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7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3/766

  如此家大业大的人,怎么可能吧所有精力都拿来对付乔布斯这种纤芥之疾呢。
  乔布斯配吗?
  所以1993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顾骜一边对付苹果之余,一边也少不了喝一下互联网产业的第一口水,吃吃螃蟹。
  软体方面,更好的浏览器、网站导航、网路数据搜索工具(不说“搜索引擎”,是为了跟后来的谷歌、度娘区别,但其实这些产品早期就是应该叫搜索引擎的)
  这些有前途的方向,在顾骜的点拨之下,王安公司多少都要占住一个坑。不一定能打磨出业内用户规模最大的产品,但藉助自家的平台,肯定得是使用体验最好的。
  与此同时,顾骜也很有魄力地从王安又拆分了一家应用软体公司出来,加大了中方的控股比例、引入了不少内资的合作伙伴,并且让阿狸巴巴成为这家新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专注于成为第三方独立的软体商——
  一言以蔽之,就是这家软体公司将来制造的应用软体,将不会仅限于给王安系统的电脑供货,而是那些用微软WINDOWS系统电脑的用户,也能使用这个新软体公司的产品。
  公司名字在刚拆分的时候就叫王安软体,后来改名叫阿狸软体,不过名字不重要。
  顾骜刚这么做的时候,王安很多元老都不理解,还抵制,怎么能跟对手合作呢?
  但顾骜知道WINDOWS作业系统占据全球个人电脑八成以上用户量的趋势是挡不住的。就算这一世的王安拥有远比历史同期苹果强的实力,也架不住开放和封闭的天壤差距。
  所以,还不如杀进微软的生态,跟微软抢一些惠而不费的曝光率生意呢——只要王安最核心竞争力的独占软体捏在手里就行。
  就跟你后世索尼运营PS游戏机平台,也不能跟任天堂那样全靠独占撑场子,有些时候有全球性大火的作品,该跟别的平台互通还是得互通。
  ……
  软体的生意暂且按下不表,顾骜攫取到的根伺服器架设资源,也在这一年年初就逐步兑现了。
  1993年3月,顾骜搞定了美国那边很多生意安排后,特地飞回了一趟国内。
  由他出资托管的两组根伺服器,将在中国选址搭建数据中心。
  考虑到南北方网友的分布,顾骜初步决定在京城周边留一个数据中心,然后在南方的沪江留一个数据中心。这样基本上也就未来的全国网民。
  至于他身边的幕僚有建议南方的那个放到粤州或者特区的,本来从地理上来说也不算错,但是被顾骜否了。
  顾骜内心的想法是,等1994年以后,他把摩托罗拉占住坑不用的那个份额拿来后,再放去特区或者香江——顾骜投的任正义的夏为通讯就在南方,特区将来在通讯技术产业布局方面,是比国内其他经济区块有绝对优势的。
  所以不如把那个打著作为移动互联网接入根伺服器名义弄来的名额,放到最南方去。
  顾骜这么安排还有一点考虑,就是怕这第三台毕竟一开始是说好了给摩托罗拉的,就算摩托罗拉将来不要了、暗中交换利益给了顾骜,但顾骜如果搬回内地,可能引来英美的反弹。
  所以留个后手在特区的话,反弹就容易解决一些——如果外国人抗争不激烈,顺势就放在特区,如果外国人找茬儿很激烈,就顺水推舟放到一河之隔的香江,甚至就放在界河南岸的沙角开发区、也就是香积电产业园区附近。
  一直到97以前,香江毕竟名义上还算是布列塔尼亚人没移交的,顾骜95年把一台根伺服器架设在那里,美国人也算交代得过去了,不算是“说好了给美国公司摩托罗拉的份额,被拿去资敌外国人”了。
  3月份的时候,顾骜在京城受到的欢迎和接见、表彰还不算很激烈,主要是1993年3月份,国内产业界和相关主管部门也不知道“互联网”这玩意儿未来会有多牛逼,这些功劳都是要等着历史发酵的。
  顾骜收到的感恩,暂时也就相当于“说服波音公司或者空客公司把总装厂设到中国”,所获得的欢迎程度差不多而已。
  他需要当一两年无名英雄,等互联网的概念真正在全民当中火了之后,才会有人意识到他做了多伟大的事情。
  京城这边这事儿前后忙活了两个月,到5月份的时候,顾骜才算是衣锦还乡,先后到了钱塘和沪江考察选址。
  这一次,他受到的礼遇就远远超过在京城的时候了。
  一来是时间过了两个月之后,互联网的应用和知名度也有所提升,而且南方本来经济上就更为开放、肯动脑子挖空心思搞新玩意儿。
  另一方面,京城人总觉得不管什么好东西,只要中国有的,肯定第一份得放在那儿,他们才不会来感恩呢。当时人大多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多珍贵、不知道“哪怕这东西全世界理论上只能有13个,但如果没有顾骜介入,中国一个都没有,只能将来弄镜像根”,没有对比就没有感激。
  但是到了沪江甚至钱塘,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些地方都是靠自己努力的,没谁会觉得天上掉馅饼儿就应该是自家的。
  好多管理部门的哪怕一开始不懂行,一听说这玩意儿今年全世界一共只有9个、未来理论上最多也只有13个、而且全亚洲目前除了京城那一个之外,就只有日本人在东京有一个,其他全亚洲再也没第四个了。
  那逼格多高呀!哪个城市抢到了互联网根伺服器的落址,不就相当于是“全亚洲排名第三城市”了么?这是多大一个招牌啊,为了招商引资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也非常有价值啊!
  想把顾骜伺候舒服的人,从长江口一路能排到瓜洲渡去了。
  不过顾骜的抉择却显然出乎了大多数人的预料,或者说他的规划理念超出了找他说情的人至少一代。
  他根本不想把根伺服器数据中心放在大城市,而想选一个卫星城——大城市的市中心寸土寸金的,拿来放数据中心有什么意义?这玩意儿又用不了多少高新人才就业岗位。
第905章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顾总,您真的不考虑把南方根伺服器放在陆家嘴么?地皮真的不是问题,我们都划拨给你。你要觉得手续不好,非要出几个钱也行,周边配套的我们算你付费受让。电力、环境这些就更不是问题了。”
  “顾总,钱塘人民一直欢迎您回老家投资、建设家乡,咱唯一就是地皮没沪江值钱,但是该给的优惠绝对不少!你就算说要拿西湖水做水冷式散热的数据中心咱都答应!这可是全人类总共只有13个、全亚洲只有3个、而且其中两个还是您争取来的。把西湖四条湖岸拿出整整一条、统统划给你都没问题!”
  1993年5月份,当顾骜回到沪江和钱塘勘踏的时候,得到了的热情接待,大致就是这个样子的。
  其实未来大型数据中心搞水冷式散热,还真是有的。比如后世2010年代阿狸巴巴在钱塘上游的千岛湖,就搞过一个水冷式的数据中心,据说节能效果非常好——
  直接把70米深的水库水抽取回圈出来,给数据中心散热,因为越深的水越接近4c恒温,所以流量和温控很好把握,水质够乾净的话,也不会结垢影响后续散热效果。
  不过当地人说允许顾骜用西湖水搞水冷数据中心,那显然是扯淡了,无非是表个姿态而已。那水的污染程度和温度波动,根本不能用嘛,也犯不着。
  顾骜最终力排众议,表示还是要在钱塘和沪江之间,选一个比较乡野的地方,专门搞根伺服器数据中心。
  就跟他前些年投资秀州桐县那些液晶和蓄电池技术产业园时的选址思路差不多。
  沪江市方面深感惋惜。
  但既然顾骜说了允许沪江方面按照“架设在沪江周边卫星城”来宣传,这事儿也就算了。
  毕竟这是顾骜跟比尔谈笑自若争取来的指标,没有他的话其他中国人做不到,他想怎么安排都是自由。
  秀州方面非常兴奋,以为好事儿又落到他们头上了,毕竟1993年的环境,秀州的供电环境、稳定性在周边也算是非常好的了,其他基建都能加码,只要你来,国家和地方都肯砸大钱建设。
  顾骜本来也觉得秀州这地方不错——主要是他后世在阿狸系那些年的惯性思维,觉得世界互联网大会好多年都在黑镇召开的,黑镇就在秀州,位于沪江和钱塘之间,交通区位非常便捷。
  这一世顾骜既然弄来了南方根伺服器,肯定将来这选址的地方,未来也会成为全球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地,确实要好好选选。
  当然了,在98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乃至几年后再次复苏之前,世界互联网大会即使要召开,也不会来中国的,肯定还是先放在美国。
  历史上阿狸巴巴推了这么多年,也才在2010年代把这方面的国际会务拉过来。顾骜充其量把这个进程提前到零几年。
  只可惜,当他说想找一个“有发展空间的文化古镇”周边搞根伺服器数据中心建设时,当地人也没给他推荐黑镇。
  可能是因为93年黑镇还完全没有搞旅游业建设吧,另一方面是93年其他更悠久更有名的古镇还没被破坏,所以黑镇这个地方显不出独门的韵味来。
  而且吴越省里和钱塘市里也都觉得秀州从顾骜那儿占到的便宜已经够多了。
  毕竟顾骜只是钱塘人,如果他想建设家乡那是没话说的。但既然是在钱塘和沪江之间找个交通、电力和气候都适宜的中继点,没道理让秀州人再占光了所有便宜。
  省里也希望一碗水端平,多带动几个地方。
  一番考察之后,最终顾骜大笔一挥,选择了勉强算是同在沪江和钱塘之间的胡州,把数据中心放在了南寻古镇北面、太湖南岸。
  在90年代前期,轮历史积淀,南寻古镇其实是比黑镇更加有底蕴和景色的所在,毕竟晚晴的时候那就是苏湖巨富扎堆的所在,有四象八牛之称。
  直到同光年间、胡雪岩那批传统丝商彻底倒了、被日本人的蒸汽机缫丝业击垮,苏湖传统丝绸业才算衰落。所以南寻古镇上的古典清代豪宅庄园、镇子街景,基础确实更好。
  胡州市里看了钱塘和秀州捞到的好处,这些年早就眼馋得不行了,为了拉顾骜的根伺服器数据中心过来,甚至承诺周围临近好几个镇子、整整30公里太湖沿岸的污染企业都关停了,还问省里水利口要了预算治理太湖水质,将来搞水冷式集中散热数据中心,规划得老洋气了。
  顾骜看地方上如此诚意满满,顺水推舟就答应了,表示将来会在南寻古镇举办一年一度的全世界互联网大会,周边也要做好酒店服务业和国际性会务接待工作。
  地方上自然是皆大欢喜,这年头谁不想搞得国际化一点,多拉点儿国际学术会议和商务论坛,只恨盖了酒店都没人来捧场。
  现在有顾骜开口担保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钱根本不是问题,只要一个风声出去,让人知道顾爷有这个计划,民间资本自然而然会蜂拥而来的,这就是顾爷的号召力。
  听说五月份当月地皮就飞速全部征下去了,该拆迁的拆迁,反正如今城镇地皮都是国家的,没有钉子户。六月份就开始三通一平,一年内备就要进场,后来号称“南寻速度”。
  ……
  顾骜回国处理根伺服器数据中心的同时,也不忘进一步把天鲲和王安的研发逐步往回搬——1993年中国的研发环境已经不错了,软体领域和电子领域的高校人才供给也逐渐富余起来,不像五年前顾骜在秀州搞液晶和锂电基地时候那样,电子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全部被抢光。
  毕竟大家可以横向对比一下——历史上腾云的小马哥,差不多也该这两年计算机专业毕业了。历史上小马哥可是自曝过早年职业经历,说刚毕业那阵子发现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干给人装电脑的活儿,比正经工作来钱快,可见那时候计算机和电子行业的毕业生很多都在自谋出路想下海。
  小马哥也是因为短短一两年后、发现随着windows系统普及、装电脑这活儿门槛瞬间降低,华壮北那些小学毕业的也会装了,利润暴跌,他才去写软体。
  所以顾骜觉得93、94这个节骨眼上,把王安和天鲲的全部重要研发都逐步搬回中国,是有可能的。
  另一方面,比尔学长的八年任期内,美国那边不会有人搞他,不会谴责和使绊子说顾骜掏空美国研发的事儿,所以他才能这么干。要是按照两年前老不虚那种对他不友好的状态,他肯定不能这么掏。
  从钱塘到秀州桐县,再到胡州的南寻周边,好多研发基地和科技园区雨后春笋一样被顾骜带动起来。
  王安公司的下一代台式机产品、天鲲的ps2游戏机,都是打算在1993年底到1994年初推出的。
  天鲲的上一代游戏机ps初代是1988年的作品,所以1994年出次代机、相隔六年,是比较稳妥的节奏。同时也是卡一个互联网和windows93作业系统全面普及之前最后的铺摊子机会,把坑占住。
  因为只要互联网全面普及了,传统游戏机行业和正版率肯定都会受到很大冲击的。这个世界的互联网提前了两年诞生,ps的下一代游戏机也要提前两年,才能比较好地卡点。
  天鲲和王安的做事方法、企业文化、顾骜一贯坚持的价值观,也都由美国往回反哺,短时间内可能有些文化冲突,但最终磨合的结果,肯定是会产业氛围的发展有利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3/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