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6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2/766

  王安也心领神会:“有什么额外要求的话,尽管说,是我们自己股价暴跌,我们应该接受监管、承担一切责任。
  吉布森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说道:“我们信不过你儿子的经营能力,要不是你去年强行交接、把联合创始人卡宁汉都回购、把CMO约翰·钱伯斯等大批骨干高管踢走,你的经营状况会落到今天这个样子?
  至于你本人复出……我个人凭着咱几十年的交情,我是愿意相信你的。但是,我也跟你直说了,我们行董事会的人,都不相信以你的健康状况,还能有精力缜密地处理相关生意和帮助公司创新转型。
  所以,我就跟你直说了,我们花旗要求你换一个华尔街信得过的整顿型CEO,最好能找到你我都满意的——如果实在找不到,那就找一个只有我们满意的,你满不满意不重要。
  作为交换,你可以继续持有家族的股权,只是交出整顿期的经营权。”
  屈辱啊!
  王安完全知道,吉布森那番话只是在安慰他。
  什么“你可以继续持有家族的股权”,完全就是缓兵之计。
  按照法律和质押融资合约,只要股价涨回去一段时间,而且稳住骗到人接盘,花旗就会直接分批抛售股份出货的。
  那边出一些,王安的持股就会少一些,很快会跌破50%。
  除非王安引入外人整顿后,能够确保公司股价在整顿期内涨回来4倍甚至以上,他才能避免花旗出货——在签订整顿期的时候,一般也是有附条件对质权人限售冻结的,跟股市上的大小非差不多。
  这个整顿期一般是一年。
  性质就是“如果整顿方按照质权方的监督和运营要求,诚恳整顿了,形势也确实在好转,那么一年整顿期内,质权方不能随意抛售变更股权”。
  不过如果整顿期内股价表现继续恶化,质权人就能随时毁约了。相当于这是半个大小非,“一年内涨了限售,跌了不限售”。
  尽管知道这一切阴谋,尽管心里憋屈,王安也只能舍了老脸追问:“那么,吉布森先生,花旗那边有信得过的整顿人备选名单么?惭愧,虎父犬子啊,我也是期望贵行帮我引荐一些管理英才的,我真心欢迎……”
  “名单当然是有的,您可以一个个了解、尽调起来。”吉布森的语气顿时松缓了一些,说打完这个电话后,就会给王安传真过去一份详尽的资料。
  上面那些人都是华尔街、尤其是花旗银行信任的走狗型职业经理人。
  ……
  王安跟吉布森后续沟通了几天,最终暂时圈定了一个接权人选:花旗银行推荐的职业经理人,爱德华·米勒。
  那是一个华尔街最喜欢的财务型整顿大师,此人对于如何压低企业成本、做高财务报表、迎合股市喜好,非常有一套。
  举个诸位看官都懂的例子,那就跟几年前把张仲谋从德州仪器赶走的德仪CEO约翰·夏柏是一个类型。
  这种人组织企业研发、制定长久战略或许没本事,因为都是财务出身嘛。但是要把企业的长久潜力榨干、换取短期内明面账面上的财务表现,那是再拿手不过了。
  他们的绝招,就像是传统武侠小说里“天魔解体大法”这类以牺牲寿命、健康为代价,换取瞬间功力爆发力暴涨的魔教武功。
  让萎靡的企业一阵超剂量的肾上腺素扎下去,回光返照好看一些,然后趁着回光返照的关口把纱碧股民骗进来接盘,接完盘兴奋剂药效消失,赶紧逃跑。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个爱德华·米勒将会接任王安电脑的CEO和总裁。
  所谓的“不出意外”,就是指这段时间里,没有能够出到花旗银行还算满意的止损价格、来接盘股权的外部投资者。
  此时此刻,如果顾骜也在现场,能够听到吉布森跟王安的电话沟通的话,说不定他也会恍然大悟:
  原来,原本历史上,1988年时,王安勒令儿子交出全部权力,交接给爱德华·米勒重整公司,居然是这样的背景。
  王安对外的宣传,当然会强调“是我自己看清了儿子的能力,看清了虎父犬子的事实,所以为了公司。我选择大义灭亲引入外部职业经理人担任CEO。”
  可这些只是官腔罢了。真实情况,也许是虎父犬子这个理由占一半、股票质权人的压力占一半,两个理由五五开吧。
  而现如今,因为顾骜的提前引爆科技股股灾,王安的这个决断,也不得不从88年年初跟着提前了几个月,在87年8月份就面临这一艰难抉择了。
  同时,因为股价表现和外部融资环境更加恶化了,质权人的压力话语权也变大了。
  这一世,就算“虎父犬子”和“质权人命令”这两个理由的作用力,三七开吧。
  反正官宣是不能全信的,那都是些文过饰非之后的话。聪明人都知道去伪存真翻译一下之后才信。
  经过十几天的相互接触考察,8月中旬的时候,爱德华·米勒本人第一次去了王安电脑公司,跟王安电脑目前的高管层坐下来详谈了一番,也聊了整顿战略。
  似乎花旗银行派出代言人整顿王安电脑的计划,很快就要走上正轨了。
第787章
一掷万金
  花旗银行跟王安电脑的互相试探、博弈,从最初的股价崩盘,到最后的圈定爱德华·米勒作为重整阶段CEO人选,前前后后也花了一两个月时间。
  对于一家曾经市值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这个速度已经是很快很草率了,若非股灾期间,这是完全不可能的节奏。(这波股价大跌后,王安电脑的账面总市值刚刚跌破10亿美元。但这是恐慌状态下的市值,不代表公司真实实力。真实实力的话,眼下20亿应该还是值的。)
  一个多月的时间,足够发生很多外部变故。
  首先是病体缠绵的美股市场,到了八月中旬后,整体系统性风险终于彻底爆发了出来。
  华尔街曾经试图把所有信心衰退的锅,都丢给纳斯达克和科技股来背,然而这一招最后被证明是无效的。
  股灾蔓延到了整个市场,道琼斯那票传统工业股和商业股全线飘红(美股绿色是涨的,红色是跌的),道琼斯指数在8月10号这个“黑色星期一”,一天内就跌掉了五百点,此后几天也是连续下跌,淅淅沥沥每天至少一百点以上,短短一周之内就做到了美股全面腰斩。
  因为当时道琼斯指数的最高峰值也才2200多点,所以单日最高500多点已经是非常夸张的跌幅了,相当于一天跌掉全部市值的两成以上。
  此前的纳斯达克和几个首当其冲品类的科技股,因为7月份的时候已经跌惨了,这次倒是没多少空间跟着继续跌。
  但跌还是得跌的,总的趋势不会变。于是花旗银行手上的王安电脑质押股权价值,进一步从4亿多美元跌到了3点7亿美元。
  而且更恐怖的是,花旗银行手上跌破质押线、无法出货的股权总规模,达到了百亿美金级别。
  也就是说除了王安电脑之外,还有将近20家其他差不多数量级体量的大公司的主要股东,都存在赎回危机。只不过幸好其他公司跌幅没王安那么惨,所以就算赎回不了砸手里,至少还有当初质押警戒线账面价值的五六成乃至七八成。
  除了花旗银行之外,其他大型美国传统商业银行,也多少面临了同样的问题。
  这还只是搞股权质押为主的商业银行。
  如果是摩根士丹利或者高盛这些投行,那就更惨了。投行的路子本来就比商业银行更野,风险偏好方面更激进,此时已经输得找不着北了。
  大规模的质权砸在手里,一时间让华尔街那些深受金融家信任的财务重整型职业经理人,也出现了供不应求。
  举个通俗的例子,就像是爱德华·米勒这种善于财务降本操作的职业经理人人选,原本和平年代在花旗银行手上或许也就三五个备胎。
  那些大商业银行或者投行,都是指着手下股权质押或者投资的企业出现来不及脱手的问题时,让这些职业经理人过去监视重整一下。因为需求量不大,每家公司的任职期间也不会太久,所以华尔街也不会养太多这样的人。
  现在一下子手上有20家公司需要重整的话,能力和信任度都足够的高级人才,就不够用了,必然面临取舍,得把大部分出现危机公司的质押股权再找机会割肉割掉,集中力量只重整其中少数几家。
  花旗银行就在这种焦头烂额的时候,等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一份要约。
  ……
  大洋彼岸笼罩在腥风血雨中的这一两个月时间里,顾骜显得非常置身事外,恬淡宁静。
  他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怜香惜玉、照顾自己的女人上。
  美股那边纳斯达克指数和科技股最初出现崩盘迹象的时候,米娜怀上才刚刚两周。此后三周,顾骜让人悉心调养、他自己也每日关心,像宅男一样窝在山顶白加道的顾园,根本不出门。
  米娜有什么需要陪伴的时候,他都随叫随到。
  有钱人的庄园府邸,完全撑得起这样的生活方式。
  顾骜坐拥白加道山顶最豪最宽阔的豪宅,提前就装修了副楼整整一层的房间,按照养和医院的最高级养护病房规格布置,还从那儿请了最权威的私立专家医生坐镇,算下来最初几周的花费就达到了数百万港币。
  因为在1987年,人类胚胎分割移植这些,还算是比较新颖的技术,前期的准备、看护和监测,也都是很费钱的。
  顾骜又要追求好中最好,花钱如流水自然不可避免了。
  如果只是按照香江普通富豪要做试管或者胚胎分割移植,省一点花的话,当时也就几十万港币可以搞定。
  一切保密工作都做得很好,顶级私立医院和医护人员的素质与职业道德也非常值得称道。顾骜的要求就是不许张扬,直到最终确定成功率和操作方式之前,什么都不许外泄。
  同样是8月10日前后,米娜五个半星期的时候,各类准备工作和提前调节都万全妥当,顾骜最终排了他的防弹车队,把米娜送去了养和的住院部。
  顾骜隔着手术间的单透光玻璃,看到里面的医生用粗针管在米娜腹部穿了个小孔,顾骜也是一阵心惊肉跳。
  80年代的医疗技术,不容易呀。取出胚胎,还要靠这种直接在肚子上扎个小孔来实现。顾骜还一直以为可以通过正常的腔道来吸呢——可能是眼下的柔性内窥摄像头都不成熟吧,指望机器人来进行柔性的精细操作不太现实。
  一两个小时的焦急等待后,有医护人员来给出初步的好消息:
  “提前处理很成功,那个月是左右双侧同期排出的,而且都受惊了,预分裂促进剂药效也很好。我们稍作简单的分割处理,就得到了双卵总计四胚胎。我们会在体外试管环境进行48小时的稳定培养和必要脱敏处理、确认胚胎状态后,植入新的代替母体。”
  “谢谢,辛苦大家了。”顾骜礼貌地说。
  当天他就在养和隔壁住了下来,并且让米娜身边的女护士确保有问题随时电话喊他。
  为了今天这事儿,他还提前吩咐了女秘书,在养和隔壁挑了个最干净的社区,买了一座别墅,用于以后在医院陪护的这些日子住。
  作为香江最顶级的私立医院,养和是开在富人云集的湾仔区的。
  湾仔在岛的核心地带,是一个凹进去的山谷盆地,距离山顶和半山那些超级富豪庄园,直线距离其实并不算远,到白加道顾园直线距离也就两三公里。只不过因为盘山公路的原因,没法直上直下(除非坐直升飞机),所以才不太方便。
  湾仔跑马道附近的别墅,80年代后期那也是要好几千港币一平尺的(大约11平尺等于内地一平方米)。不过对于顾骜这种超级土豪,当然是随手一挥,就拿下了一座八千尺的别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2/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