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1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766

  毕竟巴宝莉家这种熟女风的牌子,其他礼服不是露沟就是吊带,以内地人的审美实在太超前,接受不能。而且露沟吊带的晚礼服,更多是为了卖弄项链,萧穗也没什么好项链,更不希望顾骜多破费超支。
  “小姐,这件和你刚才试过的吊带差不多的。”女店员有些不乐意。
  不过在顾骜的力挺下,女店员还是去拿了。
  顾骜也懒得跟小市民面前装逼,很克制地又等了一个半小时,由萧穗挑完了全身行头,还买了两瓶巴宝莉家的香水,总算齐活儿。
  萧穗心很细,她试了巴宝莉的香型,确实非常熟女,可以让她的伪装更加逼真,掩盖掉处女清香的破绽。
  临走,顾骜也是为了对方好,善意地教女店员做人:“小姐,你不觉得看女客有钱没钱来决定服务态度,很傻么?只要够漂亮,你何来的自信认为没人帮她买单?”
  靠堆砌化妆品堆到七分的女店员羞惭而退。
  ……
  次日夜,太平半山邵府。
  一场例行的夜宴舞会。
  宴会主人正是年高德劭的邵一夫爵士,宴请了港督麦理浩,还有一堆同属明州帮的富豪,如船王包玉钢。
  邵爵士、包玉钢等五六个顶级大亨,都是解放前祖籍明州、年轻时在沪江经商的,抗战爆发后沪江沦陷于日寇之后,才辗转移民到香江。所以这一撮富商在香江也会自成一派,与其他如李地产的潮汕帮各有体系。
  所以回来之后,一大堆身家百亿的富豪,都需要从总督那儿了解将来各个领域的投资风险、哪些东西十八年后还能碰,哪些比较不该碰。
  麦督也就几乎每周都有富商宴请。上周是潮帮,这周是明帮。
  1979年的香江有钱人,对内地的态度是分层的。
  中产阶级和小富豪们,普遍是看不起居多。尤其是那些只靠本港生意赚钱、开不起内地厂子、也不可能从开放中分到红利的人,内地政策再好关他们屁事。
  而顶层的富商,因为已经知道97后新界是肯定逃不过回归了,所以开始有条件地亲善说得上话的内地来客,绝对不会像某些小说里那样嚣张不鸟内地招商引资官员。
  再说了,正如很多顶级富豪,是不屑于在穷人面前装逼的,那是暴发户干的事情。他们只在次一级的富豪面前装逼,而平时则非常彬彬有礼。
  这种态度的分化,也不能全怪香江人,而是全世界都这样:赤贫和顶级富豪希望国际化和跨区竞争更惨烈一些,而中产阶级不喜欢。
  毕竟越开放的世界,对顶级富豪意味着“可以把开支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
  对赤贫者意味着“至少能找到一份混口饭吃的工作”;
  而对中产阶级则意味着“我好不容易有了一技之长可以卖身卖得贵一点,结果要跟更穷地区卖身价开得更低的人竞争”。
  全球化的进程,一言以蔽之就是顶级富豪联合赤贫屠中产分田地的歌命进程,把中产阶级的议价空间压掉100块后,拿出其中几十块分给赤贫,剩下的富豪自己收下。
  顾骜带着萧穗,乘着一辆从林国栋那儿弄来的车,一路转悠着上了半山。车子只是宾士,算不上多高档,却也是林氏事务所配的最好的了。
  晚宴的邀请函,顾骜也是费了不少手脚关系,才弄到的。具体用了他手头的影视版权公司,以及汉乐电子的名义。
  虽然这两家公司目前账面利润都只有几十万美元级别,跟今晚有资格到会的最底层富商,也差了一两个数量级。但顾骜有把影视弄回内地的特权,又有日本电子市场的先驱名声,多少也能让人高看一眼。
  有些事情,圈子里的人都是你懂的。
  “顾先生和萧小姐是吧?里面请。”门口的女侍非常礼貌,给顾骜指了鸡尾酒会厅的位置。
  顾骜搂着萧穗,自然而然地进场了。
  萧穗有些紧张,没见过这么高档的场面。她只能靠得更紧一些,把自己伪装成一个被阔少包起来的女性媒体人。
  别说,这样的女伴儿,在酒会上还是不少的,很多都是TVB的二线女明星,到了这里却像鹌鹑一样安静。
  “别紧张,先拿两杯香槟,慢慢把人认全了。”顾骜安慰了萧穗一句,然后从一个托盘子的侍生那里拿了酒,分给小姐姐一杯。
  顾骜有外交学院的训练,这两年认人的本事非常见长,完全不用跟其他来交朋友混脸熟的商人那般、通过交换名片才能知道对方叫什么名字。
  正如大使馆的外交酒会上,基本上没人相互介绍。
  全香江排名前100的富豪,照片长啥样顾骜都印在脑子里了,出来之前国内就给他培训过。他完全可以跟007电影上的詹姆斯邦德那样自来熟,不要名片就直接过去拥抱、然后喊出对方的名字、喜好。
  并且搂着对方的肩膀,凑到耳朵边加一句“呦,今天怎么没带XXX来呀”的话,瞬间拉近距离。(看对方带了哪个情人来赴宴,然后就看玩笑问为什么不是带另一个情人)
  这种套话路数只要一使出来,哪怕对方没有经过训练、完全不认识你,那也是只能假装跟你很熟,然后聊几句,并且真心觉得“莫非我上次交换名片的人太多了,所以记不清自己认得这人?”。
  否则说不定顾骜稍微嚷大声一点,就后院起火了。
  仅仅花了不到15分钟,顾骜就像交际花一样认识了一大半的人。相反是本该扮演真·交际花角色的萧穗一脸懵逼,什么忙都没帮上,只是作为调侃素材让人品头论足了一番。
  “没想到你认识新朋友这么厉害,我还以为你跟男人交朋友跟与女人交朋友一样笨拙呢。”好不容易空了下来,萧穗长叹了一声。
  “开玩笑,我外交学院的,要是认识新人还要靠中间人介绍,我还混个屁啊。”顾骜口干舌燥,一口把剩下的香槟喝完,“我平时不这么干,是因为太费脑了,要提前做很多准备功课。工作已经这么累了,谁还耐烦下班了再拿工作技能讨好女生。”
  萧穗一阵无语:还真是个工作狂啊,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已经超过了本能自然欲望……
  喝完酒提提神,顾骜重新投入到了鹰隼一样的暗中观察。
  他已经把今晚的明州帮富商认全了,只差一个插话进去搭讪具体业务的机会。
  跟无用之人喝酒闲聊了整整40分钟,他不经意略过正在与邵爵士聊天的包船王身边五步时,终于听到了几句不甘的感慨对白:
  “包子,你说这给内地做慈善,到底讨不讨好?如今上面对我们港资这么友善,我是有心回去捐学校捐医院,摸不着门路啊。你上次回沪江,跟彭市长谈的事儿,听说有转机?”
  “六哥,这事儿我也看不明白,按说都是一分钱不要白送的,上回彭市长还跟我忸忸怩怩,但偏偏又约我下个月可以再聊一次,真是想捐钱结善都防着我们。”包船王无奈叹息。
  顾骜趁机自来熟地过去搭讪:“呦,这不是包老板么,您谈的应该是捐资4000万在沪江建设国营外事饭店的事儿吧?您放心,彭市长绝对不是把您推出去,当时只是想等7月份来沪江避暑时,当面请示。当时就表态了,这一块可以开放。还让市旅游局的梁局长半年内先把414开放商用,总结经验后再接受外资捐助。这也是希望更好地用好您的爱国之心,免得规划上浪费么。”
  他开口就是中央政策、决策内情,还真把包船王给唬住了,连一旁的邵爵士也有些狐疑。
  “这位小……同志?你是内地来的?”
  “沪江香江两头跑,做点小生意。两位都是大人物,可能没听过——汉乐电子,顾骜。”顾骜不卑不亢地自我介绍。
  包船王并不关心文娱界,所以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公司。
  顾骜的游戏机公司,毕竟在日本才刚刚卖出400台。
  而在香江,更是只在出访前弄了第一家试点的游戏厅,只有20台机位,纯粹是为了在年轻人当中博取一个曝光率,压根儿没指望赚钱。具体一切顾骜都托给林国栋,找了个帮会社团的人帮忙运营,设备款回收后再交点份子钱就行了,剩下都归帮会。
  邵爵士因为产业都在娱乐业上,想了很久终于记起江湖上好像真有这么一号新人。
  “听顾少的口音,北方味儿不重,你是沪江人?”邵爵士眯缝着眼睛问,他的国语还是很标准的,毕竟30几岁才来的香江,少年时就养成了吴语的口音。
  “在沪江有些生意而已,我祖籍是钱塘的。”
  “呦,后生可畏啊,咱还算吴越老乡了,我跟包子都是明州的,你应该知道。”邵爵士不失礼数地笑笑,不过也没人会把富豪的客气当真。
  倒是包船王,因为刚才的话题与他的事业有关,忍不住追问:“顾少,在内地这种环境,你都能一年之内快速崛起,莫非是有点门路?听你对彭市长梁局长都很熟的样子?414的事儿,是怎么个故事,你倒不妨说道说道。
  我跟你实话说了吧,半年前放开了蛇口之后,我就想回内地看看,尤其是从小打拼的沪江。但如今的沪江那是真的破,一间能住人的酒店都没有。
  我拿了4000万想白送给市政府、捐建一个产权归国家的顶级酒店,就图个我回沪江时有个地方睡、住得舒坦。就这,彭市长都嫌钱烫手不敢拿,好像会犯错误,呵呵。”
第154章
验货
  以顾骜本身的实力,即使混到了与邵爵士、包船王这种几十亿乃至百亿港币身家富豪搭讪的机会,估计也就客套几句便没下文了。
  但如果能投其所好,知道一些邵爵士、包船王感兴趣的内地高层机密政策动向,那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哪怕顾骜只是个小商人,也能被他们当成临时性的“客卿”笼络一下。
  这就是一个突破点。
  在79年的香江,论商人的江湖咖位,最大牌的就是霍爷和包船王。因为70~80年代,是全球海运业最黄金的红利期,包船王名下有2000万吨吨位的集装箱货轮、全球好多处港务局,正是如日中天。
  前世顾骜刚念初中的时候,赶上香江回归,他们的课外历史扫盲读本上,写着的“著名香江商人”,就只有包船王和董特首两人的名字,可见包船王江湖咖位之高。
  连地产李家,如今都因为房价涨得还不够高,而没那么大牌面。至于邵爵士,只是因为传媒大佬的身份,知名度比较高,但真论钱,比霍爷和包船王要少一位数。
  所以看到包船王对顾骜这么感兴趣,邵爵士也乐于陪在旁边,听顾骜摆摆龙门阵。
  两人聊天的重点,是后来著名的414开放事件。
  沪江的414招待所,也就是后来的西郊宾馆,在当时还是特供的,并不对外营业。是首长来沪江开会才能住的地方。
  7月中旬时,邓伟人来沪江避暑,觉得这样搞特权不好,就给了沪江市旅游局长下令:给你半年时间,把包括414在内的都开放了,改成对外宾营业的酒店。不应该再浪费这么多钱维护保养、却只有中央首长每年住几天。
  但偏偏6月份的时候,包船王在太苍港首座码头竣工时,回过一趟沪江,当时找彭市长想捐资造国营涉外酒店,彭市长却不肯。
  所以其实他当初要是晚两个月、等邓伟人放过话后再去问,说不定这事儿直接就成了。
  这里面的高层决策内幕,包船王当然不可能知道。
  但顾骜是有备而来,他们即将被改组到外资委,所以可以调到所有与外资政策相关的历史记录、脉络文献。哪怕是首长讲过哪句话、表过哪句态,都能查到。
  这些东西的秘级虽然不一定都对顾骜开放,但顾骜要来香江办事之前,港商们相关的历史接洽记录、乃至后续内部决策,他肯定都可以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