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校对)第16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8/1757

  许久,老者问道,“汝在监中,可闻同学间议论二相。谓其安国欤?乱国欤?”
  少者眨了眨眼,看了看老师,决定还是说一点实话:“学生听人言,二相兵在其手,粮秣不缺,纵有民乱,挥手可平之。况天下四疆皆乏人垦殖,乱民遣送南洋、云南、西域屯垦,难有大乱。”
  “外即有乱,内如何无变?”老者言辞铿锵有力,“若朝堂上下一心,即陈胜吴广亦难得志。然彼辈禁天子,瞒太后,把持朝堂,天下人苦其久矣。若有匹夫振臂一呼,从者必如蜂起,其二人纵欲保全首领退居乡里亦难矣!”
  ……
  韩冈和章惇丝毫不知相去不远的地方,正有人说他们日后头颅难保。
  即使知道,那也是他们日常所受到的无数诅咒之中微不足道的一句,完全不会放在心上。
  韩冈上了章惇的车,今日蒸汽机在农耕上的成功表现,让他颇有几分欣喜,“觉得今天的机耕怎么样?”
  “像个玩笑一样,还拿根桩子转弯。玉昆你说的蒸汽机车呢?”章惇只给出了摇头作为评价。
  机耕法,在田中翻土的时候的确很快,但转弯时犁头就卡了几次,差点将辅助转弯的桩子带倒,等耕犁到了蒸汽机的这一头,还要人手搬上一次,看起来笨拙得很。
  比马和牛的确是快了,日常使用的成本也低,维护成本同样不高,可是对比起韩冈曾经描述过的画面,今天看到的一切就差了不知多远。
  “哪里有那么快的。”韩冈拿着常年使用的语句,熟练地推搪道,“这是要花时间去研究的。”
  “锅炉和蒸汽机还连着管子,什么时候能合在一起?”章惇更是熟练地质问,“玉昆你当初还说过蒸汽机车下田的,已经等了很久了,该不会跟铁船一样,要等上二十年。”
  “铁船早有了。”
  “小儿玩具也能算?”
  韩冈曾经对章惇描述过机车耕田的场面,也就是提前了千年将他记忆中的大型机械化农场给描述出来。
  但到现在为止,机耕法依然只是将蒸汽机放在田头,远远地牵着铁犁走。而京师和秦州天下间仅有的两家能够批量生产蒸汽机的机械厂,也只是试着将锅炉和蒸汽机合并在一起,设法能安在四个轮子的车架上。
  韩冈对此并不着急,依然保持着充分的耐心。
  毕竟仅在两年前,两家机械厂也只是在生产蒸汽抽水机,甚至还不能说是蒸汽机。
  之后在设计上有了突破,真正能够作为动力源的蒸汽机终于出现。但两家机械厂的重心在此之后,几乎全部放在行驶在铁轨的蒸汽机车上,小型化、集中化,能够用在农业上的蒸汽机,依然还是个难点。目前只能在实验农场中使用。
  跟韩冈你来我往地说笑了几句,章惇一笑,从板壁上的暗格中摸出了一瓶葡萄酒来,半瓶鲜红的酒浆,在透明的玻璃瓶中摇晃。
  拔开软木塞,章惇又摸出了两支玻璃酒盏,闲适地给自己和韩冈各倒了一杯。
  他将酒杯向韩冈举了一举,轻呷了一口,喷着浅浅的酒气:“果然只有甘凉产的葡萄才适合酿酒。”
  韩冈这辈子上辈子都对葡萄酒没有太大的兴趣,只虚虚地沾了一下唇,“北庭的葡萄也不差,酿酒的渊源比甘凉还更久一点。”
  章惇三只手指捏着酒盏,低垂眼帘,看着杯中的血色酒浆,“两年后能做出来吗?”
  章惇还是在问之前的农用机器,韩冈摇头,“这可说不准,得看运气了。也许明天,也许明年。”
  章惇一扬脖子,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拿出手巾擦擦嘴角,“那也不用急,免得乱中出错。”
  看着章惇一口喝下一杯急酒,韩冈一笑,“等蒸汽机车上路,也就能分出一部分精力去开发农机了。”
  章惇极轻微地点了一下头,神情莫名地缓了下来。
  蒸汽机车上了铁路,铁道总局辖下的数以万计的挽马就会被逐渐淘汰。到时候,出行就会更加方便,迁居也越是容易,失地农民的怨恨自然不会积蓄到危险的地步。
  就像锅炉,不装一个减压阀,将水闷在锅里去烧,最后得到的将会是一个大号的炸弹。如果装了减压阀,压力过大时及时减压,那么结果将会完全两样。
  韩冈举了举酒盏,“早点将辽国打下来,有什么事就都不用愁了。”
  章惇并不贪心地说,“暂时收服燕云和辽土就够了,剩下的可以慢慢来。”
  韩冈失笑,“辽国也就这几片好地。”
  西京道、南京道、东京道,辽国的这三个行政区,可耕地的数量相当于河北的三五倍。那里便是章惇和韩冈安排的减压阀之一。
  还有南洋,还有西域,还有城市中不断发展的工商业,都像沙子吸水一样吸取劳动力。
  只要能够让减压阀门畅通无阻,那么国中的形势即使有所恶化,也能轻易地镇抚下来。
  从实验基地到京城外墙要一个时辰以上,韩冈和章惇就在车上把盏闲聊。
  因为是宰相的车队,一路畅通无阻。走在前面的车马,一见到后面的声势,都让道一旁。
  直到接近南薰门的时候,车队速度忽地就慢了下来。
  过去城门因为要对进出的车马和行人进行检查,还要征收税金,一向是道路堵塞的重灾区,但如今为了保证道路畅通,城门前的检查几乎被放弃了。只有前几天,抓枪手的时候,才加强了一下,随着枪手主动投案,明面上案件业已告破,为了保证通行顺畅,这检查就又松懈了下来。
  现在城门又堵了,章惇和韩冈的队伍中,立刻就有人上前去查问。
  两人很快转回,向章惇和韩冈报告说,是城门上面掉了两块砖下来,砸坏了一辆公共马车。
  车厢没被砸到,但车夫和拉车的两匹马给砸死了。十几名乘客被扶下来的时候,个个面无人色。尤其是看见了前面的车夫和挽马的惨状,好几个就在路上吐开了。
  指挥交通的交警第一时间就从城门里跑出来了,他们刚刚从军巡院中分离出来不久,对待百姓的态度,还是维持了旧日习惯,随手就用上了警棍。
  几棍子挥下,几名壮年男子嗷嗷叫着跑开了,其他人也连忙跟着散去。刚刚驱散了围观的人群,韩冈和章惇的车驾就到了。
  当值的交警,值守的城门官,还有一名戴着藤编头盔的匠师,被拎到了两位宰相的面前。
  “潘泰。”韩冈一口叫出了第三人的姓名,“是你们把城砖弄下来的?”
  开封新城的城墙,基本上被使用的机会不大了。城墙顶端能并行六辆马车的宽度,也就难免被打上了主意。
  在城墙顶端修一条五十里长的环城铁路的提案,得到了都堂的批准,在一些非城门的墙段,已经开始道路的铺设,但城门,因为总是人流汹涌,为了保险起见,这里的路段正在进行目前为止最为严格的安全检验。其中的一名分管者,就是潘泰,曾经拜见过韩冈一回。
  潘泰瑟瑟发抖,当他得知两位宰相车驾就在门外,早吓得面无人色,要是章惇和韩冈来得快一点,这落下的砖石起步时就要砸在韩冈和章惇的头上?
  他颤声叫道,“相公明鉴,落下的城砖并非来自城头,而是门券啊。下官再如何敲打城砖,也弄不下门券的石头。”
  所谓门券,就是城门上端的拱形部位,这里想要掉下来,正常情况下可不容易。
  韩冈向章惇瞥了一眼,如果想要兴起大狱,今天这件事完全可以说成是要刺杀两位宰相,可以帮一下吕嘉问,但作为主持者的潘泰肯定就难逃一劫。
  “叫你们小心再小心,还这么疏忽大意!真当都堂的话是耳旁风了!”
  章惇厉声呵斥,但骤然间的放松,潘泰差点就瘫下来——只是疏忽大意,而不是行刺,一条小命总算是保住了。
  韩冈先冲章惇点点头,以示感谢,这件事在他们看来只能算是意外,并不像是谋划,虽然肯定要进行检查,但没必要当面惩罚潘泰,得等调查的结果,现在安抚一下才是最好的。
  他对潘泰道,“从今以后,城门段只许夜间检测、夜间施工。车辆所受损伤,还有人员抚恤,铁路总局不得推诿,要及时处理。”
  潘泰连连点头。这些事,不要韩冈说他都会去做的。
  “算了吧,新城城墙本也不算牢靠。”章惇又一句话开释了潘泰,他笑着问韩冈,“城墙顶上的环城铁路这就要修了,玉昆,你的蒸汽机车呢?”
  韩冈摇摇头,打发了潘泰和其他两人,车队重新启动,这是从城门跑出两人来。
  韩冈和章惇都轻噫了一声,那两人,使他们两个各自所熟悉的亲卫。
  亲卫分别来到章惇和韩冈身边,同时递出了一张纸条。
  章惇展开一看,脸色微变,先惊后笑,嘴角尽是冷嘲,“文彦博上京了。”
  韩冈将手展开,他手中的纸条也是同样的内容。
  “这老货。”章惇头疼地抓了抓下巴,“可别死在京里。”
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师(四)
  唐梓明把炭笔压在嘴唇上,两只眼睛盯着他的笔记本。
  方才他拿着炭笔,在随身的小笔记本上,将都堂新闻官说的每一句话都飞快地记录下来。
  现在就在回头一条条地与记忆对照着来看,确定有没有记错的地方。
  对唐梓明个人来说,在这过程中,值得发掘出来进行重点报导的新闻点,自然而然就会浮现出来。
  唐梓明很相信自己看到新闻时的第一感觉,每一次感觉浮现的时候,都会帮助他轻易抓住读者们的关注点。这种宛如天赋一般的直觉,让他进入了天下最大的报社,也让他在竞争激烈的报社中站稳了脚跟。
  “江西,暴雨,太常韩,救灾”。
  又下雨了!江西今年的收成算是彻底完了。这是方才速记时,唐梓明脑袋里冒出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念头。
  今年京畿、江淮大涝,各路受灾情况严重,几处主产区补种之后只能勉强保证当地口粮,粮价能否稳定,这就要看都堂下一步的应对了。
  唐梓明想着,随手写下“粮价”二字。接着又在韩字上画了一个圈:
  翰林学士、判太常礼院韩忠彦这个人选也是可圈可点,如果联想到这几日吕枢密主持的行动,这一个任命是为了避免韩议政做出错事,还是以便调查,应该是有些说道的。
  另外,今年的灾情,必定对北面的战事有所影响,影响到至少千万石的粮食运送方向。按照都堂的声明,战争必然会继续下去,但会否在今年大举进攻?还是先稳定战线,然后等明年后年北进。
  随手做了一个标记,唐梓明暂时把这个想法放下了,回到江西的暴雨上,韩议政受命主持救灾,恐怕也是要借用他的世家子弟地位,能够抛下顾忌对一些官员下狠手,这一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少新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8/17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