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766

  不信你问问这位严同学,哦不,应该叫严老师了。他是高中毕业后,已经在马钢中学当语文老师了,这次听说恢复高考想再搏一把。大家都是上进的读书人,怎么可能有污秽交易呢?”
  徐金辉脸色数变,也知道顾骜理直气壮,终于妥协了。
  他不着行迹地把辛苦费一抹,塞进袖子里,说道:“行,你安心备考。有事儿我都给你压着,一直到你考试那天,我派人送你去考场。”
  说完,他的手狠狠一紧,把那一束大团结都攥得湿了。
  ……
  1977年12月10日,徽省高考的第一天。
  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年,77年的高考有太多随行就市的仓促迁就,都是后人无法想像的——
  各省自行命题、各自安排开考时间、自行安排监考制度……
  这样的混乱,难免会带来不规范和舞弊,也容易遭到曾经推荐制度下掌权的既得利益者的反扑。
  但总的来说,还是瑕不掩瑜,为新时代的人才选拔奠定了标准。
  徽省各地,接到高考通知的速度还是比较慢的。但教育厅定下的考试日期却一点都没有延后,甚至在华东数省中算是早的——比消息最灵通的沪江市,都还早了一天。(最晚的是胡建省,16号才考,几乎比别省晚了一周。)
  这样的安排,固然会让本省考生复习准备的时间被压到最短,但也解决了一些其他更实际的问题——
  徽省大部分疆域在长江以北,属于南北交界的省份,又不靠海,所以在华东五省中,冬季气候是相对寒冷的,也从来没有供暖一说。
  建国数十年来,有关部门从没有过冬天组织高考的经验,眼下不得不考虑气温的因素。
  拖得越晚,天气越冷。
  为了考生少挨点冻,早考早超生。
  这种奇葩的理由,生活在空调时代的人们,恐怕想破八个脑袋都想不到。
  此时此刻,顾骜却要亲身经历这一切奇葩。
  他穿了一套新的蓝布中山装,里面穿着毛衣。与其他早早穿起了棉袄的考生相比,显得非常精神。
  农村考生,是按照公社和生产队排的考场,所以跟顾骜同场的,几乎都是独山农场的知青。为了防止作弊,只是在排座位的时候,按照不同生产队间隔纵列排开。
  随着开考的锣声响起,第一门语文开考了——你没看错,不是电铃声,而是那种打更的锣声。
  卷子发下来,顾骜深吸了一口气,开始审题。语文和政治是他相对担心的,英语和数理化觉多不是问题。
  但仅仅瞥了几眼,他就大跌眼镜。
  不是题目太难或者太简单,而是太少了。
  命题老师真是惜纸如金。
  语文这种在顾骜记忆中、应该有大段大段阅读题的科目,竟然把全部题目,都塞在了一张A4纸尺寸的卷子上。
  搁几十年后的话,卷子没个十几页,命题老师好意思见人?
  “满分100分的卷子,作文70分?注音填词、造句分析,才15分?古汉语翻译15分?难怪一张纸就印下了,真省事儿。”
  相对应的,考试时间也不长,只有2个小时——因为所有科目要两天考完的,语数外,还有理科和政治,没那么多时间给考生浪费。
  顾骜花了半个多小时,仔仔细细把30分基础题做了,还检查了一遍,才开始心无旁骛对付作文。
  结果一看题目就乐了。
  今年徽省的作文题,是二选一。
  第一题叫“紧跟华主席,永唱东方红”。
  第二题叫“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从叶帅《攻关诗》谈起。
  在正常考生眼里,绝大多数人估计会选第一题——这怎么看都是歌功颂德的好机会。
  而第二题就没那么政治激进了,完全是讲究客观事实规律,讲科研公关、实事求是的。大多数考生需要担心“实话写太多会不会被认为是白专道路”的问题。
  可是到了顾骜眼里,这两题的含金量明显是截然相反的。
  再说顾骜内心也是真心拥护实事求是的,所以毫不犹豫选了第二题。
  那么,写什么呢?
  他几乎没怎么想,就自然而然决定写他跟老爹在厂子里的亲身经历——如何去市图书馆查阅资料、如何在尊重客观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独辟蹊径、找到一条为实现氦气国产化、突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技术封锁的技术路线……
  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现有材料,进行使用方法层面的微创新……
  当然,涉及国家机密的东西,那是绝对不能流露出来的。这里面的尺度,顾骜经过考前的突击培训,也颇有几分心得了。
  随着一阵锣响,语文考试轻松过关。
  一散场,满场的考生都开始攀谈,聊得最多就是作文写了什么。
  有些认识的知青问到顾骜,他也不藏掖,直言相告。
  一圈聊下来,顾骜发现选科学攻关这个题目的,十里挑一都不到。
  有些跟他关系不怎么好的,听说他没写“永唱东方红”,立刻就开始幸灾乐祸。
  顾骜唯有笑而不语。
  在考场吃过午饭,稍微休息了一会儿,下午1点就开始考数学,然后是政治,两门课一下午考完。
  数学顾骜轻轻松松就秒了,甚至提前半个小时交卷。
  因为提前交卷的人并不少,所以监考老师也没怎么注意他。
  毕竟是第一年恢复考试,大家都没复习,很多人就是来碰运气的。
  文科还能瞎写填满卷面,而理工科不会就是不会。出卷老师为了节约油印页数,一道选择题都没有,所有题目都是题干非常短、解题步骤相对长。
  恨不能跟作文题一样,印刷两行字,答题一整纸。
  写不出来的考生,与其坐着接受煎熬,不如索性二十投。
  “看,又是一个做不出来提前交卷的。”
  “呦,这是不死心,还想挣扎呢。居然是提前出来背政治——可惜,数学少做半小时,背多少政治都补不回来吧,还挣扎个毛线。”
  顾骜依然不为所动。
  第二天,理科的人考物理化学,下午则是英语。
  ……
  “顾哥,你觉得怎么样,我数学还是不行,估计会不及格吧,唉,太难了。”
  考试结束后,顾骜跟马风、苏泽天回镇上,去招待所拿行礼。一散场马风就忍不住吐槽起来。
  至于当初跟顾骜等人一起复习迎考的严平,因为要回马山考试,所以已经提前不住招待所了。
  “能有多差?不会完全没做出来吧?难道只能得1分?”顾骜怕历史惯性太大,忍不住恶意揣测了一下。
  “我靠怎么可能1分!”马风似乎受到了侮辱。
  “那,19分?”
  马风有些哭笑不得:“你就算不信我,也得信你自己的辅导水平啊!我说可能不及格,四十几分总还是有的。”
  顾骜松了口气:“那还不错了,就你这种水平,已经比别人偷跑两年了。其他课发挥还行的话,争取混个大专吧。今年的分数都不会高的。”
第026章
高分作文
  几人估完分,苏泽天问顾骜他们有什么打算,顾骜和马风异口同声表示要回老家。
  苏泽天诧异道:“回家探亲?不至于吧。最多两星期,就要出初选结果、体检填志愿了。而且在录取之前,你们的身份还是知青呢,随随便便跑回家,小心被政审的卡。”
  “放心,我们公社政审的就是徐主任。”面对苏泽天的提醒,顾骜却显得轻描淡写。
  该打点的他也打点了,该威慑的也威慑了。
  “而且我有非回城不可的理由——刚刚到镇上邮政所,就收到了我爸来的一条电报。厂里有几篇以色列公司的论文,等着我帮他们翻译解读呢,这是政治任务,就算有人对我有想法,我也只能毁家纾难了。”
  顾骜抛下这么一句话,就高调地闪了。
  走了几步,他回头劝了句:“我看你这人也不至于坏到骨子里,以后自爱一点吧。不要动不动就拿谈对象当交换条件。”
  苏泽天满面羞惭而退。
  顾骜回到公社,就直奔知青办,递交请假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