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6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1/766

  历史上索尼(美国)的总裁舒尔霍夫(当然本时空已经成了天鲲娱乐的总裁),在盛田昭夫活着的时候,多么受盛田昭夫和大贺典雄的器重?可最后到盛田、大贺都弥留之际的时候,终究是选了破格提拔上来的出井伸之接班。
  不是出井伸之80年代在索尼的功绩和表现出来的能力比舒尔霍夫强,只是因为出井伸之是日本人嘛,而舒尔霍夫是白人。
  棒子和鬼子骨子里也都是跟中国人一样,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东亚文明在这一点上,永远不可能跟没有本体民族的美国人一样放得开。
  本来王安还准备让儿子慢慢历练。但自从过年的时候查出癌症,他终于不得不加速人事安排的进程了。
  王安决定今年就让他儿子接任公司总经理的职务,然后一两年内再把董事长的位置转过去。
  癌症不等人。
  但是,公司内部很多白人高管对这种趋势都是非常不服的。
  包括从王安创业时就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副总裁卡宁汉,以及市场部总监约翰·钱伯斯。他们可以服从高瞻远瞩的王安,却不愿意为他那个没什么魄力的儿子效命。
  王安知道,如果他强行传位给儿子,肯定会有一批骨干高管愤而离去,但这也是没办法的。
  他现在急需一些能让他个人威望进一步提升的事件,以减轻他乱命传位时的反弹。
  他绞尽脑汁寻找机会,但癌症中期的身体,让他的大脑有些力不从心。
  ……
  “老板,前商长彼得森先生想约您明天中午共进午餐。”
  王安在办公室里郁闷的时候,他的秘书敲门进来,传达了一项刚收到的预约,听取老板的批示,是否要安排这个接见。
  “彼得森先生?前商长?”王安哆嗦着手,磕了一颗止痛片,用温水送下,似乎还没转过弯来。
  “就是黑石投资基金的老板彼得森先生。”秘书补充了一句。
  她刚才也不想那么介绍的,但是客户打电话来预约的时候,自报的是那个头衔,她也只能顺着。
  “哦,黑石的彼得森啊,就是那个拿德州仪器股价兴风作浪的炒家。”王安露出一个轻蔑而又不敢无视对方的复杂笑容,然后思索了一会儿,问道:
  “我们公司目前在流通股市场上的股份,近期没有被黑石基金恶意吸筹过吧?”
  “应该没有,最近几个月成交量都很小,而且也没人举牌。”女秘书对这些日常倒是很了解,一副“给事中”的干练。
  王安点点头,戒心稍微松了一些:“他有说什么目的么?”
  女秘书:“他说是有关于请您出国进行产业交流研讨会访问一类的事情,可能会得到一些大国政要的接见,有助于您提升国际威望的。”
  王安心头一凛。
  这个彼得森,很会投人所好啊,对他的近况应该是调查得很清楚了。
  要是能够带儿子出去长长见识,传位也会方便一些吧。
  “我答应了,就安排明天的午餐吧,好好招待。”王安拍板。
  第二天中午,在旧金山最高档的商务会所,王安宴请了黑石投资基金总裁彼得·彼得森。
  “彼得森先生,幸会。”一见面王安就主动表现出礼貌,“我对您也是久仰了,没想到黑石基金这两年对科技产业那么感兴趣。”
  “王先生可是美国第五富豪,能够跟您有合作,也是我的荣幸。”彼得森捧了一句。
  王安本来想一直保持略微傲慢的姿态,赢得更好的谈判氛围,不过他身体有些撑不住,忍不住轻轻咳嗽了一声,然后微喘地果断说道:
  “我最近身体不适,还是长话短说吧。你这次……是受盛田昭夫所托,还是顾骜?总不会是摩托罗拉的高尔文家族吧?”
  很显然,王安对彼得森最近这一年半载来的动向,也调查过了。
  彼得森是84年离开雷曼兄弟、起家的黑石基金。至今为止,黑石基金的三大委托主顾,就是索尼、天鲲和摩托罗拉。
  去年9月份以前,顾骜是找彼得森办事儿最多的。从炒作德州仪器的股份、从德州仪器挖角、到后续为香积电的发展保驾护航的那么多防御性投资,都是彼得森在操盘,也赚了数以千万计美元的佣金。
  (也别觉得舍不得,顾骜要是不舍得花这个千万美元级别的佣金,也请不到一个美国前商务部长来帮他买到那么多敏感科技企业的资源)
  与此同期,索尼的盛田昭夫也是彼得森的大主顾之一,只是85年9月之前,盛田昭夫让彼得森赚到的佣金、操办的收购项目,资金规模都不如顾骜的投入。
  但是85年10月至今的短短半年里,盛田昭夫突然发力了。
  原因也很简单,日元疯狂升值了嘛。
  索尼公司的大部分资产是日元计价的。这时候索尼只要通过股权质押,就能额外融到大笔的现金流买买买。
  而且日本人觉得海外资产突然便宜了好几成,简直是买得越多赚得越多。
  盛田昭夫甚至直接跟彼得森说:老子给你20亿美元的收购预算,你给老子弄一家好莱坞顶级八大片商之一的发行商,收购过来。咱日本人也要有自己控制的顶级好莱坞片商。
  86年到90年,日本人泡沫崩盘前最猖狂狂欢的那四年,可是叫嚣着要“买下美国”的,索尼更是其中的急先锋。
  这一层背景,让王安无法第一时间猜测到,彼得森的来意,究竟是受谁所托?
  是中曾根首相想见他?让他跟盛田昭夫一起坐而论道、为日本人的计算机大业战略布局提供点咨询意见?
  还是……比日本更古老的那个东方国家的首长,想见他?
  后世的中国看官或许会觉得这种误会不可思议,因为中国人只知道“八六三计划”。
  可事实上,在前年李根鼓捣出一个“星球大战”计划后,当时全球主要经济体或者经济体联盟,都是搞过类似的国家集中力量攻坚自动化科技和航天科技的计划热潮的。
  比如欧盟的前身欧共体,就在85年由法国主导,出台了“尤里卡计划”。
  苏联人也有自己的对策。
  日本人也是。
  所以回到当时的国际视角,中国人的“八六三计划”,其实并不是很起眼,也不怎么拉国际仇恨。
  就跟后世08年提出的“四万亿”,在中国人觉得很显眼,可放眼国际,同期还有日本人的“28万亿日元计划”和欧盟的“七千亿欧元计划”,都是大同小异的经济刺激方案。
  所以,站在彼得森的立场上,也没什么好讳言的:“不是盛田昭夫和中曾根首相,是顾骜想请托你点事儿,让你去一趟中国。”
  “中国人?中国人有什么大计划么?”王安略微有些警觉。
  他骨子里还是把自己当美国人的,不过如果是中国人找他,总比日本人找他稍微好受一点。
  “放心,中国人能有什么大计划——只是一种弱者的戒备心态而已。是面对‘星球大战计划’和‘尤里卡计划’的一个最小化防御性布局,没什么威胁的。他们只是想别被国际主流社会拉开得太远而已。”
  彼得森用顾骜交代的基调控制着自己的措辞,循循善诱地说。
  似乎中国人是那样的人畜无害。
第710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
  王安喝了口茶,简明扼要地追问了几句,大致了解了彼得森的意思。
  “那我能带公司的其他高管一起去中国进行产业访问么?”王安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彼得森一愣,随后立刻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了。
  “当然——这本来是最后要谈的细枝末节问题。不过既然王先生特别关心这一点,我可以提前回答你。”
  “能够被接见的高管人选,我自己来定?中方没什么要求吧?”王安最后略紧张地确认道。
  彼得森肯定地说:“当然,这是贵公司本身的经营业务,没人会干涉,只要您确保自己本人会去就行了。”
  既然对方答应“自定产业界访问代表团的人选”,王安也就没必要在饭桌上把具体安排说出来了。
  他又不是向彼得森请示。
  他只是最后问明了顾骜邀请他要谈的具体问题、会见到哪些首长、有什么注意事项。
  然后就爽快地答应了。
  彼得森也装作不知道更多:
  “那么,合作愉快。王先生,请您加紧准备,4月15号之前,希望你能够赶到中国,不要让贵客久等。”
  “放心吧。”
  一顿宴席,宾主尽欢而散。
  ……
  回到公司后,王安立刻把儿子叫了过来。
  “爸,找我什么事儿?”王列很快来到父亲的办公室,姿态很勤谨,表情很谦卑。
  王列这人,对公司的产品还是挺了解的,技术上原理也多少懂一点,不过做事太没有激情了。
  搞技术,只是一板一眼,懂,却没有创意,也不知道如何调度资源进行歌命性的新产品开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1/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