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大佬(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788

  周达颇有兴趣地问道:“中转仓我可以理解,可以提高发货速度嘛,但是这个物流有必要自建吗,那可是要花不少钱的,而且现在合作的顺丰快递效率还是很高的,继续合作不就行了。”
  王业胸有成竹地说道:“先说中转仓的问题吧,我计划在华东、华中、华北、西南、东北、西北设六大中转仓!总部这边就是华南仓,这样一来,我们的发货速度将大幅提升,大部分城市可以做到当日达。”
  六大中转仓,这可不是小事,几个股东都聚精会神地听王业讲解。
  聂丁文问道:“现在网站的规模,不需要这么多的中转仓吧。”
  “是的,现在不需要,但是聂总要知道,建立中转仓是需要时间的。网站也在快速发展,等到需要时再建就来不及了。而且中转仓算是固定资产,早投资以后还能升值呢。”
  王业语气轻松地说道,他有足够的底气说这样的话,没有人能反驳,因为美购网的业绩摆在那里。
  大家默默点头,表示同意。
  “至于物流,现在各大电商可能还没注意到物流的重要性!其实,无论怎么强调物流的重要性都不过分!这就是电商的命脉!”王业的语气变得激昂起来。
  “电商买的是商品,但是绝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服务,是体验!以后网络购物会越来越普及,电商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商品同质化又非常严重。到时美购网凭什么脱颖而出,胜过竞争对手呢,我认为,是要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服务,带给用户更好的购物体验。”
  “这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网站技术的提升,让网站页面更美观大方,购物流程更简单便捷。而更重要的一面,就是物流配送了!”
  “请大家想象一下,同样的商品,同样的价格,如果在某宝上购买,需要三天才能送到你的手里。如果在美购网上购买,只需要一天时间,就能拿到,甚至很多一二线城市,早上下单,下午就能拿到。这种情况下,你会选择在哪里购买!”
  王业这一连串的话说出来,在座的几人是心服口服,周达带头鼓起掌来,还连声称赞道:“我现在是知道为什么王董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功了,别人是走一步看三步,王董则是走一步看十步,甚至百步!”
  聂丁文也点头说道:“确实,王董说这番话前,我还觉得物流没那么重要,现在才明白,原来这是以后电商平台竞争的命门啊。物流必须搞,而且要搞好!”
  只有李有伦不想搞物流,因为搞这个就意味着要掏钱啊!按王业这个计划,美购网现在账面上的钱,明显不够用。那么就要各个股东按比例出资,不出资就又要被稀释股份了……
  他绞尽脑汁,想到了一个借口,连忙开口说道:“我们现在的合作物流,那家顺丰快递也很快吧,很多地方也能做到当天送达!”
  王业看了他一眼,笑着解释道:“这就是我下面要说的话,为什么要放弃现在合作良好的合作伙伴,而要投入巨资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
  “首先,合作伙伴毕竟不是自己的公司,他们自己也在揽件,甚至也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服务。那么请问李总,如果出现快递太多,快递公司送不过来时,你觉得他们会优先送谁的快递?”
  这个问题就复杂了,李有伦想了想,才开口说道:“谁给钱多他先帮谁送吧?”
  “对!谁掏钱多就先帮谁送!这里就有个成本问题了。我们美购网这次购物节,就产生了一千多万的订单,这就是一千多万个快递。因为是协议价,所以费用还算不太高,但平均算下来,一个快递也要将近8块了!也就是说,光这次购物节,我们承担的快递费用就高达一个亿!”
  几个股东代表听到这个数,都吃了一惊,这个大家以往都不太关注的快递费用,竟然这么高!
  美购网是实行订单金额达到98就免快递费用的,化妆品这东西,随便买买都超过这个数了。所以,基本上所有的快递成本都是美购网承担的。
  这一点,也是现在别的电商平台做不到的,毕竟他们没有美购网的利润空间这么大,这也是美购网能够快速崛起的一个因素之一。
  七个中转仓,那就是要配套七个物流车队,买车还是小钱,更重要的是养人,快递员需要的数量可是很庞大的,工资费用是个巨大的开支。
  中转仓和物流这两个问题大家都搞明白了,听了王业的解释后,也觉得应该搞,大家都没什么异议。
  现在就是王业提出的第三个计划,那个云计算中心了,对于这个名词,在场的也就周达有一点了解,其他人都没听说过。
  周达慎重地问道:“这个云计算中心,据我所知,在全球,做这个的都不多。云计算中心的前景,现在也是众说纷纭,包括我们投行界的人都不确定这东西到底会怎样发展。王董今天提出来,不知道是有什么样的看法。”
  “我先给大家列举一下,都是有哪些企业在搞这个云计算。”王业笑了一下,然后开始列举。
  “谷歌、IBM、微软、亚马逊、大陆的就是某宝了。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这些搞云计算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点。”
  共同点?在场的几个人开始思索起来。
  “都是搞互联网的?也不对吧,IBM就不是互联网企业。”周达迟疑地说道。
  “不,都是各自行业的龙头公司!谷歌是全球搜索引擎龙头,IBM是提供服务器系统解决方案的龙头,微软是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龙头,亚马逊和某宝分别是欧美以及大陆的电商龙头!”
  “既然都是巨头才做这个,那我们美购网还搞什么,我们又竞争不过他们的。”李有伦又表达了自己的疑问。
  “首先,我们确实需要!做电商平台,硬件上的最大投资就是服务器集群。而且我们这次的购物节,如果不是提前做准备,临时租用了一批机房,根本应付不来那么多的用户访问量,网站随时可能崩溃!随着网站用户的增多,我们需要的服务器集群也越多,租用不如自购。”
  “而且我们做了这个云计算中心,网站用户访问量高峰时可以自用,平时还可以出租嘛,不会产生浪费。”
  “最后,其实还有一点。这个云计算,可是当下互联网行业最时髦的词语,而且做这个的都是行业巨头。我们美购网虽然还称不上巨头,但也要有成为巨头的心嘛,不然,将来上市时怎么给投资者讲故事呢……”
  说到这里,王业意味深长地看了大家一眼。
  周达和杰克立刻明白了王业的意思,心领神会地笑了起来。互联网公司凭什么年年亏损的情况下还能上市,甚至估值超过很多传统行业的百年企业。靠的就是想象空间,靠的就是故事!
  假如美购网上市时,没有这个云计算中心,估值能达到200亿美金。那么一旦有这个云计算中心,估值上调百十个亿美金,并不是不可能。
  而投资呢,规模可以小一点嘛,分几期投资,其实用不了太多钱的。这样一本万利的生意,傻子才不做!
  李有伦也反应了过来,他也不得不佩服王业的“老奸巨猾”。而聂丁文,虽然不懂技术,但他知道,在场几个人,都是投行界的真正精英,他们都表示赞同了,那这事肯定没问题。
第61章
200亿增资
  其实王业还有一个计划呢,不过董事会前,他再三考虑后,还是决定先不抛出来。光中转仓、物流、云计算中心三大项目就够折腾好一阵的了,贪多嚼不烂。
  三大投资项目算是全体通过,下面就是计算增资金额了。王业把早已做好的预算方案分发给几个股东代表。
  李有伦拿到预算方案,扫了一眼最后的总金额,心中就是一颤。一个刺眼的数字“200亿”,赫然在目!
  他心中就是一声呻吟,王业这货,还真不把钱当钱啊,这可是200亿!很容易就能算出,他占股10%,要掏20亿出来。自己去哪里找这个钱啊,难道只能眼睁睁看着股份要被稀释吗。
  对于这个数目,红杉资本和IDG财大气粗,当初的200亿都掏了,不差这20亿。
  方浩华邹起眉头想了一会,还是决定放弃跟进,他上次也是拉拢了一帮幕后金主才筹集了20亿资金投资伟业的,现在再掏20亿出来就比较困难了,毕竟这个投资不是以南部基金的名义进行的。
  看到方浩华放弃,王业没说什么,只是笑了笑。
  就算是聂丁文,掏20亿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他的星光商业地产公司也是铺开的摊子很大,很大的大项目在建,资金相当紧张。
  但是他又不想自己的股份被稀释,虽然年龄不小了,但聂丁文的商业嗅觉还是很敏锐的。他很看好电子商务的未来,更看好王业的未来,所以美购网的股份,他很珍惜。
  可这笔钱从哪里来呢,聂丁文想了又想,终于被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他冲王业笑着说道:“王董,你看我在你的几家公司基本都有股份,够支持你的吧。”
  这是事实,王业的华尚国际,伟业家化,美购网,聂丁文都有参股,甚至连伟业娱乐,他也帮女儿聂小莹拿了15%的股份。
  王业感激地说道:“很感谢聂总对我的支持,没有您的鼎力相助,我也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这不是客套话,而是王业发自肺腑之言,没有聂丁文前期的帮助,王业也不会认识司向东,可能就没有华尚国际上市的事情,或者说没那么快能上市。
  没那么快上市的话,可能王业就没有资本切入家化行业,也没有美购网的今天。这一切,都是连锁反应,而聂丁文,是关键的一个催化剂。
  听到王业的感激,聂丁文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说实话,现在我的资金链也很紧张,星光商业地产那边的情况,你也了解一点。好几个大项目在建,银行贷款压力也很大,所以啊,你看这样行不行,我手里的星光商业地产股份,转给你一部分。这样一来,也算是交叉控股吧,哈哈……”
  这个提议还是比较靠谱的,星光商业地产现在是刚起步不太久,拿地很猛,在华东华南的大城市有不少好项目,只不过现在是商业地产的转型阶段,以大型购物中心为主要模式的星光和万峰都还没开始真正发力,还处于一个市场培育阶段。
  相比万峰,星光更有优势一些,因为它占据了国内最富有的两大区域,华东和华南,而且项目定位精准,就是高端商业!
  对于星光商业地产的未来,王业是很看好的,甚至比聂丁文更看好,因为他知道未来星光能做到什么程度。
  但未来毕竟是未来,想让王业接手一部分星光的股份,估值还是要按当下的情况来算。
  王业就问道:“聂总这个提议不错,不知道您想转手多少股份,公司估值怎么计算呢?”
  星光商业地产是没有上市的,估值只能按公司净资产来衡量,而且地产公司就算上市了,估值也不占优势,PE能有个5-8倍就算不错了,市值跌破净值也是常有的事。
  这种传统行业,重资金运作,资金链非常紧张,随时可能断裂,是不被投资者看好的。而且不要真以为房地产公司多赚钱,其实他们大多是在为银行和政府打工!
  真正赚钱的行业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会说金融、能源、互联网公司。其实并不是,大陆最赚钱的公司是烟草公司!
  几大互联网巨头看起来不可一世的,翻翻他每年财报上的利润就知道了,盈利不过几百亿千亿左右,上缴利税不过一二百亿。任何一家国有银行都能吊打BAT三大巨头。
  更别说闷声发大财的烟草公司了,要知道,烟草公司每年缴税就高达一万多亿!是的,你没看错,就是上万亿。
  这个利税,超过了几大银行加上中石油中石化,再加上几大互联网巨头公司,加一起所交的利税!
  星光地产当然不是很赚钱的行业,起码现在不是。
  至于它的估值,聂丁文心中早有打算,他开口说道:“星光还没上市,就我们几个大股东投的资,当初一共投了500亿。当然,还有一些隐性的资源,这一块资源估值个300亿不算过分。所以,就按800亿的总估值来算吧。”
  500亿是星光商业地产几大股东真金白银的投入,聂丁文所说的隐性资源,这个对房产公司来说就非常重要了。搞地产什么最关键,有两点,一是钱!二是人脉资源!
  就像星光地产,为什么能在华东华南那些发达的大城市拿到核心地段的地块,靠的就是这个隐性资源,所以他按300亿估值,不为过。
  王业也认可这一点,他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么聂总打算转让多少股份呢。”
  “哈哈,太少了也拿不出手,我现在手里有星光45%的股份,转给你5%吧。”
  在场的几个人,立刻对聂丁文刮目相看,他们也知道聂丁文是个隐形富豪,但真没想到竟然这么有钱。要知道,星光商业地产只是聂丁文手里的一部分产业,他还有专做住宅项目的地产公司呢,还有高尔夫球场、酒店等项目呢。
  真算起来,在场的几人中,最有钱的可能就是聂丁文了。
  5%的股份,不多不少,王业吃下这部分股份,需要掏出40个亿,他可以接受。王业也不打算和聂丁文讨价还价,首先他欠着聂丁文的大人情,其次,聂丁文这个开价算是公道。
  于是就爽朗笑道:“没问题!聂总找个时间,我们把转让协议签了就行,我手头那笔钱还在银行里躺着睡觉呢,正愁没地方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7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