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7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8/766

  因为双方都是走摩托罗拉68000系的技术路线,要实现的功能也差不多。所以在硬件层面,王安WPS电脑的成本,跟苹果的MAC
II想差不了多少。
  苹果公司在乔布斯的强硬姿态下,一直觉得均摊后成本1500的东西,要定价2400才有尊严。而王安因为在品牌复苏期,为了追求销量和让新客户重新认识这个品牌,所以基准价只是1980美元。
  不过这个低价也不是顾骜导致的,不是顾骜不想追求逼格,而是王安这个牌子一贯以来继承下来的,要改也不可能好高骛远一步到位,那样只会让原有粉丝觉得没诚意。
  在整个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前期,王安的办公电脑,主打的就是“功能精简,同时价格也便宜。用来办公性价比最好,不浪费”的人设。
  一台王安上一代的文字处理机,在82/83年上市的时候,整机售价也就1200美元,是当时全美国最便宜的个人电脑。
  所以,这相当于王安原先就是一个类似于后世小米的人设。顾骜接盘之后,只能是循序渐进、徐徐图之,一步步转型向高级走。
  这就意味着,一台机器的研发成本摊销后毛利,只有400多美元,扣除经销商渠道分润、广告和营销推广费,一般按15个百分点算,理论纯利润也就不到200美元了。
  而且,这个算法还有好几个问题。首先那就是研发费摊销,在这种量级的电脑公司,一般都是按照至少100万台以上出货量来摊销的。实际上第一年才卖出84万台,这就导致账面上平摊到每一台的研发费,要多几十美元。
  另一方面,15%的营销和推广费费率,只是针对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而因为欧洲和日本市场都是第一年开拓,那部分要让度的利益肯定要多不少——
  别的不说,光是为了利用天鲲的日本和欧洲经销商渠道网络,王安公司直接给了3%的公司股权交给天鲲持股,作为渠道使用成本。这部分折算下来,可不得价值上亿美元,摊到每台电脑上,可不就100多美元了。
  或许很多人对“渠道使用权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都能换取实打实的股份”这个账算不明白,那就举个后世中国人比较容易理解的替代案例好了。
  比如2015年前后,狗东两拨出让了大约40%的公司股权,其中一半的20%股份,是老虎基金等好多家基金实打实凑真金白银买的,一共花了15亿美金。还有一半的20%股份,当时是腾云的小马哥买的,但腾云只出了3亿美元的现金,外加一个“微信主界面‘购物’这一按钮的导流权”。
  也就是说,在腾云投资之后,在微信的主界面里,点击网购按钮,从此会跳转导到狗东的APP上。因此,考虑到腾云和老虎基金拿了一样的股份、出的钱却差了这么多,就可以得出:微信里那个按钮的使用权,被作价卖了12亿美金。
  如此一比,顾骜让天鲲给王安在日本、欧美挂个推荐位,值王安3%的股权,这交易已经很良心了。
  把少摊销的研发成本、和第一年开拓日本欧洲的额外营销费都扣掉,王安WPS电脑的销售纯利润,最终核算下来,也就只剩平均70多美元一台。
  卖价1980的电脑,硬件本身利润才70,加上旧业务赚的,公司全年纯利润其实也就1个多亿美元。
  最终,顾骜会用这份报表,去显示自己的人畜无害,显示自己的良心价和低利润,降低华尔街和投资人们的怒火。
  免得太多美国公众因为王安这家公司“上市时就亏本,退市了就爆赚”而产生仇富逆反心理。
  最好让公司“扭亏为盈”的节奏与烈度,在公众眼中显得平缓、艰难一点。
  似乎顾骜也是花了好多年的辛苦努力才做到的。
  而不是摘桃子捡便宜。
  更不是故意在股灾中做低优质资产价格、哄骗韭菜滚蛋后立刻猖狂摇身一变暴利公司。
  世人都恨投机客呐。
  以至于即使你是靠真本事赚钱,但只要你从不赚到赚的这个趋势,变化曲率太快,人家也会觉得你是投机客。
  不过,这份报表显然也是故作低调、掩饰了一些算法上的小毛病的。
  按照这个算法,今年的80多万台销量,把所有的研发成本都摊销完了。
  所以明年开始乃至后年,公司在这个项目上就不再需要摊销研发费,未来单台纯利润起码因此回复100块美金左右。
  除此之外,出让3%公司股份换取新经销商渠道使用权,那也是一次性的开支。明年没有这项开支后,也会多很多纯赚的利润。
  如此算来,王安电脑公司的CFO私下里估计了一下账目,然后跟顾骜汇报,说明年的单台纯利润可能会从70美元涨回至少200多美元,算上软件纯利润均摊的话,能有三四百。
  这个很好理解,把成本折旧拼命做到今年来,明年就没有那么多成本可以无中生有了。理论纯利润率也会从今年的区区4%~5%,恢复到明年的15%~20%。
  不过,顾骜如果只是想减少仇恨值,倒是有很简单的办法可以用来继续掩盖。
  那就是立刻马不停蹄继续往后研发,一刻都不停留在历史的功劳簿上,这样有新的研发开支,成本马上就高了,账面利润就再次瞬间缩水。
  后世华为就是经常用这招来做低账面利润的。
  只要自研的核心技术比例高一点,收购得到的技术少一点,要财务报表利润难看还不容易?
  任老板不就是好几次在董事会年终总结的时候要求检讨:今年怎么账面利润看上去又那么多?是不是说明研发投入不够?
  人家做账做漂亮很难,要花式造假。你们特么做账做丑一点都不会?
  顾骜要做的也是非上市公司,他当然也要跟非上市的华为那样,让自己的财报丑一点,低调一点。
  华尔街金融狗去死吧。
  是时候再找一些新的技术难关来开坑布局了。
  ……
  带着“40亿美元年销售额,1亿多美元的纯利润”预期成绩单,顾骜告别了硅谷,告别了加州,重返东海岸,准备花点时间跟妻儿团聚一下。
  然后,就该是继续为后续的研发布局做点事情了,想办法如何把明后年的成本继续做高,继续扮演人畜无害不赚钱的姿态。
  11月初,顾骜带着米娜,坐着自家专机,飞回长岛机场,转直升机回格林尼治庄园。
  11月的纽英格兰地区,已经颇为凉爽,室外的游泳池和海滨沙滩也已经冷得无法使用。庄园外围的林木开始稀落凋零,把超级富豪们的奢靡宫廷遮蔽起来,显得很是低调。
  儿女都快满半岁了,因为先天条件不错,养护又专业高档,孩子长势喜人,都已经可以爬行。顾骜一到家就立刻抽出时间陪萧穗和孩子们玩耍。儿女都还不会喊人,不过至少还能认出三个月没见的父亲。
  刚享受了没半小时天伦之乐,李弱彤就悄悄走进客房,附耳低语说,有客人要预约来访。
  顾骜放下孩子的玩具,坐下让女秘书慢慢汇报。
  李弱彤:“是IBM公司的几位高管,这几天到已经退休的沃森先生府上做客汇报呢,他们听说您从加州回来了,想顺路过来喝个茶。或者方便的话,后天请您过去喝个茶。”
  “呵呵,这才几个月,就意识到我的实力了,这前倨后恭的变化,还真是快啊。”顾骜忍不住哂笑。
  他想起八个月前,带着待产的妻子,刚搬来格林尼治的时候,走邻居串门时,小托马斯·沃森对他提的“万一将来觉得微软控制不住,可以来找他”,是多么的不屑。
  也不说不屑吧,至少是觉得极大概率用不上。
  结果这才八个月,情况就又此消彼长了一大截。
  微软那边虽然谈不上发生了什么大事,但毕竟还是表现不错,股价继续暖场。IBM则是如同其他几十年的老公司一样,不瘟不火没什么长进。
  而王安和苹果之间的战场,仅仅几个月时间,就拉开了一大波额外的差距。
  苹果公司什么都没干,就白赚了相当于几千台电脑售价的赔偿款。但代价是自家的产品上市计划被累计拖慢了至少四五个月,损失了几十万台的预期蓝海销量。
  小沃森显然是觉得,顾骜这小子有点儿鬼门道,说不定将来有用得上的地方,有必要进一步留个交情。
  只有永远的利益嘛。
  “答应他,就说后天准时到。”
  “好,我这就安排。”李弱彤恭恭敬敬去办事儿了。
  等女秘书走后,萧穗从身后圈住顾骜,眼神微红地撒娇:“刚回来,又要应酬。”
  顾骜也不回头,只是拍拍萧穗的手掌:“我有多忙,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也没别的意思,就是跟你说一句:我身体两个月前就彻底恢复了。”萧穗幽幽叹息了一声,“反正这俩月你就带着米娜在加州,估计你都忘了。”
  顾骜当然不会忘,既然回来了,就会好好安慰。
第848章
显示肌肉
  两天之后,顾骜如约前往隔壁邻居小沃森家喝下午茶。
  到了地方之后,顾骜才意识到,今天似乎并不只是沃森单独想见他,聊事儿,而是整个周边社区的上流社会派对。
  出席的人足有几十个之多,大多数是邻居,还有一些是邻居带来的下属高管——比如邻居本人要是一个对冲基金的老板,那他多半会把自己手下的总裁、CEO什么的喊来,一起喝茶。
  顾骜暗暗思忖,大致知道今天的聚会目的了,不过他还是假装无所谓,稍微客套了一圈之后,就盯着小沃森这桌坐下攀谈闲聊。
  “沃森先生,看到您精神依然健朗,实在是太让人开心了。”顾骜端着蜜桃冰茶,当作香槟地姿势,给小沃森祝酒。
  小沃森也拿起热红茶的杯子抿了一口,顺势介绍了身边两个手下:“顾,这位你应该也认识,至少报纸上经常会看到,现任CEO约翰·埃克斯先生。”
  “幸会幸会,埃克斯总裁也是我学习的对象之一。至少IBM的合规化管理一直是全美乃至全球科技公司应该学习的地方,埃克斯总裁的建树,我还是比较了解的。”顾骜很会捧场,说出来的话就让对方很开森。
  这个约翰·埃克斯,是从两年多前开始担任IBM的CEO的,是小沃森退居董事长不问经营后,IBM的第三任CEO。(之前还有些CEO,比如奥佩尔,70年代小沃森卸任后,做到1985年退休)
  这个约翰·埃克斯,在一板一眼的管理方面,确实堪称人才——也只能算是人才了,天才是绝对谈不上的。比如说要是让他发明一下5个S啦、6个S啦之类的规范化管理死板化管理,这人绝对牛逼,算是一个创业不足、守业还行的CEO。
  不过也正是在这人手上,把IBM的死气沉沉和后勤决策过于庞杂、大公司病发挥到了极致。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他科技公司都开始穿POLO衫牛仔裤上班的时候,IBM一直坚持西装衬衫领带,甚至因此赶走了一些很酷很不走寻常路的人才。
  历史上,此公的管理体系,在最初三四年没显示出什么问题,因为科技产品的大换代周期,都是5~7年的嘛。所以创新力不足的后遗症,一般都能先潜伏三四年。
  就像顾骜1984年的时候,把德州仪器釜底抽薪、让约翰夏柏把张仲谋这些核心科技研发派都赶走,德州仪器至今为止不也没明显崩盘么。
  约翰·埃克斯才接任两三年,前任留下的创新惯性还能继续吃吃老本呢。
  不过,如果继续按照历史的惯性,这家伙带领的IBM,在1990年开始就扭盈为亏,从此泥潭了四五年。1990年亏损还只是几亿美元级别,91年亏损就涨到了28亿,92年巨亏50亿,93年暴涨到亏损81亿美元——然后这家伙就成了IBM历史上少有的被股东们愤怒罢免而非正常年老退休离开的CEO。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8/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