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大佬(校对)第1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788

  奶奶在一边嘟囔道:“那你让他先回来不行吗,你明天再回来。”
  王顺舟:“……”
  等把车上东西全卸下来,王顺舟坐下和老爷子商量明天,也就是初一的事情。
  王业的爷爷,可是王庄辈分最高的人。不,应该说王业爷爷兄弟三个,现在是王庄辈分最高的三个人。但他爷爷是老大,另外两个都是他弟弟,也就是王业的二爷三爷。
  初一的时候,全村的人都会来给王业爷爷拜年,这也是很多年的习惯了。
  往年,王顺舟算是王庄混得最好的人了,过年时大家过来,一是给老爷子拜拜年,二是见见王顺舟,聊聊天。王顺舟也是每年都尽量买一些好酒好烟,来拜年的每家每户都有份。
  不过来拜年的每个小孩子都要发压岁钱的啊,因为人数太多,也不可能发很多,也就是十块二十块这样的小红包。
  别看金额不大,架不住数量多啊,全村一百多个孩子,这样下来也是一两千了。
  今年就好办了,王顺舟大手一挥,豪气地说道:“爹,你放心吧,烟酒和红包我都准备好了,你就不用操心了!”
  老爷子眼都老花了,也没看到他们刚才搬进来的烟酒是什么,不过自己儿子做事,历来都很靠谱,他既然这么说了,那就是没问题了。
  等大家都坐下来休息后,王秋水再也忍不住,开口就问道:“哥,你刚才说小业怎么了,赶快给我讲讲!”
  旁边老吕和吕丹丹也围了过来,好奇地想知道王业发生了什么。
  王顺舟先是悠闲地点上一支软中华,又给老吕让了一支,老吕刚接过来准备点上,就感觉到身旁的老婆和女人都在目光灼灼地盯着他。
  “嘿嘿,戒了,我戒烟了……”老吕尬笑道。
  “戒什么啊,少抽点,而且尽量抽好烟,没什么事的。秋水啊,你也别管那么严,男人不抽烟怎么出去做业务!”王顺舟拿出了家长的架子,教训妹妹道。
  “抽吧,抽吧,就过年这几天啊,平时在家不许抽。”王秋水法外开恩地说道。
  老吕一听,立刻手脚麻利地点燃了手里的烟,美美地抽了一口,确实是好烟啊,这香味多醇正!口感多柔和!
  “是这样的,小业不是去年过完年就去鹏城了吗,你们也知道的……”王顺舟就开始讲起王业的事情来。
  随着他的讲述,旁边三人嘴巴越张越大,老爷子和老太太两人在外面院里晒太阳呢,没参与他们的聊天。
  “这么容易就上市了?成董事长了?”王秋水震惊地问道。
  “是啊是啊,小业这也太……太离谱了吧!”老吕在旁边连忙附和道。
  吕丹丹倒是没什么疑问,很容易地就接受了这个事情。她满脸崇拜的神情:“哥哥真厉害啊,有这么个哥哥,那我以后不用愁了呀。要是找不到好工作,就让他养我好了,嘻嘻~”
  王秋水伸手在她头上敲了一下,骂道:“你这死丫头怎么这么没出息!你也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怎么能靠你哥养活呢!”
  现在王秋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情了。
  欢喜?那肯定是的,自己侄子有这么大出息能不欢喜吗!
  震惊?那也肯定少不了,这事听起来简直像天方夜谭一样,如果不是知道自己哥哥素来不会胡诌乱说,她都怀疑王顺舟是在撒谎骗自己了。
  不知所措?也是有的,自己的亲人,还是很亲的那种,突然摇身一变,从一个毛头小伙子变成了身家百亿的巨富,以后再看到王业,如何相处呢。
  老吕倒是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是单纯地为王业感到高兴。
  ……
  一家人围在一起,热闹地吃了一顿年夜饭,美中不足的是王业他们还没赶回来,不然就是大团圆了。
  三十晚上,吃过晚饭后,王业基本没顾得上看春晚,因为太多的电话和信息了。一个人的重要程度和地位高低,从三十晚上的电话繁忙程度成正比,基本是这样的规律。如果你那天晚上,电话没什么动静,那你真的要反思一下自己了。
  等手机终于消停下来时,时间已经来到夜里十二点之后,躺下没有睡几个小时,早上不到六点,就被姐姐喊了起来。简单洗漱一下,一家人直接下楼,准备回老家了。
第280章
提包里到底是什么
  今天是2011年2月5号,农历大年初一。
  早上六点钟,天还没亮,但鞭炮声已经此起彼伏,很多人都是彻夜未眠,小城市过年时的年味比大城市更明显也更热闹。
  下楼后,王业先看了一下车子,并没有什么异样,打开后备箱,那两个黑色尼龙手提袋也是丝毫无损地躺在那里。
  招呼老妈和姐姐上车,今天艾丽留守在信口家里,回老家的话很难解释清楚她的身份,估计又要费很多口舌,就没让她一起回去了。
  启动车辆,雪亮的车灯刺破夜幕,出了小区大院就按照导航指示,沿着空无一人的道路驶向老家王庄。
  ……
  大年初一的早上,天刚蒙蒙亮,王庄已经沸腾了起来。
  六七点钟就有很多人家起床了,开门炮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也是有讲究的,按照习俗,初一的早上,全家老小起床后,吃早饭前,打开大门,要放开门炮的。
  开门炮不是鞭炮,而是那种小孩子手腕粗细的大个炮竹,连放三个,越响越好,代表着新的一年开门大吉。
  “大娃,二娃,三娃!赶快起来,别赖床,要放炮了!吃过饭还要去拜年,起来晚了可是没红包拿了啊!”王老六挨个喊着三个孩子起床。
  自家老婆正忙着煮饺子下面条,这是早上要吃的饭。俗称“钱串子”,面条象征着串钱的绳子,饺子象征以前的铜钱,吃得越多明年挣钱越多!
  有一个饺子里还会放上洗干净的硬币,如果谁吃到了,就预示着这个人新的一年要走运发财了。一般情况下,这个饺子都是家里负责挣钱那个才能吃到。
  王老六家有三个孩子,都是男孩!老大才读初中,老二老三都是小学。当初老大生出来,是个男孩,全家上下都很高兴。不过王老六觉得一个孩子太少了,再生一个女孩吧,这样龙凤呈祥、儿女齐全,多好啊。于是两年后,老二出生了,可惜又是男孩!
  这下王老六两口老实了两年,现在养孩子不容易啊,特别是男孩!等到要读高中读大学时学费就不是一般人家能承受的,至于以后结婚,彩礼房子什么的,在老家还好,有自己的宅基地,盖个瓦房用不了太多钱。
  如果去城里工作,哪怕是县上,一套房子都要一二十万了,更不用说大城市了!对于王老六来说,这简直是天文数字,现在都不敢想。
  不过还是不甘心啊,心想都两个男孩了,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吧,老三怎么也该生个女儿了吧!三年后,老三出声了,还是男的!
  这真没辙了,三个男孩啊,以后这日子可咋过,王老六这下是再也没有想法了。
  现在国家政策好,公立的小学初中基本不用花什么钱,多个孩子无非是多口饭,所以现在家里压力还不大。
  其实家里有钱的,孩子读初中都送到私立学校了,好老师都在私立学校。镇上的公立中学,一个年级只剩下一个班的学生,都是家里实在掏不起钱送孩子去私立中学的。王老六家的孩子当然是读公立学校,有得读就不错了,哪有挑挑拣拣的权力!
  初中还好说,可是马上老大要读高中了呀,读高中就要去县里的学校住宿。学杂费加上生活费,一年也要不少钱的。这孩子成绩还不怎么样,估计还要交赞助费,听说要好几千!真是愁死人了。
  王老六和老婆也不敢外出打工,因为实在没什么文化,年龄也不小了,就算出去,也很难有工厂愿意要他。
  而且看他的名字,老六!他上面还有五个哥哥姐姐呢!他们两口要是外出打工了,孩子怎么办?父母不可能帮他照顾的啊,王老六今年三十五,他大哥都五十多了,大哥的孩子都和王老六年龄差不多了。至于王老六爹娘,他们都快八十了,不光没法帮他们照顾孩子,每年还要轮到王老六夫妻照顾两个月的老人呢……
  哎,实在不行就不让老大读书了,村里不少孩子都是初中毕业就去南方打工,一年也能挣不少钱呢。至于老二老三,就看他们的本事了,如果成绩非常好,就想想办法继续供,如果成绩一般,那就算了,读完初中就出去挣钱!
  这么想着,王老六就打开院门,手里拿着三个大炮竹,准备放开门炮。
  他家的院子是和王业爷爷家离不太远,站在自己院门口就能看到那边。
  “王老太爷家还是阔气啊,两个孩子家都是开着轿车回来过年,啧啧!”
  王老六望着那边院子门口空地上并排停着的两辆车,啧啧赞叹。虽然王老六不懂车,也不知道那两辆车是什么牌子的。但光看那车形,就能看出来,肯定不止十来万,比镇上常见的国产车大不少,看着也好看多了,肯定是好车。
  王老六比王业爷爷低两个辈分,他父亲虽然都八十了,但其实是和王顺舟一个辈分的。王庄这种一个姓的村子,都是讲辈分不讲年龄的。就算王老六的爹娘八十了,大年初一一样要给王业爷爷来拜年,如果能走得了路的话……
  随着各家各户陆续起床,开门炮不时响起,太阳也悄悄爬上天空,而今天王庄发生的一切,注定要载入村史,在很久以后,所有村民提起今天的事情,都是津津乐道。
  王老太爷,也就是王业的爷爷,现在年龄也大了,七十多的老人,每年初一起来得也不早,一般都是要七八点才起来,所以村里的晚辈们来拜年是等到八点半以后,陆陆续续地过来,不过都是赶在中午十二点前。
  王业开车抵达王庄老家院门口时,时间都快八点了,老爸王顺舟和姑姑王秋水一家早已起来,放过开门炮,就等着王业他们到了就开始下饺子吃早饭。
  宾利车刚开到门前空地停下,早已等在那里的吕丹丹就冲着院子里喊起来:“回来了,舅妈她们到了!”
  院中几人就都走了出来,王业把车停好,熄火下车。
  “姑姑,姑父,新年好呀。丹丹今年也回来了呀,越长越漂亮了,哈哈~”
  现在的王业,在王秋水老吕眼中,可不止是一个晚辈这么简单。要知道,他身上还笼罩着无数的光环!任何人面对一个百亿富豪,恐怕也不会等闲视之。
  “哎呀,王业回来了,这么大早起就赶路,太辛苦了!”姑姑王秋水上前拉着王业的胳膊,亲热地说道。
  老妈和姐姐王小菲也下了车,大家一阵寒暄。
  王顺舟大手一挥:“都进去吧,赶快吃早饭,一会就该有人上门了。”
  他转身拉着王业,小声问道:“那些钱带回来了吗?”
  王业打开后备箱,拎起一个手提袋,不是他不想一次拎两个,实在是拎不动啊。
  旁边的老吕看到,连忙上来拎起另外一个手提袋,刚开始以为没什么重量,没用力,结果竟然没提动。
  拎着沉甸甸的黑色尼龙手提包,几人走进院子,老吕还问呢:“包里是什么啊,怎么这么沉!”
  王顺舟打着哈哈说道:“进屋再说,进屋再说。”
  王业爷爷和奶奶也迎了上来,看着挺拔帅气的孙子,两位老人笑得合不拢嘴:“小业啊,你可回来了。”
  “爷爷,奶奶,您们身体还好吧,给您拜年了!祝二老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7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