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5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3/766

  顾骜一样云淡风轻地笑着:“是么,那下次我回西雅图渡假,一定要当面请奥克维尔董事长来坐坐——其实,我前年在温哥华炒房的时候,就认识奥克维尔董事长了。当时我刚刚在西雅图买了岛,渡假时客串当个岛主,奥克维尔董事长非常热心,帮我引见了西雅图圈子里不少朋友。”
  末了,顾骜当然也要请黑格本人,以后有机会去他的私人岛耍耍。
  两人的交谈说的都是英语,又是私人谈话不许翻译插话,所以其他上了年纪的官员听不懂。
  只有仇清好歹算是60年代中期的大学生,英语口语还不错,把顾骜和黑格的交谈听在耳中,更是对顾骜的实力又多了一分认识。
  小顾的势力和人脉还真是盘根错节啊,这就是跟着美国前国务卿读两年书积攒到的可怕朋友圈吗。
  至于新华社吴越分社的女记者们,则是激动地拿着相机咔嚓咔嚓,把顾骜跟黑格亲切交谈的场景全部拍了下来。
  “果然跟着顾骜就有大新闻,这人身上的能量,不能按国内的传统思维衡量,连美国前国务卿看上去都交情那么好。”众记者们如是揣摩。
  (涉及领导的言行不好多写,就这样过掉吧。)
  ……
  车队回城,一路上观光、拉到南山路湖边、花港观鱼那个十几年前弄的神秘招待所,一番饮宴考察拉交情。
  具体过程,不多赘述。
  顾骜也被领导拉着,给黑格董事当翻译,也允许他自由发挥,发挥主观能动性,便宜行事居中斡旋。
  只不过,还会有领导的专职翻译,在旁边小心翼翼地听着,确认顾骜翻译有没有错、夹带了哪些私货,不时在领导耳边低语通报。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从“翻前审查”变成了“事后备案”,充分看得出领导是真的想发挥顾骜跟黑格的交情,为拉投资提供更好的条件、做出更多的成绩。
  当天下午,双方就先就UTC旗下的奥迪斯电梯公司,与钱塘本地某机电国企成立合资公司、在华经营电梯业务的事儿,给敲定了。
  暂时讨论的结论是,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叫西子奥迪斯。美方占股60%,中资占股40%,美方拥有具体经营的决策权。中方以土地和厂房出资为主,至于设备方面,美方会派出合规团队审查,用得上的才会要,不符合技术标准的就淘汰。
  同时,省市两级还在业务支持方面给予了一些盘外姿态,比如表态未来5年内,本省所有政府工程采购项目,凡是使用到电梯的,优先采购西子奥迪斯的产品。民营工程项目,推荐采购该品牌电梯。
  其他细节,后面慢慢再谈。
  省、市里其实都不太在乎这个合资具体能赚到多少钱,只是希望拿这个工程作为保底,为地方上拉来名声和牌面——
  这样一来,就算普惠的项目最后没成,只成了一个奥迪斯,钱塘市有关部门依然可以对外吹嘘“与美国巨头UTC集团达成战略投资合作”,至少把这面大旗扛起来。
  因此,顾骜那么顺利把这事儿办完,在省、市有关领导眼里,也着实是能办事、会办事的典范了。
  黑格董事方面,当晚喝过接风酒,也先把第一步的好消息打国际长途回报给UTC的奥克维尔董事长。
  此后两三天里,双方各自分成两个谈判团队,一组人继续敲定西子奥迪斯项目的细节,另一组则开始普惠公司在华设厂转移JD-3系列涡扇引擎产线的谈判。
  普惠的谈判就麻烦不少,因为技术涉及的敏感点比较多,而国内的工业基础也差。就算顾骜搞定了威廉·克拉克,让美国人把发动机的组装线移过来是没问题的,可涡扇叶片材料、燃烧室整体冲压等最核心工艺环节,普惠公司还是不放心放到中国来。
  尤其是叶片,因为叶片工艺和材料是有通用性的,不光JD3最新型号可能用这个叶片,PW4062系列用的也是这个叶片。
  要是工艺泄漏了,以后中国人岂不是可以制造代表美国前沿航空涡扇引擎技术的叶片了,这个帐美国人是算得很清楚的——他愿意转让一款20年前波音公司飞机水平的引擎产线,那就是不能把与时俱进的部分泄露给你的。
  但中国人也不能说这个不值钱,因为除了确实不成熟的、研发中的运-10,中国在大飞机方面如今还是零基础,给你一个美国人20年前的发动机产线摸索一下,也是有好处的。
  即使为了这么一个合作,省里最后还是去京城跑部,走通了不少关系,甚至让民航有关部门摆出一副“如果引擎降价、有可能恢复对波音707的采购,减少图-154订购意向”的假动作。
  顾骜在钱塘,陪同进行了三四天谈判,眼看就要元宵节了。他一再对仇清表示,随着寒假结束,他于情于理都该先去京城,把毕业交接后的手续办了。
  仇清也帮他求人情,地方上的领导这才放行。
  顾骜临走的时候,仇清亲自送他去机场,还不忘关照:
  “小顾,你早点回京城也好,现在民航那边配合演戏比较生硬。省里派去跑部的人也不得力,美国人觉得甜头不够大,遮遮掩掩的。你去了京城,就当是帮忙在那边打点吧,老哥要是有急事要你帮忙,会给你打电话的,你可别掉链子啊。你堂兄我已经安排他去西子奥迪斯当个技术管理的干部,看他自己造化吧。”
第567章
从心所欲不逾矩
  顾骜不知道仇清最后在机场送别时,提到他堂兄顾驰的那句话,是不是在向他卖人情示好。
  顾骜是个很谦逊低调的人,所以他宁愿倾向于相信对方只是出于朋友的关心。让一个省城的副职干部向他卖好,顾骜还没做好这个“有德者居之”的准备呢。
  惊会折堕喔。
  思绪飘飞之间,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顾骜在京城降落。
  到了京城就得蟠着窝着,这是没办法的。顾骜连保镖都没敢多带,机场出来时,还是萧穗开车来接他的——米娜如今还在伊拉克,没辞职呢,所以顾骜在京城就只有萧穗这一个至交。
  萧穗是正月十一来的京城,比顾骜还早了两天,到京城后先落脚收拾了一下。因为她如今是“文学讲习所”的研究生,刚读研一下学期,自然一开学就要回校,顾骜则是帮仇清与黑格谈判多耽误了,来得晚。
  夫妻俩各有那么多事儿要忙,连两天的时间差都不能凑一块儿,还得先后分批进京。
  (注:前文有说过,“文学讲习所”就是未来的鲁迅文学院,但是要第一批研究生正式毕业发证的时候,才会改成那个名字。)
  萧穗开的车,是米娜之前为了低调而买的丰田皇冠。反正米娜跟顾骜、萧穗也不分彼此,车都是随便开,互相都有钥匙。
  顾骜那辆已经六年车龄的破伏尔加二代,上次他回美国之前,随手送给了原先在外资委的某个关系不错同事。
  因为他知道,84年丰田皇冠在京城已经不算扎眼了,是普通官员和富商可以开的。既然如此,也就没必要再用伏尔加那种纯破烂装低调。
  至于大奔,还是再忍两年吧,这里毕竟是京城。
  ……
  一上车,顾骜就自己坐上了驾驶位,把萧穗赶到了旁边副驾驶。
  他还是没有信任女司机的习惯。
  发动皇冠之后,顾骜才想起个事儿,问道:“对了,暑假时候买的四合院,刘所长找来的人帮我盖完了没?能住人了么?你这两天是住校的还是住家里的?”
  萧穗:“都弄好了,还挺不错的,里面设施齐全,但看着又古色古香,中西合璧了,我喜欢得紧呢。而且我看我们旁边一块玉渊潭公园里的空地,最近也被圈起来规划了,不知道是不是也有其他有钱有权势人想效法我们,一起在那儿起园子呢。”
  顾骜点点头,也就一脚油门,往城西驶去。
  要相信中国人的建设速度,尤其是甲方钱到位的情况下,基本上是想多快就多快。尤其顾骜的宅子又是四合院,没有超过两层楼的,各部分可以并行推进建设进度,那就更快了。
  两个月翻新完房子、剩下的时间装修、散味儿,绝对够了。
  一边开车,他倒是对萧穗最后提到的“他们家四合院旁边的地块也被规划了”一事比较好奇,多问了几句,然而萧穗也不知道更多情况,他便作罢。
  车子很快到了玉渊潭,半路上还路过了顾骜的母校外交学院。
  经过校门口的时候,顾骜留恋地往里快速瞄了一眼,可以看到几个青春活力的小学妹进进出出,也不忘抬眼对着校门上方拉着的红布横幅指指点点。
  顾骜放缓了车速,才注意到校门口的横幅是“热烈庆祝我校校友顾骜荣获乔治敦大学华尔士外交学院博士学位”。
  顾骜看了不禁莞尔。
  他拿到学位都是将近一个月之前的事儿了,只不过,美国大学的寒假比中国刚好晚一点,所以乔治敦那边学期结束的时候,外交学院这边已经放寒假了。过了20天寒假结束、刚开学的时候才记得挂这个横幅。
  “这种顺理成章肯定能毕业的事儿,还拿来挂横幅,他们不嫌张扬我还嫌害臊呢。”顾骜把皇冠车在家门口停稳,戏谑地跟萧穗提起刚才的见闻。
  萧穗倒是很能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便善解人意地开脱:
  “这种事情,学校也是能多吹一遍就多吹一遍的嘛。至少外交学院83级的新生,当年肯定没机会见到你出国时的风光样,学校拉个横幅,也是鼓舞他们的士气、为未来招生增加点筹码么。
  我前阵子跟米娜打电话,问候她在伊拉克过得怎么样,她就跟我聊起了你们母校的近况,去年秋天入学的这一届新生,哪怕是拿60个人的外交专业班,未来毕业之后,说不定已经不够100%包分配进外交部了。
  外交部这几年每年60个60个的干部名额分出去,到82级毕业出来,不得填了三四百个肥缺了,哪还有那么多肥缺。米娜说,等到84、85级毕业的时候,别说外交部了,连外经贸部这些其他涉及外事的部委都加起来,也不一定有缺了。
  现在学校宣扬一下你这个标杆人物,也是给他们一分幻想,觉得‘不管未来就业形势怎么样,至少进了外交学院后,考到年级第一、综合表现第一,说不定有机会出国留学、跟着美国前国务卿深造国际关系学’,他们还不得打了鸡血的拼。”
  顾骜琢磨了一下萧穗这番话,觉得居然很有道理。
  确实,到了这个年头,外交学院也该开始考虑生源质量的问题了。
  85级之前,因为包分配方面的优势,以及招生规模太小,所以不管学校办学力量如何,录取分数线碾压清华北大是很轻松的。
  不过,再往后,渐渐就跟清华北大持平了,历史上进入90年代后,更是被清华反超,92年北大也反超了。
  这种情况下,刘校长手头有顾骜这张“本校优秀校友”的牌可以打,还不可了劲儿的打。
  顾骜是刘校长让外交学院高考录取分数线多碾压清华北大两年的杀手锏。
  后来的历史,也真的证明了这一点——在原本那个时空,86级高考新生入学时,外交学院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就基本跟清华持平了。
  然而,在如今这个位面,因为顾骜的存在,因为外交学院后来疯狂宣传顾骜,学院在高考时的身价多维持了两年,一直到88年还比清华大学收分高15分。至于被清华反超,更是拖后到了93年。
  顾骜这一个“著名校友”,让一所原本靠行政资源做大、本身综合实力不强的大学,在行政资源退潮后,依然多保持了两年强劲,这后来也被国内诸多教育领域的专家教授们作为样板案例来分析。
  顾骜也就成了后来中国人说“明天母校以我为荣”这句口头禅时的典范案例和代名词。
  以至于再往后顾骜的小弟马风也崛起之后、让他的母校钱塘师范学院也稍稍仙及鸡犬了一把。但这个案例却没有能激起更多的教育专家关注分析,因为马风的风头完全被顾骜的珠玉在前盖过了。
  哥的荣耀无法复制。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3/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