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校对)第1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1/1757

  一行人走过去时,她们纷纷都跪了下来。
  来到中国的倭人,平一郎都问过她们的姓名和年龄,也是他一一登记起来。最小的十岁,最大的有四十多。太小,太老,他的主人和另外几位东家都不肯买。
  尽管被当做奴仆买下,但平一郎还是为他的同胞感到庆幸。留在国中迟早要死,多少贵人被送进矿山里面挖矿,没两天就被拖出去丢了。
  每天都能吃到这么好的食物,山里的狼和熊,一个个都是毛光水亮,要不是契丹蛮子一个个都喜欢射猎,闲来无事就拿着弓,带了鹰犬入山,山里的野兽早就下山来攻击村庄了。
  平一郎没有时间感叹什么,不说日本与中国的差距,就是与契丹,也是天差地远。他的国家在自己的天地里称王称霸太久了,完全忘了这个世界有多么残酷。
  当契丹蛮子跨海而来,天下升平的梦境便彻底破碎。
  每一个契丹蛮子,都装备着比将军最好的甲胄都要坚固的铁甲,拿着名匠打造的唐刀也比不过的钢刀。
  在过去,日本的唐刀大批大批地被中国的海商买走,那时候,国内还嘲笑过中国的匠人,连柄好刀都打造不了,难怪被契丹蛮子欺压。
  只有到了中国……其实还没有到中国,平一郎就见识到了中国的刀剑有多么犀利。
  就在船上,水手们人手一把钢刀,全都是能将上等唐刀一刀砍断。
  那些高贵家名的武士,在契丹入侵之后,有很多都下海做了海贼。他们平常都躲在濑户内海中,一看到商船过来,就一起冲上来。
  这一艘大丰号从界镇满载着妇孺返回中国的时候,就遭到了海贼的攻击,一时间二十多条小舢板围攻上来。
  七八个武士跳上了,一个个手持太刀,身手矫捷。
  几名在本国招收的水手边逃边拿着木桨挥舞,但手腕粗的木棍都被一下砍断,下一刀,就被砍死在甲板上。
  平一郎即使在宫廷中,也很少见到这般身手的武士。
  可船上的汉人水手拿着自己的钢刀迎上去时,一刀就劈断了对面武士使用的太刀。
  只是好勇斗狠的水手,就靠着手中犀利的钢刀,与剑术高超的武士斗了个不相上下。
  等到船主让人搬出了藏在船上暗格中的虎蹲炮,武士们就彻底败了。
  火光一闪,虎蹲炮就将船头上的数十名旧日的武士打成了齑粉。他们身上流出来的血,把甲板都染得通红。
  就在那一刻,平一郎再一次确认了,想要复国,只有在大宋才能找到道路。
第三十七章
异乡犹牵故园梦(下)
  看过了工地,来访的两位贵人没说太多。
  那位小官人本是一脸好奇,但去看了倭人所住的窝棚之后,表情也变了,似乎是对居住环境很有几分不满。转去看今天工地上的午餐,脸色就更不好看了。
  在平一郎看来,工地上今天的伙食已经比平日好得多了。竟然都是干饭了,还有咸鱼萝卜汤,这在之前一段时间,是大小工匠们的伙食——大工的伙食还更好一点,能多一盆肉菜。而打杂的妇孺,只有稀粥和小块的腌菜和咸鱼吃。
  可落在那位小官人眼里,竟然还是皱眉,“今日只如此,可以想见平日里是什么样了。”
  旁边他的叔叔冯大东家则很会做人,安抚道:“等他们开始上工,自然能吃上好菜好饭。陈东家能舍得老本,供给他们一日三餐,已经是难得了。许多地方农忙帮工,地主家也只会给一天两顿。”
  那韩小官人虽仍是不满,却也不敢不听他叔叔的话,点头受教,但又不甘心地暗暗瞪了平一郎的主人两眼。
  平一郎的主人看着气氛尴尬,忙低头弯腰,上前赔着笑说了好些软话,又猛打眼色,让平一郎在旁帮腔,这才把这位小祖宗给敷衍了过去。
  不过韩小官人的好奇心还是收敛了起来,变得跟他的叔叔一样没有太多的话,只看不说。
  平一郎的主人只能搓着手,赔笑着请两位客人先上船。
  船是江船,之前载着一行人从松江旁的别院抵达这边的工地。到了中午的时候,上面已经准备好了酒席,就等着主人和客人们入席。
  正要开席的时候,其他几位预定在倭人坊安家立业的大东家,都不知从哪得到了消息,纷纷跑了来。
  其中一位大东家,比平一指的主人还要胖三分,个头只能到胸口,长得就像一颗球,平日里,走一步路都要喘三口气,可平一郎望向岸边的时候,却震惊地发现,他竟然是骑着快马过来,下马的时候不仅仅他喘得快要断气,连下面的骏马也一样快断气了。
  其他大东家的情况也差不多,一个个都是步履匆匆。有两人共乘一艘车船,用人力脚踏,在水面上速度如飞。另一人也是乘了快舟,两排桨手将这艘前面有个龙头的细窄船只,划得几乎跃出水面,顺滑得仿佛就是在冰面上滑行。
  待这几位走上船来,只跟平一郎的主人冷嘲热讽地寒暄了两句,便忙不迭地上前向两位客人行礼。
  平常一掷千金,或是爱吹嘘自己的兄弟在京师有多高身份的贵人们,在两位客人面前,就像是下仆见到了主人一般谦卑,说尽了好听话。
  看到这一幕,平一郎哪里还会不明白,今天过来的两位客人,身份有多么尊贵。只是在一干东主的寒暄和问候中,却都不约而同地避开了两位客人的身份,竟然一个字也没提到。他们这么做,也从另一个角度,让平一郎了解到客人们的地位。
  凭空多了几位客人,但宾主入席并没有耽搁。船上的大厨是平一郎的主人从扬州城特意聘来,早就预备好多余的材料。
  平一郎捏着筷子,坐在最下首,虽然说他是丝厂未来的管理者之一,但依旧是仆从的身份,在这里能有一个位子,的确是被抬举了。不过以他旧日的身份,仅仅是能够入席,平一郎也不至于到受宠若惊的地步。
  这是正式的宴席,看盘,干果鲜果,咸酸果脯,冷碟、热菜,按照正式程序一道道端上来,一巡酒过后,就换上两道新菜。一道道菜换得让平一郎目不暇接,即是几年前,他还是极尊贵的身份,在宫廷中,也没有享受过如此丰厚的宴席。
  也难怪当初在日本时候,他的主人带着他去赴契丹大官的宴,出来后便不屑冷笑。当日的宴席,已经让平一郎为之惊叹,不敢视契丹为蛮夷。而今日,契丹人的宴席,又不知差了多远。
  不过让平一郎来说,这次的酒席还差了一点。
  尽管就在江边,尽管离东海也不远,但这一顿午餐,摆上餐桌的全然不见最受欢迎的鱼脍,即使有了鱼和虾,也全都是蒸熟,烧熟的菜肴。
  平一郎的主人平日里最喜鱼脍,去日本时吃海鱼,回到中国就吃江鱼,据他主人说,天下鱼脍味道最好的还属开封熙熙楼做的黄河鲤鱼,但那只有入京的时候才能吃到。
  为了就着贵客的口味,竟然连菜谱都换了。巴结到了这副田地,那两位的身份到底尊贵到哪个地步?平一郎的心中越发地好奇了起来。
  饮了十七八巡酒,那位冯大东家似乎酒有些上头,指着菜盘子问平一郎的主人,“听说陈东家你最爱吃鱼脍,每餐无脍不欢,今日怎么不见?”
  平一郎的主人赔着笑脸,“害怕贵客吃不惯,也就没上了。若是大东家想要,在下这船上,也有刀工最好的大厨,可以用现钓的江鱼割了做鱼脍。”
  “罢了,不用劳烦了。”冯大东家摆摆手,“除了在京师和乡里,我就只吃热的熟食,水也只喝烧滚过的开水,要不然,有几人能走南闯北十几年没生过什么大病?”
  一位东主连忙拱手道:“多谢大东家,在下可是又偷学了一招。”
  一群贵人哈哈地奉承笑着,冯大东家不在意地摆摆手,“学就学吧,我那表兄盼着人人都学。陈老兄你这好吃鱼脍的习惯,倒是跟欧阳六一公一样。六一公家有一厨娘,最擅做鱼脍。猢狲入布袋那一位,每隔几日就提着鱼上门,要尝那厨娘的手艺……”
  冯大东家讲起了古,几位东主赔笑点头,凑趣地说着话。
  平一郎却不知道他们说的是谁。如果是唐人的名家,他一准知道,但日本与中国久不通往来,今人轶事,却是懵然无知了。
  他只注意到了冯大东家的说话口音,在酒后已经与方才听到的标准官话截然不同。
  不论是闽语还是吴语,平一郎都能听能说,这也是来日本的商人最常说的中国方言。而中国的官话洛阳雅音,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可他也勉强能够听和说了。
  而冯大东家现在的口音,则与平一郎所了解的几种汉家方言都不一样,只是与洛阳雅音近一些。
  应该是北方话吧。
  平一郎饶有兴致地一点点分析着对方的身份。
  不过知道酒席结束,客人们乘醉而归,他也没能从酒席上的言谈中,找出透露了对方身份的关键。只知道是很尊贵的贵人。
  即使是平一郎,知道大宋朝中有一人姓韩,身份极为尊贵,据称是菩萨转世,在契丹人口中也不敢有分毫不敬。但平一郎并不认为两位客人会是那位贵人家的人,他们怎么可能会与商贾厮混?
  也许是因为晚上想起过那一位,所以次日无事,平一郎便上街寻了一间书坊进去。在种类繁多的书籍中,专门挑选了那一位署名的著作。
  就在他拿起一本那一位没有署名,却被书坊小工赌咒发誓说是其亲笔所撰的小说,便听见背后有人说,“这些书籍都禁止夷人购买,要是你买书的事给人报了官,就是你家主人也会受到惩罚。你还是谨慎些个好,你家主人不是没对头。”
  平一郎忙放下书,回头看时,却见是昨日的那位韩小官人。
  相貌英俊、身形挺拔的少年,身上依然朴素,看不见任何饰物,只有手上,不合时宜地拿着把折扇。在他的身后,有两名精悍的伴当,正警惕地打量着自己。
  平一郎忙上前见礼,韩小官人大剌剌地受了礼,指着他方才挑选的几部书,“不要买这些书,会害了你家主人。朝廷的这条禁令,平常虽没人管,但若是有人首告,衙门里也不可能不理会。”
  平一郎还没说话,旁边的书坊小工就听见了,忙不迭地挤到平一郎和书架子中间,警惕地瞪着他。
  这下子平一郎自不能再买他心仪的几部书,失落地从书房中出来,不敢对韩小官人有何怨言,但回头望着书坊里面,也不免还有几分依依不舍。
  “想看书的话,先拿到户籍再说。”韩小官人说道,“有了大宋的户籍,就算是中国之人了。不再是外夷,自然是想买什么书就能买什么书。”
  “多谢小官人指点。”平一郎恭声道谢。
  韩小官人一摆手,“你也别谢得那么快,这的确是个办法,但一个外人,想要拿到中国户籍,哪里有那么容易。还不知道要几年呢。”
  “但总算是个念想。”平一郎叹道。
  韩小官人眯起了眼睛,眼神中又泛起好奇的神色,“你之前说你自己是倭国的普通百姓,我就不信,你说话一点都不像。这下子,可更难让人信了。能识字读书的,大宋的男子中也不过十之一二,我可不觉得一个普通的倭国庶人,能通读汉家书籍。”
  平一郎张口结舌,吞吞吐吐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小人……”
  “算了,反正现在也没倭国了,你是什么身份都不重要。”
  韩小官人善解人意地轻轻放过,却让平一郎脸色苍白起来。
  啪的一声惊堂木响,侧前方的酒楼上传来抑扬顿挫的念白声,“话说那宋江……”
  韩小官人被转移了注意力,抬头看过去,那间酒楼二楼坐满了人。“原来是说九域的,就是你方才要买的《九域游记》。”
  “是韩相公所撰的《九域》?”
  “难道还有别家的吗?天下分九州,九州之下又各有九州,大宋所居这赤县神州只是小九州中的一个。韩相公早年逢仙,周游了这九九八十一州,回来后就无所不知,创下了好大一份事业,做到了宰相。韩相公心胸一向宽大,并不敝帚自珍,又曲笔托名写了这部《九域》,希望别人也能有他这份际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1/17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