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4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2/766

  “那世嘉呢?”女助理坚持追问。
  “世嘉?硬件指标是比雅达利好,但你也看到了,控制器的操作性比雅达利还糟糕,简直就是把街机的按板直接整块抠下来的嘛。你想要非得坐在地板上、把控制器放在茶几上扶着玩吗?你不想体验一下躺在沙发上玩的快感?总之,还是推荐Tencoin,那个一看就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未来的游戏卡带/软盘也会更多。我们不看好世嘉的未来开发,因为任何一家游戏机厂商,只要销量起不来,就意味着愿意为这款游戏机开发游戏的软件商会犹豫不前。您也不希望买回去之后,只能玩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的老街机移植游戏、而未来再也没什么好玩的新游戏上市吧?”
  大卫·罗森戴着墨镜,一直在旁边旁听,他甚至还让女助理衣服上别了一个微缩的无线麦。听到经销商这段话之后,他彻底站不住了。
  他亲自踱过去,交涉了一番,示意自己也是一个电子产品分销商,希望批量进货,并且跟这里的老板谈谈。
  当然,老板有老板的利益,店员有店员的利益,要想让店员跑腿,买几台游戏机让对方赚赚提成、给点小费什么,都是有可能的。这些事儿自然有女助理操办,大卫·罗森本人是不会这么掉价的。
  一番运作,这家电子产品经销商的老板被喊了过来,是个四十多岁的光头男,还主动给大卫·罗森递了名片。
  大卫看了看名片:“鲍里斯先生,我也很想介入游戏机分销行业,还可以成为你的下家,承销每月500台的出货额度,完不成你可以扣返利押金。我现在只想知道,你们为什么不看好世嘉呢?这样我也好避开这个坑。”
  被称作鲍里斯的光头居然立刻直言不讳:“我觉得,同行都会对世嘉没有信心,所以我也对世嘉没有信心。一方面它们的产品确实体验不好,另一方面,或许我们原本以为这种体验不好其他人不知道,但现在的真想看来,所有人都知道。”
  大卫眉毛一挑:“你是说,Tencoin的抹黑公关做得很好?你确认世嘉的产品缺陷已经人尽皆知了?”
  鲍里斯:“不说抹黑公关吧,至少Tencoin的广告投放力度和行业掌控力,让我回忆起了雅达利还在上升期的时候——我觉得,他们至少花了2000万美元打广告吧,这是一种何等程度的志在必得。那副獠牙的凶狠气势,就足以让我们相信,他们不会放任何一个对手活下去。世嘉是斗不过这种狠人的。虽然我们现在可以公平地推荐Tencoin和世嘉,但推世嘉的下场,就是未来我们只卖出去了机器,却损失了游戏机卡带销售额,那意味着一个消费者今天在你这儿花了120美元买了机器,未来却会损失掉每年几盘三四十美元的游戏卡带收入,我劝你别做这样的事情。”
  大卫·罗森愕然。
  他没想到,天鲲对各地经销商的传媒洗脑居然这么彻底。
  “Tencoin怎么可能拿出2000万美金做广告?舒尔霍夫是个在营销上很谨慎的人。雅达利最全盛的时候,也就拿出1500万宣传E.T,舒尔霍夫这次能花300万就很不错了!”大卫·罗森理性反驳。
  然而鲍里斯完全不信。
  “怎么可能,我们每天到店里,就能看到铺天盖地的广告。说它的覆盖率比雅达利全盛时高一倍我都信。”
  大卫很懂行地反驳:“他们在电视上根本没怎么打,覆盖率比雅达利当年20%都不到,也不如世嘉多!”
  鲍里斯一愣:“电视上的游戏机广告?哦,那我倒是不看,我们自己就是卖游戏机的,谁会看电视上的游戏机广告啊。而且卖场里每天工作时间那么长,也没时间看。嘿,我说你别废话了,你到底想不想当分销商。”
  “想,当然想。”大卫罗森脸色难看地推搪,然后拉了一把女助理,“爱丽丝,你负责稳住他们,我再去看下一家。”
  整整半天的明察暗访,从下午一直拖到深夜各大卖场都关门为止。
  大卫·罗森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天鲲的游戏机广告,在其他大多数领域虽然远不如雅达利牛逼,也最多就跟世嘉伯仲之间。
  但是,天鲲在卖场墙面和灯箱的覆盖度上,非常猛烈。买家或许没多少人看到这些广告,但卖家每天十几个小时泡在那个环境下,就会有一种“天鲲的广告怎么铺天盖地”的错觉。
  全美上千万游戏机潜在消费者,也许只有几十万人看见了,这个比例只有3%~5%。
  可全美几万名游戏机和其他电子产品的销售员,却几乎都看见了,覆盖率超过80%。
  同时,销售层对世嘉的信心,被打击得非常可怕,所有从业者都琢磨到了“如果世嘉游戏机销量不好,未来已经卖出去的游戏机的单机平均卡带销售量也会很低,因为软件商不会愿意开发世嘉游戏”这个远期脑补点。
  这种脑补,显然会加剧强者通杀的马太效应,让所有经销商都乐于见到“你们赶快分出胜负,第二名赶紧死掉吧,只有第二名死了,美国游戏玩家才能购买更多的人均游戏卡带,对所有经销商都有好处、做大行业蛋糕。”
  本来,人家要走到黄河才死心,撞到南墙再回头,现在顾骜相当于远远地就用扩音器告诉全美经销商:前面再走五十里冤枉路就是黄河了!左拐再走五百米就是南墙了!别走冤枉路了快回头吧!
  面对严峻形势,大卫·罗森给自己的市场总监鲁宾彼得森打电话,并且联系了公司的广告和公关部门负责人,希望能听到一些转机。
  结果更多的噩耗传来。
  “洛杉矶的情况跟旧金山差不多,经销商被恐惧驱使非常严重。”
  “刚才联系了梅西百货,天鲲跟他们签订的短期卖场广告是高价的排他协议,三个月内不允许跟同类竞品再签广告,所以,我们三个月之内都没法把广告打进去——这是我们的游戏机正式上市之前,对方就已经签死了的。”
  大卫·罗森一阵腿软,觉得大势已去,更觉得理解不能。
  “该死!没见过这样的打法!从来上新的时候都是集中针对买家打广告,哪有饱和轰炸卖家视角的!偏偏,这种怪招似乎很有效?”
第494章
我从未见过如此腹黑之人(第四更)
  世嘉SG-1000上市的第一周,完全被天鲲的Play
Computer碾压着打,毫无还手之力。
  从首发日6月25,到7月1日,七天总销量仅2300台,简直太可怜了。
  雅达利公司那早已过气的2600型游戏机,倒是在第三家品牌加入后,被进一步血洗,洗到了只有1600台销量,比世嘉还少了三分之一。
  很显然,美国各大经销商,6月份之前,之所以还卖雅达利,主要是不甘心店面坪效太低,既然同类产品没有其他选择,才把雅达利死马当活马卖,再占一个坑位。
  如今,有了充分的选择后,雅达利才算是彻底凉了,相信不用等到暑假结束,雅达利的全美销售量就会跌到每周几百台,然后年底之前彻底凉透,从电器行转入中古收藏店。(其实不彻底凉也无所谓,人家已经从去年的每周6~8万台,跌到每周两千了,把这最后的两千也杀掉,无非是死透一点。)
  而在世嘉博取首周2300销量的同时,天鲲的周销量是6万5千台。
  大卫·罗森指望的“和天鲲三七开瓜分市场”,瞬间成了一个笑柄。
  这哪里是三七开,分明是天下三十分,一、二十九开。
  其他电子业巨头、行业观察家、财经媒体,也都纷纷关注了这个案例。
  他们已经提前料到世嘉是斗不过天鲲的,外人也从来没有大卫·罗森这种“疑邻窃斧”的主观乐观。不过在结果出来之前,比较公允的认知也就是八二、相对偏向天鲲的媒体则认为会是九一。
  但愣是没有一家媒体和同行观测员,会料到有三十倍的差距。
  一时之间,各种马后炮的分析文章,传为业内热点。但凡一家电子和软件媒体写一篇分析世嘉市场表现失利内因的文章,都能让杂志销量有所提升。
  ……
  旧金山,天鲲娱乐(美国)总部。
  顾骜亲自飞来了一趟,跟下属们庆功,祝贺Play
Computer游戏机不但一炮而红、还瞬间完成了独霸市场的成就。
  连带着代工商汉乐电子的高层,也都在韩婷的带领下,飞到了美国,一起庆祝。
  天鲲(美国)的总裁、舒尔霍夫先生,更是发自内心地佩服老板。
  虽然上市前的广告费用分配方案、推广策略,一开始是舒尔霍夫建议的。但顾骜的接受力和敏锐度,着实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可以举一反三地提出更多最终被证明极为有价值的细节。
  “顾总,敬你一杯,来,香槟先给您满上。”
  “我看了外面杂志上的文章,把我们的胜利传得神乎其神,我们都不知道您原来用了那么多妙招。”
  一众技术和营销部门的高管,围着顾骜敬酒。
  最后,连舒尔霍夫都忍不住捧哏,拿出那些杂志上的分析文章来拍马屁。
  顾骜状态有些微醺,喝过庆功酒,把那些闲杂人等赶出去后,只跟几个绝密心腹面授机宜,复盘胜利原因。
  “别听那些杂志瞎扯,我们这次赢,没说的那么神乎其神,但也没有某些赌运气论说得那么轻易。一切,都是早有定论的。在彻底压制世嘉这个问题上,我们最成功的战略,就是‘面向经销商、而非面向消费者的广告投放策略’。
  美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十几年没有恶心人的投资客了,从69年联邦把长期资本利得税从28%提高到49%,美国科技公司的高管,还懂怎么骗投资人么?还懂怎么骗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么?
  不,他们做戏和提振信心的能力已经衰退了,也不知道怎么因对科技行业寒冬后的复苏期。所以,我赢得心安理得,因为我是如今美国最懂如何在科技寒冬后重建信心的人。”
  顾骜这番话说得非常天经地义。
  一派发自内心的天命所归、舍我其谁感。
  连旁边的心腹和合作伙伴都不由自主信了。
  然后,顾骜借着酒劲,用能够拿到台面上说的语言、去掉穿越穿帮元素,把策略复盘了一下。
  ……
  一切,都要从前世顾骜在阿狸的摸爬滚打见识说起。
  前世的顾骜虽然没学过广告学,但作为混了多年阿狸的见多识广之辈,各类广告的用途还是分得很清楚的——而这一点,在80年代前期,还比较少有人分析。
  主要是因为80年代媒体估值投资的生意还不多,所以没人愿意研究这背后的内幕。连广告业从业者,也就只有那些当顶级老板的才想明白这个问题。
  这事儿说白了,其实一点就透:比如那些地铁/火车车厢上印的广告,CBD核心商务地标楼宇上的墙面广告;又诸如王府井、纽约时代广场、中关村这种城市核心的灯箱……
  那其实都不是给消费者看的。
  而是给投资人/资方合作者看的。
  比如,举个后世2017年顾骜在公众号上都看过的营销案例。
  某未成年人唱歌组合中,某一号小鲜肉的追星族们中,有一撮为首分子,利用该鲜肉生日的机会,在京城、沪江的地铁车体上打了广告。
  很多不喜欢流量鲜肉明星的市民,对此都极为反感,还在网上激起了一波对于“过度营销招黑粉”的抨击,觉得这些东西就是恶心人,还起不到广告效果。
  但事后,那些粉丝组织者出来说话了:我们印这个广告就不是给你们市民看的,是给娱乐圈那些玩股票的投资人看的,给他们营造我家谁谁谁人气很高的虚假繁荣,好让这只小鲜肉签约的时候在经纪公司/制作公司多拿点股权。
  换言之,他们打广告的目的,就是给后来崔某曝光门事件中退潮的资本造假方看的。
  同理,后世也能在中关村的某些地标写字楼上,看到某一部即将改编手游的网文书的墙面/大屏幕广告。
  这些同样不是给真正看小说和打手游的人看的,目标就是瞄准了骗那几个在中关村附近晃悠的游戏界投资人,好让做这款游戏的手游初创公司估值高一点,从股票资本市场上骗钱。
  顾骜后世在阿狸混,还听惯了这类案例:某些比陌陌还差一点的、搞所谓的“场景社交”的APP的公司,利用“凡是搞腾云系的项目,稍微有点动静阿狸系都会投”的江湖矛盾,然后玩“马老板走到哪里,实体广告就贴到哪里”的把戏,花最少的广告费,却营造出了“其实这个牌子覆盖率很高”的假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2/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