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3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7/766

  县长和镇长来之前似乎让人通过气,所以欧厂长看到顾骜时,表情就不是很善意。
  其他工人师傅也是敢怒不敢言。
  那些给美国人代言的资本家!为了腐朽的娱乐行业,要摧毁工人的建设报国之心!
  参观了一圈厂区后,坐下来聊情况时,欧厂长忿忿地压着气申诉:“姓顾的后生,咱也不倚老卖老,不懂你们说的什么文化旅游产业。刚才上午听你们跟吕县长说,隔壁山阴那边投钱恢复一些四旧,就是保护传统文化,那我们这诸县两千七百多年的手艺、产业传承,那就不是传统文化了吗?虽然咱现在用上了先进的、也是你说的污染的设备。可咱当年也都是有老手艺,这个行业是多少年传下来的!”
  “欧明德,不许这么跟外商说话!”吕县长也急了,他今天可是特地提前做工作的,可惜还是没稳住。
  欧厂长倒还有分寸,他背后那些技术工人就没那么多顾虑了。
  “这人算什么外商!他就是个假洋鬼子!”一时之间群情激愤。
  80年代的工人可是很横的,他们一直把自己当成国家的主人,怎么能容忍资本家搞破坏呢。
  在他们心里,这是在护厂,可光荣了。
  “顾生您别生气,情况你也看见了。”吕大民见状况如此,倒也不是完全要压下去。
  让顾骜看看,也好显得他夹在中间工作难做。
  说不定,还能促进顾骜拿出一点真正打动工人和厂长的利益来呢。
  吕大民只要护住顾骜的人身安全,就够了,这是底限。工人如果只是鼓噪激愤一下,那是没关系的。真敢动手,那就立刻拿下。
  然而,顾骜意外地没有生气。
  他非常上位者气度地宽恕了欧明德。
  “欧厂长,你有60了吧?我爸也是工人出生,他当年是钱氧的八级工。我这人对有本事的工人师傅,一直是很尊重的。
  我今天是来解决问题,帮你们找出路,不是非要关了你的厂子。有话你可以好好说。就比如你刚才说,你们诸县的铜业,那也是有文化传统的,你要是说出个所以然来,我就给你想别的办法整改,我顾某人向来说话算话。
  我今天也不是跟你们吹,我是基辛格的学生,在外国那也是跟人家的总统亲王谈笑风生的,我犯得着骗你们?”
  这番话的气场和气度,那都是自然而然到位的,不管多内心不甘的人,一时也不得不信。
  欧厂长调整好情绪,委屈地陈情:“咱诸县的青铜锻造,从春秋的时候就很有名了。《吴越春秋》里,姓薛的跟越王勾践说‘涸若耶溪而出铜’,可得神兵,那说的就是咱诸县的铜。
  干将的师傅、莫邪的父亲欧冶子,那就是在咱诸县铸造的湛卢、巨阙、鱼肠、漏景、纯钧。后来到了干将莫邪那一代,才迁去钱塘的莫干山。
  再往后,战国的时候越国被楚国灭了,其实也不叫灭了,是会稽被楚人攻破了,然后越王后裔逃往东瓯。东瓯当时是蛮荒化外之地,所以叫瓯越和后来的闽越。但是六七代人之后,战国结束、秦也亡了。闽越王跟楚国有世仇,就趁机帮刘邦在背后打楚人,得以回到会稽,受汉帝封为顾余侯。
  只不过,中间逃亡闽越的那几代,正好赶上了古人从青铜兵器过渡到钢铁兵器,所以冶铜剑的技术渐渐无人钻研,去了东瓯的匠人世家改研究炼钢,这才有了闽北的龙泉剑传承。你要是说保护传统文化,凭什么让咱诸县的铜业搬掉!”
  顾骜听了,暗暗称奇:“欧厂长,你不是工人出身么?怎么会懂历史,你们这代人,应该连《吴越春秋》是什么书都不知道才对。”
  欧厂长直言:“我是没读过多少书!但咱就是干这一行的,都干了五十年了,咱的师傅当年把优良传统口耳相传,听了这么多年怎么会不知道?”
  顾骜一想,倒也确实是这个道理。
  一个老匠人出身的家伙,哪怕一辈子不读什么书,但对于本行业的光荣传统,师徒口传都是烂熟于心的。
  就跟黑邦的人哪怕大字一个不识,那也知道拜关公、对关公的事迹说得头头是道。
  “既然这也是有深厚历史文化传承的,倒是不能一棍子打死。咱们中华文化的宣扬传承者,要一碗水端平。也罢,我为你们想到了另一条出路。”
第426章
求人以鱼不如求人以渔
  顾骜并非容易盲目被故事打动的人,后世作为IT人,他虽然没有亲自深入过投资,但多少也知道那些拿着PPT画大饼骗人的家伙是怎么说话的。
  换句话说,就80年代这些卖惨的人的话术套路,他早就一眼识破了。
  欧厂长刚才那番痛心疾首的陈述,固然是在反击顾骜此前画的文化产业大饼,但同时,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在卖情怀的饼。
  顾骜是带眼睛的,他看得出欧厂长说的里面,有多少是对传统的继承,有多少是粗放型扩张的高污染、低效益私货。
  因此,他话里暗藏刀锋地宣示:
  “既然诸县的铜业发展史和工艺沉淀,也是珍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再谈贸然关闭所有铜厂,确实是不合适的。”
  第一句话就很有水平,把欧厂长和其他想闹事的大师傅按稳住,然后顾骜直斥其非:
  “但是,也不能怪别人误会你们,看看你们现在这种样子!这种工作方式,这样的粗放污染,哪里有一点文化传承的意思!你们继承了多少传统手艺?你们有多少文化积淀?除了欧厂长,其他工人师傅各个文化水平怎么样?理解相关文化遗产的必要知识和口才够么?”
  短短几句话,就说得他们无言以对。
  其中一个中年铜匠忍不住抗辩:“我们只要有手艺就行了,这关文化水平什么事儿?”
  “现在或许没关系,但是如果要我给你们找出路,这就有关系。因为要继承和发扬光大文化产业,就要会推销自己,不然别人看不出你的历史积淀和厉害,酒香也怕巷子深!”
  顾骜斩钉截铁地下结论,并且把饼的具体方法。
  “你们要是肯信我,我给你们指条出路。以后严防污染、清洁生产、升级工艺,专精走高端路线。一是铸造传统青铜工艺品,主打历史情怀卖点。当然这一步至少十年之内不赚钱,中国人暂时还没闲钱消费这个,但咱可以让日本人来朝圣啊。
  别说其他古法的东西了,你就是造个仿明朝的宣德炉,虽然不能真按明朝的文物价钱卖,但是肯花钱收藏摆阔的日本有钱人也不少。这几年之所以做不起来,说到底还是我们自己不宣传,不重视,真文物都卖贱了。自己不重视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传承,说这些是‘旧’,外国人还怎么尊重我们?
  二来么,就是给未来萧县那边的影视基地,做古装戏的兵器道具。以后的电影制作会越来越精良的,肯花大价钱做逼真道具的只会越来越多。好莱坞那些手艺好的、有历史传承的匠人,靠给电影效果公司做道具,能赚多少钱,你们根本无法想像!”
  顾骜这番话,尺度其实有些大了。诸县毕竟是靠近会稽山区的小县,不是省城,消息并不是很灵通。一些人听了顾骜这番话,脑子就转不过来。
  虽然国家开放了三年了,在这些人脑子里,还没彻底扭过“破旧是错的”这根弦来。
  这些东西,将来真会值钱么?
  “你们是不是在怀疑这些东西将来是不是真的会值钱?我只能说,这要看我们将来怎么做。只有我们自己重视传统文化,外国人才会重视。而且这是一个过程,不是你今天想捞钱了,假装卖情怀,外国人就会一下子相信的,外国人也不傻,收藏家也不傻。但如果自暴自弃,就守着那么悠久的品牌摆烂、赚污染粗放的钱,那就永远没机会!想想看,多值钱的牌子,若耶溪,那可是干将莫邪欧冶子采铜铸剑的地方,就被你们摆烂成现在这样、污染自己的家乡、给人铸水暖的统管、制冷机的散热器,接这样的活,你们甘心么?”
  顾骜说到这里,突然想起老爹现在是钱塘制氧机厂的厂长了。
  作为自制制冷机的全省第一大户,钱氧对散热器/热交换器的铜制品需求量,可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顾骜停顿了一下,回头问顾敏:“姐,爸厂里是不是有问诸县这边的铜厂采购过热交换器的管材?”
  “我怎么清楚,好象有的。我在计划文件里看到过。”顾敏回答。
  一直旁观不语的县长吕大民也暗暗叫苦,只能认领:“钱氧是咱诸县两大国营铜厂最大的客户……”
  吴越省只有诸县和更南边深山里的义乌有铜矿,所以省内重工业企业要采购铜制品,就近问省内企业下单是很正常的。
  铜制品的两个最大的需求,无非就是热交换和电缆。而线缆所需的铜,跟诸县这边的产能还不太对口,因为那东西只讲究铜的冶金和纯度,不要求造型加工工艺。
  “回去跟爸说,后年起把诸县这边的单子都切了,让供销科采购外省的制冷器铜件!反正钱氧现在有钱,要讲社会效益嘛。”顾骜随口花花,一句话就毙了诸县这边两大国营铜厂的最大订单。
  要做成事情么,就得这样胡萝卜加大棒,一边给别人找出路,一边一句话就秒了人家瞻前顾后的希望。
  本来欧厂长还希望拿捏掂量一下,确认顾骜能从外资电影公司拉来足够多的古装戏青铜器道具订单,然后再以此为要挟减少产量、增加产值。
  现在人家直接把大后路给掐了。
  一群反抗者彻底瘫了。
  主动权瞬间彻底被顾骜捏了回来。
  顾骜好整以暇地对吕大民发号施令:“吕县长,转型开电影道具厂的出路,我已经给你们想好了。钱氧的单子,我后年才会掐,也给你们留了一年半的稳定转型时间。怎么做,就看你们的决心。
  最晚后年起,我会想办法帮你们争取一些外资电影公司的道具订单,哪怕不是在萧县影城拍摄的,也可以用诸县道具厂的道具嘛。不过,我也会竞标,不可能如今贵县的九家铜厂都有资格拿到单子。
  你们自己要整合优质资源、淘汰偷矿偷排的无良企业,钻研工艺、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宣传和品牌建设。有了金山银山,也要会配合市场、了解客户需求、了解客户真正想要什么,你才能赚到手。今天时间不多,我就先言尽于此了,你们花时间好好研究一下吧。”
  顾骜这条路子,其实是非常良心的,一点都不拍大腿。
  因为他后世就去真·横店旅游过不止一次,还深入了解过当地情况。别说横店一整个镇子的普通劳力,都靠着电影业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就是周边几个镇都带动了。
  所有曾经做裁缝的,几乎清一色都成了影城的戏服供应商。
  所有曾经的铁匠木匠手艺人,乃至原先乡镇的金属加工、木材厂,都成了横店影城的道具供应商。
  搞土建施工的全部去造景。
  实在啥都不会、只会煮饭炒菜的,都能去给流水一样的剧组送便当、家里的房子开旅社或者租给横漂。
  电影城做到横店那样大小,养活半个县的劳力,真不是问题了。
  吕大民说的“上千户人家直接靠县里的铜厂工作、更多人为铜厂提供周边服务”,到时候根本不算个事儿。
  只不过一切都需要时间,十年八年之内,是不可能成长到后世真·横店规模的。只有肯信顾骜,跟着他走下去的人,才配赚大钱。
  再配合得好的,将来才有直接投资。
  吕大民和欧厂长彻底被折服了。
  欧厂长想到自己刚才的无礼,有听说顾骜要搞什么“竞标”,他也没听说过竞标的操作细节,只当是得罪了顾骜,所以好果子被县里其他铜厂拿走了。
  他顿时面如土色,恳告求情:“顾老板,我刚才是猪油蒙了心,你千万别搞什么竞标,我知道你肯定是看我们厂子不顺眼,但我们的东西真是好东西,手艺也是实实在在的!你可以去查我们供过的客户,有半句虚言我不得好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7/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