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校对)第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1757

  韩冈皱起眉头,为章惇担心起来:“万一有人见检正你行事阔达,升起了不轨之心,又该如何是好?”
  “以我的手段,自不会让他们有机会作做不轨之举!”章惇对韩冈的担心毫不在意,他抬头很自负地说道:“大凡役人者,授其法而观其成,苟不如法,自有刑律候着!使人可尽其才,吾当为之。底下的琐事,便由他们去做。吾只需做一监察,又何须事必躬亲?当然能有空喝茶闲谈。”
  章惇的一番话,让韩冈有会于心。他赞道:“如果在下说检正疏其小节,执于大略,乃是宰相气度,不知算不算奉承?”
  章惇闻言,顿时放声大笑,“玉昆之赞,吾当仁不让。宰衡国事,吾之所欲,也是迟早之事!”
  章惇丝毫不掩饰他的野心,韩冈也不免要佩服他的自信。宰相一职,开国以来,也不过几十人坐上去过。就算是一榜状元,能做到宰相的,也不多见。乃是人臣的巅峰,不是那么容易爬得上去的。韩冈虽也是有心于此,但现在还做不到章惇这般能放声豪言,这其中,并不仅仅是性格上的差别。
  又说笑两句,章惇终于跟韩冈谈起正事。他收起了笑容,正色对韩冈道:“其实今次中书发文招玉昆你上京,主要还是天子想见玉昆你。你在过去立下的那些功劳就不提了,天下间,弱冠之年便有如此功绩的也就玉昆你一人。你的名字,早已让天子记下。现今连韩子华都上表要用你,官家当然想见你一见。”
  章惇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看了看韩冈,却见这位年轻人仍是一副从容淡定的微笑,不见任何情绪上的波动。章惇不由得有几分佩服起韩冈宠辱不惊的气度来。换做其他官员,听说天子一直看重自己,赶着要召见,怕都是要涕泪横流、激动不已了。
  又喝了口茶,斟酌了一下言辞,章惇方才道:“不过玉昆你昨夜在王相公那里,把话说岔了。对横山的事指手画脚作甚,冷水也不是你该泼的。”
  “事关国事,不能欺瞒。”韩冈很坚定地摇了摇头,但又很坦陈地说道,“不过这也是下官不想离开秦州的缘故。”韩冈自知他的一点小心思,毕竟瞒不过明眼人,还是直言为上。
  “我知道因为有王子纯【王韶】在,加上你在河湟的心血,所以才不想离开秦州。可你要看看是谁对你说话!王介甫!韩子华!两名宰相都要你去延州,你还推搪什么?!让你去延州,就去好了,把疗养院办起,将伤兵们照管好,其他的事何须你操心?功劳不会少你的,有过不会摊到你身上。你以为天子和王相公对你的看重是句空话吗?即便横山那边,最后结果真如你所说,也不过连带着吃点排头,最多降一官,转眼就会升回来,甚至能超迁一官补偿玉昆你!何必把话说得那么绝?”
  章惇近乎推心置腹的一番话,让韩冈有些感动,但他并没有半点后悔,他相信自己的决定和判断——韩绛必败无疑——只要这一点确定,不论王安石现在怎么想,只要最终横山战略宣告失败,那么最后的胜利必然是他韩冈的。
  “不如此,不足以证明下官对横山战事的看法!”
  章惇深深盯了神色坚毅的韩冈一眼。无奈地摇起头,叹起气来:“现在说什么都迟了。王相公已经发了狠,延州,玉昆你还是要去;功劳则是你自己不要的,日后就不会算给你;还有觐见天子一事,也一起没有了。”
  韩冈的脸色这下终于有点变化了。人心当真难以预料,韩冈的确是没想到王安石竟然还会耍小孩脾气。现在王安石硬是要他去延州,加之韩绛的两本奏章还在天子案头上,两名宰相一齐用力,这个任命想推掉都难了。
  “其实王相公虽然有些火气,倒也没真的阻拦官家召见玉昆你。昨天三更时,官家还特意遣了内侍到中书来。说是要中书候着,等你入京,就即刻安排你越次入对。”章惇抬眼看了看韩冈,又叹着:“不过当值的冯当世给挡回去了!”
  韩冈将提起的心放了下来。夜半传谕,这实在太过了一点。这已经不是受宠若惊的问题了,要是没被冯京挡回去,那自家可就是成了众矢之的。御史台里的台官们,说不定就要盯着他韩玉昆,也好来完成每月的功课了。
  可以算是逃过一劫,韩冈倒也有着一点感谢冯京的意思:“冯大参之刚直,着实令人敬佩!”
  “刚直?”章惇不屑一笑,不只是针对韩冈的话,更是为了他对冯京的评价,“对上天子的时候,自然人人都会刚直。不过一点小事违了天子之意,难道官家还能降罪他这个执政不成?没后果的事,谁还会怕?平时的冯当世,可不是这副模样。玉昆你也是出自陕西,难道不知他的那个匪号?”
  韩冈抿起了嘴,想笑。冯京的那个见不得人的匪号,他转在嘴边,倒也没有刻薄地说出来。金毛鼠相貌出色,但可就人品堪虞。在京兆府任上,贪得城中商家鸡飞狗跳——这也难怪他,商人出身,对钱财的确是看重了点。说起刚直,能让俞龙珂和瞎药都求着要赐姓包的包拯包孝肃可以算,冯京可就远远不够资格。
  一名吏员这时在院外叫了一声,等章惇招了手后,就匆匆上厅来,把他手上的一份公文交给章惇,“延州军中急报,还请检正查收。”
  章惇接下了,看了眼火漆的完好程度,便点头应了。
  吏员匆匆离开,韩冈看着他的背影,心中的疑问越来越高涨,“军情为何不递到枢密院,怎么送到中书来了?”
  “因为陕西、河东宣抚司是由韩子华亲领,天下间没有宰相要向枢密院报备的道理。别的都能让,但权位之别,却容不得一点他人沾染。延州的文字都是先发回中书,再由中书依照事宜缓急,决定是呈交天子,还是转给枢密院。”章惇弄开火漆,随手翻了翻,招了远在院中守候的小吏过来:“抄写之后,转交西府。”
  见章惇脸色变得沉重起来,韩冈心中有些打鼓,小心翼翼地问道:“究竟出了何事?”
  “绥德城中,两万大军已然点集,箭在弦上,随时便会引弓而发。”章惇完全没有对军事情报保密的念头,看到刚刚自关西而来的韩冈,也不觉得有必要向其隐瞒刚刚收到的情报。“对了,玉昆,还没问你为何对横山一事这么不看好?光是罗列出一些困难,应当不至于让你望而生畏!”
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二)
  韩冈听见章惇发问,却也不便把自己的真实理由说出来,想了想,只好随便找个理由搪塞一下。
  “凡事分阴阳,阴阳皆否,内外皆困,便无一事可成。如韩相公统军攻横山。昨日在王相公府中所言诸事皆为外因,至于内因,则是韩相公御下不正,大损军心士气!其中尤以环庆一路为甚!”
  章惇脸色一变,沉声追问:“这话怎么说?!”
  韩冈便把他经过关中时的一番见闻,还有汉番两军之间的险恶关系,都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韩相公不能秉公而断,让军心怨艾沸腾。天时地利人和,这其中有哪一条韩相公能对西贼占上风?”
  “吴逵?……广锐军的……”章惇仰头想了一阵,对韩冈道,“玉昆你所说邠宁广锐军都虞侯吴逵,在前两天宣抚司送来的急报中,已经被下狱收监了。”
  “怎么会?!”韩冈大吃一惊,他瞪大眼睛,“前日过长安京兆府时,下官尚与其同路,那时尚且安好。怎么下官才上京,这吴逵下狱收监的公文就已经到了?!”
  “陕西宣抚司的公文,全都是走得急脚递。日以继夜,千里一日而过,从京兆府至东京,不过一千多里地,一两天就能走完,可比玉昆你一程程地乘驿马走上十几天要快得多。”章惇起身,从摆在桌案旁的架阁上翻出了一份公文来。打开来看了一眼,低声冷笑:“果然就是这一份!”再看看写在公文最后的标识,“看时间,是五天前的事了。”
  他转回来,把手上的公文递给韩冈。韩冈连忙翻阅着这份前线急报,越看越是觉得火大。上面说,吴逵曾与王文谅同出寨,共击一贼。但接战时,连呼吴逵不至。并说吴逵“扇摇军士”,谋图不轨。因此将吴逵下狱。这其中每一条罪名,都要治吴逵于死地。
  “王文谅这蕃人,分明是挟怨报复。”对急报中罗列的罪名,韩冈决计不信。若是真有其事,当日在道左客栈中,两边争执起来的时候,王文谅怎么不说出来?
  章惇这时从脑海中搜索着记忆,王文谅这个名字,有好几次出现在他的眼前过,“关于王文谅与从官争执,尚记得好像还有一个赵馀庆,是个蕃官……”
  韩冈点点头,他也是记得:“就是被王文谅说成是约期不至,以失期的罪名下狱的赵馀庆?”
  “对!”章惇一拍桌案,他终于全想了起来,“官家当时曾亲下手敇,诏释这名蕃将,让他戴罪立功。但韩子华却还递了好几本奏章回来,说是要严加处置,以正军法。不过因为官家的坚持,所以最后赵馀庆还是被放了。这件事里,延州、开封之间文字往来好几次,因而我还记得。”
  韩冈摇头叹息,“王文谅仗着韩相公对他的信任,恣意妄为。赵馀庆之事,已经难以查清真相。但王文谅与吴逵不合,以至于差点大打出手,在下是亲眼看到的。想不到以韩相公之智,也不免被王文谅这蕃人所蒙骗。想那吴逵在广锐军中威望甚高,所以他才会给吴逵加上一个‘扇摇军士’的罪名。”
  章惇很清楚朝廷对武人的顾忌和偏见,“如果这一条坐实,吴逵当会被一正军法了。”
  “本来就是子虚乌有之事,但吴逵在广锐军中威望甚高,说不定会弄假成真……”
  章惇沉吟起来。他现在已经开始支持杀吴逵了,至少不能让他继续留在环庆。这样威望甚高的将校,又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一旦有了反心,就会很危险——过去多少兵变都是由此而来,由不得章惇不担心。
  不过,最终他还是轻轻地摇了摇头,这不是他能干涉的事。
  韩冈看破了章惇的想法,他问道:“关于吴逵和王文谅之间的纠葛,检正还有王相公应该不会跟韩相公提吧?”
  章惇笑了一声,却不回话。都心知肚明的事,就没必要说得太清楚了。韩绛在外领兵,王安石只会全力支持,却绝不会插手其中。别说吴逵的一点冤屈,即便韩绛本身有什么问题,在即将展开的大战之前,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韩冈也清楚这一点,暗暗叹息,“想不到还是得去延州。”
  章惇则让韩冈放宽心:“玉昆你可以放心地去延州。如果今次战事真的一如你事前所料,最后是损兵折将劳而无功,王相公必然会代玉昆你在天子面前分说明白,绝不至于降罪于你。”
  王安石的人品,韩冈还是信任的。有王安石在宫中为自己缓颊,就算韩绛大败而归,对自己来说结果还是好的。但若是韩绛得胜而归,那他可就要丢脸了——王安石或是韩绛不会真的一点功劳都不给他,可如同丢下来的骨头一般的功赏,比起责罚更让人难以接受。
  也幸亏韩冈对于自己的判断,有着决不动摇的信心,才能微笑着向章惇表示感谢。不过他还是有些无奈,他今次来中书,可不是为了聊天的。
  章惇像是看透了韩冈的想法,笑道,“王相公不到午时不会从宫里回来,就算回来,事情也不会少,你的事也不会有空处置。冯当世那边,玉昆你也不必去见,他好像一直都不喜欢你。直接就在这里帮你把召令给缴了……还有,玉昆你既然不想跟韩子华那边有瓜葛,我会帮你再劝一下王相公。将你去延州的职司改为临时的差遣,原本在秦凤的职位都不会变动。这样玉昆你应该可以放心了吧?”
  章惇这也算是为韩冈尽心尽力着想了,不管他实际上是有什么打算,但从受到帮助的方面来说,都是值得感谢的事。韩冈遂重新起身,向章惇郑重行礼道谢。
  章惇很看好韩冈,难得的经世济用的人才,文韬武略皆有所长,而非是只懂得说嘴的清谈之士。章惇对前途有着自己的一份考量,光是跟在王安石身后按部就班地晋升,满足不了他。而在他的计划中,韩冈可是一个很重要的助力。
  一番深谈之后,又订下了晚间的樊楼之约。原本章惇是要让路明去请韩冈,谁想到韩冈今早就送上门来,便也一并说了。
  韩冈被章惇送了出来,而且是一直送到了院门外。见着章惇下了门前石阶,与韩冈殷殷告别,周围中书门下的官吏们都吓了一跳。
  在一般人眼里,章惇这位检正中书五房公事,素来自负才高,都是倨傲无比,极少看得起人。能让他出门相送,一个月也不一定能有一个。
  “那个究竟是谁啊……”
  “傻了吧,这都不知道。天子昨夜要见,被冯大参堵回去的那位。”
  “天子要见?!难怪章检正这么看重他。”
  “到底他立了什么功劳,让天子都要赶着在夜里传谕?”
  “不知道前些日子上京来的那群蕃人吗?都是他帮着王韶给捉来的。”
  周围一片窃窃私语,章惇视线横扫了过去,脸色微沉。显然对这些紧咬耳朵根子却不去做事的胥吏们有些恼火。这群胥吏都是在中书门下混迹多年,论起察言观色的本事,比起一般的官员都要精深许多。被章惇一瞪,情知不妙,便立刻卷堂大散,转眼周围就不见人迹。
  “检正果然御下有方。”韩冈不禁赞了一句。
  “还是多亏了玉昆你,加俸一议,让这等小人都转而拥护新法,使唤起来也顺手了许多。否则就算上面推行,底下人给你做手脚,照样什么事都做不成!”
  “并非在下之功。动嘴容易,动手才叫难。在下只是说了一句话而已,真正让新法得以推行,让衙中胥吏俯首帖耳,当是靠着王相公和检正的一番心血。”
  章惇笑了一笑,不再多言,与韩冈拱手告别。韩冈在章惇招来的一名胥吏的引领下,沿着刚才进来的路,向外走去。
  走上繁忙的廊道,韩冈回想着方才的一席话,其中章惇示好之意溢于言表。在韩冈看来,光是一个父亲的救命之恩,不足以让他如此殷勤——刘仲武也是救了章俞的一人,而且是主力,但现在他却还在偏僻深山中的者达堡内数星星呢!今次也不见章惇提起他。
  即是如此,那就是章惇有用的到自己的地方了。作为一枚棋子,有被人争抢利用的资格,也算是值得欣慰。越是重要的棋子,其位置就越是牢固。王韶、韩绛、王安石,还有现在的章惇,都看重自己的才能,韩冈至少不用担心他会被人当作弃子。
  不过韩冈还是喜欢做棋手。在古渭,韩冈虽然地位不比王韶、高遵裕,也算是棋手中的一员,不过到了京城,就只是一枚棋子。一边做棋子,一边则也是棋手,两边的身份并不矛盾。前次韩冈来京城,就出手帮着王安石下了几步,今次局面虽已与前次有别,但他也照样能做出一番事来。
  韩冈微笑着,和煦如春的笑容中,看不到半点他心中的阴寒。韩绛既然一个劲要他过去,那就去延州亲眼见证一下,见证自己的预言究竟是如何得到实现!
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三)
  韩冈赶在午时前回到居所。王韶他这边正好送人回来,看到韩冈,便是有些惊讶:“玉昆,怎么回来得如此之早?”
  “已经是午时了!”韩冈看了看天色,提醒王韶道。
  “午时算什么?去中书等差使,不到申时哪可能能回来?!”王韶可能是有着一段不愿去回想的苦难过去,两句话里就透出了他对中书门下的旧怨。“大概是玉昆你得人看重吧,王介甫和冯当世你见到了哪一个?”
  “都没见!”韩冈摇起了头,这两位他也不想见,“只跟章子厚说了两句话。他那边帮我们把事都办妥了,王相公也不会特地再招下官去。至于冯大参,他当是不喜见到下官。”
  王韶听出了韩冈对冯京好像有些看法,但他没心思追问这些小事,而是问着更为重要的一件事:“还是要去延州?”
  韩冈摇了摇头,“怎么都推脱不了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17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