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6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4/766

  “您真是雅量。”钱伯斯偷偷拿纸巾擦了擦额头,赔笑斡旋,“我看安德烈也不是有意抵触,不如我们先讨论一下,这一代的机型,要满足哪些应用软件的需求。如果确实迫切合理,安得肯定会配合的。”
  “说得好,我们就该对事不对人。”顾骜礼贤下士地说,然后让钱伯斯把一些资料发了下去。
  “WPS系列,未来由王列先生的办公软件公司单独做,我们这儿做个保底备胎就行了,也算是省了我们很大一块压力。
  我既然是买了王安电脑,而不是靠着天鲲另起炉灶,那就意味着我们的战略,仍然是要以争取商务和职场精英为主要目标的。我们电脑的白领工作属性不能丢。
  为此,我这段时间在外面谈了一些收购和投资,或者是战略合作,拉到了一些第三方软件商的加盟。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做好配套和补完,把新领域引入之后,第三方做不全的软件,我们要自己开发。”
  顾骜说着,就拿起钱伯斯刚刚帮他发下去的材料,拍了一拍。
  “文档,制表,是我们已有的。幻灯片宣讲课件的制作、展示,王列的公司做。顺着这个思路,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满足职场上设计师们的需求。
  从上一代电脑到如今这一代,性能的提升,导致能够电子化办公的最新、最有潜力领域,就是设计类了。包括美工,制图,还有其他出版相关。
  我这里投资和合作了两家公司,都是旧金山本市的,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一家叫AUTODESK,是5年前成立的公司,说新也不算新了。另一家叫MicroMedia,3年前的新公司。
  前者,我近期花了一千五百万美元,收购了30%的股权,并且跟他们签订了独占研发合同。
  这家公司1982年刚成立的时候,就开发了电子制图软件,AUTOCAD1.0版。不过那时候电脑的性能都跟不上,这种高精尖的制图软件只能在IBM的小型机工作站上工作。
  一直到84/85年的时候,随着PC性能开始变强,AUTOCAD的2.0时代,选择了跟当时刚刚成立的IBM/微软开放式操作系统联盟合作,开发了PC版,可以在微软的MS-DOS1.0系统上使用,当然,因为MS-DOS只支持英特尔80X86架构的CPU,所以AUTOCAD当时的版本,也都是针对80286或者386的指令集来优化的。
  不过,我觉得,经过这三年的CPU和其他硬件技术进步,基于MD-DOS的CAD软件已经遇到瓶颈了。如果AUTODESK公司肯开发后续由我们王安平台独占的优化版本,将可以实现质的飞越——我希望将来我们的电脑,能让设计师们用鼠标或者轨迹球、触摸板画图,而不是跟现在的DOS版一样只能打命令行。”
  顾骜说的这个区别,80后90后乃至更年轻的用户或许无法理解。因为后世用CAD的人都习惯了键鼠结合。
  不过在历史上,整个80年代中后期,到WINDOWS出现之前两三年,AUTOCAD其实都是基于纯键盘敲命令行来画图的,而且最麻烦的是,界面反馈不太直观,缩放也很繁琐(鼠标时代都习惯了直接鼠标滚轮缩放图像大小了。但是DOS时代每一次缩放都要单独打命令行,还要设定缩放中心点坐标)
  可以想象一下,DOS的机器大多数时候都是连鼠标都不需要的,也不需要图形界面,那玩意儿作图能效果好么?
  顾骜想做的,不是一个彻底从无到有的CAD,但至少是一个能够捕获全世界所有颜控用户,包括哪些美学领域工作的设计师的好感的作品。
  他要做到图形界面的实时反馈、鼠标辅助制图的操控感。
  这在1988年,你指望靠DOS系统的电脑要实现,这是绝无可能的,至少再拖个三四年,等一个换代。
  因为DOS系统的弱点就跟后世安卓机一样,对硬件性能肯定是有浪费的,而且你一旦做了开放式操作系统,你就要为投奔你这个系统的硬件低端机留出冗余。
  而顾骜的封闭式系统,是全面针对性优化的,这就好比同样CPU的苹果,性能应该比安卓强一些。
  当然,王安电脑原先是没有丰富的图形界面使用传统的,所以顾骜这一波的转型设计,多少也是借鉴了一点隔壁乔布斯的风格。
  反正风格本来就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除了AUTODESK公司制作的CAD之外,另一家MicroMedia比较小,所以我直接花了几千万全资收购了,只给创业者团队留了一些分红股。
  这家MicroMedia是做偏美工的图形处理的,目前算是细分领域的行业第二,跟投靠了苹果联盟的ADOBE公司是竞争对手。
  我对它的期望,是可以发挥在动画和影视特效处理方面、还有原创作图方面的优势,并且追赶上ADOBE在修饰作图方面的前期领先。”
第803章
老板与老板的差距
  顾骜的布局思路其实很清晰。
  既然当年靠着王安电脑14年打下来的牌子,专注的就是商务办公,他接手之后,自然也要继续专注这个领域。
  只是旧世代受限于电脑性能,只能做做文案,所以用王安电脑办公的也就主要是文科生类的专业。
  当然这并不是说理工科白领/工程师就不需要写文案/做报表,只是说他们需要的更多。
  现在既然硬件瓶颈即将突破,把理科生和艺术生的全办公环境容纳到王安的体系里来,就显得很顺势而为了。
  而且在这个问题上,历史可谓是惊人的相似。
  因为按照原本的发展轨迹,王安虽然嗝屁了,但隔壁苹果公司却在不停琢磨,如何面对MS-DOS的竞争。如何利用带图形界面的电脑的优势,做DOS系统电脑不方便做的办公痛点。
  后世因为PS等软件大名鼎鼎的ADOBE公司,在1987年之前,都是一家完全独立的第三方公司,可是在87年之后的四五年里,却被苹果公司绑上过战略合作的战车,一度承诺让苹果平台独占了好几年,也就是承诺不去试图开发PS的DOS版本。
  当然这个承诺只有几年,后来因为苹果的销量不好,还没熬到WINDOWS系统出现,那个战略合作合约就中止了。WINDOWS时代后,PhotoShop第一时间投奔了微软。
  如今,顾骜做局的时候,因为ADOBE跟苹果的联盟在先,所以顾骜也没办法去直接强势挖角,或者说不划算,还不如自己再培植一个亲信。
  一来么,顾骜本来就对那些历史小细节不太在乎,前世都不知道ADOBE跟苹果合作的具体时间点,又何谈提前重视和阻止。
  二来么,顾骜得手拿下王安电脑,也就是最近一两个月的事儿,在此之前,顾骜手上没什么筹码,哪怕贸贸然跑上去说要跟ADOBE公司合作,或者收购对方一部分股权,只要价格不是太肥羊,对方也不会理他的。毕竟你凭什么承诺“独占之后给你多大销量”(如果太肥羊的话,对方倒是肯卖,但与顾骜的智商不符)
  所以,这事儿就只能这么处理了。顾骜收购和扶植的,是比ADOBE公司短了好几年资历、但后世能成为ADOBE公司最大竞争对手的Micro
Media。
  很多看官对这家公司可能不熟,那是因为21世纪初,这家公司就被ADOBE收购了。
  通俗地解说一下,那就是后世ADOBE的产品线里,PS这些修图软件,都是ADOBE公司亲生的。而Flash系列的动画软件、播放插件,其实是从Micro
Media系那里买来后进一步发展的,还有一些AE之类做动画后期特效的,基本上也是后者那儿收购到雏形后发展起来的。
  一言以蔽之,ADOBE的老本行更偏向于专注修图,而Micro
Media本业更专注于动画制作/处理。这从其公司名字里的Media后缀其实都看得出来了。
  反正这两家公司的创始人,都是出自工业光魔派系的。都是1975年乔治·卢卡斯拍《星球大战》系列时,所需的一些特效修图需求,挖掘衍生出来的。
  ……
  有了美工和艺术设计所需的PS/Flash类软件,和机械/建筑类理工科设计研发制图所需的CAD,新一代商务/办公软件的短板,基本上算是补得七七八八了。
  顾骜也不搞一言堂,而是让大家从用户情境出发,严密排查,仔细规划,从硬件性能可承受度方面好好论证,把其余不会导致电脑配置要求变高的潜在卖点也都发掘一下。
  一天的会开下来,又有好几个惠而不费的点被列入了开发计划或者外协。
  比如,顾骜觉得可以做一个逻辑设计/流程绘制的软件,类似于后世微软Office系列下的VISIO,这玩意儿对于描绘流程图、自动控制闭环的概念设计,还有很多装逼场景都有用(也就是那些明明可以写个普通PPT解决的问题,改用这个之后看起来有逼格一点,假装得自己的方案更有科技含量一点)
  VISIO类的东西呢,对CPU和内存这些也屁要求没有,以顾骜规划中的新一代电脑的显示性能,绝对是不增加成本的。这东西甚至都不用目前的电脑公司自己研发,只要把思路一说,让王列新开的王安办公软件公司搞定都没问题。
  另外就是EDA,也就是“电路自动设计”类的软件,比如PROTEL。
  这东西对电子行业的意义,就跟AUTOCAD对机械、电子行业的意义差不多,后世设计电路板全靠它。
  甚至目前王安电脑公司的硬件研发部门,在研发自家电脑的主板的时候,都是用的PTOTEL。
  所以这玩意儿也可以邀请对方来合作,或者是王安电脑自研一个算法和设计思想上相仿、不过代码一行都不侵权的替代品。同时这个替代品肯定也是比目前的版本有较大创新、能够实现设计过程的实时可视化、以及便捷的键鼠操作——
  PROTEL这个软件的诞生时间点,可以说是跟PC版本的AUTOCAD制图几乎前后脚,就差了不到两三个月。历史上这两款软件都是1985年下半年诞生的,而且都是在微软的MS-DOS初代上首发。
  这也很好理解,毕竟两个都是制图工具,无非早期PROTEL加入了一些贴心的、自动的电路设计走线规则。
  (后来发展了几十年的PROTEL跟AUTOCAD肯定是天差地别了,但是1985年刚诞生的时候,是长得差不多的,PROTEL也借鉴了CAD的设计思路,但加入了对电子业的独特优化)
  不过,正如DOS版本上的CAD只能用纯键盘敲命令行画图,这个问题在DOS版的PROTEL上也是解决不了的,所以设计师们总是少了一分直观,工作起来效率也不高。
  而且这个差别是很显性的,尤其是颜控的女人特别容易注意到,而一旦注意到,你解决它就能带来额外的巨量加分。
  在一个女设计师眼里,你能直接形象地用鼠标或者画图板、轨迹球作图,那比用纯键盘不知道舒坦了多少。
  虽然女性工程师很少,但女人比男人八卦百倍,能让女人挂在嘴边的叽叽歪歪属性,传播力度是很可怕的。
  后世多少电子消费品,都是靠颜值和直观操作性的胜利,让女人做不拿报酬的免费宣传者,从而滚起雪球赢得竞争的。
  ……
  “那PROTEL这事儿,具体怎么处理?是我们借鉴对方的思想、作出重大升级优化后自研,还是投资对方的公司,谋求战略合作?”
  因为PROTEL的问题是今天会议上刚刚想到要补全的,所以对策难免仓促,要临时讨论敲定。约翰·钱伯斯理好了基本材料、陈述了利弊之后,最终还是要顾骜乾纲独断拍板。
  “嗯,这就是EDA软件领域的最新前沿了?我看看……”顾骜仔细地看着分析文件,突然注意到一个问题。
  “咦,原来PROTEL不是美国公司研发的?是一家澳洲公司研发的?那后面就不用看了,直接给我好好发掘分析,然后咱们自己借鉴,做个各方面都完爆对方的,让那家伙跟着微软慢慢玩辣鸡版的吧。”
  “呃……这是为什么?澳洲有什么问题么?”约翰·钱伯斯不太了解顾骜,有些摸不着头脑,总觉得有点太凭主观好恶,太随性了。
  顾骜耸耸肩:“没办法,我这人还是布加澳新四国的不受欢迎的人呢,我不可能亲自去澳洲谈判收购的,就算不用我本人去,留着这点业务交集上的隐患,总觉得不舒服。反正这种小公司也没多少钱,灭掉也不花多少资源,我乐意。”
  约翰·钱伯斯觉得浑身一哆嗦,跟嘘嘘的时候突然着凉了一样难受。
  唉,不知道那些听了主人命令就乱吠的,会不会为自己瞎吠得罪人而后悔。估计以后加澳等地的创新科技公司,只要跟顾骜有利益交集,都要被想办法提前处理了。
  “其他没什么问题了吧?这些敲定的软件,大概率都是不用增加机器配置性能的?那就按照这个基调,把测试版写出来后,就跑着测试一下。系统层面,也要为这些软件做专门优化。我们搞封闭式系统,优势就在于我们可以软硬结合优化,而微软不行。我们要用这个优化的优势,跑出三到四年的硬件性能代差来,才对得起我们的选择。”
  顾骜最后总结性地吩咐。
  他觉得三四年的性能代差是可以期待的。就好比后世2014年的PS4游戏机,假设当时配一台与之参数相当的个人电脑,要四千多块。要是拿着这个价格、算上摩尔定律。
  到2017年或者2018年,同样花四千多块钱配个电脑(不算显示器),然后跟2014年的PS4游戏机比跑游戏的流畅性,那2014年的PS4估计还是能略有胜出的。
  这就是软硬综合优化的威力。做封闭式系统的机器,如果不把这个代差充分发挥出来,还凭什么取胜?
  而曾经的王安,显然在这个问题上,远远不如顾骜懂,他只知道做文字处理机起家,就永远在文字处理机这个主攻方向上做出花来,不够紧扣性能代差的前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4/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