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628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日本革命以后,百姓的日子和以前一样了吧?即便掠夺土地,甲午战争后掠夺了中国的钱,这些钱也不过是落入了欧美资本家,日本财阀的口袋。日本百姓什么好处都没有落到。”
  “原来如此。多谢陈先生指教。”黑岛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向陈克鞠了一个躬。其他的日本学生们也起身行礼。
  “坐下吧。我来讲讲日本的未来。”陈克挥挥手。
  在陈克看来,日本想靠自己的力量成为一个独立的工业国,限于原材料和市场,这个想法注定会成为泡影。这是陈克见过的历史证明过的。陈克也直言不讳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只要中国能够强大起来,日本注定要悲剧的。
  日本现在主要靠的是纺织品和妓女业。日本或许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家有组织的推行皮肉业的神奇国度了吧。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出现了无数的无少女村,少女们要么进入纺织厂劳动致死,或者去了国外妓院致死。陈克的药物,现在的一个大买家就是日本妓院。中国一旦崛起,日本的纺织业就会遭到沉重的打击。失去了这个支柱,而且失去了中国的市场,日本靠自己是无法维持的。
  不过作为日本人的黑岛,对陈克的这些个评述并没有反感。黑岛兴奋地说道:“在日本,也有不少对日本现状不满的青年,希望中国能够率先进行革命。然后革命再进入日本,推动日本的全面革命。”
  听了这话,陈克还真的有些懵了,自己怎么遇到了日本的“带路党”。黑岛这家伙不会是在糊弄自己吧?但是说真的,日本在20年代在中国搞了“包身工”纺织厂。结果被夏衍报道出来之后,好歹当年的政府立刻进行了查封。这篇文章在当时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在中国还是这么搞,日本国内的当年的残酷剥削程度只会比这个更加生猛。日本青年们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他们绝对不会拒绝革命。
  “日本的革命,不是人民革命。但是不等于今后日本不会革命。日本革命的主力就是小资产阶级。”陈克一面说一面在黑板左边写下了几个阶级的名称。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日本的国内资源匮乏,所以国内不会出现大批的中产阶级。在这个阶级矛盾激烈的国家里面,主要矛盾是在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之间发生的。现在日本为了扩张,所以强化了军力。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这些军力用来镇压日本国内的人民起义绝对够用。所以人民如果不能全面起来革命,靠自身的起义根本没有获得解放的机会。所以,日本的未来走势,就建立在这个集团身上。”说完,陈克用粉笔在黑板写上了两个大字,“军队”。而且用粉笔在这两个字外面画了一个框,以示强调。
  “中小企业根本无法和大企业竞争。这是我在课上面讲过的吧?无论比人力,效率,他们都竞争不过。我们可以相信,中小企业必然会逐渐破产,这些小资产阶级会沦为无产阶级。那么我们来看看日本军队的构成,中高级军官和大资产阶级关系紧密,基本都是大资产阶级的人。而且经过了多次的内战,凡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的中高级军官们也都被干掉了。中低级军官们多数出身小资产阶级,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那么多钱分给孩子们,但是有点钱让孩子们去上学,上军校。所以士官、尉官、还有些校级军官都是中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哦,校级军官在日本叫做佐官。”
  一面说,陈克一面在黑板上写下了日本各个军阶。
  “这些低级军官,在为了日本财阀发动的战争奋战之后,回到家一看,家里面破产了。本来还算过的马马虎虎的生活,现在已经全完了。那么他们除了想要革命之外,也没有别的想法了。这帮人才是推动日本未来政治走向的主力。”
  说到这里,陈克对日本历史上的一系列兵变的理解也有些豁然开朗了。226兵变,年轻的军官们要求的是天诛国贼。在这些青年们看来,那些当政的高官们,都是代表了门阀财团的利益。当然了,这些青年都被利用了,被那些更急于推行自己侵略扩张政策的家伙们给利用了,扫除了还算是有些“理智”的高官之后,主张侵略的集团迅速控制了日本的政治。把日本推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这种政策的最大受害者,无疑就是中国。
  “日本小资产阶级无论怎么闹,都不可能改变日本资源匮乏的事实。所以,这些人最终选择的道路,就是侵略扩张。现在的日俄战争,就是针对夺取中国特权的战争。日本要扩大在中国的原材料市场,要扩大在中国的销售市场。以后,更会对中国发动军事侵略,试图灭亡中国。”陈克讲述着无可争辩的预言。
  下面的人鸦雀无声,不少人都在用不带善意的目光看着黑岛等几个外国学生。
  “在我们这里的日本同学,并不是日本侵略政策的尖兵,而是希望能够阻止日本滑落到那种境地的同志。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用那样的目光看着他们。”陈克挥挥手,笑道。
  “陈先生,中国都到了这个地步,你还能笑得出来么?”前排的一个学生满脸悲愤的忍不住用四川话质问道。此人叫做熊铭杨。出身四川一个官僚家庭,1902年先到西安的南洋公学上学,结果那年爆发了“墨水瓶”事件,结果跟随同学一起退学,然后转到上海的震旦大学,结果又遇到学校被英国人勒令改变校规。结果再次退学,又转到复旦公学来上学。听了陈克的讲座之后,他当天就加入了黄埔书社,成为书社中的骨干份子。此人对中国无法摆脱屡败屡战,被瓜分入侵的命运极为痛恨。是一个非常激进的青年。
  见陈克不说话,熊铭杨站起身来,“陈先生,你光教给我们怎么看待世界,看待中国。但是看清了这个事实于事何补?只要陈先生您指出一条能救国的道路,你要造反,我便跟着你造反。要我打仗,我肯定冲在最前头。我这条贱命不算什么。只要能救中国,陈先生您说到哪里,我就干到哪里!”
  “对!不就是造反么,这天下早就该造反了。”
  “没错!为中国死就死了,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
  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喊道。
  陈克脸色越来越冷,突然间他哈哈大笑起来,“不让你们多喝酒,你们偏偏要多喝。看看,看看,喝醉了不是。今天就喝到这里。散了。”
  说完,陈克头也不会的回到了宿舍。关上门,陈克倒在自己的铺位上,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很快,他就陷入了沉思,那丝笑容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第十二章
中秋(下)
  华雄茂在外面连喊带撵,加上住在宿舍的人帮忙,总算是把其他人都给送走了。陈克能想得到,学生们看自己这么个态度,自然是很生气的。但是陈克不生气,如果有谁真的愤然离开,只能说这些人的涵养太差。现在的人民党可伺候不起这些猛张飞一样的人物。
  听外面已经开始在收拾东西,陈克连忙起身参加劳动。门一开,别的人还好说,倒是严复端坐在桌边,令陈克吃了一惊。怪不得华雄茂没有来敲自己的门。
  出来了就不好再进去,陈克开始与大家一起收拾。现在住在常驻坊里面的人有六个。陈克、华雄茂、陈天华、谢明弦、何足道和秦武安。周元晓已经搬出去了。临时的驻留者有跟着陈天华回来的这二十个人。反正天不冷,陈克临时搭建了宿舍,加上原有的宿舍,倒也够用。陈克在新学校里面督促着赶工的就是宿舍楼。马上就要封顶了。一旦宿舍楼初步完工,陈克立刻就要把人员转移到学校去。
  人多好干活,收拾的工作完成的很快。陈克只是把厨房给收拾了,空出来的锅碗瓢盆都给刷了,空出来的桌椅也都收拾停当。方才闹了这一通,估计大家也未必能吃饱。剩下饭菜堆在四张桌子上,众人再次坐下,“来,我敬大家一杯。中秋快乐。”陈克笑道。
  这次就没有方才的热闹,众人倒是真的品酒赏月。
  “陈先生,你会弹钢琴?”王启年和陈克一桌,他问道。
  “会一点。”
  “可否聆听一二?”
  “正有不觉技痒的感觉。”陈克说完,吃了口严复带来的点心,又把酒杯里面的黄酒一饮而尽。兴致盎然的再次走到钢琴面前。
  初秋的夜晚,深蓝色的夜空中,月朗星稀,院子里面已经用艾草熏过,混合了酒香、还有桂花的香味。陈克觉得心情颇好。手指流畅的在键盘上滑过,让陈克忍不住回想起了过去的时光。
  托了爱好音乐的老爹的福,陈克自小就经常去铁路局的音乐室,那里也有一架立式钢琴,在宽敞的音乐室里面跟着父亲学习弹琴,是陈克幼年时很好的回忆。那时候,陈克也未必真的喜欢弹琴,他更喜欢听父亲弹奏。但是父亲也很懂抓住陈克的心思,陈克连续练习二十分钟,父亲就给他弹奏一曲。那时候,陈科对父亲可是很崇拜的。
  后来家里面也买了钢琴,陈克从此落入了母亲的手心。母亲的要求严厉的多,每天必须练习两个小时,而且根据练习时间,90%的时间进行练习曲的弹奏,只有10%的时间才能弹奏陈克自己喜欢的曲子。陈克一直没有弄明白,为何自己遇到的是严母慈父,而不是传统中说的严父慈母。
  这些天来,陈克经常会想起父母。随着在这个时代的时间越久,陈克对返回自己的时代的希望越来越小。父母思念的频率也越来越低。
  手指再次碰触到钢琴冰凉的琴键,陈克又忍不住想起了世界上最亲的那两个人。到了这个时代已经几个月了,如果两边的时间同样进行的话,那么父母此时也该发现自己的儿子失踪了吧?也不知道自己突然失踪,父母能着急成什么样子。虽然陈克自己已经搬出来住,但是无论如何,父母过于长久的见不到自己,自己的失踪总会被发现的。虽然父母一直最希望的就是陈克能够把握住自己的生活,成为一个能靠着自己的力量自由生活的人。但是,他们还是很挂念自己的。
  想到这些,陈克有些悲从中来的感觉。可这种软弱的情绪,却让陈克忍不住又想起了母亲的教导,“谁也不知道今后会遇到什么事情。明天能不能活着都不一定。所以,你不要被那些名啊,利啊所诱惑。并不是说这些不好。问题是你追求名利的话,你根本得不到。名与利这些东西都是别人给你的。只有当别人需要你的时候,才会把名与利给你。所以,你不求人就不会受制于人。与其去追求那些把握不了的东西,你还是做些自己能把握的事情为好。”
  到了今天,陈克才真的明白了什么叫做“世事无常”。天知道他怎么就穿越了。
  在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陈克唯一能遵从的道理,就是“能做自己能够把握的事。”在1905年,他的历史知识就是告诉他革命的历程。至于其他的谋生手段,陈克的知识在这个时代根本无法施展。无论是化工还是计算机,只有陈克自己创造出这些现代的行业,他才可以去从事吧。
  如果父母知道自己的傻瓜儿子回到了过去,又选择了革命的道路,他们会对自己说什么呢?陈克的脑海里面浮现出的父母那绝对不会忘记的生动的面容。父亲肯定是一幅担心的神色问:“你能做好么?不要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情。”母亲呢,她那秀美的嘴角会微微拉出一个别人绝对模仿不了的美丽而坚毅的笑容,“不管你选择了做什么。你一定给我记住,你要追求的是这件事情本身,绝对不要为了这些事情完成之后能够带来的名利去做事。一定要成为这件事情的专家,矢志不渝,绝不背叛,绝不当逃兵。”
  抬头看了看天空中八月十五的月亮,陈克坐在凳子上默默说道:爸爸妈妈,我不会再去追求名利,我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去完成属于我自己的事业。
  陈克面带着一丝微笑,按下了琴键。这是《摇篮曲》。当年饥肠辘辘的作曲家舒伯特曾经用这首曲子的手稿换取过一份土豆烧牛肉。后来这份手稿曾经创下创纪录的400万法郎的拍卖价。陈克很喜欢这首曲子,温馨的曲调在这个月色似水的中秋夜也颇为合适。
  现场听众们绝对大多数都没有听过钢琴演奏,大部分听众没有见过钢琴,甚至不知道有钢琴这种乐器的存在。但是音乐本身就有其魅力,更不用说被称为乐器之王的钢琴。优美的琴音流淌在院子里面,连月光都仿佛更宁静了些。
  等陈克弹完这首曲子,周围的人却完全没有反应,大家都觉得曲子好,却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与中国音乐完全不同的异国风格,并不能完全引发听众的共鸣。
  陈克也不在意,随便弹了一首爵士钢琴,陈克转为中国音乐,《好一朵茉莉》《庆丰收》《芝麻开花节节高》,《信天游》。这些地地道道的中国音乐用钢琴弹出来,听众们就完全能够接受了。不少听过这些音乐的年轻人低声的跟着哼唱。
  但是陈克想要钢琴的目的并非仅仅是为了娱乐,他弹唱起了《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陈克知道自己唱得肯定不如郭兰英这样的艺术家,更重要的是,这首歌本来也是给女生唱的,陈克是绝对唱不出那种感觉。他就随着自己对这首歌的理解去唱。这首曲子本来就好,歌词更是直白,每次唱起,陈克都感觉歌中描绘的那景象仿佛就在眼前一般。大河、稻田、艄公、船帆。陈克主要的活动区域,一直是长江以北,对这些的感受一直不深刻。但是自从到了绍兴,又到了上海。这一路上所见,和歌词十分贴切。而且这歌健康向上的很,坦坦荡荡直抒胸臆就可以了,根本不用唱情歌那样还要扭扭捏捏。
  一曲唱罢,听众人鸦雀无声,陈克合上琴盖港站起身。就见到华雄茂眼含热泪第一个鼓掌来。这年头词赋虽然还在说,但是能够吟唱的词牌早就已经式微。唱曲早已经是妓女们的主流业务之一。男人们就算唱,绝大多数也是地方戏曲。突然听到这样天籁般的歌曲,所有人不觉得都有些痴了。华雄茂领头鼓掌,大家才如梦方醒的跟着鼓起掌来。
  走回桌边,方才坐下,严复问道:“文青,这曲子何人所写。”
  “我写的。”陈克毫不在乎的把后世的功劳据为己有。
  “直抒胸臆,意境甚佳。好曲。”严复赞道。这不是严复的客套话,严复本人虽然不吃喝嫖赌,但是毕竟是官场人物,陪着僚友听听戏,听听曲还是有的。对那些靡靡之音,他也素来没什么兴趣。听了陈克的曲子,严复只觉得精神一振。不仅仅是曲子质朴,歌词更佳。与那些或慷慨豪迈,或婉转缠绵的古辞相比,陈克的歌词虽然是市井白话,无论是立意还是情怀,竟然毫不逊色。
  “文青,教我唱着曲子。”华雄茂热切的说道。
  “这等好曲不能让文青先生独享,一定要教给我唱。”毛平也跟着说道。
  “今晚咱们赏月,明天教唱歌行不?”陈克笑道。
  “一言为定。”同志们纷纷说道。
  陈克听了之后心道,大家想唱歌,我还有好多歌曲没有教授呢。同志们,学会了《我的祖国》,下一首就是《国际歌》。
  又饮了几杯酒,天色更晚,已经有人不胜酒力,起身告辞去睡了。陈克看严复不走,知道他有话要说,便请严复去实验室旁边的教室坐会儿。严复自然是欣然从命。
  陈克正在收拾的时候,王启年靠过来。“文青,我有一事相商。我想往南洋卖咱们的药,不是文青可否愿意。”
  这可是个好消息,陈克听了心中一喜。“明日我去医院,咱们详细商量此事,如何?”
  “那明日我在医院恭候文青大驾。”
  该送的送走,该收拾的收拾完,陈克洗了手,端了茶壶和点心到了教室。一进教室,就见烛光下,严复面容惨淡的坐在那里发呆,整个人仿佛都定在那里。烛光幽幽,映得这位老帅哥的身影说不出的诡异。
  “严先生,你怎么了?”陈克有点战战兢兢的问,严复的样子真把陈克吓住了。
  “想起了些旧事。”严复声音颇为幽远,看来还没有从思绪中挣脱出来。
  陈克放下东西刚坐下,却见严复脸对着自己,但是眼镜片和蜡烛构成了一个奇特的角度,在陈克看来,严复的眼镜片反射着一片亮光,根本看不到镜片后严复的眼镜。“关于甲午的事情,文青怎么知道的怎么仔细?”
  我怎么知道的这么仔细?我看过敌我双方,以及当时海外的很多资料,自然知道的这么仔细。陈克心道。但是这话绝对不能对严复这么说。“我当时在海外读书,一些外国同学家里面炒作日本公债,所以从他们那里知道的多了些。”陈克解释道。
  严复的喘息声变得沉重了,他忍不住喃喃自语,“连海外的少年都知道此事,朝廷竟然毫不知情。”
  “朝廷又不懂现代的情报系统,怎么能知道那么多?”陈克笑道。
  “什么是现代的情报系统。”严复立刻问道。
  陈克向严复讲述了现代工业国的特点,所谓盗取敌人最高机密,其实只是情报系统里面少数的人员从事的工作。对于工业化国家,特别是那些非常有组织的国家,观察很多细微的地方,结合了外交,以及战略大布局的了解,其实就可以判断很多东西。各种人员的调动,物资的购买,运输系统的变化。甚至一些特殊商品的价格波动,都可以察觉很多东西。当然了,这些必须建立在对工业国有着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这些话其实也未必正确,但是陈克相信,自己对工业国的认识程度远在严复之上。如果自己觉得这些话似是而非,那么糊弄严复绝对没问题。
  果然,严复听了陈克的话,不断点头。
  “文青,你如此年轻,却又博学多闻。做事谦逊,所谓见贤思齐,却不知文青的令尊如何称呼,或许我有幸见过也未常可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