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628

  这声断喝让这些人都是脸色一变,庞梓二话不说,一脚就踹了过去。高松龄身边的那人躲避不及,被正踹在小腹上,他蹬蹬连退几步,四脚朝天倒在地上。庞梓看的清楚,当自己盯着这些人的眼睛看过的时候,其他人的眼神都是莫名其妙,只有那个人的试图躲开自己的眼神。而那声断喝后,其他人忍不住站直了身体,只有那个人下意识的往后退去。
  “李坤!你好大胆子!”庞梓一挥手,“把他绑了!”
  两边的兄弟立刻上去把李坤按在地上,开始找绳子捆人。庞梓死死盯着高松龄的眼睛,却不说话,高松龄已经知道庞梓为什么这么看自己,他立刻脸红脖子粗的辩解道:“庞大哥,我可没有卖你啊。我家真的有事,我给家人带了些外头卖的农具,这次知道防营相对咱们不利,我把农具给带回家。你可要信我。”
  说完这些,高松龄看庞梓还是冷冷的看着自己,又连忙说道:“我的确怕咱们打不过防营,我专门让家里头把这些农具给埋在地里。我可以带你去看,真的不是我。”
  看高松龄一不攀扯,二不躲避。只是玩命的给自己辩解,庞梓已经能够确定,高松龄不是叛徒。连偷藏农具的事情都能说出来,高松龄应该说的是实话。
  “我不是不信你,这关系到咱们几百人的命。而且咱们很可能有兄弟已经落到了防营手里头。我不能再冒险了。”说完,庞梓走到已经被五花大绑的李坤面前,“李坤,你说还是不说,我也不吓你。你说了,等打败了防营,我就放你走。你若是不说实话,我把你带到兄弟面前问话,你看他们敢不敢一刀刀把你活剐了!”
  李坤知道庞梓绝对不是吓唬自己,到了如此地步,他也没什么可以隐瞒的了。“大哥,我对不起你啊。”
  “别废话了。到底怎么回事?”庞梓怒喝道。
  “我看上了小桃红,去了好多次,钱都花光了。还借了不少。后来老板突然问我,咱们到底知不知道防营准备对咱们动手。他说只要我把咱们的事情给他说了,他不要钱,就让小桃红陪我几晚。我就说了咱们派出探子的事情。”
  “你娘!”庞梓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一耳光就扇在李坤脸上,“这么多兄弟的命,就他妈值一个婊子陪你几晚?你他妈还是人么?”
  这耳光打的极重,只见李坤的脑袋跟要被扇飞一样。鼻血蹭的就飞溅出来。原本还想说的话再也说不出来。
  “把他嘴堵上,装麻袋里带走!”庞梓喝道。
  庞梓心里头这个恨啊!他其实还是在奇怪,为何防营这么快动手了。原来真的是得知了自己这边的情报,知道自己有了防备,这才突然动手。庞梓其实觉得兄弟们好歹要讲点江湖义气,哪怕是再不成器的家伙,遇到这等事也不会那么轻易的出卖兄弟们,而这李坤平日里也是很受器重的家伙,分钱分的不少。却没想到为了一个婊子,他就敢出卖大家。
  几个人把嘴堵的严严实实的李坤装进麻袋,然后上马向着县城西边的十里处去了。
第五十六章
  等庞梓到了十里处,镖局的兄弟们已经都在附近一处隐蔽处等着。见庞梓来了,庞天硕连忙上来说道:“大哥,兄弟们都到了。”得知自己人里面有奸细,庞天硕觉得十分恼火,而且也加强了戒备。每出发一波兄弟,他都亲自点人数。直到庞梓赶来之前,镖局所有人一个不缺的都到了。
  仔细看了看庞梓带的队伍,庞天硕奇怪地问道:“大哥,李坤呢?”
  庞梓冷哼一声,对着高松龄喊道:“把他弄出来。”
  镖局的兄弟们看着高松龄把李坤从麻袋里头拽出来,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听见庞梓大声说道:“咱们这里头出了个内鬼,李坤为了个婊子把咱们兄弟们卖了。”
  所有兄弟听到这话都变了脸色,庞梓也不管李坤脸色如同死灰一样,他把李坤所作所为大声向围上来的兄弟说了一遍。刚说完,周围的人已经愤怒了,有的人要冲上来打李坤,后面人因为插不进人群里头来,就在外面大骂,李坤的祖宗十八代顷刻就被骂了个遍。
  李坤为了躲避愤怒的人群好不被打死,他紧紧靠着庞梓的腿。庞梓高喊道:“大伙别打他。”
  “大哥,你到现在还护着他?”
  “庞大哥,把他交给我们,我们弄死他。”
  兄弟们不依不饶的涌上来,看样子一定要把李坤给弄死。
  “我给他说了,只要他说了实话,就不把他交给大家处置。既然他说了实话,他李坤可以背信弃义,我庞梓可不是这种人。”庞梓一面替李坤拦住大家,一面喊道。好说歹说,总算是暂时让大家不再殴打李坤。但是大伙却丝毫没有放过李坤的意思。
  “庞大哥饶命啊!庞大哥饶命啊!”李坤不停的哭喊道。
  庞梓鄙视的看了李坤一眼,然后把他拽起来,抽出腰间的佩刀割断了绳子。“李坤,我不让大家杀你。我也可以放你走。只要你能过了我这关,你就能走。”
  这话说的奇怪,包括李坤在内的众人都没明白。庞梓让众人让开路,他牵过两匹马,又从庞天硕那里要了把刀递给李坤。
  “兄弟们,我庞梓说话从来算数。你们谁都不要插手,这件事我来解决。”喊完话,庞梓对李坤说道:“这里有马,你手里有刀。我也有马,也有刀。其他兄弟都不会动手,我数十声,你只要能跑的掉,只要咱们以后不见面,我就不会去找你。”
  李坤完全没想到庞梓给自己划的居然是这样一条道,他不知道庞梓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一时不敢动弹。庞梓也不再说别的,他高声数道:“一……二……”
  李坤也是个机灵人,见庞梓开始数数,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三步两步冲上去,翻身上了匹马,就催马开始逃命。此时庞梓刚数道六,他也不加快速度,还是继续用方才的速度数道:“七……八……九……十。”话音刚落,庞梓举起了手中的刀向着李坤逃命的背影用力甩去。
  长刀划出一道白光直奔李坤后背,庞梓在刀上花了很多功夫。长刀从李坤后背直透前心。在马背上晃了晃,李坤从马上掉了下来。庞梓大步走上前去,从李坤身上抽出长刀,反手一挥已经斩下了李坤的脑袋。
  镖局的兄弟完全没想到庞梓居然这样解决了李坤,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见庞梓在李坤的尸体上擦干了刀上的血迹,大踏步走回兄弟们面前。“大伙现在出发。”
  淮军成立时有六千五百人。1862年4、5月间抵上海后,又以外军的支援和上海海关税收购置洋枪洋炮,扩编部队。至1864年,淮军先与英、法军和常胜军相勾结,在上海附近对抗太平军,继配合湘军在苏、浙等地进攻太平天国。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陷落后,1864年秋冬,淮军经过裁撤,尚存一百零四营,五万余人。1865年至1868年间,作为清军主力,在曾国藩、李鸿章率领下,先后在安徽、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直隶(约今河北)等地,与捻军作战。捻军被镇压后,淮军担负北自天津、保定,南迄上海、吴淞,南北数千里江海要地的防守。
  运河防营是老淮军的部队,山东运河是重要的运输干线,素来是税收的大头。防营虽然理论上是以打击沿河土匪,保护运河安全为目的设立的部队,不过他们根本就没有把心思放到这等本职工作上。遇到这等肥差,淮军彻底成了设卡收厘金的税收集团,至于军事训练已经基本上荒废了。而继承了李鸿章衣钵的袁世凯,他在北洋新军和警察系统的建设上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力,根本没有收编老淮军的打算。这几年,防营的军事训练更是一落千丈。这支部队已经是扛着枪的税收人员,战斗力极为低下。
  运河税收是个来钱快的买卖,俗话说钱来的快,去得快。防营的官兵里头,吸食鸦片的为数不少。原本就因为缺乏训练导致的低下战斗力,在鸦片的帮助下,达到了更低的水准。
  不过好歹是官军,起码的枪械还是有的。运河防营的营官李玉堂没有骑马,反倒是和文官一样坐轿。却不是普通的轿子,而是四人抬的竹轿。李玉堂自比南朝名将韦睿,打仗时乘坐竹轿。但是士兵们一来都没有读过书,并不知道韦睿的事迹。二来李玉堂大人“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这身体早就被掏虚,完全骑不得马。这次能坐轿和大家一起出来,已经让士兵们颇为惊讶。至于李玉堂大人给自己树立的“榜样”所代表的意义,完全没有打动任何官兵。
  李大人这次能亲自带兵对付庞梓,说起来也算是给了庞梓面子。这些日子以来,“庞大王”的名号传遍了运河附近,按理说庞梓早就该给防营商量一个上贡的数额,这样大家都好相见。偏偏这庞梓却极不识趣,李大人几次派人去找,庞梓态度十分认真的敷衍了。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可是当他准备这么办的时候,庞梓的押运却成了从南宫县到京汉路这条线,竟然脱离了李大人的管辖范围。
  而且收买的庞梓镖局的内应告诉李大人,庞梓这厮居然还敢派出探子监视防营的举动。这才是彻底激怒了李大人的真正原因。一个小小的镖局居然敢监视防营?真的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李大人立刻派人把那些镖局的探子给抓了,另外点起了兵马到南宫县兴师问罪。
  庞梓这样的做法让李大人十分愤怒,若是周围的人都是这样,运河的秩序还怎么维持?所以李大人觉得有必要给庞梓一个深刻的教训。而且他听说庞梓的老师就是现今南宫县的县令,派人去教训庞梓也未必能起到效果,加之李大人听说庞梓这厮的镖局也有不少枪,觉得干脆带了大队人马去堵住庞梓,这样总是能把事情给办好。
  其实李大人也未必是真的要把庞梓如何,关键是庞梓曾经“得罪”过运河防营,若是不把脸找回来,防营的名号就会受损。
  大队人马行进在路上,李大人也无心看风景,他盘算着到了南宫县,对县令该怎么说,该怎么恐吓庞梓。怎么让庞梓把以前该吐出来的东西都给吐出来。以后怎么定一个纳贡的数额。关键是南宫县县令,若不是这县令护犊子,李大人早就收拾庞梓了。所以那些镖局的探子都被带在队伍里头,到了南宫县,只要把这些人交给县令一问话,县令也肯定知道规矩。由县令老师来教训庞梓这学生,绝对更加有效。
  路边的百姓们看到这么多官军,被吓得纷纷躲到路边,偶尔有几个不知死的家伙骑着马从防营旁边路过,防营官兵一阵怒骂,那些人就被吓得落荒而逃。李大人在骄子里头被四人抬着,自然不可能注意到,而押着那些被俘的镖局兄弟的官兵也没有在意,每当有骑着路过的时候,这些镖局兄弟眼中都有着奇怪的视线。但是比较有威望的那位兄弟总是用目光制止着这些被俘的兄弟。所以他们总算是没有太出格的表现。
  庞梓得到了消息,那些兄弟没有被关进防营的军营,并是被带在队伍里一起赶往南宫县。他大大的松了口气,只要能把兄弟们救出来,庞梓的顾虑就少去很多。但是防营的李玉堂到底有什么打算,居然带着这些兄弟们一起赶往南宫县。难道他还要去告状不成?庞梓想到。
  嘴里怎么说是一回事,如果说庞梓真的铁了心要和朝廷撕破脸,那也是抬举庞梓了。如果说庞梓的真正目的,也不过是在南宫县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独立小王国,有个当县令的老师也就罢了,其他人必须听他“庞大王”的话。至于南宫县外面,是朝廷做主也好,是别的什么人做主也好,庞梓其实并不在意。
  非得说的话,当年景廷宾大叔也有这样的作风,但是遇到外面的挑战,洋教开始传教,朝廷加征“洋捐”,景大叔就有骨气起兵造反,对抗强加到百姓头上的这些不合理的事情。参加过景大叔起义,亲眼看着起义失败的庞梓,心里面却有了顾虑。防营这些草包自然不在庞梓眼中,但是如果引来了北洋军……
  去年年底,庞梓和陈克一起去看过北洋军的秋操,亲眼见到那上万人规模的队伍进行操演,当时嘴里头不管怎么说,庞梓心里头是非常忌惮的。只要打了防营,迟早会引来北洋军。庞梓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每次想到这里,他都觉得十分恐慌。
  如果只是让防营勒索一番,以后也不是做不成买卖。
  如果请自己的老师出面,也不是不能有回旋的余地。
  如果……
  各种理由和借口在庞梓脑子里头盘旋,距离彻底说服庞梓只有一线只差,可这一线如同铜墙铁壁一样,怎么都突破不了。
  “庞大哥,怎么办?”身边的庞天硕问道。眼看着防军就要到了预设的伏击地,庞梓却迟迟不下命令。自从庞梓处决了李坤之后,兄弟们都知道已经不可能和防营善了。众人都是绷着脸等着。有些人擦着刀枪,有些人吃着随身携带的咸鸭蛋。却没有人再说话。
  “怎么办?打这群王八羔子!”庞梓下意识的答道。
  这话一出,庞梓突然间明白了一件事,他内心深处是想打这一仗的。景大叔的仇,义和团兄弟的仇,那些自小就认识的乡亲的仇。北洋,洋人,朝廷,欠了太多的血债。这也是庞梓无论如何都不能拉下脸向防营摇尾乞怜的原因。这也是庞梓无论如何都不能顺从了朝廷制定的这套秩序的原因。
  “传话下去,我们准备打。记住,先把兄弟救出来。把防营撵走,能不杀人,就不要杀人。”庞梓交代了要点。
  镖局的弟兄们听到了命令,纷纷上了马,把蒙面的面巾围在脸上。庞梓举起斩杀了李坤的长刀,只喊了一声,“走!”接着纵马奔上了大路。
  官军来了五百多人,长长的队伍拉出去几里地。庞梓以前和柴庆国很是交流过骑兵作战的技巧,他知道如果是分成两队把这种长蛇阵拦腰截成数段,然后由骑兵纵马砍杀,不管步兵有多少,都能顷刻把他们击溃。但是庞梓怕兄弟们杀上瘾头来,如果真的把李玉堂这些人杀光,那立马就是惊天大事。兄弟们杀性起来之后,哪里能够收的住手,肯定要大开杀戒。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庞梓采取了最没有效率的方法,从正面攻打。马队顷刻间就接近了敌人,一通火枪放过,庞梓正准备带队冲上去,却见到对面的敌人先是怔在原地,然后就崩溃了。
  这不是局部的崩溃,而是整只的敌军全面开始崩溃。
第五十七章
  李玉堂大人并非生下来就是五毒俱全的人,能混上运河防营的指挥官,没有些真材实料肯定是不行的。李大人打过仗,剿过匪。但是从庚子年之后,李大人整个人就垮了。八国联军的强大,日本的崛起,对于很多满清官员来说,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他们奋发上进的心思。但是对李玉堂大人来说,他觉得世界整个世界都崩溃了。同治中兴之后,满清很是积累了不少家底,而甲午战争,庚子事变,让这些家底变得苍白可笑。也曾经是觉得满清恢复了自己的荣光的李大人,突然间看到的是满清一败再败,连内裤都输掉。这种心理上的变化,彻底摧毁了这个人。
  他原先偶尔喝酒,对于享乐也不沉迷。等河北恢复秩序之后,李玉堂一头钻进了花天酒地的生活中再也没有别的追求。原先那个不算是坏人,也算是有能力的军官从世界上彻底消失。
  庞梓的马队从路对面杀过来之后,李大人好歹没有把当年的军事素养忘得干净,他想到的其实和庞梓一样。敌人绝对要分出骑兵来截断步兵,然后反复冲杀。这样的结果绝对是步兵会全线崩溃。于是李大人干净利落的对轿夫下达了命令,“往回跑!”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更何况运河防营官兵本来就没有什么战斗能力。李大人都下令逃跑,而对面的土匪们还放了一通枪,在最前头的官兵的立刻转身撒丫子就跑。在庞梓的骑兵开始冲锋的时候,运河防营在大路上就彻底崩溃了。不少官兵一开始逃跑的时候还有些不清不愿,但是两百多骑兵纵马奔驰时候发出的隆隆声音,那些蒙着脸的匪徒们手中的火枪,领头那个匪首手中挥舞的如同车轮一样的雪亮长刀,无情的剥夺了那些还有点战斗意志的官兵胆气。
  庞梓虽然看不起运河防营,但是好歹对方是官军。自己的兄弟虽然可靠,却不是那种久经考验的战士。防营的崩溃实在是大出他意料之外。但是马队既然已经开始冲起来,那也就没办法停。柴庆国曾经告诫过庞梓,要么不冲,要么只剩一个人也得继续往前冲。马队不是步兵,没有那么容易重整队伍,而且人喊马嘶的,无法有效传递号令。
  见防营开始逃跑,庞梓也管不了那么多,他催动马匹加快了速度。
  所谓兵败如山倒,如果逃跑一开始只是被迫,但是跑起来,再看着敌人的马队在后头赶上来,心理上的崩溃就更加迅速。很快,运河防营溃散的队形就变成了放羊一样。
  庞梓喜欢切磋武艺,在景廷宾大叔麾下作战的时候,柴庆国这帮情投意合的兄弟在一起,大家没少切磋。骑马作战,砍人的时候,特别是这样追杀的时候,最有效的招式莫过于长刀挥砍,向左边挥刀,目标是敌人的脖子,马匹前冲的时候顺势收回长刀,再向右边砍去。虽然心里头很清楚这次最好不要给防营太大的杀伤。但是乘坐在奔驰的骏马上,看着前头兀突狼奔的敌人,庞梓只觉得热血沸腾,他再也管不住自己,长刀向左探出,向着自己左前方的那个防营士兵的脖子就削了过去。
  鲜血从被切断的动脉中喷涌而出,血腥气直喷进庞梓的鼻孔。这是很久没有闻到的气味,庞梓只觉得体内已经奔涌的血液更加迅猛的奔流起来。那昂扬的斗志反倒没有更加激昂,相反庞梓顷刻间就变得沉静起来。所有的质疑,对未来的考虑都被他抛在了九霄云外,在庞梓心中现在就剩下了一个念头,消灭眼前能看到的所有敌人。
  庞梓的长刀右掠,锋利的刀锋直接砍入了一个敌人的咽喉,那个敌人仿佛中了定身法一样就僵在原地。庞梓的长刀抽出之后,他才来得及用手捂住伤口。庞梓没能看到更多敌人的表现,紧跟着庞梓后面冲上来的庞天硕的马匹直接从后面撞倒了这个防营的官兵。再接下来,庞梓已经冲进了更多敌人当中。已经杀了两人,庞梓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他一声怒吼,“兄弟们,把他们杀光!”
  也不管后头的兄弟是不是听到了这声怒吼,庞梓高高举起长刀,继续向着敌人砍去。也许是听到了庞梓的这声怒吼,也许是有人看到了被杀的同伴,也许仅仅是被敌人追上时候的自然反应,运河防营溃逃的人群中,传出了恐惧到极点时歇斯底里的喊叫。
  陈天华面色凝重的听着农会成员的汇报,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真的见过打仗,也不懂打仗,所以这些汇报里头满是各种惊叹,各种完全抓不住重点的赞叹。幸好陈天华也算是有见识的,对几个要点一一询问之后,也能大概凑出整体的情况来。
  庞梓他们一个冲锋就彻底打垮了运河防营,溃逃的运河防营伤亡惨重。但是庞梓只是打了一个冲锋就守住了队伍,并没有继续追击。所以至少有一半的防营官兵逃了活命。打扫了战场之后,庞梓带着队伍往高家寨这边来了。
  农会成员们的脸上一大半是兴奋,剩下的那一小半则是隐隐的恐惧。景廷宾大叔当年造反之后,北洋军在邢台血腥镇压。这不过是几年前的事情,现在庞梓做了这么大的事情,官军若不来镇压反而是不可思议。农会虽然没有参加庞梓的镖局,但是和庞梓关系这么深,若是说完全能脱了干系,农会的成员自己也不会信。
  “景大叔,麻烦你把几个干事都叫来。”陈天华说道。
  等人出去了,陈天华闭上了眼睛深深的叹了口气。若是以前,陈天华听说这种事情,首先就是兴奋,然后无论如何都要去参加庞梓的队伍。而现在,陈天华却发现自己首先关心的并非与满清打仗,而是考虑农会百姓的生计。这个变化实在是让陈天华感觉不可思议。自己早就从那个整天考虑“大事”的“革命者”,变成了现在整天关注鸡毛蒜皮小事的“农会陈主任”。
  这种变化是好是坏陈天华也分不清楚,立场变化导致关心点的变化。当陈天华不再是一个只想让百姓为革命出力的人,当陈天华相信,革命目的是为了让全天下的人民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他再也没有那种“轻浮”的感觉。加入高家寨农会的数千户人家,上万的百姓,陈天华对他们有义务,有责任。当这上万人的身家性命放到陈天华心中的时候,他只感觉到一种无法形容的沉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