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766

  徐主任一看到顾骜,就很亲切地过来拍拍他肩膀:“小顾啊,恭喜你了,你也算给咱公社争光了——全社今年6个人过线、可以填全部志愿,你是其中一个,难得还是个理科生。啧啧,社里八百多人报名呐……走,你们跟我去办体检手续,政审我已经帮你弄了。”
  看着徐主任跟顾骜亲切的样子,一旁的马风多多少少有点失落,他不甘心地问了句:“主任!我……填志愿的资格都没有么?”
  徐主任笑道:“你也算可以了,虽然不比他们6个——你属于‘只能填需要用到外语成绩的专业’,具体我也不太清楚。”
  这年的外语成绩不是所有专业都用得到的。所以马风的情况,显然是其他几门课加起来太差,总分不太够,所以只能在计入外语之后扳回一些竞争力。
  马风瞬间觉得从炼狱升回了天堂。
  “够了!谢谢徐主任!只要有大学念,不管什么专业都值了!”
  马风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竟然腿一软,坐倒在地,抱着顾骜的大腿嗷嗷哭泣起来,“没想到,我家的‘黑五类’和‘伪职’还没平反,我都能考大学了。感谢顾哥感谢党,感谢国家和人民……”
  “诶诶,快起来,别人看得丑。”顾骜都不好意思起来,把马风提溜着拽起来,给他掸了掸裤子上的土。
  这番戏剧性的反差,让围观的知青们羡慕嫉妒恨甚嚣尘上。
  虽然徐主任说了,整个公社有6个人过线,但公社可是乡级的,下面还有村级的生产队。
  顾骜所在的这个生产队,可是实打实只有顾骜和马风过线了——而同一生产队有200号知青报考了。
  “唉,没想到,那套辅导书真的这么厉害……连两个刚刚初中毕业半年、高中都没上过的人,都能考上大学?”
  “干!我7月份再来过!反正也就半年了。这次我砸锅卖铁也好,抄书也好,拼了命也要把《数理化自学丛书》弄到手!”
  “说得是,不就是仗着突击应考、手头有武林秘籍么!”
  考试之前就下血本来问顾骜借书的人,虽然看着来来往往不少,但与总知青人数相比,其实一成都不到,是那些脑子活络、思想最开放的一撮。
  而等考试真正结束、大概成绩揭晓后,剩下的九成才真正切身领悟到秘笈的重要性。
  他们悲愤怨念着,然后很快有个手头还算宽裕的女知青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从围观人群里冲出去,当众与顾骜交涉:
  “顾同学!等一下!既然你都考上了,您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应该不用了吧,可以卖给我么?我出50块。”
  其他人一愣,有几个也纷纷上去,表示愿意高价买。不过他们也只是被稀缺逼出来的从众心里,并没有想成熟。
  马风觉得反正都考上了,卖就卖吧,也好回点本。
  不过顾骜却轻轻一个手势,就制止了他。
  然后顾骜一脸正气地转向那个女知青:“同志,我可以卖给你,就原价20块好了。囤积居奇这种投机倒把的事情,我是不做的。”
  这可是上百知青当众围观的场合,顾骜怎么会落下这个把柄呢。
  把书卖掉,也好把凝聚在他身上的仇恨值化解转移掉大半吧。
  马风也如梦初醒,以原价把书卖了。
  ……
  跟着徐主任办了手续、领了表格,顾骜正要往上填,徐主任却拉住了他。
  “小顾,刚才有些话,涉及国家机密,我也没敢在外面说。你这次的成绩,好像特别好,应该是全省至少前几十名的!”
  顾骜虽然对这个结果有所预料,却依然有些好奇:“您怎么知道的?不是没公布分数么?”
  “但是有个中央某部直属的学校,要提前批加试,具体你看这张临时准考证。反正我就是个转达通知的,也不知道具体考啥。如果你愿意的,今天就赶去省城,明天去那儿参加加试。当然如果你放弃,甘心只上清华北大,那就直接填志愿吧。”
  徐主任一边说,一边掏出一个刚刚收到的信封。
  顾骜顿时惊了。
  什么叫“甘心只上清华”?
  以他多了40年的经验,都没听说过国内大学有比清华还牛逼的。
  莫非是直接去外国名校的交流生?那也不可能通过高考后的加试来决定啊。
  他仔细看了一下徐主任手上的临时准考证,个人信息确实都是填的他的,也有省厅的公章,但更多具体情况并没有写。
  “那我去省城看一看吧。那个,能开个介绍信么,我好买车票。”顾骜如此决断。
  徐主任解释道:“不用,靠准考证上的公章,直接可以买车票,你要坐软座都行。”
  一旁二脸懵逼的马风,则是高山仰止地看着自己的大佬,再次突破天际。
  第二天,顾骜穿着得体地赶到了省城庐州,按地址找到了地方。
  那加试的面试考场,居然直接就在教育厅里借了个场地,看样子来头果然不小。
  顾骜到的时候,看到等候室里已经有十几个人了,而且桌椅上居然还竖着牌子,男女分开。
  所有人都不了解情况,在那儿交头接耳互相问,然结果只能是二脸懵逼。
  大约九点整,一男一女两个貌似面试官的工作人员出现了。
  两人穿的,都是当时人非常罕见的西装,尤其是那个女面试官,居然还穿着西式的筒裙和蕾丝衬衫,非常吸引那些没见过世面的男生眼球。
  至于顾骜这种见多识广的,那当然是稍微好奇两秒钟,就懒得多看了。
  毕竟是30岁的老女人,全靠装束新颖撑起来,有什么好看的。
  那个女考官大大方方走到讲台上,让大家按考号坐好。
  男考官则确认走廊上没人,然后把教室前后门都反锁。
  女考官清了清嗓子,开始说正题。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韩婷,是外交部办公厅的。同学们,你们能来到这里,都是徽省今年高考考生中,总分前50名的,并且外语的单门成绩也是全省前50的。我知道你们都想上清北,但这里还有一个机会,可以跟大家介绍一下——不过请注意,我后面的话都是国家机密,如果你们今天最终决定放弃,出了这扇门也请不要再提起。”
  考生们的好奇心立刻被调动了起来。
  韩婷见人心可用,开始忽悠戏肉:“今天我代表的招生单位,是北某外外交特招班,但我本人是外交部的。你们这17位候选考生中,今天最终会产生两名男生、或者一男一女,最终被我们按提前批录取。其余人,则可以继续按正常志愿填报流程,不会耽误你们上清北……”
  话刚说到这儿,已经有两个不懂行情的农村考生叫嚷起来:“什么京城的外国语学校?我们只听说过有北大清华。”
  这番话引起了好几个考生内心的共鸣,因为一开始的阵仗,和如今听到的学校名头,落差实在是太大了。
  谁也不希望自己明明有实力考清北,却被辣鸡的提前批招走了。
  只是其他人没那么冲动,决定再观望一下。
  “这两位同学,你们是不打算听完了么?那你们能保证不对外谈论我刚才的话么?请你们注意,我们发放的准考证上的公章,可不是假的哦。”韩婷也不生气,很有涵养地确认道。
  “那我们不对外说就是了。”那俩考生异口同声答应。
  男考官拿过两张印好的保密承诺书让他们签字。两人这才觉得事态有些严重,扭扭捏捏签了字才走。
  还剩下15个人。
第029章
英翠丝汀
  韩婷微微叹了口气,平静地对剩下的考生解释:
  “其实,我们外交部也不希望把委培班放在外校的。希望大家不要被学校的招牌所迷惑,进而怀疑办学实力。我今天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中央文件作证的。大家签了保密承诺之后,我都可以给你们看。”
  说罢,韩婷拿出几张红头文件的影印件,让考生们传阅。
  顾骜也看了,几分钟后,大家都大致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个提前批的特招,本来是外交部的需求。
  从50年代起,国内原先有一所外交部直管的专业人才培养学校,叫外交学院。
  但因为十年不可描述期间的摧残,外交学院被废校了,国家的专业外事人才断档非常严重。
  而且国家在浩劫之前培养的那些外交人才,根本没有跟主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的经验——72年与美国建交以前,国内的外交人员都是跟社会主义阵营,或者最多跟中立的法国人乃至其他不结盟势力打交道。
  现在国家要转变策略,跟西方进行经济技术交流,建立正常贸易关系,就发现彻底没人可用。哪怕是一些已经干了多年的外交官,本身都有些力不从心。
  外交部有关人员在今年7月,听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正在召开,就向邓公上书请求复校。
  邓公不好亲自管事,批复了“请先念同志考虑。”(先念当时事实上分管国务院工作)。
  批示的落款时间是去年11月4号。
  翻篇过来,到今年1月,也就是前两天,国务院正式发文决定:恢复外交学院。
  但是要把一所彻底废校的学校重新组织起来,没一两年时间肯定是不可能的。
  外交部又想尽快从恢复高考的优秀考生中立刻选拔人才培养,一番折衷就有了挂在京城某外名下的委培班,而负责这几个委培班的35名教职人员,其实是从原来废校的外交学院原班人马借调过来的,所以教学质量绝对有保障。
  之所以能这么干,也是因为其他教育部直属的大学不好操作,不归外交口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