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628

  这话一出,军官也好,士兵也好都变了脸色。顷刻间又冲上来几人,把那商人和他的同伴按倒在地,结结实实给捆了起来。士兵搜了商人身上,果然搜出两支手枪。
  “老实说,你们是哪里的乱党?”军官喝道。
  商人被按在地上,周围有士兵用步枪指着他的脑袋,商人吓得声嘶力竭地喊道:“官爷,我们是正经的生意人。”
  “正经生意人?正经生意人你带什么枪啊?”军官冷笑道。
  “这路途上不安全,我们带枪是防身的。”
  “不安全?这朗朗乾坤的,怎么会不安全?你这是在说朝廷坏话啊,你这该当何罪?”军官继续冷笑着说道。
  吴存孝用手按住自己的嘴,仿佛是害怕自己一时间不小心说错了话。他看向其他几个同志们,只见大家要么低头,要么跟害怕一样侧过身扭过头。但是从脸上肌肉的微妙运动中,吴存孝大概能看得出,同志们和自己一样都是在强忍笑意,生怕露出马脚。这可真的是“朗朗乾坤”啊,眼前发生的一切就够了,哪里犯得着专门说朝廷什么坏话。
  再接下来的事情实在是不值得一提,老的不能再老的戏码上演了一番。所有人都被搜身,行路货物也被打开翻检了一通。
  吴存孝等人没有带手枪,只是带了匕首。而且他的商人队伍都有自己的武器。这林林总总的武器被往地上一扔就是众人的“罪证”。众人被枪口逼着,都不敢动。而这些货物倒没什么特别的,只是些食盐,布匹,杂货,茶叶之类的常见东西。新军把这些东西都给拿走了。连众人身上的钱也给拿走了大半。
  商人们嚎哭起来,但除了嚎哭之外他们还能做什么呢?
  军官冷笑一声,“爷在新军里头杀乱党不知道杀了多少,今年绕了你们性命你们就是你们的福气。”说完,新军官兵们带着商人的物品和“缴获”的武器实施然而去。
  跑山路的商人都是做小本买卖的,被这么一折腾哪里能承受得了。他们中的东家们一个个哭得死去活来。而其他运输或者保镖们也哭丧着脸默默流泪。新军们“检查”货物的时候可是真的很“豪迈”。盐、茶叶在地上泼洒了好多。布匹虽然都给拿走了,但是也被扯烂了不少地方。杂货倒是还有些掉落的,不过也不知道新军哪里来的那股子“戾气”,他们走的时候故意用脚把杂货给踩破。杂货商人把这些破烂的杂货捡起来抱在怀里头,哭的更是伤心。
  吴存孝阴沉着脸,眼睛里头几乎要喷出火来。这就是满清军队平日的面目么?吴存孝虽然和满清军队打过不少仗,不过大家都是战场上见分晓,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真刀真枪干起来。作为胜利一方的吴存孝虽然有着足够的自傲,但是也不会对满清军队有什么特别的厌恶。现在亲眼见到满清军队对人民的恶行,吴存孝怎么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一种强烈的憎恶感火焰一样灼烧着他的心灵。
  幸亏每次战争人民党都没有给满清肆虐的机会,每次战争人民党都以彻底歼灭了满清部队。这不过是普通的行军,满清就如此荼毒百姓,若是让他们打了胜仗,天知道这些禽兽能干出什么来。光是想象,吴存孝就觉得后背发凉。
  “我们走。”吴存孝对着同志们说道。同志们同样是满脸愤怒,他们紧跟着吴存孝离开了人群。不用挑担,吴存孝觉得自己的步伐也轻松了不少。出了几步,他又转回
来。弯下腰从地上抓起一把混合了土的茶叶,吴存孝紧紧握住拳头。他感觉掌心被茶叶梗子刺的生痛。一定要你们偿还这些债。吴存孝盯着新军长长队伍的背影,心里面暗自发誓。
  在新军抢掠商人的时候,人民党的部队也遇到了商人的问题。部队只是把他们暂时看管起来,大部队行军与小队伍行军不同。其实有些小道未必不快捷,几个人通行可能更快。但是大部队就不行,虽然经常要绕远路,不过整体来说行进在大路上,对于大部队来说整体效率更高。所以沿途遇到的商人与山民就只能暂时限制他们的行动自由。等大部队走远了,才能让他们放行。
  留着看守这些人的同志都是非常善于行军的,他们总是能撵上部队。这点让章瑜很放心。
  不过这种措施只按照计划持续了两天,从第三天开始,部队就全速前进。这次行军所有战士都是自己背负行李与干粮。根据地前方侦察部队不断传回的消息来计算,工农革命军与湖北新军三十一标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不到两天。而且三十一标距离英山县只有不到三十里路,工农革命军距离英山还有八十多里路。若是让三十一标进入了英山县城,那就会让整个作战计划出现极大的纰漏。所以部队加快了行军,一定要赶在湖北新军进入英山县城前发动进攻。
  “全速前进。”章瑜下达了命令。
第八十一章
第三次安庆战役(六)
  “30里山路,这三十一标到底准备走多久?”部队晚上休息的时候,章瑜等人却不能休息。大家对着地图在仔细研究。人民党一天行军接近50里。现在距离英山县不过30多里地。本来按照计算,部队距离敌人只有40里地的距离。根据侦查部队传回来的情报,真正的距离比这个远。湖北新军昨天一天在山道的行军居然不超过十二里。
  章瑜不在乎湖北新军到底走了多远,这东西他在乎了也没用。他想知道湖北新军怎么可能一天只走十几里地。山路再不好走,也不至于慢到这个程度。
  “我觉得事情可能有如下几个因素。第一,湖北新军的服装不对。”政委鲁正平说道。两支部队距离不超过50里,工农革命军的侦察部队几乎是倾巢而出,加上以前收集的消息,对于掌握三十一标的具体情况方便了很多,“山里头冷,湖北新军出发的时候穿的还是夏天的衣服。不早早的驻扎,他们受不了。”
  这个理由对工农革命军来说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同志们出发的时候带着行军被子,营地没有准备临时敞篷。只是找了尽可能背风的场所。在冷飕飕的山风里头,每一个人都紧紧裹着被子,有些战士干脆把自己全部裹在被子里头。人民党经过针对性训练的战士尚且如此,部队对于各种野外宿营的方式都进行过训练,湖北新军他们不可能比人民党更加注重这些实用型的技术。
  北湖新军很传统的使用了新军帐篷,这样的结果就是每天安营的时候都要支帐篷,行军前还要收起来帐篷。光这个时间的消耗就很大。除了安装拆卸帐篷之外,行军的时候运输这些沉重的辎重物资,行军速度能提的上来就怪了。
  “第二,他们也没太多适合驻扎的地方。”鲁正平说道。
  山里头可不比平原,平原上随便都是可以驻扎的地方。山道上不可能提供给上千人同时休息的宽广场所。就算是有这种空旷的场所,山风也能把你吹死。工农革命军的部队现在沿着山道分成了好多驻扎的小区域。战士们裹着被子在山道上休息,这已经是军事效率与身体健康的最佳方式。至少“适合休息”的区域大了很多。树下,石头背后,或者干脆就裹上被子靠着山岩休息,方法可谓充分发挥想象力。而这些部队若是住了帐篷,那就完全不用考虑军事效率问题。
  鲁正平分析的很好,与会的其他干部都很赞同。章瑜听明白了三十一标为何这么慢腾腾的理由之后并没有放松下来,他冷着脸说道:“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和三十一标打,我们不想和他们打硬仗。打硬仗咱们吃亏。”
  三十一标有两千多人,工农革命军只有一千一百人,兵力上,装备上,都是三十一标有着巨大的优势。章瑜认为自己已经下了战斗的决心,真的距离敌人不过是一天的路程,战斗迫在眉睫的时候,章瑜却感到自己对战争的准备远远不够。至少距离绝对能够胜利的标准来说,章瑜还差的远。
  无视章瑜的紧张,政委鲁正平问道:“到底是采取白天战斗的模式,还是采用夜战的模式?”
  战斗前已经有了作战计划,当时情况不明,同志们当时也没能拿出最后的决定。现在距离敌人这么近,终于可以确定采用那种解决敌人的战斗方法了。
  每个人指挥官的心理压力都很大,这个选择决定了一千一百工农革命军战士未来的命运。甚至决定了整个根据地南线的战局发展。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获得一次决定性的大胜。不过战争开始前,没有人能够保证胜利的必然性。
  看没人说话,鲁正平说道:“我建议还是白天作战吧。我们部队能够更好的行军穿插。和敌人争夺各个制高点的时候,也好打些。再说,部队夜战训练还很不够。仓促采用夜战的话,未必是好事。”
  与会的军官们听了之后都点着头,章瑜心里头觉得一阵懊悔,其实鲁正平方才所说的分析章瑜私下与鲁正平商量时候总结出来的结果,但是章瑜本人却因为患得患失没能率先提出。现在听鲁正平条理清晰的分析了占据,包括章瑜自己都不得不承认,这种选择几乎是唯一合理的选择。就因为这个选择很合理,才有一个根本无法绕开的地方,即便是湖北新军三十一标落入了包围,他们只要咬着牙死命抵抗的话,那就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彻底歼灭三十一标。
  “敌人的抵抗精神到底能有多强,同志们怎么看。”章瑜问道。
  “管他们怎么抵抗,把他们彻底压倒干掉就行了。”只要不牵扯战役设计层面的东西,下头的干部们就活跃起来。人民党到现在为止,每一次战斗都是刀对刀枪对枪,采用刺刀见红的方式最终解决了战斗。从打围子开始,到后来诸多战役。每一次都是有最后短兵相接的战斗。特别是合肥战役中,歼灭黎元洪部就是如此。部队为了能够限制黎元洪部的行动,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准备了很久。最后彻底解决黎元洪只是最后的那一次大冲锋而已。
  章瑜看自己也没有别的选择,他大声说道:“那就这么办。”
  部队晚上8点多睡下的。到了早上三点半左右,所有部队都被叫起来。干部战士们吃了早饭,接着就得到了消息,部队全部放下行李,轻装前进。这个命令的意味大家都很清楚。最后的战斗终于要打响了。部队上下都兴奋与不安起来。
  天色还黑着,在少数的火把照耀下,政委和指导员们开始进行最后的动员。为什么要打这一仗,大家分析的很清楚。如果部队固守安庆城,在湖北新军舰炮与步兵攻击下,部队受到的损失肯定会很大。只要歼灭了湖北新军的三十一标,那么湖北新军由于缺乏人手,而且受到了心理上的震动,他们就再也不敢打过来。这是最基本的解释。部队的战斗都打了不少仗,更是开过不少的会。这些解释大家都能明白。
  解释完了战役思想设计,剩下就是作战决心的动员。“我们主动打出来,反而损失小。如果说咱们不适应在山里头作战,湖北新军的那些人更不适应。发挥部队敢战的作风,敌人肯定不是咱们的对手。”
  人民党不讲虚的,在对部队的战士们说了大实话之后,部队的士气很快就提高起来。在天色微明的时候,部队抛下了除了军用装备之外所有的其他装备,向着敌人方向开始进发。
  英山仙地貌被称为“三山夹两河”。英山全境以中低山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北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向东北延伸,构成了云峰顶、石鼓寨、五峰山、黄梅尖等一系列山峰,再向西分支为三大山脊,夹着东西两条河流,贯穿全境,构成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的地势。最高点天堂寨海拔1729米,最低点船形垸海拔90米,高差1639米,平均坡度17°。
  这种地形地貌非常适合打游击,工农革命军的同志自然是非常清楚的。就因为训练有素,所以工农革命军觉得未免清楚的过分了。整个英山地区的山道数量多,即便是侦察部队费了极大的力气,在没有当地百姓配合的情况下,除了官道之外也没能摸透多少道路组成。
  陈克从来没有向同志们透露过“后世历史”的问题,所以同志们自然不知道英山县也是“革命老区”。他们唯一能知道的就是英山这个地方太穷。这也是实在没办法的事情,由于缺乏土地,英山固然是要冲所在,但是整个地区穷的要死。
  英山是块红色的土地,曾孕育出一大批卓有成效的仁人志士。清代主审和珅贪污大案的刑部尚书——金光悌,辛亥革命元老傅慧初,对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提供确切依据的西伯利亚调查专员王孰闻,民国时期曾组织营救“七君子”的上海律师公会会长李次山,继周恩的来任中的共中的央军委书记的傅维钰,继朱德任南昌卫戍司令、公安局长的彭干臣等,在中国历史舞台占有一席之地。黄埔军校一、二、三期学员中,英山籍人数居全国首位。英山是革命老苏区,早在1927年就组建中共的党组织,1931年建立苏维埃政权。红四方面军从这里西征,红二十七军在这里组建,这里是红二十八军游击根据地,又是红二十五军长征的起点,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将英山作为主要军事通道,在此迂回鏖战,红军时期造就师级以上领导干部22人,在当时仅18万的人口中,为主力部队输送子弟3万多人,牺牲7000余人,被称为“血染红土三尺深”的红色苏区。
第八十二章
第三次安庆战役(七)
  侦察部队的班长吴存孝和三名同志赶回部队驻地之后,向部队情报部门汇报了收集到的情报。不仅仅是他们四人小分队在汇报,随着工农革命军与湖北新军的距离越来越近,侦察部队以四人或者两人一组的编队探查情报,确定可以行军的路线。
  完成了任务的侦察兵们赶回驻地,他们一面咀嚼着压缩饼干和咸鸭蛋,一面在地图上指指点点,向情报员们讲述着自己收集到的情报。有些战士一天跑了上百里的山路,身体已经非常疲惫,干脆就裹了被子躺倒就睡。
  吴存孝汇报完工作,他正准备起身去领下一个任务,站在身边的战士李成栋连忙拉住了吴存孝,李成栋低声说道:“班长,我觉得咱们也先休息一下吧。”
  “怎么?身体顶不住了?”吴存孝问。
  “我们想参加接下来的战斗。”李成栋兴冲冲的说道。工农革命军要进攻两倍于自己的敌人,这将是一场激烈的战斗。按现在的情况看,等战斗开打的时候,侦察部队不可能再有参战的体力。工农革命军里头不存在旧式军队那种“一次性消耗品”,该休息的时候,部队不仅不会逼着大家上阵,还会强制要求休息。
  其他两名战士也连连点头,他们支持李成栋的想法。选拔侦察部队人员的时候,最重的就是意志坚定态度认真。侦察部队基本的职能之一就是探路,不仅仅要走大路,更多时候他们要走的是小路,很大一部分时间甚至要走冤枉路。侦察部队把冤枉路走了,部队行军作战的时候就可以少走冤枉路。若是没有坚定的意志力,首先就接受不了这种辛苦的工作。若是侦察兵们说起了瞎话,对于作战的影响是可怕的。所以对侦察兵的品质要求,甚至比身体素质要求更高。
  既然侦察兵们都是如此优秀的战士,他们自然不愿意错过战斗。特别是围歼湖北新军三十一标这种关键性的战斗。部队这次的动员口号就是“歼灭三十一标,安庆无大战。”对于战争的分析已经传达到了每一个战士那里,大家都清楚战斗意味着什么。所以没人想错过这次战斗。
  按耐住自己心中想打仗的冲动,吴存孝劝说道:“同志们,如果咱们打不上仗那肯定是因为咱们侦查工作干得好,该跑的路咱们都跑了。大家想想看,等咱们跑完了这么多路之后,一个个累的跟死狗一样,这上了战场才是对大家不负责任呢。同志们,咱们不能光想着当红花,这总得有人当绿叶啊,还得有人当牛粪呢。你说一场仗下来,那个环节是可以少的?咱们既然是侦察部队,首先就要把咱们自己的工作干好。陈主席反复强调,要当好革命的螺丝钉,咱们不能想那么多,专心把自己的工作干好。”
  陈克主席的话都被搬出来了,侦查部队的战士们自然不可能反对陈克主席的教导。但是大家求战的热切想法在脸上都浮现出来。
  吴存孝歪了歪头,问道:“同志们不是觉得探路太枯燥太累吧?”
  “班长,我就怕你这么想。”李成栋连忙解释道,“咱们侦查部队哪个不是打了大大小小十几仗,现在这么关键的战斗却打不上,我觉得心里头憋的慌。”
  “是啊,光探路,不打仗,我们心里头也不踏实。”旁边的战士连忙说道。
  “为啥不会不踏实?”旁边有人用清亮的声音大声问道。众人扭头一看,却是部队政委鲁正平。
  “政委!”战士们连忙敬礼,“这次所有的工作都是我们自己做,所以心里头不踏实。”
  鲁正平回礼之后却没有立刻说话,不踏实的不仅仅是战士们,包括鲁正平在内的党委也不踏实。毕竟这次战斗并不是陈克亲自下达的命令,得不到陈克主席的命令,同志们总觉得少了点啥。
  “大家都按照计划,按照平日里的训练,还有战斗中积累的经验来了么?”鲁正平问。
  “都做到了。”战士们直视鲁正平,坚定的答道。
  见同志们如此认真,鲁正平笑道:“那就行了,同志们,这些都是陈主席教给我们的,陈主席这也是这么打仗的。按陈主席说的,绝对没错。”
  “鲁政委,咱们毕竟人数少,我们的确是尽力了,但是若出了事情,我怎么对得起同志们。”有侦察兵说道。不少侦察兵也有同样的感触,越是准备的多,就会发现越多可疑的地方,但是侦察部队的战士也是人,在这陌生的地域中,大家不可能把山路上的每一条小道都给走完,他们已经尽了自己的全力。
  “同志们,你们相信咱们的战友么?”鲁正平问。这个与侦察兵们担心的事情貌似毫无关系的问题让同志们愣住了。
  鲁正平接着说道:“部队的同志们绝对的相信大家,你们说哪里有一条路,大家就相信哪里绝对会有一条路。在战斗当中的确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我希望大家放下包袱,我们要相信部队的同志一定可以战胜所有困难,歼灭三十一标。所以,大家现在专心做自己的工作,把情报收集完毕,然后赶紧休息。大家放心,需要大家打仗的时候,我绝对不会让同志们落在后头。等咱们胜利了,我们就会让咱们侦查部队的同志立刻赶回去向陈主席报喜,陈主席肯定会高兴的。”
  鲁正平的话解开了不少同志的心结,这次战斗与以往的战斗完全不同。不仅最高指挥官不再是让同志们信服的陈主席,而且这次战斗的发起也是章瑜与鲁正平自行决定的。陈克虽然允许安庆部队自行抉择,可是不同的指挥官带来的心理影响不容忽视。陈克的地位是所有干部战士都认同的,但是章瑜和鲁正平的地位却是陈克给与的。根据地毕竟只建成了一年多,所谓“资历”这种东西根本没有形成根深蒂固的想法。特别是鲁正平,侦察部队里头和他同时入伍的大有人在。
  当鲁正平向大家保证由侦察部队的成员向陈主席“报喜”之后,同志们才觉得松了口气。侦查部队这么多人,自然不可能都回去向陈主席“报喜”。同志们在意的是侦察部队本身的工作将得到陈主席的赞许,是否轮到自己亲自回去汇报,反倒不是那么重要了。
  解决了侦察部队战前的心理波动,鲁正平拿着已经初步绘制的地图回到了指挥部。章瑜已经两天没有怎么睡觉,他红着眼睛与作战科的同志们一起围在地图旁边。英山县地貌被称为“三山夹两河”,全境以中低山为主,河流很多。这也意味着各种可能的道路组合也很多。
  人数居于绝对劣势的工农革命军并不准备与湖北新军来一场简单的正面战斗,而是想以包围歼灭战的方式实现胜利。这就需要地形有着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要在火力运用上拥有压倒性的效率。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详尽的地图来支持。
  看着密密麻麻的道路标志,章瑜觉得心里头一阵烦躁。情报在此时成了一种负担,到底该怎么取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章瑜闭上了眼睛,在心里头不知第几次的回
忆起陈克的指挥。陈克的指挥并不复杂,章瑜觉得陈克总像是随便挑中了一条路线,然后就按照这条路线贯彻到底。对陈克来说,这一切好像都是顺理成章的。既没有不安,也没有焦虑。至少章瑜从没见到过陈克流露出不安和焦虑。
  想到这里,章瑜睁开了眼睛。他努力把自己其他念头都给刨除干净,心里头只想着找出最有效最合理的进军路线。也不知道是这种心无杂念的态度起了作用,还是积累的经验起了作用,反正章瑜最终确定了五条围攻的线路。作战科对着五条线路进行了分析,也觉得没什么问题。这种分析本来就没什么特别的依据,除非是大部队亲自一条条试过,否则对着地图来评价,每一条线路都有其合理性,也肯定能挑出一堆毛病来。
  五路围攻的作战计划最终被确定下来。
  湖北新军第三十一标并不知道他们的命运已经在纸面上被决定了,此时他们睡的正香,长途的山路行军很是消耗体力,特别是消耗精力。三十一标并没有山地行军的经验,更没有山地作战的经验。他们现在还身处湖北地界,以他们的想象力,绝想不到“匪军”竟然会在湖北境内围攻官军。山风很冷,三十一标一路行来,三分之一的士兵因为各种原因都染上了风寒。不是感冒发烧就是腿脚酸痛。这也是他们行军速度极慢的原因。
  天亮之后,三十一标并没有继续出发,而是在原地继续驻扎。山地行军缺乏可靠的水源,海拔越高,取水就越不方便,光是人喝马饮的水就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去筹集。官军还得有官军的“气派”,若是没弄到足够的水,就意味着行军“准备”不足,三十一标的长官们还不肯开拔。军官们也有自己的苦衷,这次出兵本来给的赏钱就不够,若是再“威逼过甚”,天知道会闹出什么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