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大佬(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788

  第一当然是吕秋水,家里家外都是一把手,生意也都靠她支撑着。第二就是独生女吕丹丹,现在读大学了,在省城的中原大学,也算211院校了,中原省最好的大学。
  排第三的是家里的金毛——大黄,于是悲催的老吕只能排在末位。
  “我自己洗吧,现在过年,洗个车就要五十,简直是抢钱!”老吕满脸肉痛地说道。
  “行了行了,这么冷的天,自己洗什么,弄感冒了就不是五十块钱的事了!别啰嗦,快去!”王秋水不耐烦地说道。
  她是标准的刀子嘴豆腐心,其实是心疼丈夫,这天寒地冻的,洗车可不是个轻松活。
  老吕就去启动家里刚买不久的凯美瑞,准备去洗车。
  王秋水最近确实很烦恼,为钱烦恼,女儿马上大学要毕业了,学习还挺优秀的。现在大学毕业流行出国啊,女儿吕丹丹也想出国开开眼界。这不,她也申请了几所美利坚的大学。
  结果还真拿到了几份OFFER,可惜都只提供半奖,没有全奖的。半奖也相当不错了,学费减免一部分,生活费自理。
  但这个费用,对于王秋水家,也是相当高昂的一笔费用了,估计几年下来,起码要四五十万的费用。而且需要提前提供财力证明,这个财力证明,就是需要你提前把学习期间预期要花费的金额,存在银行内,一般是定期半年或一年。
  吕丹丹心仪的那个大学,要求的财力证明是五十万。也就是说,想拿到正式OFFER,王秋水要准备五十万现金存银行一年。
  她家虽然在县里也开了个店,辛苦一年到手利润也有个十多万,但一下子掏出五十万,还要存银行一年,这就太吃力了。
  “哎,真不该买这车啊,不然再找人借点,应该能凑够。”王秋水暗自后悔。
  她也想过找哥哥借钱,不过她知道以哥哥那工作时的清廉风格,手里也没几个钱。而且,侄子王业刚毕业回国,也要安家立业,估计他家比自己家现在还要窘迫呢。
  王业可是在鹏城工作,那边的房子价格,有得王顺舟那倔老头子发愁了。想到这里,王秋水还有点幸灾乐祸。
  正在一个人想东想西,女儿从外面回来了。吕丹丹刚参加完同学聚会,应该是喝了点红酒,小脸红扑扑的。她长相随王秋水,算不上很漂亮那种,但是有点英姿勃勃的感觉。
  “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回姥姥姥爷家啊,表哥表姐应该也回来吧,去年我们去爷爷奶奶家过年,我都没见上表哥表姐呢。”吕丹丹冲着妈妈问道。
  她家过年是轮流的,这一年去爷爷奶奶家,下一年就去姥姥姥爷家过。今年就是轮到去姥姥姥爷家了,吕丹丹也很期待,她和王小菲王业关系很亲,反而和爸爸那边的表姐弟们感觉关系一般。
  “明天就三十了,我们一会收拾一下就走。我问你舅舅了,他们要初一才回去,不然家里住不下啊。我们提前回家,帮姥姥姥爷准备一下过年的东西。”王秋水回答道。
  老家的房子,还是王顺舟前些年刚翻盖的,因为家里就老两口住,也没有盖什么楼房,只是几间大瓦房。当然了,那时王业留学,家里正是经济紧张的时候,也盖不起楼房。
  娘俩正讨论回家的时候,老吕开着车回来了。
  王秋水惊讶地问道:“怎么这么快,这就洗完了?”
  “洗完了啊,就用水枪冲一下,然后用泡沫水清洗一下,再冲干净擦干,能用多少时间?”老吕回答道。
  “这帮挨千刀的!就这就要五十块?平时不都给清理一下车内吗?”王秋水咬牙切齿地问道。
  “你也知道那是平时啊,现在过年嘛,都这样,爱洗不洗。”老吕表示很无奈。
  “算了算了,外面干净就行,看着顺眼很多。回家要带的年货该放车上的你提前装上去吧。过一会我们就走。丹丹你也别闲着了,要带的衣服,洗漱用品什么的收拾一下。”王秋水开始指挥着父女两人干活。
  “那大黄怎么办啊?带着一块回去吧。”吕丹丹不放心家里的金毛。
  “肯定带上啊,不然回老家两三天,还不把它饿死了。”老吕赶快接话说道。
  三人一通忙活,把给家中老人准备好的年货都搬到车上。买的东西还不少,主要是各种肉和菜,至于烟酒这些东西,都是哥哥王顺舟准备。
  上午刚让老吕去街上肉摊买了一整只的羊筒子,刚杀的,整整三十多斤呢。还有县里很出名的卤牛肉,哥哥和侄子都喜欢吃,特意多买了一些,二十斤,这个可不便宜,一斤整整要五十块呢,二十斤就是一千块啊。
  掏钱的时候王秋水还有点心疼,不过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她虽然经常抱怨哥哥为人不知道变通,也不照顾家里亲戚,但心里和哥哥还是很亲的,就那么一个亲哥,血缘关系在那放着呢。
  车子后备箱里塞得满满的,合上后备箱。
  王秋水看着洗得干干净净的黑色凯美瑞,心里还是有点得意的。心想哥哥王顺舟一辈子辛辛苦苦工作,还是个什么小局长,平时人五人六的,这辈子也没开上凯美瑞啊。
  王顺舟以前工作时,虽然有所谓的专车,但县里那么穷,他那个局又不是什么大局,能有什么好车,一辆老掉牙的倒了好几手的手动挡雅阁,还是别人抵债给局里的。经常跑一段时间就要大修一次,确实跟王秋水这最新款凯美瑞差远了。
  不过王秋水这是好久没去过哥哥家了,她平时要忙着看店,哥哥家又搬到信口市了,挺远的。如果她去了,看到王顺舟的新车,奥迪A6L,估计就不会这么得意了。
  收拾好东西,一家四口(包含大黄),就开车直奔老家而去。
  老家王庄,离县城距离有三十多公里,倒是不远,走县道,也就个把小时的路程。
  很快就到了王庄老家,车子直接开到家门口。
  王秋水下车推开院门就喊道:“爹,娘!我回来了~”
第276章
大额提现
  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听到她的喊声,就走出堂屋来到院子中,和蔼地笑着说:“秋水你回来了呀,小吕和丹丹呢。”
  “在院子外面呢,马上就进来了。哎呀,娘,看这院子里,好几天没扫了吧,都脏了。”王秋水说着,抄起放在院子中的扫帚,开始打扫起卫生。
  老吕和吕丹丹两人,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也走了进来。大黄摇头摆尾地跟在后面。
  “爹,娘。”
  “姥姥,姥爷,我们回来了。”
  “汪,汪~”
  前两句是老吕和吕丹丹和两位老人打招呼,最后一句是大黄那兴奋的叫声。
  “好,好~都回来了。”
  姥姥姥爷笑得合不拢嘴,老年人最喜欢看到的就是这种儿孙满堂的景象,等到王顺舟一家子回来,他们就更高兴了。
  他们最牵挂的,就是王业这唯一的孙子啊。
  而此时,王业正和爸爸王顺舟商量着呢。
  “爸,我们初一回去是不是有点晚了。要不要早回去一天呢?”王业问道。
  “也不算晚,初一早点起来回去,路上要差不多两个小时吧。主要是老家住不下这么多人啊,你姑姑一家今天已经回去了。”王顺舟回答道。
  说完后他颦起眉头,想了一下,征求王业的意见道:“你说我们这次回老家要不要表示一下。你也算是功成名就了,早晚老家人都会知道的,该表示的还是要尽早表示,省得以后被人戳脊梁骨。”
  叹息一声,王顺舟陷入回忆当中,当年他是村中唯一的一位大学生。当他去读大学时,是全村人给他凑的学费,一共五十七块六毛,在七十年代,那已经是一笔大钱了。
  他清晰地记得,那些钱,都是一毛、两毛、五毛的票子,整整几大叠,破旧不堪的毛票,都是乡亲们一点点攒下来的。
  参加工作以后,他一直想回报村里的父老乡亲们,可惜自己一辈子也没混出个名堂,也没能发什么财。也就是每年过年回老家时,多带一些烟酒,给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拜个年问个好而已。
  现在不一样了,自己儿子发达了,也是时候考虑回报大家了。
  虽然发达的是自己儿子,但用儿子的钱来回报父老乡亲,王顺舟觉得是合情合理的。要知道,如果不是当年大家凑钱送自己读大学,自己也不能走出那个小村子。那王业更没有机会出国留学,可能也就没有现在的事业了。
  老子没有做到的事情,让儿子来弥补,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嘛,所以王顺舟就问王业这次回去要怎么表示。
  整个村子凑钱送王顺舟去读大学这件事,王业早就不知道听他讲过多少遍了,也明白老爸的想法。
  他沉吟一下,问道:“村里有多少60以上的老人,多少还在读书的学生?”
  王庄是个小村子,基本都是姓王的,也就百十户。王顺舟自然是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他随口回答道:“村里现在也就400多号人,60以上的有八十多个,读书的孩子,如果高中大学的都算上,也有一百来个吧。”
  “那这样好不好,我们也不搞什么虚的,老人孩子,按人算,每人发一万的红包!”王业干脆地说道。
  王顺舟倒吸一口凉气,这手笔有点大啊,八十多老人加上一百多孩子,这可是小两百万了。
  “这是不是有点多了?”王顺舟迟疑地说道。
  “要是当年没有大家凑钱,老爸你也走不出来。你要是走不出来,说不定现在我还在某个工厂打工呢,这么来看的话,这个钱不算多,哈哈~”王业看得很明白。
  虽然当年大家只给凑了几十块钱,但那几十块钱,可是改变了他一家人的命运!
  如果老爸没有读大学,别的不说,他起码没机会认识老妈,那王业王小菲姐弟俩还能不能出现这世上都说不好呢,更别说有现在的风光了。
  王顺舟想了想也心动了,既然儿子都乐意掏这个钱,而且这笔钱对王业来说也不算多大的意思,更提不上伤筋动骨,那就这么办好了。
  发红包当然是要发现金,现在还没微信红包呢,不过这么多的现金也是个麻烦事。
  王业当即拨通了LISA的电话,这种事,当然是问专业人士了。
  LISA听后立刻反问道:“这笔钱需要什么时候拿到?”
  “明天下午之前就行,不耽误事。”明天是大年三十,银行还上班的。
  “那就容易办了,你随便去个大银行办张卡,我这边安排鹏城分部的值班人员去相同的银行,给你转账过去两百万。你当场预约明天取钱就行了。”LISA给王业出了个主意。
  大额取现是很麻烦的,特别是牵涉到这种异地取现,而且王业的资金基本都在花旗银行的户头上,信口当地自然是没有花旗银行的,所以就麻烦了很多。
  “哦,那就工商银行吧,我家旁边就有,你尽快安排人去。”王业吩咐道。
  然后他就带上身份证,都没开车,溜达着出了小区,左拐不到一百米,就有个工商银行的分行。
  快过年了,梅园这边又不在市区中心,大街上人烟稀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7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