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766

  后来发现太土逼了,而更复杂流行的又驾驭不了、缺少伴奏,就转用同时代的几首英文歌装逼。
  比如英文歌初学者们都会接触的柠檬树(Lemon
Tree)、乡村路伴我回家(Country
Road)这几首。
  他也只会这几首,再多就穿帮了。
  不过顾骜还是比较尊重那些老派国内创作者的,所以不想抄袭人家写出来的歌,那些还未出现的中文歌就不弹了,不然也很难解释他怎么又会作曲了,与他的受教育经历不符。
  所以,他就准备弹一首已经被人写出来的老作品。
  他选了《高高的落基山》(Rocky
Mountain
High)。
  这首歌本身在国内并不是很多人听,但因为它是约翰·丹佛的,跟他的另一首成名曲《乡村路伴我回家》经常一起出现,调子也简单。所以后世顾骜就跟着网易云学了。
  高冷信手续续弹,似诉看尽世百态。
  “……But
the
Colorado
Rocky
Mountain
high……I
have
seen
it
raining
fire
in
the
sky……”
  顾骜的技法只能说是一般般,但对于从没看到过男生弹吉他的人而言,她们心中最帅的水平也就是这样了吧。
  任雨琴突然觉得自己挑起了一个不应该的话题,反而让双方之间的差距越拉越远了,只怕再下去连做普通朋友都不配了。
  世上怎么会有男生各方面都那么优秀?比你出身好还比你有钱还比你有才还比你学历高能力强更努力……
  不活了。
  “还是对顾学长保持无知最幸福了,再了解下去,想念他都有罪了。”任雨琴如此胡思乱想着。
  “《高高的落基山》——我怎么不知道你还会弹吉他?包处长来找你了,你居然躲这儿跟女生弹琴!”
  随着音乐教室门口一声清脆的女声,屋里的三人都从音乐的沉浸中回过神来。
  徐梦柔和任雨琴抬眼一看,竟然是她们认识的人,叶纨。
  自从那天平安夜通宵舞会上,叶纨就是唯一一个排在她们之前的伴舞女生。
  而且人家是跟着顾骜一起出国公干过的,又是两年的同班同学,交情匪浅。所以徐、任二女看到叶纨就气场短了一截,有一种偷了对方东西被抓现行的局促。
  任雨琴连忙解释:“叶学姐我们只是求教顾学长试试琴,我们自己不会调,真没别的事儿。”
  叶纨对任雨琴微微点头,也不说什么,径直走到顾骜身边:“什么时候学会的呢?”
  顾骜随口编了个善意的谎言:“就今年吧,反正音乐教室都开着,平时谁空了想来就来。小时候玩不起,现在有机会了干嘛不试试。”
  叶纨狐疑地问:“但我看你也没多少空吧?”
  顾骜:“那就是天赋了,可能我比较聪明吧,来个十次八次的就会了。再说我就会这些最简单的初级歌。”
  叶纨微微一惊:“这个歌很简单吗?这可是美国最畅销的大歌星约翰·丹佛的!”
  叶纨虽然父母都是文工团的,从小家里有条件,但毕竟只玩过钢琴和吹号,练过的也都是军乐和样板戏的配乐。因此西式的流行音乐她完全没概念,也听不出难易。
  她只是朴素地觉得:大歌星的名曲,那肯定都是非常难的吧?
  看到徐梦柔和任雨琴还是不明就里,她就有些为顾骜“明珠暗投”的不快,正色对另外两个女生解释:
  “你们可别觉得顾骜这个曲子简单!这可是约翰·丹佛最有名的曲子之一!我2月份的时候跟着首长出访美国的时候,在华盛顿的肯尼迪艺术中心,听约翰·丹佛亲自给首长弹唱的就是这首歌!”
  她这话,一方面固然是为顾骜争取逼格,不过也免不了为自己显摆的私心:
  姐可是去过美国的!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你们这些没见识的土妞,怎么配跟顾同学交朋友!姐跟他才是同一社会阶级的人!
  徐梦柔再是神经大条,这下也彻底懵逼了。
  她们连一个外国歌星的名字都叫不出来。
  连在日本发展的邓丽君,都只是听到过一两首,还是问班上最有钱的同学借了音质嘈杂的单卡录音机听的。
  磁带也是不知道怎么翻录的盗版货,音质烂不说,连磁带壳上的“邓丽君”三个字都是圆珠笔手写的。
  所以,她们对英文歌档次高低好坏的唯一判断依据,也只能是“被拿来演奏的场合、档次”。
  美国总统接待国宾的时候让唱这个,那还能差得了么?
  一瞬间,两妹子都觉得无比光荣,听到了美国总统招待国宾的同款。
  下一秒钟,她们又觉得自己今年的运气肯定是用光了,居然结交了顾骜这么高大上的朋友,还被他请来一起玩了一天。
  自己上辈子肯定是拯救了地球、然后还透支掉了下辈子中双色球的运气吧!(下辈子她们就应该知道双色球这个词了)
  而这些根本不是顾骜的本意。
  他很想再弹点儿逼格低一些的东西救救场子,缓和一下气氛,但两个学妹已经迅速进入了咸鱼状态,懒得挣扎了。
  顾骜很想吐槽:我只是因为这首歌跟乡村路经常出现在同一个网易云音乐歌单上,所以顺手都学了,并没别的想法有木有!能不能别过度解读!
  可是,他没机会解释,也不可能解释。
  “算了,说正事儿吧,刚才你说包处长找我。”顾骜决定撇开前一个话题。
  “就是,都怪你岔开话题,差点儿误了正事——好像是前几天广交会上就出单了,你那个项目卖得还不错。所以一机部外事局准备把出访伊拉克推销那啥的任务提到日程上了,他要交代你准备工作……要不是我问值班老师打听了你的情况,还找不到你呢。”
  叶纨比较急,一下子就说了一大串,然后才意识到那两个懵逼学妹还在旁边杵着呢。
  她脸色一冷,很注意外事工作保密纪律地训话:“嘿,我要跟顾骜说的是国家机密,你们这些不相干的人留在这儿偷听国家机密么?”
  任雨琴吓了一跳,回过神来,连忙道歉:“啊对不起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们什么都没听见,这就回学校,今天不找顾同学玩了。”
  顾骜微微有些不快:“叶纨,说事儿就说事儿,让她们出去,或者我们换个地方就行了,何必吓唬低年级的学妹呢。”
  叶纨也有些委屈:她只是让对方别偷听,又没让她们有多远滚多远。还不是任雨琴自己说要回校的。
  “哼,这小姑娘不会是以退为进,在顾骜面前装可怜、骗取顾骜同情吧?狐狸精!我才不会中你计呢!”
  叶纨如是想着,傲娇地换了一副笑脸:“任妹妹你这话说的,好像我赶你们走一样。我只是让你们不该听的别听而已。这样吧,你们下楼自己玩一会儿,晚饭姐姐请你们吃好吃的!”
  顾骜这种直男癌,当然看不出妹子之间的明争暗斗,他还以为三人是真的如此和睦。
  “那就好,我们先去见包处长吧。”
第077章
来自美国能源部的订单
  “小顾啊!好消息!”楼下的办公室里,包处长一见到顾骜,就满面笑容。
  “没想到那个林国栋还挺能耐,这才委托了他两个多月,受理审查的程序已经走完了,目前膜法制氦机的发明,已经走到了保密期,也引起了一些外国客人的注意。如果我们需要,随时都能提前公开。”
  “果然是好消息,那销量呢?听说广交会上有卖出去设备了?”顾骜欣慰地接过话头,内心的喜悦程度不亚于人。
  他知道,所谓的发明专利进入初审后的保密期,就是指一个发明的申请号、标题已经能被别人(主要是同行)检索到了,但是具体的技术细节是不公开的,也就不知道你会怎么做。保密反悔期最长是18个月。
  所以,同行就会知道一个信息: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制造氦气设备的技术,还申请了发明。但他们究竟是怎么造的、基于什么技术原理,是不知道的。
  对于想买设备的人而言,这就已经可以寻求下单合作了。
  相比之下,“实用新型”这种第一级的专利申请,就没有保密期这种优待了,那是一旦申请通过初审后,就直接公开技术细节、不能后悔的。
  这是“发明”相对于“实用新型”的一项重要优势,也是只有“发明”才可以玩专利潜水艇的原因。
  “英国人买了一套,是英国最大的飞艇公司艾德兰公司买的——这是一家73年石油危机后,英国刚刚发展起来的飞艇公司,应对省油的新式安全航空器计划。40年代德国人的氢气飞艇太危险了,就想到氦气飞艇。本来想问法液空买制氦机器,结果意外发现我们承诺的单位能耗比发过货低不少,就改用了我们的。”
  包处长先把广交会上的第一套、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订单说了一遍。
  从40年代到70年代,整整30年里飞艇技术始终没有发展,甚至在西方都被废弃了。主要是飞机发展太快,飞艇怎么看都是垃圾。
  而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前油价太便宜,飞机的能耗问题就被人忽视了。75年开始,被缺油折磨了两年的西方世界终于开始考虑各种节油设备,所以氦气飞艇的思路才刚刚捡回来。
  然而,历史上70年代的氦气还比较贵,膜法未出现,所以成本很高,基本上都只有实验艇,作为“万一下次再遇到中东人搞石油危机、才不得不拿出来的备胎”看待。直到80年代,膜法渐渐普及之后,氦气飞艇才开始量产。
  可见,原本应该是氦气飞艇这个吃氦大户先把市场需求制造出来、倒逼着制氦技术向低能耗发展。而顾骜的出现,却倒果为因,让技术领先于市场半步提前到位,直接喂到了英国飞艇公司的嘴里。
  连法液空这种本来在行业内自命价廉物美的龙头老大,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分享完这条订单之后,包处长立刻又丢出了另一个更大的利好:
  “除了艾德兰飞艇公司之外,还有美国能源部也买了两套——据说是用高压纯氦作为反应堆清洗剂,综合考察后发现我国的产品综合能耗比较低,紧急采购的。也是机缘巧合,广交会开始前宾州刚刚发生了三里岛核电站事故。美国能源部紧急要求分批关停全美所有核电站。这就涉及到停堆之后的无害化处理,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纯氦清洗剂和隔离剂。”
  三里岛!
  听到这个词时,顾骜的第一反应是幸运,赶趟了。
  三里岛可是人类历史上第三大规模的核事故,仅次于86年苏联的切尔诺贝利爆炸和11年的日本福岛。
  而且,如今才1979年,苏联和日本还没出事呢。所以美国人的三里岛就是史上最大核事故。
  哪怕是顾骜,前世并没有关注这些历史细节,上个月也在国内的报纸上看到了新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