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5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1/766

  顾骜也不会让对方太容易得逞,总要敲打敲打,才显出顾某人资源的价值。
  张仲谋果然愣了一下,这次东芝服软得太突然,让张仲谋对顾骜的能量,多了几分高估,总觉得顾骜再问日本人要这要那,也是很轻松的,就跟美爹问日本儿子要东西一样对方不敢不给。
  顾骜当然不能强化对方的这种错误印象,那样只会让张仲谋对顾骜资源协调能力的敬畏之心下降。
  东西可以给,但不能存了“这东西很容易得到”的侥幸之心。御下最关键的就在于这一点,事儿做成了,侥幸之心也依然压下去了,那才是帝王心术。
  “原来……佐伯正义并没有彻底心服口服、诚心诚意配合我们么?”张仲谋只能旁敲侧击地这般问。
  顾骜敲打的哂笑:“开玩笑,人家怎么说也是东芝会长,家业比我大呢。要不是这次中曾根首相为了缓和美日关系,又赶上彼得森前商长居中秘密斡旋,你以为这么容易搞定?你和你手下团队区区几个月的时间精力,有彼得森前商长出面一次消耗的面子人情大么?你以为请一个美国前部长出面做事不要代价的?”
  张仲谋立刻无言以对了。
  他也知道,前几个月,自己对幕后大股东的误会、攻讦,如今要被清算一下了。顾骜只是对事不对人,那还算是正直的了。
  “顾董,我知道我上半年有些场合、有些话不太着调。主要是当时我也不知道您下这么打一盘棋,是我有眼无珠瞎说的……”张仲谋还算有几分理工男的正直,虽然比顾骜老了30岁,还是就事论事地赔礼。
  顾骜适可而止的话锋一转:“那倒不用,我打开天窗说亮话,炒地皮我肯定是要炒的,房产我也是要开发的。拿着香积电的招牌,规划一个开发区,这有什么不对吗?所以,我也不接受你的道歉。不过,既然这次彼得森商长的人情托也托了,美国人也主动想方设法把东芝的把柄给捅了,咱不能浪费资源。贝克财长和彼得森商长对于我们香积电在未来日元持续升值后、替代日系半导体工艺产能,是抱有颇大期望的。我要你给个实数,什么时候能够不让美国盟友再买昂贵的日货了?咱要帮美国人把价格打下来!”
  顾骜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不经意就用上了牛肉哥的神态语气,惟妙惟肖。
  似乎他完全不是为了自己。
  张仲谋精神一凛:“如果调试参数和磨合全部靠我们自己的话,等车间无尘化做完,你还得给我……三四个月时间。当然,如果能进一步在调试的时候得到日本人的技术支持,我可以再缩短一个多月。争取明年过完年开始试流、二季度之前进入量产。当然,首批只是针对摩托罗拉的最新一代68000CPU做的调线。”
  “为了美国人的利益……只好再去彼得森先生那儿,卖一次我这张老脸了。”顾骜一脸的无奈和悲天悯人。
第683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年底的沙头角开发区,依然是一片车船隆隆的赶工景象。
  随着东芝电子莫名其妙被一套神秘组合拳挤兑得服软,香积电项目的进程也陡然加快了,在香江产业界,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产业界,都激起了不小的震动。
  香江数大产业家族,也纷纷加速了他们在沙头角、打鼓岭拿的那些地皮的开发进度,或者是至少拿出其中一个小项目,摆出要加速的姿态。
  然后,各路家族的首脑人物,也都亲自往这块依然穷荒僻壤的地皮跑,每天搜集关于香积电的各种情报、或者想逮个机会,跟视察项目的顾骜、张仲谋聚一聚,了解最新内幕。
  “没想到啊,香积电居然真的建到这一步了,顾骜还真是下血本啊。一直以为这就是个幌子,跟咱家骗地皮开发商品房差不多呢。”
  沙头角海边,一座只有三四层楼的、内部装修还非常简陋、起码再过半年才能正式营业的小海景酒店里。三大地产家族的头面人物齐聚一堂,聊着香江的前途。
  而刚才说出那番话的,正是地产李老板。
  他明显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香江的产业管理来揣测顾骜此前的布局了。
  听了李老板的感慨,另一家族的郑老板也跟着盘算道:“谁说不是呢——顾骜拿下沙头角这片工业用地,加上打鼓岭的配套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其实总成本1亿美金都不到,咱都是做这一行的,这个账算得过来。不过,听说他从东芝系挖整套半导体工艺的工业体系过来,从工业母机、全套设备、技术支持……没有两三亿美金绝对下不来吧?他这是真心把半导体当正事儿做了?”
  郑老板明显不是很懂半导体的行情内幕,但估出来的总价,倒也不算差太多——历史上,张仲谋回湾湾搞台积电,花的启动资金也是4亿美元左右,还分了好几年到位。刨除人力资源、地皮厂房,花在技术和设备积累上的成本,也要这么多了。
  搞半导体是很贵的,没个几亿美元数量级的启动资金,根本玩不转。
  郑老板这笔账算完,李、郑两家都对顾骜的定位,重新做出了评估判断。
  不过,显然也有不信的。
  比如杨家的杨老板,略微思索了一会儿后,一边喝着柠檬冰茶一边斟酌反驳:“不过,我可是前天制造机会,跟张仲谋张先生见了一面,当时他正在调厂呢。我听说,顾骜也是机缘巧合上了贼船下不来、被美国人通过前商长彼得森阁下带话。
  是美国人不想在日元升值后,继续承受无可替代的高价日本半导体,所以逼着顾骜加快半导体工艺建设的进度。这块生意,美国人没打算亲自做,他们也要制造业向外转移的嘛。
  有个人跟日本人抢、狗咬狗让美国人有便宜货可买,美国人当然乐见其成——顾骜只是适逢其会,刚好赶趟了这个国际形势,骑虎难下了。要我说,起码十年之内,顾骜投到香积电的钱,回本效率都不如炒地皮炒房产。”
  “原来是这样……”最近一直害怕被卷入一盘大棋的李、郑等人略微松了口气。
  李老板随后就想到一个问题,紧跟着问:“那既然顾骜是被幕后的国际势力逼着、赶趟把香积电加速做大。咱此前在打鼓岭做的地皮布局,明显还是做小了。以新估计的沙头角开发区实业扩张速度,配套的商业和住宅地产就算加两三成的规划量,也不会导致房价下跌的。咱应该想办法打通地政署和规划署的关系,进一步加快规划,趁着那边没什么村子农场钉子户,赶紧把容易拿的地拿下……”
  话说到这儿,郑、杨二人各自交换了一个眼神。
  郑老板轻咳一声:“那……如果扩大规划区拿地范围,还要分润一杯利益给顾骜么?要不要带他一起玩?”
  杨老板一脸恨铁不成钢:“老郑啊,你这是糊涂了,你以为开发区的总规划跑下来之后,咱就可以甩开顾骜单干、不用再给他面子了?这种大事儿,于情于理,咱做好初步分赃规划,总得知会他一声,愿不愿意拿出钱来参一股,这是顾骜的事儿,咱不能不通知到。
  哪怕他没钱,咱都得帮忙提供融资便利——你我是不差钱,可你我有资格跟美国前商长平辈论交、谈笑自若么?你我连被美国人的全球产业战略布局利用的资格都没有!
  到了这一刻,你还没看出顾骜的能量?顾骜那是除了在他本人的直接恩师基辛格阁下面前,还要压着辈分没办法,其他跟彼得森、跟舒尔茨、跟詹姆斯·贝克、跟威廉·克拉克,那都是平辈论交的。
  香江地界上,你还能找出第二个人,能够跟过去17年来、历任供核档内阁高层部长们这样谈笑自若的人吗?你还能找出第二个,美国人想在亚洲对付日本人、对付其他商业对手时,一想到就利用你的人吗?你有资格被利用吗?”
  杨老板口中的“过去17年”,显然有些夸大了,他是从69年尼克松上台开始算起的。也就是尼克松/福特八年、中间民猪档卡特隔了四年、李根又五年。
  因为基辛格、彼得森这些人,都是从69年尼克松那波走上美国的部级,所以顾骜目前在美国的人脉,算是横跨了十几年的两拨美国供核档高层,盘根错节。
  被杨老板这么一盘点,原本还动了几分“咱自己赚自己的,反正跟顾骜已经分道扬镳了”念头的郑老板,也不得不立刻噤声。
  是啊,顾骜的势力,已经再次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哪怕这些人都是有见识的、知道美国人是“一朝总统一朝臣”,很多过了气的人并不该过度重视其能量余热。
  但顾骜可是跟连续十几年、两三波供核档一派的内阁要员有过各种不便为外人知道细节的合作、共同利益,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郑老板噤声沉吟之间,李老板也颇有觉悟地插了一句话:“老郑,以后打鼓岭、沙头角这一亩三分地上的利益,确实不可能甩开顾骜单干的。你也不想想,原先我们还不用担心‘顾骜把厂子搬回内地’,毕竟买的那些日本的、美国的高精尖设备,肯定会被美国人严管审查。他要是搬到内地,美国人还担心技术扩散、要百般阻挠。
  可现在看来,他的能量、以及彼得森肯帮他斡旋的尺度,比我们预想的还大得多。要是再过十年八年,内地的劳动力素质上来了,能够承接这些产业转移了,顾骜直接往内地一搬,打鼓岭的地皮还能高价出手给那些穷人么?还怎么榨房地产的超额利润?
  咱只有给顾骜足够的分润,才能留住他继续画饼,多画几年,给咱更多的时间骗那些还没买到房的肥羊上套!香江的房子已经涨到这么贵了,哪怕是打鼓岭这种地方,除了半导体这么体面的实业,其他任何实业在香江都是活不下去的。
  二十年前咱造电风扇、十年前咱造电视机和其他电子组装产品。现在香江的实业还有啥?没有这个饼,拿什么把打鼓岭和沙头角的第一批人气鼓起来?”
  李老板这番话,可谓是入木三分。
  历史上,香江的地皮用得那么省,一方面固然是钉子户难搞、环保组织难搞。另一方面也是囤地惜售、巧立名目低价拿下地后不开发。谁让香江的土地持有成本低到不合理呢。
  说“持有成本”这个词,本身就已经很给面子了,其实应该叫“闲置成本”甚至是“浪费成本”。
  打鼓岭和沙头角的开发,明显是超前于85年的社会需求的。顾骜要是一撤,这些地方的供给多出来,说不定能把香江主市区的房价都打得跌一些,这是几大地产家族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形。
  众所周知,有时候物价的高位,全靠“需求量105%,供给量95%”这样几个百分点的供需缺口哄抬起来的。一片三四十万人口的规划区,在香江这个500万人口的土地市场上突然释放,崩一下行情也是很可能的。
  那还不如长期用利益稳住顾骜呢,那样花的还少一点。
  都怪那些该死的、不肯为高房价接盘的无房市民!
  ……
  可怜的顾骜,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随手摁死了渡里杉一郎、把佐伯正义也打到苟延残喘,这么区区两件小事,在香江乃至整个东亚商界留下了多少都市传说。
  在他看来,所有公开的锅都丢给彼得森和黑石基金去背了,他顾骜展现出来的只是一副纯粹配合美国人布局的姿态、是一颗棋子而非棋手。
  为什么这些人还要惧怕于那些根本子虚乌有的凶名呢?
  棋子有什么好怕的呀。
  于是,当12月初、顾骜的正牌女友萧穗,来到香江之后。顾骜原本只是想办一个文艺界圈内人士的小庆典、祝贺一下女友拿了矛盾文学奖。
  谁知,一群嗅到了风向的地产家族,又上赶着来白加道顾园送礼陪贺,把好几块周边地皮的开发机会,送上门求利益捆绑。
第684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
  整个12月份,顾骜本来是打算静静留在香江、清心寡欲专注于生意上的事情。
  毕竟之前韬光养晦的时候,扮演沉溺酒色的戏份也扮演得有些腻味了。
  现在美国人已经暂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把他临时当成了同一条战线上的战友,他忙里偷闲偶尔吃口清淡的清清肠胃也不错。
  他身边的红颜知己,也正好各自有事,不在身边。
  其他庸脂俗粉爱他也没用,他只爱学习。
  月初的时候,跟着张仲谋亲自跑了好几天工地、新厂,每天开会,亲自听取各方意见、困难、帮忙再找日本人协调资源、狐假虎威拿美国人施压,忙得顾骜不可开交。
  到了大约10号前后,香积电的事儿才算告一段落。后续主要都是张仲谋该操心的了,战略性资源至少都已经补足到位了。至少要到3月份芯片工厂正式开工之后,顾骜才有新的事情要忙。
  比如,为香积电谈一些早期战略级客户、寻找外部生态合作者。(也不能光指望摩托罗拉一家给早期订单,这只是个领进门的)
  他抽空算了算日程,天鲲公司的电子、娱乐方面的生意,目前都没什么大事儿,毕竟没有划时代的产品要推出。日常开发和市场,舒尔霍夫和杨守城都能分别搞定,不需要顾骜这个幕后大股东协调资源。
  所以,明年3月份之前,除了2月初可能要回家过年,其余时间他可以抽空去一趟摩纳哥,看看他的堵船怎么样了——
  那艘退役了好几年、风吹雨淋的埃塞克斯级末号舰“奥利司坎尼号”的最终交易达成,是8月份的时候。
  当时一边在谈判,一边纽波特纽斯下属的某个修船厂,就已经开始翻新除锈刷漆改动力,焊拆掉一些不必要的冗余结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1/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