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4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9/628

  歼灭战的作战目标确定后,所有的行动完全按照军校里面受到的教育来办。地形是早就实地侦查过的,整风之后,好歹知己也能做到。在知彼方面,通过情报已经日军战俘口中确定日军火力配置。以“陈克动态战斗方程式”,也就是陈克抄袭的兰切斯特方程,数次推演的结果中都是工农革命军能够大胜。
  但是前线指挥部的同志却没有心满意足,无数次的事情都证明,战斗胜利后的确可以用“陈克动态战斗方程式”来解释战斗,可战斗前的敌情不明,往往让推测结果出现极大偏差。这不仅仅是指低估敌人,高估敌人的结果同样会造成战斗力的极大浪费。对战争了解的越深,同志们越是发现,这是个世界是不能去追求完美的。战场比任何地方都更加实际,如果不能把注意力灌注在当下的这一秒,不是随时应对眼下的问题,而是去追求虚无缥缈的完美与胜利,不仅这些可笑的目标无法达成,还一定会付出惨烈的生命代价。
  大包围战变的计划被修改成了动态包围战,毕竟还有将近一半的部队正在路上。全面防守删减为重点防守。绝对不允许敌人突围出去。等兵力部署根据当时战局发展完成之后,就开始实施最后的歼灭战。
  几十数百的算盘在计算科打得噼啪直响,工农革命军没有解放军的丰富经验,就只能靠更加周密的计算与科学体系来归纳总结。与之相对的,作为工农革命军的敌人,九州师团则在坚韧不拔的继续行军中。
  工农革命军自然不可能让九州师团如此轻松的行动,各路袭扰部队开始出动。力求让九州师团行动受阻,同时收集九州师团的各种情报。
  九州师团的师团长看到天空中飞过工农革命军的侦察机,他心里面就一阵恼怒。几天前的登陆战中,日本的飞行母舰上起飞了数架侦查机,无一例外的都被工农革命军的空军击落。而陆军的侦查气球也统统被打落,气球上的成员非死即伤。海军找到九州师团师团长大吵大嚷的时候,师团长心里面也憋着一口怨气。
  “什么时候海军的船上也能携带大量的作战飞机就好了。”师团长以总结以及开拓的思路想着。历史上飞机上军舰的时间远不是30年代。早在20世纪初,飞机发明之后,各种飞机上舰的设想以及实践都出现了。只是航母作战的整体思路也早就有人提出,只有实践工作在30年代才开始成熟。
  但想归想,师团长自己也没有整体思路,更没有造航母的知识。他也只能看看而已。
  不过天上的飞机并没有侦查一番就撤退的打算,飞机上很快就脱离了一些小黑点,向着师团长这个骑兵密集的方向落了下来。九州师团师团长一时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他还仰脖用望远镜继续对着天上看。只见工农革命军空军的四机编队抛下的小黑点剧烈扩大,随着小黑点在马匹密集的师团长附近落地,剧烈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师团长觉得胸口一阵火烫般的感觉,低头看下去,只见一块弹片的尾部露在军服外面。下一瞬,什么东西重重击中了师团上的头部。在眩晕中,整个世界的色彩从九州师团师团长的视野中迅速消失。
  空军是不可能观察战果的,在实施侦查的同时,拉动投弹器的把手,对敌人可疑目标投弹,对敌人密集队形投弹,这就是空军当下的全部工作。他们投弹结束后迅速拉高飞行高度,最近日军看到工农革命军的飞机就用步枪开火,日军这种泄愤般的射击根本不管能不能集中目标。陈克主席射击的防燃油箱,也就是在油箱外面包了一层橡胶。如果被步枪子弹集中,橡胶会自动收缩,堵住漏洞,最大限度防止漏油。不过这玩意的副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大大增加飞机的自重,二来真被击中,也不好知道。虽然没有被日军凌空打爆过飞机,可是事后的飞机故障与坠毁的事情发生了好多次。空军飞行员都是有着无畏传统的部队,但不等于大家希望自找别扭。投弹之后,飞机靠了自重减轻的机会,加速爬升,向着机场去了。
  日军九州师团师团长阵亡,师团部大部分死伤的情况极大的影响了九州师团后面的战斗。两个旅团长几乎是各自为战起来。包围歼灭战实施的极为顺利。工农革命军彻底发挥了火力与人数优势,在火箭炮助阵下用两天全歼了日军九州师团。
  直到战后审问战俘,空军才知道自己立下了炸死日军九州师团师团长的大功。在随后的讨论会议上,空军司令海蒙奇师长告诫同志们,“我们这就是搂草打兔子,赚到了就是赚到了。以后同志们不要把这个炸死敌人师团长的功绩记到心里面放不下去。那只是负担而已。这件事已经结束了,那就要马上忘掉。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成绩,那是因为大家按照规则,观察的仔细。但是观察的再细,也不可能分辨出敌人的师团长位置。所以观察要仔细,足够细就行。搂草打兔子可不是让大家守株待兔,过犹不及,不够细或者太细都是最没效率的。最后,我再次祝贺同志们获得了如此战绩!并且预祝同志们获得更大的成绩。谢谢大家!”
  因为部队折损极大,被迫留在龙口登陆场的熊本次郎中队长因祸得福,没有跟着师团前进。随着逃脱的残兵回来报告九州师团全军覆没的消息之后,熊本次郎中队长被授命前去“接应”九州师团。
  战战兢兢的熊本中队抵达长二十公里,宽五公里的战场,密布着弹坑,鲜血,一些人体残肢以及武器碎片的战场上堆起了十几个巨大的土堆,土堆前面立着简陋的木碑“日本第六师团战死者集体墓地”。每一个土堆都是四五人高,几十米方圆。熊本中队长打量着空无一人的战场,他不敢相信,几天前和自己一起说笑谈话的战友们就埋葬在这些大土堆下面。
  熊本中队长命人一边警戒,一边铲开土堆的一脚。没多久,就听铲土的部下叫了起来。熊本中队长走到土堆边,不算太薄的土堆下露出了日军的尸体,“继续挖!”熊本次郎命道。
  一具垒着一具的日军尸体在土堆下面不断露了出来,连挖数米之后,士兵因为恐惧和悲伤,已经手脚发软无力挥动铲子,他们软软坐在地上痛哭失声。即便那些没有如此失态的士兵,也呆若木鸡的看着眼前的一切。熊本次郎看着眼前露出的叠加了十几层的日军尸体。又眼神涣散的看向路边其他十几个大土堆看了好一阵,他再也忍不住,抱着脑袋嚎叫起来。
第四十五章
选择与被选择(一)
  围歼战龙口登陆日军战斗结束的第三天,在青岛仰口登陆的日军迅速撤退。围攻青岛的日本舰队也随之撤离。青岛防御战的正面战斗以日军九州师团17000余人被打死或者被俘、仙台师团伤亡千余人,沉没四艘驱逐舰,四艘大型舰艇中弹,沉没二十余艘其他舰只画上了句号。
  但是日本舰队并没有转而回国,日军仙台师团登船后转而南下,10月2日在日照强行登陆。人民党随即在10月3日通电全国,电告各省工农革命军的战果之后,又质问北洋到底是什么态度。人民党除了通电之外,随即要求各大报纸刊登人民党的通告,“鉴于北洋政府无力维持山东局面,人民党为了维护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即日起接掌山东政权。”
  人民党要夺取山东的消息倒也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各省官府早就知道人民党趁火打个劫的特性。但是10月4日,人民党以“湖南政府在人民党通电时拒绝发送电报,明显试图隐瞒日本入侵中国的消息。这等行径让人不得不质疑湖南地方政府有可能被卖国者控制。”要求湖南政府对此做出公开解释。
  这个消息顷刻传遍了中国各省,人民党当下控制了河南、安徽、湖北、江西、苏北、山东。每个省都知道,湖南怎么解释已经不重要了,人民党这是要对湖南动手。吞下湖南这个鱼米之乡,人民党兵锋直抵广西云贵。等人民党在湖南站稳脚跟,这三省被吞并只是时间问题。
  湖南政府万万没想到人民党居然把视线从千里之外的山东直接转回到湖南,湖南都督岑春蓂知道自己稍微有些理亏,他的确命令过暂时不允许将人民党在青岛大胜的消息传回湖南。各省的都督们都谈不上多保守,即便是保守派在这个时代也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湖南都督岑春蓂自认为对这些年轻学生不薄,可这些年轻学生从来不会体会都督大人们的想法。
  “都督大人,该如何回答?”湖南议会议长谨小慎微的问道。其实议长完全没有必要对岑春蓂如此恭敬。可当下还需要岑春蓂抗责任,按照人民党的作风,只要人民党夺取了湖南,就不可能允许当下的这些议员继续当政。所以岑春蓂与议长倒是一条船上的人。议长心里面倒是希望岑春蓂能够“勇敢的承担起责任来”。
  岑春蓂很明显没有承担起责任的觉悟,而且人民党这么做某种意义上也是欺人太甚。可岑春蓂都督明显没有要和人民党奋斗到底的决心,倒是对他心中的罪魁祸首愤愤的骂道:“若不是因为这些学生不知大体,怎么会有今日之事?”
  如果从单纯的利己角度来看,也不能说岑春蓂的想法不对。年轻的学生们明明上着湖南的学,却信了人民党的异端邪说,整天吆喝着人民革命。为了能够打压一下这帮学生,岑春蓂前年下了命令,凡是读书期间有宣传人民党异端邪说的,均不发给毕业证。当时情况稍好了些,学生们的胡闹从公开转入地下。可是没多久,几十个被开除的学生居然先跑去了湖北寻求读书机会。然后带了人民党的情报跑回来了。
  什么读书可以申请助学金,学校提供饭食。这些倒也没什么,关键是这些学生带了更重要的情报。只要在人民党那里读了初中,人民党不管出身不管地域,都给安排工作。这吸引力就未免太大了。长沙与武汉相距也不是太远,武汉现在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新兴城市,住了几百万人口。铁路、机械、纺织、航运,凡是从武汉回来的人,都对那些新兴的行业无比赞叹。长沙也是比较繁荣的城市,与新武汉一比,却成了完全不起眼的小地方。
  在这帮学生的煽动下,湖南的不少学校跑了五百多学生。这些白眼狼学生跑去湖北之后,有些人跑回来告诉同学,这些传言都是真的。他们不仅在长沙宣传,还跑去了各自的家乡宣传。据说,从去年开始,湖南各地因为想上学但是上不起学的少年青年跑了好几万人去湖北。
  即便是留在湖南的年轻学生,也整日聒噪着要湖南学习人民党的政策,这帮人里面家里是地主士绅的竟然也不少。这等孽子令岑春蓂都替他们的父母感到不值。
  如果人民党在青岛大胜的消息传到湖南,天知道这些年轻学生又会是个如何闹法。岑春蓂不得已才暂时不许接人民党的通电。可没想到人民党反应如此迅速,立刻就开始问罪。如果想抗拒人民党的进攻,湖南当下应该整军备战才是。可整个湖南没人相信能够靠湖南之力抵抗人民党的军队。
  正说话间,岑春蓂见到自己的亲随满脸喜色的跑了进来,他一进门就兴奋的喊道:“老爷,大喜事!大喜事!大总统发电了!”
  岑春蓂是袁世凯的政敌,后来两方隔着人民党也不打交道,岑春蓂实在是想不到袁世凯的电报有什么可以高兴的。接过一看,岑春蓂惊呆了。这电报是袁世凯的通电,“依照建国大纲规定,全国施行联省自治下的总统制,其基本的工作为施行地方自治。而地方自治的实施,又当以共和国宪法为准则,其程序井然,无可争议,然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党所辖四省人民几无联省自治之权利,人民党却以地方自治之名抵制中枢。至使民国政府无法完成全国联省自治之使命。……共和国成立以来,国民惟致力于约法的条文于政体的形式,致使有陈克诸逆有此窃国之举。并将受于帝国主义者以可乘之机,以伸张其侵略。洪杨之乱,前车之鉴,至此遂无人记忆,且亦不为身亲痛苦之国民所记忆,诚可痛心。”
  这是袁世凯第一次正式发表针对人民党的发言,而且将人民党称为诸逆,实在是让岑春蓂心花怒放。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党肯定得转头对付袁世凯。不管袁世凯有什么结果,至少湖南暂时安全了。
  岑春蓂继续看下去,见袁世凯痛斥人民党的暴行之后,话锋一转说起了这次日本与人民党的战斗,“陈克主义者,致力于其所谓的土地革命与农民革命,军行所至,赤地千里,以破坏我国和平的农村。他们对民族工业,耗无爱护的心理,惟以憎恨和斗争之说,灌注于社会和青年之中,以阻碍生产的进步,又单方面终止与外国条约,以中国解放者自居。因日英有盟约,英国利益受损,日本按照英日同盟条约与人民党交战。因不敌人民党,日本故暂入烟台以整军再战。我共和国并非满清,自不许外国军队无礼盘踞我中国国土。世凯已正式告知日本,三日内从烟台撤军。若不撤军,中央政府将派兵驱逐日本离开烟台。人民党诬陷中央卖国,三日后是非曲直当可明了。而人民党以烟台之事为由,欲侵吞山东。中央正式告知各省,若人民党进军山东,中央政府定然讨伐人民党。各省若与人民党勾结,均视为人民党同谋。”
  看完了袁世凯的发言,岑春蓂的心从高峰一路跌下来。虽然与人民党那种强暴的作风不同,袁世凯当下还是在逼迫各省表明立场。岑春煊已经被人民党找到了一次接口,当下他若是再支持北洋,人民党和北洋军什么时候开战尚未可知,人民党直奔湖南并不需要多久。
  “静观其变。”岑春煊对湖南议会议长说道。
  湖南议会议长也抱着同样的念头,此时局势如此不明,根本不是选择立场的时候。
  英国公使馆此时正在努力判断当下的局势。北洋态度强硬的向日本表态,至少在言辞上不惜付诸武力也要把日本赶出日照的举动,让公使感到了讶异。不得不说,公使感到自己的期待有些滑稽的同时,竟然忍不住对北洋生出一丝期待来。
  不久前结束的马恩河战役,协约国投入了超过100万兵力,损失高达25万。德国也损失了差不多的兵力。即便遭受了如此惨重的损失,战争远没有走到尽头,协约国有再战的能力,同盟国一样有继续战争的力量。英国国内被这样惨烈的战斗,以及可怕的消耗吓住了。按照这样打下去,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短期内获得胜利的希望。
  既然局面已经进入如此阶段,英国知道暂时无力关注远东的局面。如何利用手中的筹码控制远东局面,不至于发生英国以后要费大力气才能收拾的问题,英国驻华公使馆所有人员都想找出一个可行的脉络。
  讨论结果是首先不能让中日爆发战争,日本已经加入了协约国,那么日本对华宣战,意味着协约国也要对华宣战。日本已经证明自己不是人民党的对手,人民党的控制区域在内陆。以日本的海军根本不可能突入长江,直捣人民党的腹心之地。脱离了舰炮掩护的日本陆军战斗力根本不被英国看好。那个被歼灭的师团还是日本的甲种师团。英国当下根本没有打算向人民党正式宣战。这不仅仅是麻烦的问题,人民党当下不过是一个中国地方势力,英国这么做,仅仅是贬低自己,而抬高人民党的身价。
  所以北洋对日的强硬态度反倒给了英国人一个机会,日本所图的就是向打压北洋。英国人已经看得非常清楚,在有舰炮支持的青岛,日本尚且无法取胜。在舰炮照顾不到的场所,日本甚至不是人民党的对手。所以除了从北洋这里捞好处之外,日本也没有其他法子。如果整个中国都反对日本入侵中国,北洋还是在军事上让日本知难而退的话。日本就不得不重新听从英国的调遣。
  这又牵扯了另外一个问题,如何对付人民党。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北洋与日本联手打击人民党,现在证明已经不现实。那么英国到底是支持日本还是支持北洋。对英国来说,他们虽然倾向于支持胜利者,不过他们更希望北洋能够证明自己是胜利者。
  “人民党能够获得中国的控制权么?”公使询问汉弗莱爵士。
  “我真心希望他们做不到。”汉弗莱爵士回答的颇为巧妙。
  “假如人民党获得胜利的话,他们会加入协约国,并且承担协约国成员的义务么?”公使问了最关心的问题。英国人始终维持巧妙的手腕,他们绝对不会把所有棋都给走死。英国是一个岛国,大陆局面瞬息变化。英国若是不能单纯考虑利益,维持巧妙的手段,就绝对不可能几百年来始终不倒。
  “人民党近期的战略目标是统一中国。这些中国人从来缺乏妥协精神。好像统一中国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天命,是一种宿命,是一种义务。”汉弗莱爵士的声音里面充满了遗憾,中国人的这种态度让习惯了欧洲乱局的英国人感到很不习惯。
  “哼!”公使也表示了自己的不快。
  尽管曾经受过陈克的侮辱,汉弗莱依旧答道:“我并不担心人民党会投奔德国。这倒不仅仅是人民党从德国手中夺取青岛的事情。人民党主席陈克是一个很有理智的政治家。”
  英国公使对此也深表赞同。陈克的外交手腕中有着浓浓的英国人唯利是图的味道。为了利益,陈克从来不在乎面子。但是在核心利益方面,陈克从未有过丝毫退让。这样的一个人,是绝对不会让个人情绪主导利益考量的。
  “那么我们就暂时看看北洋的表现吧。”英国公使说道。
  如果这话被顾维钧知道的话,他一定会忍不住大声对北洋上下宣布,“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可惜他无法做到这点。
  不出顾维钧的岳父唐绍仪所料,顾维钧的确成功的说服了王士珍,又成功的说服了袁世凯。然后这个26岁的年轻人就成了很多北洋官员眼中的公敌。能得到袁世凯与王士珍的青睐,同时能够在这等政策大事上决定北洋的方向。这意味着顾维钧已经成为新贵。当然,前提是北洋能够战胜日本。出于官员们的本能,他们第一感觉就是羡慕嫉妒26岁的顾维钧。
  顾维钧很快就感受到了这些恶意,袁世凯多次召见顾维钧,让这位年轻人帮他分析问题,策划一些事物。原先对顾维钧几乎是无视的北洋官员,现在是带着明显的恶意故意无视。这种丑态令顾维钧十分不满。
  人民党已经夺取了名面上的山东南部,山东其他地方的农村也都大部分控制在人民党手中。除了济南外的很多城市,只要北洋没有驻军,人民党已经实际接掌了地方上的事物。
  北洋两镇在新提拔的北洋第四军军长吴佩孚的指挥下向着烟台进发。袁世凯一旦下定决心之后,行动里还是颇为可观的,至少袁世凯知道,如果是人民党先动手解决烟台。再歼灭日本一个师团的话,政治上他会极为不利。因为不管如何,日本在青岛战败,却占据了烟台。这失地的责任,袁世凯都不可能推脱的掉。仙台师团在青岛也受到了损失,眼下是最虚弱的时候。如果在这等情况下,北洋都无法战胜日军。那就说明北洋面对日本是完全没有取胜的可能。
  吴佩孚是段祺瑞极力推荐的人,段祺瑞认为吴佩孚刚毅果决,能担当重任。袁世凯也知道吴佩孚这个人,这才委以重任。能够得到这样的机会,吴佩孚是非常有知遇之恩的念头。对于别人对吴佩孚的嘲笑,认为吴佩孚接了一个近乎送死的事情,吴佩孚也并不在意。能代表北洋军打击日军,吴佩孚也有一种民族英雄的自豪感。第四军下辖两镇新军。都是吴佩孚亲自训练出来的。平日里吴佩孚练兵极严,对自己的部队也很有信心。
  当北洋第四军到了烟台附近,探马报告说周围没有发现人民党行动的迹象。吴佩孚最后的担心也终于消失了。在一处土坡上,吴佩孚的亲兵已经架起了从人民党那里买来的大型电喇叭。吴佩孚操着麦克风在最高处,先扫视了眼前密密麻麻的浩大队列,这才高声喊话。电喇叭的功率已经调整到最大,吴佩孚的声音高亢的传到了所有的士兵耳朵里。
  “兄弟们。咱们中国人面对列强屡战屡败,外国根本看不起咱们中国。就连一直比咱们弱的小日本都看不起咱们。前不久,小日本被人民党打得落荒而逃。结果跑到了烟台这里。这说明咱们中国人未必打不过小日本。就看敢不敢拼命。”
  当吴佩孚向着全军发布动员演说的时候,突然间空中传来了炮弹的呼啸声。与北洋军的75炮,乃至从英国进口的105炮相比,这呼啸声更尖锐,更猛烈。炮弹落地的时候引发的爆炸让所有北洋军感到大地都在猛烈晃动起来。马匹被着震动骇的嘶鸣起来,有些马匹甚至高高抬起前蹄,有几名骑兵被马匹从马背上甩下去。
  吴佩孚站在台子上一动不动,冷眼看着部下开始收拢马匹,维持秩序。看到最高指挥官如此坚毅,骚动的军阵也逐渐恢复了平静。
  “兄弟们,这是日本人在吓唬我们呢?这炮看着挺唬人,但要是管用,日本人就不会从青岛跑到日照来!兄弟们,打仗要死人大家都知道,这次抚恤加倍。大家打好这一仗,就是让日本人明白,咱们北洋军也不是谁都能捏的软柿子!”吴佩孚说到这里,他拍了拍腰间的手枪“这次打仗,督战队是要玩真格的,前进者重赏,后退者杀头。大家不要心存侥幸。步兵填完排长填,排长填完连长填,连长填完营长填。若是你们都填完了,我带着最后剩下的人往里填!”
第四十六章
选择与被选择(二)
  日照是一座新城,1914年初,人民党修建的青连线刚开始试运行,日照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站。铁路通行带来城市化的加速完成,这个原本几千人口的小地方,半年多人口就扩大到了万余人的水平。山东军区的兵力都集结在青岛,日军居然转而南下夺取日照的时候,日照本地部队和群众全部乘火车转移了。在山东军区与淮海军区考虑对日军实施包围歼灭的时候,北洋跳出来要求守卫“日照”。中央军委就下令暂停进攻。既然北洋愿意在死亡的边缘上做最后的努力,人民党党中央也愿意看看北洋的能耐。
  如果北洋能赢,远东整体局面就会变的对日本不利。这对人民党的总体利益大有好处。如果北洋输掉了日照战役,谁都看得出来,北洋打不过日本,日本打不过人民党。对于人民党接下来实施的全国解放战争大有好处。
  陈克也希望变相的削弱一下英国,假如北洋获胜,英国就不得不增加对北洋的支持,以图驱使北洋对付人民党。美国人聪明的很,他们不会加入同盟国。美国加入协约国,意味着协约国必胜。在这个阶段小小的削弱一下英国,这中国的发展大有好处。所以工农革命军湖北与江西的主力部队开始进攻湖南,在北方的部队进入短暂的战役休息期。人民党等着看这场日本与北洋之间的战斗分出胜负来。
  人民党有如此的余暇,对面的日本面对极为困难的境地。青岛战役前,日军做好了“所有的思想准备”,就是没做好战败的思想准备。日本方面原计划趁势扩大日本在山东的利益。就日本官方认为,一旦击败人民党夺取青岛之后,袁世凯不敢直接与日本展开战争。日本一来可以要挟袁世凯允许扩大日本在东北的权益。日本原本在中国东北的权益想变成现实的利益,就需要在东北投如庞大的投资,收益尚且不好确定,但是见效注定是极慢了慢。
  日本维持东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拱卫朝鲜。朝鲜北方有铁矿,日本本土缺乏铁矿,在人民党中断了与日本的焦炭换矿石协议的现在,日本必须先彻底消化掉朝鲜才行。
  如果只是这个原因,日本也不至于如此猴急的介入中国内战。日本知道煤铁复合体对工业的意义,看着人民党玩命的搞钢铁,如果人民党统一中国,日本的利益注定会受到极大威胁。日本国内的强硬派都主张趁着一战,让英国对中国,至少对人民党宣战。这时候日本就可以充当英国的打手介入山东。
  人民党与美国勾结之后,美国找到了他在中国的合作者,随即把日本抛在一边。限制日本生丝出口,一度让日本经济承受了极大打击。生丝出口占了日本一半的出口份额,这笔钱被掐断的结果就是日本丝绸产业遭受到全面的惨重打击。不管日本的老成派还是强硬派,都一致认为当下日本最大的敌人就是人民党。
  哪怕是如此直白的原因,日本也会更早动手。之所以没那么早动手,是因为人民党所处的地域令日本无从下手,英国是东亚海上霸主,没有英国的同意,日本根本不敢对青岛与连云港这两个港口动手。没有这两个港口,日本除非走长江,否则无法与人民党打仗。英国控制了长江的航运,日本更不可能介入长江。面对人民党在东亚贸易中越来越强大,日本竟然对人民党无可奈何。
  直到一战爆发后,英国人需要大量的丝绸作为重炮药包,日本丝绸业才算有了起色。人民党在一战爆发后开始驱逐英国在长江的势力,日本总算是找到了突破口。他们立刻向英国自告奋勇的充当马前卒,又用“支持袁世凯称帝”的方式暂时获取了袁世凯的支持。日本很清楚,他们的机会只有一次,打下青岛,证明日本有实力打击人民党。那么一切都好说。无论英国还是北洋,都会接受日本在山东扩大势力范围。
  至少在青岛战败之前,日本还有着介入山东的打算。对人民党在山东南部的建设,也就是在淮海省的建设,日本垂涎三尺。粮食、丝绸、枣庄的煤铁复合体、乃至于基于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技术发展建设的徐州工业中心。若是能在青岛一举歼灭人民党,进而夺取日照与连云港,再顺着铁路攻入徐州。这广大富饶地区的收益都会落入日本的手中。
  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也没想到能够从中国夺取那么大的利益。那么这次青岛战役,面对四面受敌的人民党,日本能够打开局面的话,未必不可能再来一次甲午战争的巨大收获。
  直到日本在青岛战败,九州师团几乎全军覆没。日本才明白为什么人民党能够纵横中国,甚至敢向英国叫板。人民党并非靠阴谋诡计,并非靠与北洋袁世凯的“秘密协议”,而是靠了真正的实力。只是日本此时骑虎难下,所以他们转而进攻日照,切断青连铁路。青岛有青岛要塞作为支持,日照并没有日照要塞。日照没有那么多山地,港口地区是平地,人民党想夺回日照必然得让军队完全暴露在日本海军的舰炮之下,人民党的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
  还没等人民党实施进攻,北洋却率先翻脸,表示要“收回”日照。这个“准盟友”的背弃令日本方面十分恼火,向北洋交出日照,意味着日本向北洋低头。袁世凯以后会不会覆灭且不好讲,至少向北洋日照意味着日本在短期内再也不可能进入中国。这绝对不符合日本的利益。所以日本方面对袁世凯“背叛队友的行径”充满了愤怒。只是日本此时却没有想到,队友这种存在就是被坑的。日本在表面上呈现优势的时候,日本对袁世凯尚且有利用价值。事实证明日本不是人民党对手的当下,袁世凯最好的选择莫过于落井下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9/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