式也等比下调20%之后,环比销量一下子比4月上升了7成多?比去年同比直接涨了4倍?这数据怎么算的?”
  叶敏茹想了想:“你怀疑数据有错?我都实打实确认过的,估计你是忘了去年5月份中移动的TD-SCDMA还没开始卖吧?移动加进来了,比只有联通、电信的时候,涨4倍还是少的。至于比4月份多7成,这个数据是有点夸张。但是你想想,如果没那么多,我们也没必要降价了不是?八折单价、卖一点七倍的货,总营收其实才136%,净利润还不如降价之前呢。实惠都是用户捞走了,我们无非就赚个让智能机加速普及的好处。”
  顾莫杰盘算了一下数据,发现叶敏茹说的还真是。
  36%的额外营业额,怎么看都不可能做出20%的毛利,有个10%毛利就很不错了。所以相当于降价之后,5月份初心1的总毛利额比4月份还降了10%。
  不过按照这个算法的话,去年3000万的销量,今年同期普涨7成、再加上‘初心2’品牌效应形成带来的虹吸。
  今年初心1代手机的总销量,可能会有6000万!如果初心2卖1000万的话,那就是7000万。
  历史的速度,已经被推动得面目全非了。初心的出现,显然让整个中国进入智能机时代的速度大大加快。或许2010年全年,会有1.5-2亿PC网民开始同时拥有智能手机。把中国的移动网民数量撑到3亿人。
  不出三年,中国的移动网民就可能达到7亿人、5年达到10亿。
  (将来就不是每卖出一台智能手机就多一个无线网民了,因为有边际效应。2010年的时候,买智能手机,肯定是换掉一个旧的非智能手机。2013年再买手机,极大可能是买一个新智能机、丢一个旧智能机。坚持不用智能机的死硬分子,越到后面越顽固越难改变。)
  雪球越滚越快。最终中国移动网民的规模成长,会比另一个时空加快两年左右。
  这倒也和夏为MATE、三星S1进入中国的提前幅度差不多。
  至于全球范围内,因为其他国家的通讯运营商没有受到顾莫杰多大影响,所以该吃草的穷国还是继续吃草,没有被这个蝴蝶效应波及。也就东亚东南亚国家稍微看出点儿风头。
  “按照这个趋势……明年岂不是我们就有可能成为中国市场上的第一大手机生产商了?苹果被我们成功阻击,三星和夏为虽然会杀进来,貌似也没法阻击咱在2011年登顶国内手机市场吧?”
  喝着茶,看着茶水的氤氲雾气,下意识对叶敏茹问出这个问题时,顾莫杰自己都有一股不真实感。
  莫非是自己关于手机那部分几亿觉醒之后,对苹果针对性下毒手下得太狠了,所以现在都没挑战性了?
  那种感觉真的很诱人,让人不经意间飘飘然。
  “不行!绝对不能这么想!不能放松警惕!”顾莫杰掐了自己一把,暗暗思忖:
  “三星和夏为,还是非常强劲的,苹果现在也只不过是因为才第一年进入中国。明年拿中国第一,也不过是因为诺基亚、摩托这些旧巨头衰退了;三星、夏为新力未生,被我抓了个空窗期而已。”
  创业难,守业更难。
  别家又不是没拿过中国第一,诺基亚这些年早就拿得不要不要了,还不是说衰落就衰落。后世手机行业第一的江山,更是随时轮流转。
  怎么能因为借助空窗期的偷袭,拿了一年第一名,就松懈呢。
  想明白了这些,顾莫杰便问:“明年,面对IPHONE4S,还有夏为MATE、三星S1,初音智能那边有没有什么研发改进方案?虽然现在有优势,躺功劳簿吃老本这种事儿咱还是不能做的。”
  叶敏茹搜索了一下记忆,试探地回答:“你这都不记得了?上次降价之前老冯不还找你汇报过,下半年要推出基于‘初心1’代的升级版。‘初心1’没GPS功能是硬伤,CPU芯片也弱。现在2代机出来之后,市面上销量好的手机都带GPS了,高德地图的下载量最近也在飙升。用户的GPS习惯普遍养个半年,1代机就肯定要升级了。明年上半年,老冯准备在把2也稍微升一下,就比照苹果每一代都要加S。GPU、显存、摄像头这些都升级一下,和最新版的‘美颜相机’契合优化。总的定位是确保三星S1和IPHONE4S上市后我们仍然能保持技术指标优势。”
  “行,计划进度都妥,那就没事儿。出国太久,有些事情听过都忘了。”
  ……
  把手机的事儿捋顺了,顾莫杰对初音智能现阶段的成长也是颇为满意。
  这个以智能硬件起家、随后转战手机领域、明年即将占住国内智能机第一品牌的公司,似乎可以再压一压新的担子。
  他拿出手头的备忘录看了一圈,把和初音智能相关的工作勾出来。发现近期的主要重心,还是应该放在从欧洲入股、收购的那波企业的在华设厂方面。
  保时捷智能电动车、初音西门子智能再编程工业机器人、EOS快捷建模3D打印设备。这几个大项,都需要在国内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以及未来的生产基地。
  哪怕是费莉萝自己拿零花钱买的费列罗巧克力工厂,也需要就近张罗起来。
  这些东西,不能再指望“富士康”之流的代工厂帮忙了,一定要把生产环节自己搞定。初音智能的产线跟线工程师,也已经在东方通信、富士康跟了两三年线,质量管理这些多少也懂点,如今再自行介入智能硬件的生产,转型跨度也就没几年前那么大了。
  当然,全部生产自己作、合理外包,肯定比全部外包风险大,很多小意外,一开始还是会有的,这时候出点麻烦,就只能用初音的招牌去扛,哪怕一时有点波折,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顾莫杰做事的风格,一贯是很稳妥的。
  后世的王X林就说过:“你一个搞房地产的,就算知道商品房不行了,不转型会死,那也不能乱转。地产商直接转型去搞互联网,那叫作死。要转,也学我先搞个‘商业地产O2O’,O2O是啥你不懂,好歹地产你懂了,懂50%,还有点剩钱让你试错赔本,这生意就有点戏。直接扑到一个懂0%的新领域,怎么死都不知道。”
  对于某扑街吊丝,道理也是差不多:知道历史文不行了,要死了,赶紧跑是对的。要是直接转都市,跑去写韩娱校花兵王狗,只懂0%,怎么死都不知道。
  如果沉下心,先写本写作“都市文”、读作“当代历史文”的四不像,那你好歹知道“历史文”这三个字背后代表的50%,这生意就有点戏。等到拿捏稳了,下本书再去追剩下的50%。
  跳槽不转行,转行不跳槽。仅凭一腔热血两件一起干,下场只能待遇打回应届生。
  顾莫杰当然不是一腔热血的人,他拥有人类最隐忍不拔的耐性。
  “先去选个址,然后要从富士康、东方通信挖点人;再从吉利汽车沃尔沃挖点人。EOS的德国工程师拉一点到国内来,暂时不要怕高价……嗯,这事儿有点戏。”
  古勇将和雷俊都不在,运营的事情他们也不懂,顾莫杰思忖着,便准备把集团COO叶维伦喊来。作为公司的“大管家”,这种按部就班地工作,还是叶维伦比较仔细,能拿出主意来。
  “小茹姐,你帮我把叶总喊来,咱稍微聊点事儿。”
  “好的我这就去。”叶敏茹拨了个电话,然后就出门迎候。每两分钟叶维伦就到了。
  “老叶,公司最近的收购,你也知道的,邮件都抄送给你了吧?我在琢磨着回国设研发基地设厂这事儿,有几个大方向决断不下,你帮我参谋参谋。”
  “啥?你说就是了。”叶维伦还没进入状态,大大咧咧往顾莫杰对面的沙发椅上一坐。
  “前阵子,国家要搞就业保障,让咱造大数据中心,解决各省移动电信被铁塔公司挤出来的剩余劳动力,这事儿你也是知道的。试弄了几个月,我也考察过效果了。黔滇两省和东北的劳动力、地皮,那真是便宜。这生产基地……你觉得我们是还放在本省好,还是放到外省人力地皮便宜的地方好?”
  叶维伦也不了解情况,就只能先老生常谈地泛泛而论:
  “那能一样么,大数据中心不需要物流的。所有产品都是数据,放到交通不便的省份也不存在运输成本问题。你要是造智能汽车,那物流成本可高——要不李叔福干嘛眼巴巴凑着明州慈溪那边开产业基地。还不图个靠近舟山港,江海运都方便。所以我觉得这事儿,你关键还得看造的东西体积、重量、附加值。比如你弄智能建模3D打印机,弄工业机器人,一百公斤重的东西卖好几万美元,放交通多不便的地方都无所谓。造汽车,几吨重的东西才十几万美元,就要稍微掂量掂量。还有就是看你的人工成本了,这个产品生产的过程中是不是劳动密集型、流水线自动化程度多高。要是没几个工人,你还怕人力成本高?”
  “工人肯定是不多的,为了打消德国人降低保时捷逼格的顾虑,我入股的时候可是答应了不用一个中国工人,产线调线工程师都从德国请来。那成本海了去了,当然是能减一个生产人员就减一个生产人员。”
  “那就别想了,直接丢慈溪去,放李叔福隔壁——他的吉利沃尔沃基地一造起来,肯定汽车工业的配套厂商供应链都堆过去了。你放隔壁,还省了自己弄配套、重启生态。”
  顾莫杰颇为意动:“人力成本就这么说定了,那地呢?明州这种地方,也就比钱塘稍微便宜点吧?”
  “哪有,你这是没了解行情。”叶维伦拍胸脯打包票,“你知道李叔福他选的是啥地儿么?就是钱塘湾口海边的盐碱地,那里连种田都种不了。民法81条的说法,那就是‘国有滩涂’,很便宜就拿下了。”
  顾莫杰连忙细问,才明白:根据民法通则,滩涂有集体所有的,也有国家所有的。慈溪海湾口那片地儿,恰好是没有农村的,原先纯粹国有,连征地拆迁都省了。
  本来么李叔福也不一定看得上那块地,旁边都是疏松的地质连条好的公路都没有。但是08年5月明州和沪江之间修了“钱塘湾跨海大桥”,硬生生新修了几条高速公路从那儿穿过,把三通一平和陆路运输便利的问题解决了。
  而且后来没几个月,就赶上了金融危机、房价下跌。那地方除了吉利集团,就再没人进场,确实属于一块“价值洼地”。
  “如果我们去,明州市政府还能给咱同等便宜的地皮么?”
  “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我帮你去运作说合就好了。”
  “成,只要不高于吉利集团拿地价格,砍下来的部分,你和谈判团队占15%。我向来是有赏有罚。另外,智能3D打印设备、再编程工业机器人、费列罗巧克力呢,你也觉得该放那儿?”
  叶维伦想了想,慎重地建议:“这些占地不怎么大,和研发关系比较密切,太远了员工也不方便。这两年市政府是在萧山筹备江东工业开发区,放那里吧。地皮也很便宜的,到时候跟保时捷智能隔得也不太远,中间就隔个会稽上虞,30公里而已。”
  顾莫杰听了频频点头,正准备和叶维伦谈更细的方略。这时叶敏茹的电话响了,她跑到一边接了个电话,回头等顾莫杰停下交谈,凑过去对他低声附耳说了两句。
  顾莫杰神色一变,对叶维伦说道:“那后面就先不谈了,你让下面的人合计一下,几个项目一共要多少地皮,你带队去和那边的地方政府先谈下来。这个月我估计还有点事,给你两个月,拿到一切地皮手续。”
第二十六章
思考器官
  顾莫杰目送叶维伦离开办公室,才和叶敏茹讨论起刚才电话里的突发事件。
  “你说刚才那事儿是周林反馈过来的?就是足球队那个领队?关他什么事情?”
  叶敏茹一五一十把刚才电话里问清楚的情况,和盘托出复述了一遍:
  “是这样的,人工智能研究院的严磊,今年不是按照您的吩咐做了‘体育大数据’和‘竞技人工智能’这两个远期项目么?那个周林听说了,最近就和严磊手下几个技术负责人接触比较多,挺好学的。
  这个月是世界杯月,周林知道公司给球队买的外援主要是AC米兰俱乐部和拜仁慕尼黑的,就想看看意大利和德国队表现怎么样——要是公司买的外援表现好,将来俱乐部的广告赞助收入、球票收入也能利好。
  谁知才看到小组赛第二轮,咱引援的意大利队已经注定没法出线了,周林就在和智能研究院的人聊天的时候吐槽了些事情。智能研究院的人和他说:其实通过足球大数据分析,就能看出意大利队必败啥的,然后还说了一些‘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足球战术’的思路。
  那周林分析了一下觉得挺有道理,就上报上来,想问问今年有没有办法,在世界杯期间帮助一下咱引援的球队。要是成功了,也好提升一下‘初音体育大数据’和未来的‘竞技人工智能’的知名度、俱乐部的影响力。”
  顾莫杰听完,恍然才发现距离他去意大利和德国买买买球员,已经两个月过去了。
  2010年,恰好是一个世界杯年。而如今是6月中旬了。世界杯就在大忙人们没注意到的角落,悄然开始了。
  顾莫杰算是个伪球迷,不忙的时候,对足球还是有几分关心的。
  不过他图的不是观赏,而是胜利。
  所以他对于“桑巴味道”啦、“探戈热情”啦并不在意。他只欣赏精干利落的胜利强者,不在乎强者踢得好不好看、有没有观赏性。
  放到那些足球狂热者眼里,顾莫杰这种心态真是够卑鄙的。
  可能和他本人“只要动机正确、可以不择手段”的人生三观有关系吧。
  这届世界杯,或许是因为他刚刚回国没几天,忙着捡起工作呢,所以就没怎么看球。
  现在还是叶敏茹告诉他,他才知道仅仅小组赛第二轮踢了没多久,意大利队已经完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8/5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