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6/628

  “春花,你是不是不喜欢出去工作?”马庆升再次这么问道。在人民党的教育中,不爱劳动几乎是一种罪过。
  “我愿意待在家种地,我想在家伺候你。”赵春花一点都没有对不进城劳动的愧疚感,马庆升这次不吵不闹,赵春花还是很高兴的。
  “……,两年。我再待两年,能养的起你,我就带你在城里。要是还养不起,我就回来。”马庆升无奈的摇摇头,给了一个答案。
  “那你给我发个誓!最多两年。”赵春花很明显不信任马庆升。
  “好,我发誓。”
  “你向谁发誓?”
  “我……,我向陈主席发誓!两年后如果养不了你,我就一定回来种地!”马庆升大声说道。
  陈克并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天之灵”的地位。即便是知道,陈克也不可能在意了。他这次回来之前,有着一种整顿安徽秩序的想法。从历史上看,到了这个时期,官僚主义,左倾和右倾,特别是左倾倾向都爆发的很严重。党可是在这些事情上犯了不少错误。
  结果陈克一回来,就发现党是不是犯错且不说,陈克自己已经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以及严重的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错误。安徽根据地的情况,完全在陈克的想象之外。
  肖墙是个好同志,特别是那个“成功学与实践论”的报告,对农村的认识水平已经在陈克之上。陈克毕竟是教育系统批量生产的大学生,他对这种教育体系有一种天生的迷信。否定这种教育体系,本身就是在否定陈克自己。他以前的计划里头,就是想建立全脱产的学校体系。然后用全新的劳动者全面替代旧式劳动者。
  而肖墙同志的农业计划则是另外一种路线。完善和发展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关键点上实施“工业反哺”。当人民有了科技需求的时候,政府恰如其分的进行科技支持。这是一种渐进的模式,也是一种完全符合供需的模式。强制性的推广人民必须从头学起的东西,还不如促进农民已经熟悉的各种生产模式的全面进化。
  肖墙并不知道陈克对这个政策的看法,他有点惴惴不安的向陈克介绍了自己的全盘安排。土改彻底改变了现在根据地的土地所有制之后,政府以农民需求为主导,而不是政府为主导的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稳定发展。
  陈克理解的很快,他也很支持。正在研究整个计划的时候,根据地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也报上来了。
  淮海省有1200万人口,安徽省有1850万人口,湖北省有1950万人口,江西省有1100万人口。根据地总人口有6100万。这个统计的误差估计在2%到4%之间。在这个时代已经不算差。
  在21世纪,中国人口接近14亿,河南人口就有一亿。统计出整个根据地四个省不过6100万人口的数字,陈克真的被震惊了。
  1911年,大部分人是活不过60岁的,根据地统计的结果中,18岁以上的成年人只有接近70%的比例。总数有4000万。也就是说,根据地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劳动力的极度匮乏”。
  中国出现劳动力极度匮乏,对穿越者是个很大的刺激。陈克不得不仔细研究了一下当前的局面,才真正接受了这个事实。
  如果按照人均400斤粮食的基本生活水平,以亩产300斤来计算,就需要8200万亩耕地。实际上根据地四省的可用耕地面积接近两亿亩。已经确定的耕地也有一亿六千万亩。
  这个数字很好看,实际情况则大大不同。能确保亩产超过300斤的都是上等的水田或者水浇地。这个数字只占到整个耕地面积的三成。也就是说只有五千万亩。这个数字还是因为人民党在安徽大力兴建农田水利设施,以及湖北本来好地就多。
  历史上一五计划里头,全国新增了近两亿亩水浇地。这是一个怎么形容都不过份的伟大成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证明了当年的土地品质到底有多差。
  安徽省农业厅厅长肖墙不是个坐办公室的官僚,他是老牌政委。上任以来,肖墙跑遍了整个安徽。安徽水灾多,旱灾也多。想保证水浇地的稳定生产,就需要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就需要人手。
  身为军人,肖墙计算的结果是,需要100万左右的常备工程兵,经过五年建设,才能够实现安徽基本的水利工程。这还不包括铁路,公路方面需要的人力。
  100万人与4000万成年人相比,看似不多。可是这4000万人中间,至少有2500万女性和体力不佳的人根本不适合这种工程兵工作。也就是说,整个根据地四个省里头,十五个壮劳力当中,就要抽调一个搞基础建设。这是一个可怕的比例。放在安徽省,那就是至少五个壮劳力当中,就要抽调走一个,进行数年艰苦的基础建设。
  根据地四个省现在各类军队也不过20万。就算以这支军队为核心,也得扩军四倍以上。这也不可能光修建安徽一省,其他三个省同样需要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从结果上看,如果能够达成最终的目标,那自然是看着欢欣鼓舞。问题是想组织这么一场可怕的建设,巨大的投入令人发指。
  陈克也曾经站着说话不腰痛的批评过当年毛爷爷指示下的大规模水利建设“科技含量不高”,“全面考虑不够”。不过他自己站在根据地领导者位置上之后,陈克很清楚,现在他建设的大批基础水利建设,只会是“科技含量更不高”,“全面考虑更不够”的。但是没有这些基础水利建设,保障稳定供应粮食已经不再是幻想,而是一种实打实的“幻觉”。
  手里头就这么6100万人口,到底怎么有效的发动群众,这是摆在人民党面前的艰苦任务。
  “同志们,这次人口普查做得很好。我们终于知道根据地到底是什么样子了。”陈克不强调困难,而是以表扬为先导。
  没有人太高兴,第一次知道了根据地比较真实的情况之后,很多同志都感到不可思议。当年大家在一无所知的时候,就敢跟着陈克举起了革命的旗帜。对着旧中国发动了进攻。一个百十人的小政党,几年时间掌握了这么大的地盘与人口。这才是最大的不真实吧。
  陈克曾经对大家讲述过欧美其他国家的情况,人民党也已经开始派遣干部轮流到欧美考察。说是考察,其实主要是去体验。看看欧洲工业国家到底是什么一个样子。欧美各国的统计数据也不断的送回根据地,并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翻译。俄国17500万人口,美国9730万人口,德国6690万人口,奥匈帝国5210万人口,日本5130万人口,英国4560万人口,法国3970万人口,意大利3510万人口。
  这些国家人口与根据地相比并不居劣势,除了日本之外,这些国家的工业水平都高出根据地很多。以往年轻同志们都有彻底干掉欧美列强的激情。激情碰到了实打实的数据,理性就告诉大家,很多东西靠了一腔热血毫无意义。
  陈克与同志们下面讨论的时候,不少同志都提起过此事,陈克也不得不先偏一点题,“咱们根据地的政府统计能力已经接近了欧美列强的水平。这点上我们应该有信心。同志们,我们只用了六年就达到欧美列强的统计水平,大家一起鼓掌,表示对咱们自己工作的认同。”
  掌声有气无力的,不过总算是让安徽的同志们有了点底气。
  陈克笑道:“怎么才能理论联系实践,走群众路线,踏踏实实的革命工作做好。知道现在的局面就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如果以前我们只知道社会的大概局面,现在我们就知道了更多的具体情况。现在的工作就更有针对性。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先讨论一下今年的农业工作。”
  肖墙立刻就成了众人目光的焦点,陈克亲自坐镇安徽工作,肖墙也觉得有些心虚。他的政策得到了陈克的大力称赞,可是安徽省委里头不太赞成的同志并不少。
  “安徽今年的农业工作计划还是两个重点,第一,搞好国营农场与军队农场的建设。第二,提高土改后群众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的能力。大家都学过,农田想高产,需要氮磷钾这些肥料。陈主席已经弄出了合成氨,氮肥供应有了一定保障……”
  刚说到这里,已经有人问道:“合成氨生产线现在在武汉,我们安徽能够分到多少?”
  这个问题很关键,其实农业生产规划去年就已经定下了,不管支持还是反对,党委同意了肖墙的计划。毕竟是干了这么久,每个同志都在党校学习里头明白了一件事。“投资的重要性。”
  人民党的党校强化了“生产资料”的概念之后,生产与投资的概念也就顺理成章的被接受。除了土地这个农业生产的必须生产资料之外,劳动力,科技,以及物质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陈克在根据地一把抓的时候,曾经大讲过肥料的特点。对于“氮磷钾”的概念可是强调又强调。钾肥现在因为缺乏矿产以及相应研究,进展缓慢。磷肥则是通过鱼虾被鸭子吃掉之后,含在粪便中排出。这粪便又被用来混合腐殖职务来养蚯蚓,蚯蚓消化了腐殖的这么一堆东西之后,变成了很好的颗粒土壤。这玩意施放到地里头效果还真的不错。
  陈克讲过大规模投入氮肥,必须通过化工的手段。去年的大批量生产合成氨开始后,同志们终于盼到了希望。此时就有同志当面问起这个分配问题。
  如果安徽需要大量的氮肥,那么湖北肯定同样需要。物资把在湖北那边,安徽能够得到多少?陈克如果不发话,大家心里面都没底。
  “大家不用瞎想了,我想你们保证,两年内氮肥绝对不可能让每家每户都用上。”陈克笑道。
  “那我们啥时候能用上?”肖墙替大家问道。
  “氮肥首先是供应根据地良种基地的。种子好了,收成才能好。所以今年大农场还要承担更加优质的良种。”陈克答道。
  人民党的种子基地在安徽已经很普及,几年下来效果也不错。农场自然不用说,肯定是全面采用。大部分农民也开始选择国营农场生产的良种。良种的问题在于在普通的地里头不可能孕育出优质的下一代。
  而且良种基地也遇到很多以前从没有想过的问题,大家一开始认为只要数代的种子都能在非常好的土地上培育,自然是好的。结果有些种子在试用田里头,长得甚至还不如普通种子。为什么有这种问题,大家向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陈克主席询问的时候,陈克主席的回答让同志们大失所望。“我也不知道,我只听说过一些基本理论,大家得自己研究。”
  研究的结果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种匪夷所思的理论都有。这一度把安徽良种培育搞的如同神汉大聚会一样。直到肖墙上台之后,他也不说别的,直接把科技投资增加了十倍。当然,这也不是胡乱投资。肖墙要求这些搞研究的把实验规模给扩大十倍。
  这也就是安徽现在不缺这点土地和人力,十倍的实验推行下去。总有碰大运般遇到好结果的。
  四五种新种子表现的不错,而且通过实验,一部分神汉推测也被证明其不科学的走向。肖墙也以这个态度暂时得到了下面同志的支持。
第九十章
进步和守旧(六)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艰苦卓绝,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打就是十几年。光头跑去台湾的时候把能带走的黄金白银都给带走了。1949年的钢铁产量还没有1910年汉阳钢铁厂多。一切建设都得从头开始。所有的财富积累都得从农业开始。
  现在陈克的局面却好得多,他好歹能够加入世界贸易体系,根据地现在也有不大不小的工业中心。不过这不等于陈克就可以忽视农业的地位。21世纪中国税收的一大变化就是废除了延续几千年的农业税,甚至有了农业补贴。陈克希望自己有生之年也能废除农业税。为了早日达到那个目标,现在就必须加强农村建设。
  “我很赞成肖墙同志的工作思路。确定了这个思路,就坚持干下去。下一个议题。”陈克的评价很简单。到了现在,陈克已经不敢过度关注一个问题,至少表面上绝对不能过度关注。
  肖墙说道:“最近的工作里头,我们遇到宗族的问题。在前几年,农村的宗族问题因为水灾和土改,一直不明显,现在矛盾开始表面化了。不少宗族长老试图向宗族成员发号施令,我们很多干部都有过这种经验。现在的问题是一些生产能力较弱的家庭暂时无法摆脱对宗族的依赖,这个很麻烦。我认为需要动手治理一下。”
  陈克看得出,不少干部脸听到这话上都有很无奈的神色。看来肖墙所说的“很多干部”,大概就是指这些安徽省委的干部。
  “他们给我们填了多大麻烦?”陈克有些好奇。陈克与宗族接触不多,21世纪貌似重新兴起了点宗族热,不过这纯粹是文化上的寻根猎奇行为。曾经能够决断宗族成员生死的这股子强大势力,早在大运动时期就被彻底消灭了。虽然过程中也烧了些族谱,拆了些祠堂,揪斗了点子人,但是与这种把宗族家法彻底埋葬在历史垃圾堆里头的社会进步相比,这些代价微乎其微。
  “宗族现在也给咱们添不了什么麻烦。让他们跳,反正他们也没钱。”现在担任安徽省委办公厅主任的任启莹答道。
  听到对宗族势力这番深刻的嘲讽,不少同志都露出了笑容。
  任启莹继续说道:“陈主席,我调查过,宗族在近几年的行动里头,已经没有赈济的功能。他们顶多是添乱,倚老卖老的向各个宗族成员要钱。只要党内能够确定对宗族的态度,在群众里头他们根本没有市场。特别是群众里头的年轻人,很讨厌宗族长老。年轻人愿意和咱们人民党一起走。”
  “问题是他们跟苍蝇一样,千方百计的来烦你。我们下乡之后那叫个麻烦。”肖墙看来被骚扰过多次。
  “肖厅长,他们不是苍蝇,这帮人就是秋后的蚂蚱。”任启莹劝道。
  “苍蝇和蚂蚱无所谓,关键是他们现在还在蹦。那帮人现在不又在吆喝,女孩子上什么学!任主任,你管教育的,这件事你总知道吧?”肖墙看来对宗族长老们很是不满,已经开始把任启莹遇到的问题也给拿出来举例了。
  陈克见任启莹微微叹了口气,接着转过头看向自己。陈克对教育工作一直很重视,他微笑着问道:“这个不让女孩子上学是怎么回事?”
  任启莹现在兼任省教委的代理主任,她正色说道:“宗族长老们跳出来反对女孩子上学。”
  “嗯?”陈克颇为意外。宗族长老居然拿女孩子上学当攻击目标,虽然农村的确有这种事情,不过陈克想弄的更明白些。
  任启莹解释道:“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群众都很欢迎。大家觉得这孩子有人带,还能省顿饭。是好事。不过这初中教育,不愿意让女孩子继续上学的大有人在。”
  “可是不少小学毕业娃娃才九岁啊。”陈克对此很不理解。
  不仅仅是任启莹,安徽省委的一些同志对陈克这么白脖的回答抱以苦笑了。
  “陈主席,在农村,九岁十岁的女孩子就要负责家里做饭。一些比较麻烦的饭菜做不好,不过生火,烧个汤什么的她们已经能做。”任启莹答道,看着陈克有些不快的神色,她继续解释了一句,“陈主席,在农村都这样。”
  陈克的确相当不快,那些超级活泼的九岁孩子在21世纪正好是人嫌狗不待见的年龄,不过这不等于陈克就认为应该剥夺他们上学的权力。强忍住立刻提出强制义务教育的观点的冲动,陈克问道:“宗族在这里头扮演什么角色。”
  任启莹答道:“定娃娃亲是一部分。至少现在是宗族里头的那些族长公开说出了不少人不敢说的话,他们认为女孩子读太多书嫁不出去。”
  尽管陈克紧咬着牙没有发表意见,不过他的表情已经比什么发言都更能表达出陈克的态度。
  任启莹到没有这么激动,“陈主席,在这件事上,如果我们政府强行介入的话,肯定会引发很大的问题。不少群众认为,生了女儿要嫁给别人不说,还要跟着官府走了,他们不能接受。”
  人民真的很精明!陈克心里头叹道。人民党素来重视女性干部的培养,而且重视女性接受教育。对于人民党领导的政府来说,这是必然的行动。在政府看来,人民是国家的一部分。人民党辛辛苦苦培养的受过足够教育的女性公民,国家自然要让她们成为社会里头的一部分。但是在人民看来,自己的儿女是属于自己的。人民党让这些孩子上了学,接着就要把人给带走了。
  不用说太多,眼前坐着的任启莹,还有根据地里头的一众女性干部,现在完全是人民党领导下的同志。根本与宗族处于敌对状态。而人民党为了得到女教师掳掠回来的女学生,现在倒是走上了劳动岗位。不过在国家的保护和支持下,这些女生完全有能力拒绝家庭和宗族的支配。
  以社会进步角度而言,这是绝对的进步。以传统的宗族和家庭角度,这就是人民党在赤裸裸的抢别人家的女儿。在21世纪,大家已经能够接受孩子是社会的成员这个理念。不过在1911年,孩子属于家长才是公认的正统思想。宗族长老想处死宗族成员,总得有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父母弄死了孩子,也就弄死了。
  “同志们怎么看这些问题?”陈克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6/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