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1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766

  他连忙一个国际长途拨回去,姐姐用的号码似乎还是老爹厂子里的电话——若非钱塘制氧机厂如今是创汇大户、伊拉克那边的海外订单不少,以1980年国际长途机号的稀缺,还真不好配这个专线。
  而老爹顾镛如今已经当了几个月副厂长,所以他的办公室里配了一部能打国际长途的。
  一番冗长的人工台转接,顾骜终于打通了,电话先是老爹的秘书接的,顾骜问了之后,对方表示顾小姐在厂里,连忙帮他喊人。
  “姐,你打我在香江的电话干嘛?我马上就回来了,有什么非得国际长途说么。”
  顾骜内心则是莫名觉得“这电话不是有毒吧”,前几天萧穗才打着国际长途求助,今天姐姐又来。姐姐跟杨信同学还没发展到那一步,能有什么破事儿这么急?
  幸好,顾敏开口后让他松了口气:“不是我的事儿,我也是觉得挺匪夷所思的,所以跟你通报一下——你还记得史育猪么?当初你好像觉得他这人才能还行,想笼络他为你做事的。”
  顾骜稍微回忆了两秒钟,就答道:“当然记得,这人也算个人才,有脑子,有胆子,就是长得面相太阴。他只要放弃对你的非分之想,咱还是可以弃瑕取用的。”
  周星星说过,一条内裤一张卫生纸都有它的用处,怎么能不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呢。
  史育猪如果能为顾骜所用,只要注意使用方法,绝对可以发挥效果,又不被反噬。
  顾骜多了几十年的先知阅历,驾驭住还年轻的史育猪,不在话下。就算将来对方也成长了,顾骜相信他靠马风这个CPO也能驾驭住。
  顾骜只要驾驭好马风,马风就能帮他驾驭住全中国所有人才。论忽悠凝聚团队的能力,普天之下没有出马风之右者。
  “他犯事儿了,可能会坐牢。他是在特区被抓的,就这几天,要在深市公审呢,应该是投机倒把罪。我也是期末考试考完后,接到了有关部门发到数科院来的通报。本来我们还奇怪他怎么申请了提前期末考试,然后请假去了外地呢。”
  顾骜闻言也颇为吃惊:“投机倒把罪?如今只是贩货的话,应该不算投机倒把罪吧,这都是国家允许了的,而且挺放得开啊。如果是自己逃税走私,那就是定走私罪了,不会按投机倒把罪的起诉来通报学校的。”
  顾敏叹了口气:“我也不清楚具体情况,应该不是贩货那么简单,而是捏造了假消息扰乱市场、囤积哄抬物价什么的,那就重得多了。你如果真感兴趣,可以去深市打听一下,现场听审么。反正你在香江,离得那么近。”
  顾骜听了,也是颇为肃然。
  按照这个月国家刚刚出台的《关于查处投机倒把案件的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
  “投机倒把案件,主要由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处理,但情节严重和重大投机倒把案件需要侦察的,交由公安机关办理。”
  如果是散播谣言制造市场恐慌,就属于文件中说的情节严重,工商管不了,必须动用《刑法》。
  因为在计划经济下,这是蓄意扰乱破坏国家的经济秩序了,判个3年都算轻的。
  “行,那我还有一天多时间,自己开车去深市看一看。具体消息回来再和你说吧。”顾骜说罢,就挂断了电话。
  然后转头吩咐萧穗:“穗子,你身体还没养好,在酒店里好好休息。我去一趟深市,明天中午绝对回来,不会耽误搭包船王的专机的。”
  萧穗关切地问:“是什么重要的事儿么?”
  “也不是很重要,一个认识的人,但绝对没有交情,去看看。”顾骜拍拍萧穗肩膀,以示安慰。
  然后他就先给乔主任、麻局长等人打电话,打探消息。
  仅仅几分钟,乔主任就帮他打听到了:确实有个投机倒把和走私的集团案件,要在罗胡区公审呢。不过罗胡区的法院还没盖好呢,所以挪到了沙角开发区借了场地审。
  这倒省了顾骜的事儿了。
  两个小时后,顾骜开着大奔,就出现在了关押史育猪的临时看守所。
  乔主任还不知道他的来意,不过为他打点了手续,让他可以直接探监任何人。
  “乔主任,知道这个史育猪的具体犯罪事实么?”
  乔主任知无不言:“说起来这个狗贼还跟顾少您立的功有关呢——去年年底,国家因为仪正化纤项目即将上马、乔其纱、的确良这些化纤面料很快能国产化,所以收紧了对这些化纤纺织品走私的彻查力度。
  因为市面上货少了,价格也波动过几次,甚至有人囤积炒作。后来国家为了稳定市场价格,宣传国产化产品即将上市,想把那些走私者囤的面料逼出来。
  谁知这个史育猪仗着读过几年浙大数学系、有见识能算计,居然还敢逆势而为,造谣分析说仪正化纤一年半载内绝对拿不到钱,国产化产品没这么快出来,很是扰乱了市场物价啊!
  如今,中信信托为仪正化纤融的100亿日元债不是到账了么,国家才名正言顺狠手惩治这些造谣哄抬的家伙,他们也是罪有应得了!”
  “我滴个乖乖,这家伙胆儿肥啊。去年暑假的时候见到他,一个月赚5万块还不满足。如今是发展到倒卖不够爽,直接上散布消息就地炒作这种硬手了?”顾骜内心暗暗感慨。
  不过,严格来说这史育猪倒也有三分本事。如果没有顾骜这个逆天之人,帮中信信托逆天改命、提前一年半拿到日本人的信托债。
  那么这史育猪的分析还真就对了,不算“造谣”了。因为仪正化纤的“的确良国产化”进程,届时确实不可能这么快。
  史育猪再有脑子,还是没算到顾骜这个变数,所以成了造谣。
第178章
上新闻连播的人
  入夜时分,沙角开发区的临时看守所。
  一辆黑色亮闪闪的豪车径直驶来,明晃晃的车灯晃得门口站岗的人一阵眩目。
  “这是什么车?没见过啊。”那些扛着56式冲锋枪的小战士,愣愣地看着。
  幸好,有一个排长级别的基层军官,像是参加过广交会的安保工作,认了出来:“这个好像跟广交会上给外宾特供的接送车是一个牌子吧?德国车,叫什么奔驰来着。”
  旁边的战士们立刻羡慕地多看几眼,似乎看到就是赚到。
  “肯定是什么大领导来视察办案进度了吧?”所有人都如是脑补。
  国内的武警部队要到82年6月才成立,此前都是军警不太区分的。
  对于涉及人员较多的大案子,小手枪的民警不够用,就会从部队调人来看管,甚至讯问。直接拿枪托问口供那也是家常便饭。
  在特区,这种情况就更明显了。早年需要防止人偷度,后来要防走私,有大量的边防缉查部队可以调动。
  车子正要缓缓减速,乔主任都想下车帮顾骜解释来意,然而卫兵已经提前让开了,查都没查就直接放进去。
  反正里面还有大领导会问,没必要第一道大门就拦人。
  开奔驰的外宾惹不起啊。
  车一直停到了楼门口,顾骜下来时,已经有好几个负责的同志等在那儿了,还挺有礼貌。
  “这里是1.06化纤面料走私案专案组,请问你们是哪个单位的同志?”
  顾骜衣冠楚楚地下车,礼貌地解释:“别紧张,太客气了。我是中信信托的,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来向你们提供一些证据——听说这个案子里,涉及到一些‘捏造中信信托为仪正化纤项目融资进程’以制造市场恐慌情绪的问题,所以我想为办案同志提供些第一手的资料,方便更好、更准确地为嫌疑人定罪,不知你们欢迎么?”
  一说中信信托,办案组的人当然知道。因为他们之所以把这个案子压到如今再审,也是受了上面指示,要等信托债发完后,好名正言顺重处这些投机倒把分子,既对真正的投机倒把者杀一儆百,又不至于让正常商贩寒心。
  同时,又免得在日本客人还没走时,给对方留下“商品经济抓得过紧、不够开放”的坏印象”。
  也算是用心非常良苦了。
  “原来是中信信托的同志,你们愿意提供证据协助办案,我们当然欢迎,不过……这位小同志,你有证件么?”
  出言问话的是个30多岁的干部,是罗胡分局管经济犯罪的大队长,姓牛;这次也是因为上面督办,所以亲自来处理。
  里面一共关了好几十个走私和炒作柔姿纱、的确良的嫌疑犯,都在被分别拷问。
  牛队长倒也不是信不过顾骜,毕竟开奔驰的怎么会是坏人呢。只是看顾骜实在年轻得不像话,才有此一问。
  但顾骜还真拿不出中信方面的证件,他的证件都是港商或者外资委身份的。
  毕竟信托债发行这个案子里,他跟中信是唱双簧的关系,明面上是两家人。
  “这个,我在中信的身份不好公开,这位队长怎么称呼?”顾骜说这,先递了一包555过去。
  “诶,我们这里是有纪律的。免贵姓牛。”牛队长连忙拒绝了三五牌。
  “别紧张,牛队长,证件我是有的,呐,这是汉乐电子的,你应该知道,就是现在开发区里头一家样板企业。”顾骜说着,硬把三五牌拍对方手心里,然后想了一计。
  “你想求证我在中信这次任务中的作用,我看现在也7点多了,你们这儿有电视机吧?你自己打开看看,应该能找到我。我可以先坐下歇个十几分钟,不急。”
  牛队长狐疑不定,先把顾骜让到里面休息室,也是整个临时看守所里唯一一间有黑白电视机的房间,还让手下人沏了茶。
  毕竟顾骜的港商证件不假,就算证明不了他和中信的关联,最多就是不然他会见嫌疑人,但礼遇招待总是没错的。
  电视上正在放新闻连播。80年起,中央电视台第一次进行了电传化改造,可以把香江的新华社分社的5分钟视频当天接收到京城,然后在新闻连播里播放。
  当然,香江的新华社分社也是没有能力全部自己采访的,他们的素材大多来源于驻香江的UPITN(美国的“合众国际社”驻香江的分社)白送提供。
  而在此之前,每天新闻连播中的国际新闻,都是只能由赵中祥念文字稿,没有现场画面的。(当时新闻连播只有20分钟,国内新闻15分钟,国际新闻5分钟。只有国内新闻有前方采访画面。)
  所以,在看不到外面世界的80年人民眼中,当时但凡有个电视机,每晚7点15分到20分的5分钟国际新闻,那是必须要看的。哪怕不想看新闻连播的人,最后这5分钟也非看不可。
  因为能跟看《追捕》一样看到外国的摩天大楼、飞机、新干线、自动化的高科技工厂。
  而今晚的新闻连播国际新闻事件,同样有很多重磅干货。
  “下面播报一条重要消息:我国首家信托债发行机构,中信信托公司,于今日在香江成功发行我国首笔日元信托债。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等来宾出席了仪式。”赵中祥那动物交配季节的字正腔圆嗓音缓缓响起。
  镜头给到了奢华的香江顶级酒店,半岛酒店。
  “哗,香江人的酒店这么高档?这个装修也太豪华了吧,这些设施都是干什么的呀?”牛队长身后,好多本来在问案间歇的同志,都掐准了这休息时间,来看新闻连播,然后阵阵感慨。
  这是最惠而不费的休息方式,既看了西洋镜,还能显得关心国家大事,政治觉悟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