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628

  正在顾璐准备向同志们布置工作的时候,警卫员跑了进来。“顾政委,章书记和柴司令命令你立刻放下手中的所有工作,立刻到省委开会!”说完,警卫员把一份命令交给了顾璐。
  顾璐满心奇怪到底发生了什么,要召开如此紧急的会议。赶到了省委门外的时候,发现并没有同志们大规模集结的迹象。即便进了省委,也没看到有于这样命令相配合的人数。实际上来参加的会议的不过六个人,章瑜、柴庆国自然在,河南军区政委杨宝贵,504军政委顾璐和504军军长吕忠林也参加了会议,另一个却是顾璐没想到人民内务委员会河南支部的主任康定勇。
  章瑜即便是平素神色冷漠,不过当下也已经有了激动的模样。“中央命令,自此以后可以放手对北洋还有洋鬼子实施行动。”
  这个消息把与会的其他同志都给吓住了。党中央到现在还没有如此赤裸裸的表示出对洋鬼子的敌意。柴庆国和顾璐好歹还知道陈克的担忧与期待,至于其他三名同志根本没想到局面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章书记,到底怎么了?”河南军区政委杨宝贵讶异的问道。
  章瑜两眼放光,“在几天前,6月28日。那个奥地利的太子在萨拉热窝被炸弹炸死。党中央认为欧洲战争要不了多久就会开始。欧洲战争一旦开始,英国人、法国人自然不可能再对我们根据地直接进行战争。既然他们不可能放开手打我们,我们自然就可以放开手收拾这群洋鬼子了!”
  “章书记,这个判断是不是陈主席下的?”杨宝贵对这个关键问题非常在意。当年陈克写了《杀慈禧》书之后,杨宝贵还是个师长,他陪着陈克去见了冯煦和沈曾植,那时候他对陈克的战略判断就再也没有任何怀疑。
  章瑜把一封电报交给了杨宝贵。在电文内容与章瑜说的毫无二致,最后的签名则是陈克。见到这个签名,杨宝贵完全放下了心。“那中央准备让我们怎么打?”
  “不管部队准备好没有,都先掉一个师过黄河。”章瑜答道。
  在章瑜正在党委会上做出战略指示的时候,陈克也召开了中央会议。接连几个月压在陈克心头的沉重感一扫而空。一战只要开打,陈克就可以确定眼前的敌人到底是谁。不得不承认,即便是极力建设与美国的关系,但是陈克还是不敢真正得罪英国人。得知中国最大的敌人终于无暇东顾,陈克的心情如同插了翅膀一样轻松起来。
  中央的同志也能看出陈克的情绪,人民党大批的干部在前年和去年出国考察,大家好歹是知道了欧洲的一些基本局势。德国与奥地利是盟友,奥迪地太子夫妇被炸弹炸死,战争也就不可能避免了。
  更详细的情报这几天通过电报已经传到了根据地,1912年底,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巴尔干联盟赶走了土耳其人。但在议定和约条件时,欧洲列强各自支持一方,几乎使这次战争扩大为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塞尔维亚为了取得通往亚得里亚海口的通路,要求进入阿尔巴尼亚北部。奥匈在德意支持下反对,俄法则竭力支持。俄奥两国都实行局部动员,局势异常紧张。但俄国考虑到力量薄弱,作战准备很差,不得不向德奥让步。巴尔干问题被提交国际会议讨论。1912年12月,在伦敦召开和约会议,同时召开欧洲英、法、俄、意、德、奥六国大使会议。在大使会议上,协约国支持巴尔干同盟,同盟国支持土耳其。这时,土耳其突然发生政变,亲德政府上台,它在德国支持下拒绝放弃亚得里亚堡,谈判遂告破裂。1913年2月3日,巴尔干同盟再度开始军事行动,3月攻陷亚得里亚堡,土耳其不得不再度求和。伦敦会议于5月复会,交战国签订和约。土耳其把依诺斯到密土亚线以西的领土全部割给巴尔干各国,只保留伊斯坦布尔附近不大的地区。经过长期斗争的阿尔巴尼亚人民终于获得了独立。
  巴尔干同盟各国在分配战果时发生了分歧,争吵随之而起。由于保加利亚得到的土地最多,因此塞尔维亚要求保加利亚划出马其顿的一部分给它,希腊则要求得到马其顿南部和西色雷斯,门的内哥罗也想从保加利亚手中取得部分土地,连未参加同盟的罗马尼亚也向保加利亚索要南多布罗加,均被保拒绝。土耳其也想乘机夺回东色雷斯地区。结果这些有领土要求的国家联合起来对付保加利亚。同盟国竭力破坏巴尔干同盟,协约国则公开站在希塞等国一边。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和希腊签订反保同盟,接着罗马尼亚也参加这个同盟。保加利亚为了先发制人,于6月29日首先向塞尔维亚宣战。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不久也加入了反保战争。保加利亚在战争中遭到失败。8月10日,双方在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签订和约,罗马尼亚获得了南多布罗加,塞尔维亚获得了马其顿大部,希腊获得了南部马其顿、西色雷斯和里克特岛。土耳其利用巴尔干国家的内讧,重占亚得里亚堡。
  两次巴尔干战争推动了奥匈统治下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斯拉夫人的民族运动,他们要求和塞尔维亚合并,建立一个大塞尔维亚国家。奥匈帝国坚决反对塞尔维亚的扩大,并决定吞并塞尔维亚。奥塞的冲突势必引起奥俄的冲突以及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冲突。巴尔干已成为欧洲列强矛盾的焦点和欧洲的火药库。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塞尔维亚的一个秘密组织派出了多名杀手,埋伏在萨拉热窝市内,准备行刺。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夫妇乘坐敞篷汽车进入市区,一个刺客向汽车扔了一个炸弹,整辆汽车都被炸成了火球。
  弗兰茨·斐迪南在萨拉热窝遇刺事件被推动战争的两大军事集团所利用。奥匈的军国主义者大肆叫嚷,“拔出宝剑,对准塞尔维亚”,彻底摧毁奥匈称霸巴尔干的障碍。维也纳一家报纸写道:“六年来我们一直等待着一切严重的紧张局势最后爆发……我们要战争,因为这是我们人心的信念。我们的理想只有通过一次战争,用激进的突然方式才能实现:这是一个强盛的奥地利。”事件发生的次日,奥匈总参谋长赫特岑多夫和外交大臣贝希多尔德都认为:“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时机到了,要求立即进行军事动员,对塞尔维亚宣战。但他们也担心俄国的干预,于是就请求德皇威廉帮忙。
  人民党此时并不知道,这枚炸弹居然与人民党关系极大。由于开发了合成氨技术,人民党的硝基烈性炸药生产量激增。陈克自幼喜欢化学,也许是男孩子的本性,或者陈克本人那时候有反社会倾向,反正他一度很热衷违法的化学兴奋剂与炸药的研究。人民党的胶质炸药产量不错。除了用在中国各种矿山和工程之外,还有一部分甚至向印度销售。
  天下的商人都一个德行,为了牟利,一小部分胶质炸药居然又从印度卖去了巴尔干地区。刺杀案调查中,从王太子汽车残骸中发现了一小块写着“MadeinChina”的铁片。那是人民党在所有胶质炸药上采用的商标。
第二十八章
天下初战(一)
  “段统制,人民党过黄河了!”参谋一路小跑的冲进在安阳城内的北洋第二镇司令部。
  段芝贵听完之后腾的站起身来,“这开拔费已经发下了,命令第二镇各标协统到我这里开会,咱们第二镇沿铁路线南下迎敌。”
  斩钉截铁的命令把参谋吓了一跳,他张张嘴却说不出什么来。
  段芝贵眼睛一翻,“你在这里等什么,还不赶紧去传令!”
  等参谋跑出去,四下无人,段芝贵才微微叹了口气。他其实并不想打,可袁世凯的脾气段芝贵极为清楚,如果段芝贵敢向袁世凯求援,援军或许会来,段芝贵的第二镇统制也就到头了。
  各标的协统很快赶了过来,段芝贵坐在主位上大声说道:“各位兄弟,人民党渡过黄河立足未稳,我们当下上前给他们迎头痛击。想来胜算不会小。从去年开始,每个月的饷银就是按照战时发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时就是我们给大总统鞍前马后卖命的时候。大伙还有什么要说的?”
  看着段芝贵凶狠的目光,各标的协统都不敢再说什么,好不容易有人问道:“出兵的事情大总统可否知道?”
  段芝贵冷冷的说道:“我方才已经命人给大总统发报,想来要不了多久大总统就会知道。大总统去年就说过,我们第二镇既然已经退到安阳,就不用再退了。谁敢退出河南,立刻军法从事。大总统最讲纪律,诸位也都是跟了大总统这么久的兄弟,这点就不用再说了吧。”
  袁世凯对于违反军纪的从不手软,不要说是针对那些临阵脱逃的,对于交头接耳的也不会轻易放过。段芝贵这话甚至不是威胁,若是第二镇真的敢从河南退到河北去,包括段芝贵在内的高级军官都得掉脑袋。
  段芝贵阴沉着脸,杀气腾腾的说道:“诸位兄弟,当下我们若是再退,那就只有死路一条。即便不退,按照人民党的做法,咱们也只是早死晚死而已。既然都是死,咱们就和人民党那些乱党拼了。抱了鱼死网破的决心,到底谁死还两可的事情。若是大家不想窝窝囊囊的死,就跟着我段芝贵和人民党拼了!我把话说头里,这次咱们有进无退,谁敢畏敌如虎,我段芝贵就亲手送他上路!”
  北洋军南下的消息很快就从人民党设在安阳的情报站发到了河北道(新乡),自打工农革命军渡过黄河,河南军区就认为段芝贵不会坐镇安阳等死。不过河南军区的同志认为段芝贵会北逃,却没想到段芝贵居然会南下。
  “段芝贵胆子好大,就这么孤军深入么?”因为激动,工农革命军有些参谋的话开始不靠谱起来。
  现在的4407师师长康文正皱起了眉头。康文正毕业于人民党陆军学院,是参加过多次战役的28岁“老军人”。对北洋军“来势汹汹的”进攻,康文正觉得很可笑。当然,参谋的话让康文正同样觉得完全不合适。
  当下的4407师作为540军的拳头部队,老战士的比例降到了50%。即便是这些老战士中,有过战争经历的也不到五分之一。与被北洋军相比,工农革命军的训练更占优势。比装备,工农革命军就要逊于北洋军,特别是在炮兵部队方面,北洋一镇有最少24门炮。工农革命军若是把迫击炮算进去的话,火炮数量可能还超过北洋。只是野战炮的口径是远远不如了。双方部队的实战经验相比完全是半斤八两。
  “如果段芝贵想打我们一个立足不稳,那是绝对不可能让他得意的。”康文正说道,“但是战场设在哪个区域?”
  同志们瞅着地图,心里面也没谱。正在此时,通讯员送来了最新的电报。
  康文正读完之后,眉头皱了起来。几乎在北洋第二镇快速南下的同时,远在北京的袁世凯命令北洋新组建的二十与二十一镇乘坐火车从北京出发增援段芝贵部。眼瞅着仗就要打大了。
  “打肯定是要打,但是战场设在哪里?”康文正向参谋们问道。
  同志们的视线再次落在地图上,如果有可能的话,同志们都希望段芝贵带领北洋第二镇直接杀进新乡火车站。接下来工农红军就会把他们重重包围起来,彻底消灭掉。但这美好的想象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
  “段芝贵沿铁路机动,想抓住他还真的不容易。”参谋部的同志颇为挠头。
  “派小分队把铁路炸断?”有同志提出建议。
  “把铁路炸断,北洋军也能走回去。意义不大。咱们以后也要用铁路,炸断了之后北洋军可不会给你修,还得咱们自己修。”有人反驳道。
  “北洋两镇也在南下,段芝贵现在慢悠悠的与咱们接战,开打之后北洋两镇增援上来,这仗更不好大。”也有参谋对整体战局感到担心。
  康文正瞅着地图也颇为烦心,一旦战略上误判就会陷入被动。这次河南军区的战略上认为北洋军会原地不动甚至后撤。段芝贵这么果断的进军,工农革命军反倒一时拿不出好办法。
  “我们向军部提出新的战略调整吧。”参谋穆虎三说道。
  “怎么调整?”康文正皱着眉头问。
  “我们4407师主力避开段芝贵部,直插安阳。尽可能在北洋援军抵达前夺取安阳。军里面派5404和5405师渡过黄河,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左右夹击段芝贵部。消灭段芝贵部后继续北上,在安阳附近歼灭北洋援军。”穆虎三平静的说道。
  这个计划简单明快,因应北洋军的动向。可整个仗的规模扩大了至少三倍。4407师作为一个师级单位,提出军级单位的作战计划,这也未免太大胆了。不仅其他参谋被这个计划吓住了,康文正心里面也有些惴惴不安。他思索一阵,问道:“如果我们自己实施这个计划,大家觉得如何?”
  嘴里面问的是大家,康文正的视线落在穆虎三脸上。“陈主席一直要求我们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咱们一个师怎么都做不到这点。与其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以微弱的兵力优势打这仗,还不如请军部全力出动。”
  陆军学院讲的就是陈克倡导的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关门打狗,围点打援。这都是反复培训的内容。按理说穆虎三的建议应该很容易得到康文正的赞同。不过康文正发现,自己面对这样紧急情况的时候,竟然没办法立刻下定决心。康文正突然怀念起当年在陈克手下作战的时候,那时候他只用专心做好自己的工作,战略上人民党从来都是全面主动,至于战术,把平日里训练的内容发挥出来就够了。
  好不容易收回了心思,康文正命令道:“就按照穆虎三同志的建议,向军里面发电报。”
  540军几乎是和4407师同时得到北洋军南下的消息。军部通过省军区一面向武汉发电报,一面开始研究。拜了铁通的线路畅通,他们几乎同时收到了武汉方面与4407师对未来战局的看法。两封电报在作战上的观点差不多,只是签名和语气不同。陈克要求河南军区立刻实施对北洋军的歼灭战。而4407师的电文中,语气则是一种恳请。
  柴庆国此时已经下到了军部中,他苦笑道:“没想到康文正作战决心这么大。”
  河南军区的同志也都有些讪讪的,这两封电报相差时间不多。只是康文正的电报来的稍早些,在接到陈克电报前的一小时内,河南军区对康文正的建议并不满意。敌情尚且没有完全明了的局面下,康文正就敢弄出一个全面解决河南敌人的军事计划出来。只是康文正尚有可取之处,好歹他还建议4407师突袭安阳,把自己置身于北洋的包围之中。如果5404师与5405师渡过黄河,总数4万以上的兵力吓住了段芝贵。段芝贵北逃,那么4407师很可能要在安阳面对北洋三镇的围攻。这份勇气倒也不能视而不见。
  柴庆国没有参与这种批评,他心里面赞同康文正的建议,不过河南军区没有指挥十万人大规模作战的经验,这仗到底该怎么打,柴庆国心里面没数。在眉头紧皱的思考过程中,柴庆国一直没吭声。直到陈克的电报送进了河南军区的指挥部,柴庆国再也没有别的想法。他命令道:“按照中央部署,歼灭北洋军。解放全部河南地区。”
  段芝贵并不知道人民党仅仅一天内就做出了全面的战略决定。在段芝贵想来,人民党这些乱党当下应该是乱作一团的。在刚接到人民党渡过黄河的消息时,段芝贵是真的被吓坏了。以前每次与人民党作战,人民党都摆出了强烈的进攻姿态。这次人民党既然敢渡过黄河,想来也是如此。不过接下来的消息,人民党不仅没有迅即北上,反倒驻扎在河北道,兵力开始分散控制各地县城。这种做法对段芝贵很熟悉。凡是不求继续进攻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姿态。身为北洋军的军官,在这点段芝贵是极为容易理解,并且能够想象的。
  如果等人民党在河北站住脚跟,徐徐北上,段芝贵自忖顶不住。所以他干脆立刻调集北洋军南下。他多次被人民党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姿态给骇住过,以其人之道换其人之身,这种震动想来是没错。
  至于真的要南下到什么程度,段芝贵也没有真的要与人民党死战到底的打算。打一打,打不过的话撤退。与打都没打,直接缩起来。这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袁世凯能够接受失败,却不能接受退缩。既然都要打,反倒是主动出击更不容易被击败。
  既然有这个打算,段芝贵调集了能够收集到的所有火车头和车厢车皮,试图按照德国教官讲过的铁路机动来实施自己的计划。德国在普法战争中就充分利用了铁路运输,对法军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德国军官谈起这个来,实在是口沫横飞,自信满满。
  七月已经进入三伏天,天气格外酷热。北洋军调集的列车没有21世纪的车载空调,也没有电风扇。客车车厢本来就不多,这些车厢全部都被军官们占据了。大批的北洋军坐在运货的车皮中,有些甚至坐在只有平板的车上。部队出发前,有些比较有组织的部队,在平板上用竹竿和布料搭了凉棚。这下硬是耽误了出发时间,没有凉棚的部队一看这情况不干了。他们返回安阳城,冲进了布庄里面随意抢起了布匹。布庄里面的布匹被抢掠一空,北洋士兵又闯进了还算有点背景的绸缎庄。绸缎庄的老板已经相当机敏,听说北洋军开始抢布匹,立刻紧紧的关上了大门。
  北洋军这些马上就要上战场的士兵哪里肯认,一众士兵骂骂咧咧的开始砸门。枪托砸不开就用了木桩来撞。店铺大门是防盗而不是放明抢强。十几下撞破了大门,北洋士兵们一哄而上,砸烂了铺子大门,冲进去把能抢走的都给抢走了。不仅仅是布匹,包括街头看着能用的各种商户外面挑的布帘,后来只要北洋军看到的门帘都没有能够幸免。
  这通肆虐持续了一整天,在军机处的驱赶下,士兵们结束了洗劫,开始在火车站集结。在安阳市民惊魂未定的时候,北洋军小部队去而复返。这次他们倒是目标明确,不再调戏妇女,殴打市民。而是绑了二十几个裁缝扬长而去。
第二十九章
天下初战(二)
  军队的前锋就是侦察兵,作为最容易接触的对象,作为部队最精锐的战斗小分队,侦察兵之间展开的厮杀是极为血腥残酷的。人民党不可能让段芝贵这么轻松的南下,哪怕是为了让段芝贵认为人民党正在全力以赴的准备与段芝贵的战斗,用侦察兵进行骚扰就是必须的。两支小分队毫无畏惧的冲向对方的时候,即便每边都只有十几人,但是那股子决绝的态度的确让战斗充满了悲壮的色彩。
  双方都以对射作为开场白,颠簸的马背上想准确设计,的确是比较难以完成的工作。两三轮对射的结果是双方都无一伤亡。距离已经近到根本来不及继续射击的时候,侦察骑兵们纷纷拔出马刀呼喝着催马冲向对方。
  何经是第一次真正这样用冷兵器作战,他紧握着马刀的手掌心已经满是汗水,见到对面的北洋骑兵紧握马刀,一脸狰狞的神色,何经觉得呼吸都几乎停滞了。两匹马交错经过的那一瞬,何经按照平日里训练了无数次的方法,马刀的刀刃向着北洋军骑兵的咽喉用力挥去。几乎是于此同时,北洋军的骑兵的马刀向着何经的胸口刺来。
  马刀撞击上钢板发出铿锵的声音,因为相对速度带来的冲力全被胸甲吸收,何经觉得一股大力猛地集中胸口,身体不由自主的往后仰,连呼吸都困难起来。不过就这么电光火石的一瞬,何经锋利的马刀刀尖已经从北洋军骑兵的咽喉切了进去,而且没有丝毫停滞,刀尖划破了咽喉后没有停顿,继续向后直接到切断了北洋军骑兵右边的颈部血管才脱离了北洋军的肉体。
  几乎同样的事情在两支骑兵探子之间发生,人民党的胸甲轻骑兵几乎没有人受伤。没有料到人民党骑兵居然会在军服里面套上钢甲的北洋军几乎全部中刀。大多数北洋军都一刀毙命,只有少数运气好的,或者根本没有来得及与人民党近距离作战的骑兵才侥幸逃脱了性命。这些幸运儿们的运气并没有持续太久,见到同伴伤亡惨重,这些北洋军的士兵们没了斗志,纷纷试图逃走。人民党的侦察兵部队紧追不舍,由于射击密度大大提升,这些北洋军哨探逃了没多远就被子弹击中。
  每一次对战都要来一次血腥而且短暂的杀戮,人民党的轻骑兵即便有胸甲保护,不过这也不是万能的。如果北洋军损失10,人民党的损失在3左右。北洋军里面的侦察兵的确不是浪得虚名,毕竟北洋军的骑兵组建更早,数量更充裕,技战术也在人民党骑兵之上。
  段芝贵南下的时候并非全靠了“飞驰的火车”,他远远的派出侦察兵部队作为前哨。铁路的固定铁轨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对象,飞驰的火车脱轨的结局是极为悲惨的。遭到了人民党侦察兵的极力骚扰,段芝贵已经没有动摇继续南下的决心。
  面对段芝贵这种以铁路为核心的运输方式,以及遇到挫折也根本没有停顿的做法,人民党的同志们心里面也感觉有些惴惴不安。
  “段芝贵部的作战意志十分坚定,我们要不要调空军助战?”有同志提出了这个方法。
  人民党对空军的使用思路远超这个时代,陈克提出了侦查、骚扰、战略轰炸的区分。当下的飞机根本不可能实施什么战略轰炸。人民党认为大规模的出击以及轰炸,只是得不偿失的东西。在有着坚定信心的上万人队伍中,人民党的轰炸能够起到的效果很小。轰炸仅仅是打乱敌人的队形,降低敌人的战斗效率。靠空军解决战斗的想法根本就不靠谱。
  “既然段芝贵的部的作战意志如此顽强,即便是轰炸又有什么用?”有同志立刻反驳到。空军出动后的油料使用,航空炸弹的消耗,以及极有可能出现的机械故障,这一切都需要考虑。
  “5404和5405师调动速度并不快,我们现在若是出发,别说奇袭安阳,只怕我们走了之后段芝贵先夺取了河北道。”参谋们相当的郁闷,兄弟部队的行动力实在是不值得信赖。
  康文正对此尤其着急,战局的进展还是超出了预料。因为担心吓跑了段芝贵,所以5404和5405师尽管已经集结,却等待着段芝贵的行军超过一半,退却时候不会太快,这才快速行军增援。没想到尽管不断在侦察兵的战斗中损兵折将,段芝贵依旧如此凶猛的挺进。这段芝贵到底是吃错了什么药呢?
  “穆虎三同志,你怎么看?”康文正问道。既然穆虎三提出了作战计划,那么当下的情况穆虎三是否先料到了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