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6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1/766

  顾骜要做的,其实是类似于后世苹果APP
STORE,Itune,或者亚马逊Kindle的生意。
  或许有人会觉得:苹果公司做Itune生意做大,怎么也得04、05年前后了吧?亚马逊的Kindle推出,后世历史上更是2007年才发生。
  顾骜野心那么大,不会步子迈太快、容易扯着淡么?
  但顾骜是深思熟虑过的,这事儿还真的很有希望。
  因为他手头有的资源,不仅仅是历史上单一的苹果或者亚马逊那么弱。
  他的资源,是相当于一个苹果加上一个亚马逊,在加上21世纪初的阿狸巴巴加盛大的模式。
  做多年封闭式系统游戏机,让他在软件/线上文档的加密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想想看历史上索尼公司的PS上,那么多代的游戏,还不都是得等索尼下一代游戏机都发售了,上一代游戏机才有可能被破解。
  以顾骜如今在这方面的积淀,只要砸资源不亚于历史上的索尼、苹果,做好安全防护,是很容易的。
  虽然文档可以被手打分享,而十几年内还暂时不可能有乱序加塞文字识别泄密源的技术。
  不过顾骜要做的“知识付费”本来就不是从文娱消遣类大众媒体着手的,他首先卖的是B
to
B生意需要的商业资料。这种资料众筹出一份解决方案后,需要用到的客户可能也就几十几百户,这么小的规模,要控制住不往公网上流传,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马风这颗棋子的布局价值,就在于为顾骜将来的“知识电商”、“内容电商”布局。
  当然了,要是往后技术和配套再成熟,马风要做好知识电商后,继续进军实体货物电商,顾骜也是乐见其成的。不过这些都太遥远了。
  而且,顾骜现在让马风做这事儿,其实还有比后世重拾更多的优势——历史上,苹果和亚马逊纷纷重回正版内容代销领域时,行业的氛围其实已经被微软砸坏了。
  历史上,就是94年互联网出现、95年WIN95系统出现后,用户的盗板观才渐渐崩坏的,久而久之觉得什么软件、文字、视频音频都可以不要钱白拿。
  但是在80年代后期,直到93年,这种情况其实是不存在的。
  眼下你买一台王安电脑家最便宜的文字处理机,1200美元,但是机器上是搭载了最基本款的WPS打字排版工具。
  如果那些美国的商务办公精英需要功能更牛逼的、更全面的办公软件,那就乖乖掏钱吧。王安电脑买回家的前几年,每年花几百美元买办公软件都是稀松平常的。
  有时候一台纯办公电脑,机器售价1200,办公软件、插件都配齐后总价超过2000块,那都是有的。
  也没见哪个美国消费者跳出来嫌贵,大家都觉得这是应该给的钱。
  人心多么淳朴的年代呀!
  顾骜要做的,无非是88年先接盘王安厮混一代、然后几年后再推出下一代全功能电脑时,把这套软件销售体系里,再加上其他内容产品,为全美乃至未来中国的咨询业务内容生产者,提供一个销售中介的平台罢了。
  要是美国律师们肯在他这儿薄利多销,做个咨询函后自动适用匹配若干个情况完全相同的案件,那顾骜是欢迎之至的。
  当然这个例子有点异想天开了,美国律师是从来不肯薄利多销的。不过那些基础技术期刊的论文撰写者倒是有可能接众筹私活。拿律师说事儿无非是借此证明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顾哥,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虽然这些还很远,但我会按照你的点拨努力的。你就看我的吧,这两年,我先把国内的模式收拾利索了,一定跟上您布局的节奏!”
  马风信心满满地拍胸脯表态,俨然找到了更大的努力动力。
  跟着谷歌干,干劲儿就是跟自己瞎撞不一样。
第760章
至高境界
  马风跟顾骜彻底把生意上的安排聊开之后,也就再无芥蒂。
  眼看时间挺晚了,顾骜自然要留马风一起喝酒。
  这也是他跟马风交情的不同之处。
  顾骜跟其他人,那都是不介意在酒桌上谈生意,谈合作意向的。不过顾骜基本上不跟马风在酒桌上谈正事儿。
  他们都是谈工作归谈工作,瞎混喝酒论交情归论交情。就像当年备战高考之前的岁月,做作业就是做作业,但谁要是在大伙儿出去鬼混玩的时候提作业,败了大家的雅兴,那绝对是要被鄙视孤立的。
  这是一起读书阶段就有的交情的特色。
  酒桌上就不要想烦心的事儿,如果真觉得无聊的话,可以聊八卦。
  马风也是新生代,本身也不喜欢酗酒,只是作为聊天放松的媒介,自然不会排斥红酒。
  顾骜就跟他一人一瓶拉菲,随便整。
  酒过三巡,说话礼数都放开了之后,没什么八卦可聊,顾骜就自然而然跟马风说起前几天跟任正义的交易、未来的投资安排、那一步的棋子处理。
  对于任正义的生意,马风不是很懂,也不置喙。不过听到最后,听顾骜说他只要在未来的运营商业务通讯科技公司占一点点股份,不到5%时,马风忍不住为他打抱不平,觉得惋惜。
  马风打着酒嗝、大舌头地说:“顾哥,你说你是怕老美的《反海外FB法》?你这也担心太过了吧,你跟美国佬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高人,那是什么交情,人家将来的后生晚辈,能欺负到你头上来?
  任正义虽然也是有本事的,但你给他的资金、资源,那得是多珍贵。光你的招牌,就能给他早期趟路趟掉很多麻烦,才给你这么点,我为你不值!
  那任正义要是识相,就该跟我一样,起码给你35%,让你在董事会里有个一票否决权!要不然就是他不上道、不会做人!”
  “你懂啥!我每一步这么做,自有我的安排。”顾骜一掌把试图扣肩搭背的马风推开,也略带酒意地说了大实话。
  “你这就叫不懂行,我对任正义的期待,大着呢。你别小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未来我的投入布局方面,他那边,说不定是硬科研投入最大的。
  假以时日,我不但要他在产品和应用科技上投入研发,还要指望他对全人类的基础通讯理论、相关基础物理、基础数学算法作出投入。这些投入,有些在外国那都应该是国家科研机构干的,因为基础研究没法转化为专利等知识产权嘛。
  尤其是通讯领域,算法是不受任何法律保护的,你研究出新的高效算法,算法本身就成了全人类公开的共同财产。
  所以,这样一家公司,我觉得它注定是十年二十年都不会有高额利润的。我会想办法施加影响,让它把绝大多数的毛利,都投入到再研发里面去,这样一来,它每年才多少分红?
  我们要一家公司的股份,目的是什么?无非是三个,第一,你是为了控制公司经营决策。现在我就算只拿5%,未来我也有把握影响公司的大战略,至于管理细节,我本来就没兴趣,所以这样一算,我为了经营权而扩大持股,就没意义了。
  第二,是你为了每年分红——这一点刚才也说了,这家公司未来几十年,都没什么机会分红,赚的钱又拿去搞科研了,研发投入我会让它比英特尔还高,所以分红就不重要了嘛。一家没多少红可分的公司,5%股权和30%股权差距大么?
  持大股的第三个理由,那无非是你有一天打算卖掉这家公司的股份,套现。不过我也听取了任正义的计划,估摸着这家伙是一辈子不打算让公司上市了。我也是支持他的这个预谋的。
  因为你上市了之后就得讨好股民,讨好股东,要把利润做高,你就不能几十年不分红,把赚来的所有钱都重新投入到科研里去。只要你资金充裕,其实你没必要上市,就关起门来自己搞科研攻关,比那些圈钱的辣鸡好多了去了。
  而既然都做好了心理准备让这家公司一辈子不上市,我的股权又没法高价变现,我还要它那么多股份干嘛?既不能卖股票套现,还没多少分红,拿在手上招人恨呐?”
  顾骜一番话,把马风说得哑口无言。
  马风懦嘘了好久,弱气地问:“那顾哥您还这么重视那家‘将来要专注运营商业务’的公司干嘛?你有什么好处呢?”
  顾骜打了个酒嗝,敲打道:“你呀,笨!这么简单的问题,我这是把未来人类的通讯电子领域,视作了我自己的后花园。尽管有些基础科研,是研究出来后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公开让所有人用的。但你也得有本事用不是?
  如果,我把思科爱立信阿尔卡特摩托罗拉……全部杀绝了,普天之下,本领域唯我一家。那么,为这一领域做有利于全人类的共同贡献,不就等于是为我做贡献了嘛?
  就跟美国人当年搞阿波罗计划登上月球,美国佬也投入了上百亿美元的基础科研,那些基础科研的成果都是公开的,能够为全人类任何一家想登月的人所用——但问题是,至今为止,除了NASA,还有谁有这个全局资源,去登上月球?登上月球所需的基础科研,美国佬不投入,还能指望别人投入么?
  同样的道理啊,美国人曼哈顿计划造原子弹的时候,也为全人类的公开基础物理提供了很多新的认知财富啊。可谁让当时就美国佬一家能造出原子弹呢?公开的基础物理研究,也得他自己当仁不让呀。”
  顾骜其实还能说出更多的道理,但因为他脑中其他的素材,如今都还没发生,所以他没有这个语境来发挥。
  比如,后世大约15~17年那阵子吧,网上有很多无脑吹的慕洋犬,经常拿“苹果赚的是有尊严的利润,到底利润率比华为三星那些辣鸡高得多,中国人就只会做低端制造业的辛苦钱”来说事儿。
  当然了,这些慕洋犬也不一定是真心的慕洋犬,更大的可能是博眼球的公众号狗,有点击率便是娘,为了10万+不择手段喷粪赚眼球。
  这些家伙主流引用的数据呢,一般是“苹果公司利润率贼高,卖个手机一大半都是毛利,一小半都是纯利”说事儿;然后对比一个三星和华为的财报,以三星和华为纯利润率低来攻击。
  可惜,这些家伙故意无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华为只是财务报表上的春利润率低,可是毛利率其实是挺不错的,虽然没有苹果高,但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了。
  那么,毛利率不低、只有纯利率低,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赚来的钱大部分重新投入到科研里去了。
  后世的华为,是真正的科技公司,而苹果其实只是一个集成商,两者角色完全不同。
  苹果公司是轻科研的模式,只做应用设计层面的技术研究,不搞高精尖科技的。哪怕需要应用到高精尖,比如当年最初引入SIRI和人工智能助手这些,也不是自研的,而是在硅谷圈子里找一个公司投资控股,把人家研发好技术的小公司买来。
  在股市的财务报表算法里,“花10亿美元买一个持有价值10亿美元技术/专利的公司”,这属于投资,你是先在财务年报上产生了10亿美元的利润,然后去买,买来的东西是你的资产,不属于你的成本,所以你财报就好看。
  而华为模式完全自主研发的话,花出去的那些钱定性就属于“成本”了,你只要成果不公开,至少是不让公开转让评估价值,可能外界就认为你钱是浪费掉了。
  所以华为模式的纯利润低,是这样一种低法。
  它之所以敢低,是因为它不上市,所以可以潇洒地甩给股民们一句“以股民这种人群的智商,我很难跟你们解释,所以也懒得解释”解决问题。
  包括任正义自己,在接受电视媒体专访时,也说过一句话:“去年我们董事会开常务年终会议时,还检讨今年利润率太高了”。
  当时电视记者还愣了一下,以为任正义是学了马风那样要玩梗卖弄,说类似于“钱有什么用,我对钱不感兴趣”之类的话。
  后来被任正义纠正了,那记者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狭隘。原来任正义的意思是“纯利润太高了,这就说明我们去年赚到的钱,往科研里再投入地不够。我们捏着这么多钱,却没为它们找到充分的科研努力方向去用掉,这不是浪费了金钱的周转效率么?”
  他又不用在乎股民这种短时群体的眼光。
  ……
  刚才这番道理,马风并没能有幸全部听到。可仅仅是听完顾骜挑选出来的那部分、如今语境下能说的部分,也足以让马风热血沸腾到酒都瞬间醒了一半。
  顾哥这逼格……这是在拿阿波罗登月计划自比了。
  对全人类的通讯电子事业有帮助的事情,就等于是对顾哥有帮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1/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