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校对)第12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7/1757

  韩冈也考虑过是不是朱太妃故意在背后唆使天子如此,逼着太后不得不让天子及早大婚。
  皇帝大婚,拖到十七八都可以,若是要早,十三议婚,十四成婚,也不是不行。关键就看太后怎么想。
  如果太后无意学章献刘后,在皇帝大婚后还把持朝政,那么大婚后归政便是在情理之中。
  “在天子亲近人中,当然希望太后越早归政越好。用这种丑事逼宫,不是不可能。”
  “但后面有些地方不通情理。”苏颂这时候又要否决自己一开始的想法。
  “的确还有些不通情理的地方。”韩冈点头,同意苏颂的看法,“要不是这样,早就可以认定了。”
  只是有句话韩冈藏在肚子里没说,女人嘛,思考回路跟男人完全不一样,身为男人,永远都不要奢想了解女人的想法。
  有臣子曾经上书唐太宗,提议唐太宗去佞臣,并建议唐太宗上朝时故作震怒,“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唐太宗回复说“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而章献刘皇后,则曾经对宰辅们说,让他们将自家的子侄名字报上来,她会赐予官位,以酬宰辅之功,等到那些重臣们一个个将名单列好呈上,刘皇后随即便一翻脸,但凡在名单上的都不用了。
  有唐太宗故事在前,做皇帝的,哪个会这么做?刘皇后代行帝政,却自以为的毁了自己的信用,让自己在臣子中,变成一个爱施诈术的狡妇。须知孔子都说过“轻诺必寡信,民无信不立”。
  但是,女人执政,想要他们去下权衡利弊,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不过现在还是太皇丧期,这么做对天子的名声也无好处。”苏颂皱眉又说道。
  “有恃无恐,还怕什么?”
  如果是天子刚刚犯下大错,就让他退位,不是不可以。但事到如今,太后和宰相都把宝押在了赵煦的身上,弑父的事都放过了,对高太皇不孝的罪名还有什么不能放过的?事到如今,已经不可能再放弃他了。
  就是太后明知此事背后是朱太妃作祟,皇帝也是故意如此,也不方便就此发作,难道还能将皇帝退位不成?
  苏颂拧着眉,这事还是有问题。
  韩冈不等苏颂了,起身告辞,“是与不是,只看朱太妃到底会怎么说就可以了。这两天就能知道了。”
  ……
  次日,早朝之后,议政重臣们齐聚崇政殿。
  除了太后,就只有天子的御医钱乙在场。
  “钱乙,你把昨天的事跟诸卿家说一说。”有些话,太后不好当面说说,只能借助御医之口。
  钱乙很快地将天子的病情报告向殿中所有重臣通报了一番,等他说完,不等宰辅们消化了这个消息,向太后便道:“昨日吾与韩相公商议,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皆流放西域,而最近官家亲过近的宫人,则先养起来,看看情况。”
  都是跟在赵煦身边的人,犯了错当然要处置,至于怎么处置,即使太后自己决定,群臣也不会有什么意见,除非太过火了——比如像赵煦之前说的,全都赐死。
  不管赵煦身边人做了什么,只要不是有心谋害天子,至少罪不至死。针对这种并非侵害了朝堂权力的内侍,士大夫们的态度一向很宽容,换做是王中正这样的大貂珰坏了事,落井下石的绝对不会少。如果是掌握皇城司的都知,更是非要置之于死地不可。
  现在的决定,既然是太后和韩冈共同做出的,又不是太过分的决定,也没人会跳出来多说什么。
  看着群臣无人有异议,向太后欣慰地点头,又冲着群臣道:“官家年纪也到了,这事也堵不住,万一有个喜信,日后也不好办。是不是可以为官家选后,大婚后,也能多个约束官家的人。”
  韩冈隐晦地与苏颂交换了一个眼神,对面的章惇也是一副早在意料之中的神色。
  苏颂上前一步,“不知是何人向陛下提议?”
  “皇太妃。”
第三十章
回首云途路不遥(一)
  皇太妃的提议!
  向太后的话,让一阵诡异的静默来到大殿中。
  好几位重臣低头盯着自己手中的笏板,仿佛要看出花来。
  韩冈、苏颂和章惇,都是早早就猜到太妃多半会不甘寂寞。
  章惇扭动了一下笏板,斜斜地指了一下御阶之上,韩冈轻轻摇头,根本就没必要自己出马。
  朱太妃明摆着就是有着不轨之心,而太后这么说,多半就是要借臣子的力量来压制那个不安分的朱太妃。
  眼下的朝堂上决不会有人就这么选择支持朱太妃。
  在场的虽都是既得利益者,但想要更进一步的绝不在少数,不过要让他们短时间就做出选择,可没有那么容易。要压重宝在皇帝和太妃身上,所要做出的取舍和决断,可不是这么一瞬间就能做出来的。
  如果有个人站出来横拦一刀,这个决定就更难做了。
  李承之正这么想着,他就看见新上任没几天的开封知府王居卿站了出来,“天子先天元气便弱,之前为人所诱,更是伐根伤本。如今保养还来不及,哪还有火上添油的道理?太妃所言大谬。”
  好了,王居卿没给人思考的机会就站出来,将朱太妃的想法给砸了回去,短时间内,还敢为之做仗马之鸣的,恐怕一个都没有了。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是先汇聚在王居卿身上,然后又挪到了韩冈那里。
  王居卿好大胆子!李承之都小吃一惊。
  王居卿什么时候变成了现在这种敢出头的脾气,为韩冈做起了马前卒。站在韩冈的角度,来打压朱太妃和她想要帮助的小皇帝。
  李承之转念一想,也随即迈步出班,“寻常人家娶妻大率在十四五,若是读书,二十前后也是平常。官家原本身体变弱,如今更是伤了根本,如果此时成婚,岂不是在点着了的树木上再浇油,还能再烧多久?”
  翰林院的不倒翁蒲宗孟跟着出班:“天子选后,调理阴阳,乃天下至重。当由太后与群臣共议,岂有太妃说话的余地!”
  这是更鲜明地表态了,随着韩冈一系的纷纷出场,一些重臣暗藏的小心思一个接一个被摁了下来,想为将来讨好天子,现在就得受大罪,这有何苦?
  “太妃所言的确不当。”
  “且待天子成人后再议不迟。”
  议政重臣们纷纷支持韩冈一系的意见。
  但在蜂拥群起的嘈杂声中,只有宰辅们没有表态发言。
  “苏相公,韩相公,章枢密,还有其他几位参政、枢密,你们怎么看?”向太后也发现了这一点。
  曾孝宽道:“事关国政,太妃不当议论。”
  苏颂想了想,道:“官家才因女色致病,太妃太心急了。”
  章惇则道:“此事不妥。”
  被太后点名的三位宰辅,只有韩冈还没发言。向太后试探地问道:“韩相公?”
  韩冈之前虽没说话,其实他的态度早就有下面的自己人表明了。同为一系,各自所持的立场都是清楚明白的,尤其是韩冈这位首脑的。遇上这种事,如果韩冈没有先出面来定调,那么只可能是他打算继续维持过去的立场。既然韩冈立场确定,下面的人要做的就是帮他说出来,而不是让他自己打头阵。
  现在太后一问再问,韩冈终于是站出来,“大婚与否,端要看天子御体是否安好,若一切安好,便可大婚。若是根基未固,贸然让天子大婚,事有万一,谁能担待得起?依臣之见,此事不能贸然决定,提前、推后皆有不便,还是再等等看为是。”
  再等等看,也就是继续拖下去。
  韩冈并没有一口就将时间给推后到二十多,也没有将之定在十四五或是十六七,更不会答应现在就给天子准备婚事的打算。
  将时间确定下来是最蠢的做法,什么定不定,往后拖就是了。满朝文武,到底是什么人会去在意赵煦什么时候成婚?只有想要看到朝堂动荡的那一部分人,这样他们才有机会浑水摸鱼。
  所以韩冈不论是怎么确定时间,都是把自己的手脚束缚起来的蠢事。只有把大婚时间与赵煦的身体状况联系起来,那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究竟是何年何月,还不是韩冈这个医道泰斗和他手下的一众医官说了算?就算是赵煦日后变得身强体健,能夜御十女,也照样是外亢内弱,本质尤虚,需要静养个十年八载。
  “诸卿说得有理,就按照韩相公所说,等天子身体好了,再操办大婚之事不迟。”
  向太后飞快地做出了决定。
  小小的太妃,就算有一个做皇帝的亲生儿子,朝臣们照样可以不加理会。
  确定了朝臣们不会添乱,向太后也能理直气壮地将那位太妃给打发掉了。
  因为韩冈之后又说了,“至于太妃,臣不记得先帝诏书上有太妃权同听政一条。”
  朝中事,太妃无权与议,即是那是她亲身儿子的婚事。
  ……
  “太妃得为天下着想是好事,但也要为官家多想想。”
  “官家这一次大伤元气,不好生调养身子骨,却匆匆大婚,日后怎么千秋万岁?”
  教训了朱太妃一通,向太后挥挥手,让她下去了。
  朱太妃脸色铁青,从王中正身旁出门,摔得珠帘一阵劈啪作响。
  王中正在后面摇头,太后的性子还是太软了,竟然容得太妃如此放肆。
  尽管从先帝时起,向太后就与朱太妃不对付,可现在都没先帝撑腰了,太后更是得到了几乎所有重臣的拥戴,朱太妃竟然还敢时不时地冒犯一下太后,于今更是敢插手国家大事,这不能不说是给太后的性子惯坏的。
  别说是换做权势犹如吕、武的章献皇后,就是曹、高二后,都是没哪位嫔妃敢在她们眼前炸毛的。
  仁宗时,宫中兵变,慈圣曹后能指挥宫女、内侍拿着弓刀跟乱兵对阵,而高太皇,能顶着姑姑兼姨母的慈圣,能压着做皇帝的丈夫,这更是威风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7/17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