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628

  蒲观水听着听着脸色却凝重起来。陈克的书中曾经介绍过大型农场的建设思路以及建设方法。蒲观水自家其实不怎么种地,读了之后只是觉得很有道理。没想到陈克居然在这大灾之年推行的是这样的策略。这份决心令蒲观水无法评价。
  而且陈克这次明摆着是要趁着灾年,官府不肯过多介入百姓自救,对陈克这种做法睁只眼闭只眼。但是一旦到了明年,地主们可就不会这么消停了。自古著名的借地事件就是“刘备借荆州”。这明摆着是有借无还的事情。更何况大农场一旦建成,哪里分得出是谁的地?到时候就算是分地,那也是陈克说了算。蒲观水不认为地主们多聪明,但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想来地主们都懂。
  何足道说完这些之后,很有礼貌的停了下来,等着蒲观水说话。却见蒲观水眉头紧皱,一言不发。在这么大量的工作中,何足道已经学会了耐心。他也不着急,就这么静静的等待。
  蒲观水想了好一阵,却没想出什么解决地主反扑的好办法,他问道:“文青准备怎么对付地主?”
  “文青先生对这件事没有详细说,观水兄若是想知道,到了凤台县直接问文青先生就好。”
  听了这话,蒲观水点点头。也只有如此了。虽然对地主的事情不能放下心来,但是得知陈克真的在这大灾之年顶住了,蒲观水也是心怀大畅。他也不再提地主,而是询问起更加详细的事情。
  何足道却没有接这个茬,他正色说道:“观水兄,既然你提到了地主的事情,我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何事?”蒲观水看着何足道那认真的神色,也很认真地问道。
  何足道的话说的很慢,“这次文青先生迎接观水兄,排了好大的阵仗。当地的头面人物统统都被请来。所以,想请观水兄见到文青之后,先向文青先生行军礼。”
  听了这话,蒲观水微微一怔。官场上谁先向谁敬礼可是表明低位的高低,如果蒲观水先向陈克敬军礼,那就意味着蒲观水主动承认了自己的地位在陈克之下。蒲观水虽然是安徽新军的三把手,但是就是在省府安庆,能让蒲观水先敬礼的也没几个人。
  何足道仔细看着蒲观水的神色,却见蒲观水只是沉思了片刻,就笑道:“既然文青兄能在凤台县站住脚,那我向他敬礼也是应该的。足道你放心好了。我会先敬礼。”
  一直以来何足道始终很镇定自若,但是听了蒲观水这朗利的答复,何足道却送了口气。
  “足道,除了这事,文青还交待了别的事情么?”蒲观水接着问。
  “没有了。”何足道连忙说。
  “那好,我有些事情却要问清楚。”蒲观水接着开始问自己关心的事情。
  蒲观水询问了无数的问题,直到何足道和蒲观水自己都筋疲力尽,才算是罢休。等蒲观水一回到自己的船上,巴有工就靠了上来。“协统,这帮人是什么来历。”
  蒲观水拿起茶壶来,给自己倒了碗水。保险团可不仅仅是空船来的。至少保险团为蒲观水的船队带来了足够饮用的清洁自来水。清澈的水质让蒲观水很满意。这几天没敢靠岸,船上的储备水也不充足,如果没有遇到保险团,大家就不得不喝河里的水了。“这就是我说的那个朋友。”
  “他们是吃水路的?”巴有工很感兴趣的问。
  “不是。”蒲观水答道。
  “那他们怎么有这么多船,这些水手也很不一般啊。”巴有工也算是老军伍,一眼就看出了关键。
  “我那朋友现在不过是占据了凤台县而已。这次去看他,也要帮他几个忙。”蒲观水说的很直白。反正就算是现在不说,到了凤台县巴有工也能看到。现在说反倒更显得有诚意。
  “原来如此。”巴有工意味深长的点点头。这个四十岁的中年军官本来就不讨厌蒲观水,虽然阻止了蒲观水救人,但是这并不是因为巴有工生性残暴,面对这样的天灾,巴有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而蒲观水的慈悲心反倒让巴有工心生敬意。既然蒲观水说的这么诚恳,巴有工觉得在这天灾时期,只要不是完全不能接受,他还是会全力支持蒲观水的。
  第二天,保险团的其他船只也前来汇合。大家又分了一次载重。蒲观水看得出,保险团的船队更加选练有素,而且对这里的水路更熟,他干脆让保险团的人接掌了船队的运行。如他所料,整个船队的行进速度更快了。
  第四天傍晚,船队终于抵达了凤台县码头。在船上晃了十天,大家早就想下地了。看到码头上的镰刀锤头旗,安徽新军的官兵都知道到了目的地。连一身整齐的新军协统军装的蒲观水脸上都有了笑容。船只距离码头越来越近,蒲观水却见到一个身影就站在那里。那应该是陈克,他就那么很自然的站在那里,却能看出和周围的其他人的不同。不仅仅是陈克高处别人很多的身高,那种自信,那种沉稳,那种耐心,以及那种充满了活力的感觉,让人不能不注意到陈克的存在。
  何足道讲过保险团的发展,陈克现在就是统领凤台县一县之地,麾下有八千人马的豪杰。蒲观水做梦也想不到陈克居然能够在半年内组建起八千人的队伍。这支部队的质量且不说,光数量就已经超过了驻扎安徽的第三十一混成协。而且保险团的船队给了蒲观水足够的信心,只要能够达到船队士兵的水平,保险团横扫安徽绝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站在蒲观水身后的巴有工同样注意到了陈克。从站立的位置上就能够看出,陈克是这些人的首领。但是巴有工的注意力却被后面的那些人吸引了。这些中间有身穿县令官服的官员,有西装革履留着短发的“假洋鬼子”。更多的是长袍马褂的士绅。这么一堆人应该是凤台县的全部头面人物。而陈克一身与船上水手没有两样的深蓝色衣服,只是腰间系了腰带。却是短发,在这么一群人中,显得格外另类。
  船只一靠岸,陈克就拾级而下。蒲观水跳上码头,却觉得脚下一虚。仿佛整个地面都在摇动一般。陈克一把拉住蒲观水,“观水兄,我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把你盼来了。”
  蒲观水上下打量着陈克,只见陈克黑了不少,想来是连日奔波被太阳晒的。其他的还是半年前的模样,丝毫没有走投无路的模样。反倒看着更加开朗了些,蒲观水笑道:“文青兄,我也是早就想来了。”
  “来了就好,来了就好。”陈克终于笑道。
  陈克这次把凤台县的全部士绅都给带来了,让他们看看自己与安徽新军副协统的关系,很有助于陈克的个人声望。实际上,这些士绅看到蒲观水那身崭新的军装,以及后面船上那群新军,就知道陈克的的确确是有大背景的。原本的对抗心理也都弱了不少。
  两人说话间,何足道巴有工也跳上码头。来到了陈克与蒲观水旁边。巴有工本以为蒲观水要介绍自己和其他新军的军官。却见到蒲观水往后退了一步,然后认认真真地向陈克敬了个军礼。“安徽新军副协统蒲观水,向陈旅长报道。”
  “嘶!”巴有工听到那群士绅当中很多人倒吸了一口冷气。不仅仅是他们,巴有工自己心中也是一惊。他上上下下打量着陈克,脑子里面一片迷茫。这陈克到底是什么来头,居然能让一位副协统向他敬礼?
  陈克正色的回敬了一个奇怪的军礼,“蒲观水同志,欢迎你来凤台县。”
  然后两人都上前一步,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在陈克背后,身穿县令官服的那个官员率先开始鼓掌,身穿与陈克一样深蓝色衣服的何足道,以及士兵们也开始鼓掌。一个接一个,士绅们也带着不同的表情开始鼓掌。
  陈克扭头回头笑道:“来,锣鼓敲起来,欢迎新军的同志们前来凤台县。”随即是鼓乐大作。陈克在前,蒲观水在后,一行人登上了阶梯。
  巴有工在一片迷茫中确定了一件事,蒲观水没有说错,这个叫做陈克的人不仅仅是现在凤台县的实际统治者。甚至已经是名义上的统治者了。
第二十章
  与蒲观水同来的安徽新军士兵见到蒲观水副协统对陈克都如此尊敬,自然不敢造次。他们在蒲观水的带领下列队接受了陈克的检阅。简单检阅仪式的背景音乐是凤台县士绅们组织的鼓乐队演奏的民俗乐曲。
  新军士兵们还真的没有被地方父老如此迎接的待遇,他们一个个有些局促,又有些得意洋洋。前来欢迎的士绅也没见过如此多的朝廷正规军到达这凤台县。更不用说带队的居然是一位副协统。他们也有些战战兢兢。
  简单的欢迎仪式结束之后,陈克领着蒲观水他们前往保险团的军营居住。蒲观水知道陈克肯定要和他长谈,便以路途劳顿为由谢绝了几个士绅凑上来提出的邀请。
  安顿好了新军士兵,蒲观水带着巴有工等主要军官与陈克一起到了会议厅。人民党的主要干部们也都等在这里。
  互相介绍的流程被简化到极点,保险团和新军的编制完全不同。新军这边是镇、协、标、营、队、排、棚,各级军官名称是协统、标统、管带、队官、排长和正副目。保险团是旅、团、营、连、排、班。官名是旅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班长。新军的军官倒是大概明白了保险团的官名,保险团的军官们对新军的官名却很不理解。所以基本上就是自保性命官职。
  “我代表人民党,代表凤台县的百姓,代表保险团欢迎新军的兄弟们到我们凤台县来。”虽然陈克在21世纪也不喜欢被人代表,不过在1906年,他理直气壮了代表了身后的几万人发言。
  新军的军官对于陈克这么自作主张的代表几万人并没有任何反感,相反,如果陈克没有这么说,反倒会让他们感觉有问题。听了陈克的欢迎词,众人要么一笑,要么静静的继续听陈克往下说。
  陈克向远处的宇文拔都招了招手,这才接着说道:“客套的话我就不说了,这次我们请大家来,是请大家来当先生的。新军的兄弟们沿途也看到了灾后的惨状。我沿途之上大家救了不少百姓。这几百的百姓,我们凤台县也能安置。但是我们凤台县自己也有几万人正在抢种,这抢种是门学问,不少东西还得诸位新军的兄弟教给我们才行。”
  话音一落,就见宇文拔都和几个保险团的战士一起抬了一张大桌子过来,桌子上面摆放了一个沙盘。这是凤台县的地形沙盘,因为极度合格的测绘人员,所以做的颇为粗糙。安徽新军里面搞测绘地图的军官们脸上登时有了轻视的意思。陈克扭头看了看何足道,只见何足道也盯着那几个军官看。见陈克看向自己,何足道微微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已经注意到那几个人。
  陈克这才站起身,拿着教鞭指点着沙盘。“在这片平原上,我们要开辟一个大型的农场。工程设计人员虽然缺,但是有。搞具体测绘的人员我们没有。请大家来,一方面得劳烦诸位帮助我们测绘,另一方面,也要请大家带徒弟。”
  时间紧迫,陈克根本没有客套。直入主题。蒲观水就算是留在凤台县不走,也顶多停留两个月。这两个月内,保险团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陈克的知识虽然又超前又丰富,可是他的知识是建立在对已有的工业体系使用上,与1906年之间有着深刻的鸿沟。迈过这个鸿沟,需要的就是无数的近代技术和知识才行。陈克顶多知道要学什么,却不知道这些知识的具体内容。他这才力邀蒲观水带着安徽的技术兵种前来。
  蒲观水对于陈克急切获得知识的念头好像并不在意的样子,他问道:“文青,你方才所指的这些地区,全部控制住了?”
  “没错,这些地区我们说了算。”陈克回答的斩钉截铁。
  听了这话蒲观水沉默了一阵,接着问道:“你准备让多少人来学测绘。我手下359旅的所有军官都要学习测绘。而且还有一个工兵连两百多人,会专门跟着你们进行学习。”
  听了这话,安徽新军的军官们都是脸色微变。陈克的手笔也算是够大,一个旅有多少军官,安徽新军的军官并不知道。但是两百多人的工兵连都要来学测绘,这数量还真的把安徽新军的军官给吓住了。要知道,安徽新军的测绘力量极弱,哪怕是蒲观水到了安徽之后强化了这些技术兵种,半年多的强化训练,到现在能拉出来的测绘人才也不过二十人。陈克一出手就是二百多人,十倍于安徽新军。这份信念就让这些新军军官感觉有些后背发凉。
  蒲观水盯着陈克,沉声说道:“我带来的可不仅仅是测绘兵,炮兵,通讯兵,还有负责基础军事训练的军官能带来的我都带了。文青准备让这些人教什么?”
  “359旅八千人,可教的人多了。对于教官,我只嫌少,不嫌多。”陈克回答的干脆。
  陈克表态干脆,蒲观水也不废话,他转头对军官们说道:“你们有什么要求没有。先说。”
  军官们对视了一阵,却不怎么敢开口。
  “文青还有在座的诸位都是自己人,没什么可担心的。要说就直说。”蒲观水严肃的说道,“莫等到开始教课之后,你们再有什么想法,反倒不美。”
  话音刚落,一个年轻的队官就站起身来,“蒲大人,我家就在凤阳,我想先回家看看。”
  新军们的薪水虽然还不错,但是除了中高级军官之外,低级军官极少有人能把父母妻子接去安庆,众人看到水灾这么凶猛,对家里面的担心日甚一日。好不容易能够跟着蒲观水出来,这些人自然希望能先回家看看。
  对这年轻军官的要求,蒲观水不置可否。他问道:“还有其他人要回家么?”
  军官中随即又站起几人要求回家。蒲观水的视线在他们的脸上扫过,没有一个军官避开蒲观水的眼神,他们都认真地回望着蒲观水。
  “文青,若是你这里多出一千口人来,你能养得起么?”蒲观水转头问陈克。
  “只要观水帮我一个忙,莫说一千人,五千人也养的起。”陈克笑道。
  “文青要我帮什么忙?”
  “水灾时期,各路的关卡都基本废了。我们冒雨运粮倒也算是畅通无阻。不过最近关卡又都恢复起来。劫夺粮食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我们还有一批粮食没运进来,所以想让观水你帮忙带队。”
  听陈克说完这个要求,蒲观水点点头,“这个没有问题。不过我也有件事想请文青兄帮忙。既然你已经有了八千人,不妨借调些人给我,让他们和这些要回家的兄弟一起去,若是这些兄弟的家人在当地过不下去,就帮着他们先来凤台县。你觉得如何。”
  “当然可以。”
  两人顷刻就这么拍了板,参加会议的安徽新军军官们一个个面露喜色。新军里面跟着蒲观水走的,都是家里面没什么势力的。那些有势力的大地主子弟,要么不肯当兵,就算是当了兵,也都和新军的其他旧势力走的很近,根本不搭理蒲观水这信来的人。所以安徽虽然围子遍地,但是这些军官们的家族可没有张有良那种实力。水灾一过,日子肯定很惨。新军军官们到了凤台县,虽然没有来得及细看。但是凤台县给大家的普遍感觉是,这里并不像是造过灾的样子。只是瞅着有些萧条而已。这大灾之年,仅仅显着萧条,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而且方才陈克与蒲观水的对答,只要蒲观水出马,肯定还能运来一大批粮食。把家人接来凤台县暂住,生计上绝对不会有问题。更何况还有人帮忙,这可就更好了。
  虽然有些士兵感觉陈克与蒲观水这么一唱一和,有些怪异。不过着大灾之年本来就不正常,只要能让家人活下去,怪异又能如何。
  蒲观水也不管大家的感动,他说道:“你们去把众位兄弟集合起来,问问谁要回家。家都在哪里。我和文青兄好策划怎么安排人。”
  新军军官们应了一声,一起出门去了。蒲观水看他们走远,这才说道:“文青兄,我在这里顶多留两个月。就算是给你留些人,也顶多留三个月。要学什么你可要抓紧啊。”
  陈克笑道:“这个是自然,我不会辜负了观水兄的苦心。”
  新军的官兵听说蒲观水放他们探家,同来的一百官兵里面,倒是八十二个人都要求回家看看。这通调查和安排忙到半夜。
  第二天一早,陈克他们就带着新军官兵前往位于岳张集的保险团营地。一路之上,只见两边沟渠纵横,不停旋转的简易水车把沟渠中渗出来的地下水铲入排水槽。大片的人在泥泞道路两边新开辟的农田里面耕种。
  新军士兵大多数来自农村,一看这个情形就能看出门道来。在各地都哀鸿遍野的时候,凤台县居然率先进性到了恢复生产的阶段。现在不过是八月,只要老天爷开眼,不再普降大雨,种出来的粮食怎么都能熬到明年夏收。
  正赞叹间,却见前面有一副巨大的画钉在一个高高的架子上。走进一看,却是一副风格奇特的画。里面是一副新军官兵能够理解,但是有完全不能理解的农村风情。
  陈克笑道:“诸位新军的兄弟,这是明年后年两年里面,凤台县要建设成的模样。在下既然在凤台县,就要造福一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