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766

  今天这张照,能上就不错了,头版是绝不可能的。
  摆拍完之后,女记者又过来请示:“请问松下先生,您刚才提到的‘我现在才相信,顾先生的谈判手腕,不亚于我当年与飞利浦时’这句话,我们可以用到社论里去么?”
  松下幸之助一愣,随后大笑:“当然,这是新闻自由嘛,在我们日本,政府是从来不会审差出版物内容的,只有行业协会来查。”
  听完松下的亲口承认,女记者对顾骜的肃然起敬程度,也愈发强烈了。
  这可是被称为经营之神的男人的赞誉啊!多大的背书!
  社论一写出来后,顾骜哪怕现在一分钱家产都没有,恐怕都能被国内那些正在拜读《松下幸之助传》的小企业主们,高价请去谈判斡旋卖嘴皮子吧。
  只可惜,现在人家颇有身价,只有外交部和外资委用得起这张嘴了。
  宴席宾主尽欢,松下三杯喝完后,相对年轻力壮的盛田昭夫则不吝拉着顾骜继续对饮,聊了很多生意上的细节。
  “顾先生,贵公司有没有考虑过,在日本方面的经销渠道,更多依赖一下我们索尼的网络呢?我可以给你们在经销扣率方面的额外优惠。你知道的,索尼跟你们不存在竞争关系,任天堂南梦宫才是你的主要对手,我们不会发展自己的游戏机业务的。而索尼的随身听铺货渠道网络,绝对与你紧盯的新潮消费人群高度吻合……”
  盛田昭夫一脸人畜无害地劝诱。
  他说的其实也不算谎言,历史上索尼第一次对游戏机产业感觉到觊觎,已经是日本游戏机厂商占领美国市场之后了。
  因为索尼对于街机这种模式是毫无兴趣的,他们不卖公共娱乐设施,只卖个人和家庭用品。
  而日系街机再火,也仅限于街机,是无法攻入家用机市场的——至少在1983年雅达利的江山崩盘之前,正常人都是看不出哪怕一丝希望的。
  所以雅达利不死,盛田昭夫就会一直怂下去,念头都不敢动一动。
  日本人对于工作和创业目的的“专一”那是非常极端的。
  “好,那就祝合作愉快了,盛田会长能帮我们卖出去多少,一年内我们都可以给20%的零售扣率。一年后嘛,根据产品的行业平均利润率变化,再调整好了。我要是答应得太爽快,其实反而是没有诚意。”顾骜代替韩婷答应了。
  韩婷还有些担心,毕竟她不知道历史,怕索尼摸熟了渠道特点后有别的想法。
  顾骜当众坦荡地解释:“韩姐,不要想多了,我们相信日本企业家都是很有专注精神的,连盛田社长这种一辈子只专注一门生意的人,都被人说‘不专一’了,他们不可能做得更过分的。”
  韩婷听得暗暗咋舌:“一辈子做一门生意还不专一?那还有更专一的么?”
  旁边的随员、新华社拍照的记者,但凡听到这个趣谈,都觉得匪夷所思,韩婷倒是帮他们把问题问了。
  “当然是觉得世世代代做同一门生意才专一了。”顾骜理所当然地回答,似乎很了解敌人。
  “日本毕竟没有科举时代,所以他们的阶级是固化的,没有上升通道,也就容易一辈子沉淀下来琢磨一件事儿,这叫工匠精神。我去京都旅游的时候,看到的都是一朝古都、千年老店。比如盛田会长家,据我所知,祖上15代都是‘子日松’酿的经营者。作为长子,他本来是要继承家里酒厂的。后来开了无线电厂,还被人说不专注呢。”
  真要算算历史的话,盛田昭夫这厮家里,从相当于国内明朝中期就开始酿清酒了,比泸州老窖的“国窖1573”还要老窖。但人家愣是继承了一口500年的老窖,丢给他弟弟去经营,自己顶着骂声搞了个收音机厂起家。
  韩婷虽然了解过日本人,但还真没关注过这些细节,听了不由啧啧称奇。
  日本人在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儿方面,确实是怪物啊。
  “顾先生果然很了解我们呐,来这一杯就敬理解。”盛田昭夫礼贤下士地主动敬酒。
  酒宴到了高潮,几个港商代表也过来凑热闹,顾骜老远就看到了邵爵士和包船王——他们俩人是认购了这次中信为汉乐电子所发信托债的债主,如今在香江举办宴席,他们当然也要来日本客人面前现身说法一番。
  强调“买了老板的中信债之后,利息多么稳定,风险多么小,钱拿去后投的项目多么令他们放心”。
  这么多大老板跟顾骜寒暄,自然又引来一阵镁光灯。
  ……
  在半岛酒店伺候了日商和港商两天谈判后,韩婷便得先回沙角工业区了。
  厂子才刚刚草创,很多事情都离不开,需要她亲自打点。
  而开发区的几个领导,也就是黄区长、乔主任、麻局长,也没有资格继续陪同日本和香江客人,必须回内地办公了。
  这两天,他们也都在远处以背景板的姿态,围观过了顾骜的表现,那叫佩服得一个五体投地。
  本来他们只是觉得韩婷、顾骜靠的是“首义者赏”,喝到了接受中信信托债融资的第一口水、被竖了标杆当旗扯,所以才受到如此礼遇。
  可当他们看到日本财阀、香江大亨们,在顾骜面前也都是平等论交、深入交流,还每每觉得顾骜的话颇有启发远见,那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外宾是犯不着演戏给面子的,那就说明顾骜是真滴牛、脑子真滴有干货啊。
  “一路小心,整个厂子就靠你独当一面了,我这边谈完之后,就直飞沪江了,不会再来看你。”临别时分,顾骜慎重地关照了韩婷几句。
  “放心吧,在日本的时候我不也一个人撑过来了,开发区至少没有黑帮呢。”韩婷很是自信。
  而乔主任和麻局长赶忙过来在顾骜面前邀功卖好:“顾董放心!在开发区那一亩三分地上,韩总有什么料理不了的事儿,尽管直接给我们打电话!我们给接专线,绝对第一时间处理,要是拖过夜你尽管往上面反映!”
  他们已经把顾骜当成粗大腿了,趁着顾骜还没飞黄腾达先抱一抱。若是将来顾骜还肯来开发区多开几个厂子,他们的政绩还不是跟着往上飙。
  “那就拜托各位了。”顾骜目送一行人上路。
  据说,麻局长回到沙角开发区后,当天就连夜加班,重新把筹委会的施工计划拿出来,好生梳理了一遍,想看看有没有可以加速进程的点。
  结果还耽误了接儿子放学。
  他儿子灰头土脸回家后,对此很是怨言:“爸,上班的事儿这么急干嘛,早干晚干不都一样。”
  “早一点搞好,咱就早一天巴结上顾董。不然看着他一直从香江那边拿货,咱还怎么跟乔主任抢露脸机会。”
  “顾叔真这么厉害?难道比李伯伯还厉害么?”
  他儿子当然与所谓的“李伯伯”不熟了,他只是跟着麻局长,在去年年底某一次沙角开发区的港商接待活动中,见到过一面李嘉诚。
  “李伯伯”听说他家也是潮汕老乡,才算是建立了些微点头之交。
  在他儿子眼中,世上最牛逼的大富豪就是“李伯伯”这样的香江大地产商了。
  “不能这么比,”麻局长笑摸儿子的头,“目前比钱,李伯伯当然比你顾叔有钱得多。但李伯伯都多大年纪了,你顾叔才多大,十年之后,李伯伯恐怕就最多打个平手;十五年后,那是定然远远不如的了。”
第175章
保守疗法
  韩婷等人走后,顾骜继续斡旋于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与邵爵士、包船王之间。
  每天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为童老板的信托债大业奔走绸缪。
  这一次,看起来颇有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童老板的其他手下,也已经加急准备各种文件了,看来发债大业很有希望在两三天内正式签订。
  这天,已经是1月19日了,星期六,是顾骜来到香江后的第四天。
  日本客人很多都年纪大了,周日是需要休息的,并不参与谈判,所以顾骜也可以松一口气,想想看明天自个儿去哪里单耍逍遥一天。
  傍晚时分,结束了谈判工作,回到半岛酒店的客房后,深夜时分,电话突然响了,还是个国际长途。
  话筒里传来了萧穗的声音。
  顾骜还以为是自己最近忙于谈判,又省国际长途,不愿意跟女朋友煲电话粥,所以小姐姐耐不住寂寞了,连忙温言劝慰。
  “穗子别急,我这不是天天跟外商谈判累得很么。又不想浪费你的国际长途费,最多三天,我就跟外景剧组来沪江了,到时候陪你一个寒假。”顾骜先脱口而出说了早已想好的安排。
  “我……我不是怪你,一周没联系算什么,我又不是那种黏人的女人。”萧穗的声音有些落寞。
  “我都不好意思说了,是我身体有些不舒服,出了好多血,我怕,不敢在国内检查,你能帮我用‘《沪江滩》编剧’的身份,弄个来香江的商务签么?我想找个隐秘的私立医院治疗。”
  顾骜嗡地就头大了:难道是怀上了?
  在美国的时候,两人确实没有任何安全措施,毕竟当时被美国人的窃听监视,顾骜也不好表现得忙乱仓促。
  另一方面,他也知道女方是第一次,希望给对方留下个最完美的回忆,自然不想用套。
  不过回程在东京、香江屡次欢恏的时候,顾骜可都是做了保护女方的措施的,要么就射后门。
  后来,两人熟了之后,复盘了一下日期,以顾骜的常识,觉得稍微有些临界,但问题应该不大。
  但萧穗说她有些血块,难道是因为个人体质,又早期流掉了?
  顾骜果断地问:“什么时候发现的?”
  萧穗:“三四天前就发现了,但我一直咬牙撑到今天期末考试结束。”
  顾骜很有担当地说:“那你现在身体怎么个情况?我马上帮你搞定签证,要我回国接你么?”
  萧穗的声音有些有气无力:“不用,这里会有人送我上飞机的。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错,我回忆了一下,应该是最近安眠药又吃多了,所以自动早期掉了。但我去图书馆偷偷查了些资料,怕掉不干净,所以要来香江再仔细看看。”
  “早就让你少吃点安眠药了,学习写书没灵感也好,神经衰弱也好,要靠换脑子慢慢调理的,嗑药怎么行呢。”
  顾骜轻轻埋怨了一句。
  他是知道萧穗的病史的。
  在认识他之前,萧穗还在蜀都军区文工团跳芭蕾时,就因为被人背后骂女流氓、不堪受辱而有过嗑安眠药自杀史。虽然救回来一条命,但留下了镇定剂过量的后遗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