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4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3/628

  “我不是没有给陆军机会!在满洲的战争他们打成什么样子了?被歼灭了三个半师团,加上满铁,我们损失了十万人,还有无数的投资。他们准备在朝鲜再来一次么?”高桥是清的态度极为难得的接近暴怒了。
  西园寺公望看着高桥是清的表现,突然很想让高桥是清亲自对陆军部那群家伙发作一次。不过他很快就驱散了这个近乎报复的想法,高桥是清现在是海军部支持的首相,而且高桥是清的财政能力也是当下所急需的。西园寺公望说道:“高桥君,你觉得你是领导日本的首相,但是陆军部认为首相应该是为他们的政策服务的人。我虽然认同你的观点,不过我还是希望你能够看清楚本质。”
  高桥是清当然很清楚这些本质,日本的陆海军之争,在政治层面还包括陆军部的“反政党政治”以及海军部支持“政党政治”的分歧。不管是已故的桂太郎,还是桂太郎现在依旧健在的老师山县有朋,他们都是反对政党政治的,之所以桂太郎也自行组建政党,本质不过是组建了一个披着政党外皮的“反对政党政治的政治组织”。高桥是清与西园寺公望之间其实也有很大的政治分歧,但是两人在对付这个“反对政党政治的政治组织”方面却是相当一致。
  “西园寺君,我知道陆军部一定会试图把这场战争进行到底。虽然觉得他们战败了或许更好,但是他们却不会自己去死,而是会想方设法的把整个日本都给拉了垫背。我一定会尽力去阻止他们,但是我希望你还是能够想好下一任首相的人选吧。”高桥是清说道。
  “我不会让陆军部那些人得逞的。”西园寺公望到没有觉得事情已经发展到这样的程度。
  高桥是清苦笑一下,他用一种沉痛的声音说道:“不,西园寺君,当下日本的问题在于不肯面对现实。民众不肯承认我们战败了,民众认为大日本帝国不会战败。加上有些人的挑拨,日本民众会认为只要战争继续打下去,现在的战败只不过是未来胜利的一个注脚而已。所以越是追求胜利,就越是失败,越是失败,就越不可能胜利。因为民众并不明白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以前的中国。现在我要以内阁首相的身份告诉日本民众,告诉日本所有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当然,我也知道,我这么做的结果肯定不会好。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被迫辞去首相的职位。”
  这下西园寺公望彻底惊呆了,他万万没想到高桥是清居然做了这样的决定。即便是认为高桥是清说的很有道理,西园寺公望也无法完全接受高桥是清的观点,也就是说“承认战败”。
  高桥是清很清楚西园寺公望的想法,他盯着面色犹豫的西园寺公望继续说道:“只有承认战败,才能在现在大日本帝国仍然拥有的一切上继续战斗。如果不承认战败,那么陆军肯定会要求以夺回满洲,甚至征服中国为目的。西园寺君,您觉得这样的结果会是什么?”
  西园寺公望这下总算是完全明白了高桥是清到底在说什么,高桥是清是准备与陆军部那帮人斗争到底了。不仅如此,高桥是清还准备尽自己的努力去扭转日本当下的战略观。西园寺公望很清楚,这样的做法需要付出的代价可不仅仅是高桥是清当不了首相这么简单。到时候不仅仅是日本陆军,包括海军在内的几乎整个内阁都将是高桥是清的敌人。高桥是清这是要用自己的政治生命做一次悲壮的挑战。
  不过作为政治家,西园寺公望很快就从这种被感动的情绪中恢复了冷静。这种注定失败的赌博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决定的。更不用说高桥是清其实还有更多的选择,实在是没必要采取这样的办法。西园寺公望很是怀疑,高桥是清这是采取的某种政治策略。所以西园寺公望并没有对高桥是清的表态做出任何评价或者承诺。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大出西园寺公望的意料之外,高桥是清充分使用了他首相的权限。陆军部提出的集结重兵在朝鲜,开春后进军满洲的计划被他坚定的否决了。而且高桥是清命令外相牧野伸显与英国联系。尽管牧野伸显是一个极度主张自由派的外交家,在推行日本民主政治方面与高桥是清与西园寺公望立场完全一致,但是面对高桥是清要“唤醒日本民众面对现实”的举动,牧野伸显依旧感到十分恐慌。
  承认战败对当下的日本并非是一件容易事,即便是承认阶段性战败,不仅仅会让民心遭到极大的重挫,而且还会让协约国方面对日本生出极大的不信任。牧野伸显迟疑的说道:“高桥君,我认为你要我向英国人传递的要求没有问题,但是真的要做到这一步么?”
  高桥是清毫不迟疑的答道:“如果不能压制住陆军部,大日本帝国肯定会遭到更重大的损失!我们失去满洲之后,绝对不能再失去朝鲜了。”
  牧野伸显对当下军事局面也不是一无所知,他问道:“高桥君到底如何确定人民党会接受英国的调停呢?”
  高桥是清坚定的说道:“因为人民党到现在依旧没有拒绝加入协约国,他们所需要的仅仅是看协约国能够让步到什么程度。只要我们承认了我们在满洲的失败,而且请求协约国调停此事,那么人民党就不敢进攻朝鲜。如果我们放弃了这个机会,只是一味的扩大战争。在我们遭受连续失败的当下,协约国绝对不肯为日本背书的。想想欧美列强当年怎么调停其他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矛盾!想象日俄战争的结果!列强什么时候真正支持过失败者呢。”
  牧野伸显不说话了,他完全明白了高桥是清所指的“承认失败”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日本不肯承认过去的失败,在当下又没有扭转失败的手段,并且在今后的赌博中不断失败下去的话,协约国根本不会真正支持日本。
  不过牧野伸显也并不认为高桥是清真的能够成功建立起一个民主政党政治的日本,至少在当下挡在高桥是清面前是势力强大的日本陆军部。他很含蓄的说道:“高桥君,海军部里面也有不少将校认为依靠炮击人民党沿海城市,甚至攻击人民党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就能够逼迫人民党屈服。”
  高桥是清很少见的冷笑一声,“陆军与海军真的不知道现在日本还欠着英国六亿英镑的债务需要偿还么?他们真的不知道现在的日本经济以及面临崩溃的局面了么?”
  一提及这个问题,牧野伸显也沉默下来。
  高桥是清或许是多虑了,很明显日本陆军部是知道现在日本的负债情况的,在高桥是清不断与各方接触,准备以“日本承认在满洲的失败”为基点,展开外交以及内政调整的时候,与陆军部关系紧密的报纸突然刊登了关于日俄战争中筹措战争借款的文章。文章里面大肆批评高桥是清在战争筹款的时候不顾日本当时已经胜券在握的局面,只是为了个人的声望,不顾日本国力大肆举债,让日本背负上了巨额债务。正是这些债务让日本当下举步维艰。
  先是一家报纸,接着好几家报纸都对此事进行了评论。有直接批评,有看似站在公允的角度之上,但是实际上完全指责高桥是清出于私心胡乱行事的。甚至有指责高桥是清利用发行战争债券中饱私囊的种种“猜测”。
  高桥是清很敏感的觉得这件事背后有问题,如果按照陆军部的传统,他们倒是有可能带着手枪冲到自己办公室,先是一通吆喝,然后威胁的把手枪拍在桌子上。但是这样通过先制造舆论来抹黑的手段,绝非陆军部那群一根筋的蠢货能够想出来的策略。这背后绝对是有精通政党斗争的家伙在做推手。这隐藏的敌人到底是谁?高桥是清不得不怀疑海军里面的强硬派有重大嫌疑。
  不过此时已经不是寻找肇事者的时候,怀着破釜沉舟的勇气,高桥是清前去拜访了当下陆军派的太上皇,以及退役的陆军元帅山县有朋。
  会谈当然并不可能达成效果,无论高桥是清怎么向山县有朋摆事实讲道理,告诉山县有朋,承认当下的阶段性失败,日本利用欧洲战争的机会解决日本债务问题,等财政全面好转之后,日本有大量的机会重新获得对中国的优势地位。山县有朋都只是态度冷淡,根本没有把这些话放到心里面去。
  等到高桥是清不得不承认自己无法说动山县有朋,黯然离开的时候,山县有朋冷笑一声,“那个小厮首相倒是挺能说话的。”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千里江山(四)
  高桥是清走后,山县有朋只是嘲笑了这位“首相”一句,而在山县有朋家的几名陆军部高级将领却已经怒发冲冠了。在日本陆军里面是不能承认阶段性失败的,承认了失败就得“勇敢的承担起责任来”,那得有好大一批人需要切腹谢罪。除了逃回来的19师团师团长之外,其他几个师团都是被全歼,这意味着没人能够“勇敢的承担起责任”,没有师团长勇敢的承担起责任,那么责任就只能落在活着的人头上,陆军部里面必须有人勇敢起来。
  人民党是党指挥枪,各级指挥员基本都是党员,党员的党委会,指挥机构的作战会议,指战员的战前动员会和讨论会,战后的讨论会。将全军融为一体的诸多会议看似繁杂,通过这样几乎涵盖了整个部队的各种会议讨论之后,反倒是责任明确起来。作战的各个环节出了问题,极难有人真正能够推诿责任。
  日本陆军部则不同,等级制度让这支军队本身已经充满了各种不平等,而低级的军人比其他军人更加不平等。让高级军官承担起责任来,在日本根本是不现实的事情。
  不过痛骂高桥是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山县有朋已经懒得去痛骂这些陆军部的晚辈,老头子反倒是数次提起了当年明治天皇强行把他从朝鲜给召回日本的事情。山县认为如果那时候日本能够更坚定一些,竭尽全力打进北京,那时候逼迫满清政府彻底割让东北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陆军部的将校们听着老元帅的抱怨,脸上不敢有丝毫的不敬,但是心里面却忍不住嘲笑,如果那时候明治天皇没有把山县有朋给召回日本,山县有朋就得因为败绩切腹谢罪。哪里轮到现在听他如此抱怨与怒骂。
  “阁下,我们就任由高桥是清散步失败主义言论么?”陆军部次长问山县有朋。
  所谓人老成精,山县有朋根本不想给陆军部这帮人擦屁股。战争比什么都现实,无论嘴上怎么说“七生报国”之类的屁话,山县有朋很清楚陆军部每一个将校期待的都是通过参与胜利的战争来“七生胜利”,而不是在失败的战争中徒然送掉性命。经过中国东北的惨烈战争,日本陆军已经死了在雪原这个战场上与人民党一较高下的心思。青岛战役也证明了冬季并非人民党能够歼灭日军师团的决定性因素。对今后的战争怎么打,陆军部还没有弄出明确的思路。即便是“战争必须打下去”这个唯一在陆军部中有共识的内容,到底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继续战争也属于争论内容。
  “那个小厮首相如果能拉英国人进来,也不是什么坏事。”山县有朋说道。
  陆军部的那些人先是一愣,很快就明白了山县有朋的想法。当下陆军需要的是重整部队的时间,日本现在共有21个正规师团和四个混成旅团。总兵力在70万人左右。从青岛战役开始,日本陆军已经先后被成建制的歼灭了四个师团,一个旅团,加上其他他绝对能凑够一个旅团的兵力损失,五个师团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灰飞烟灭。五个师团即便是后勤部门依旧留在日本的一些部队单位没有被全歼,只是在前线被干掉的兵力就超过十万人。加上与陆军关系紧密的满铁被人民党斩尽杀绝,日本陆军总共的损失了超过十五万人。
  一般来说,一支部队如果失去了三成的部队,就可以认为这支部队失去了战斗力。日本陆军现在损失超过20%的兵力,距离损失三成军队的危险线十分接近。如果战争一旦继续进行,在朝鲜的第八师团要面对从中国东北冲入朝鲜的数万军队。以战斗力来看,第八师团无论如何都抵挡不住。第八师团如果被全歼的话,日本21个正规师团就只剩了16个,比10年前日俄战争结束的时候还要少。
  不承认失败是一码事,但是短期内能够阻止战争继续扩大,让日本获取喘息的机会,这不是什么坏事。如果英国人能够被彻底拉进战争,日本或许还能反败为胜呢。
  “但是高桥是清现在要求陆军承认阶段性战败,他的目的是限制陆军的规模。”陆军部次长说道。
  “高桥是清不仅要限制陆军的规模,还要限制海军的规模。你以为海军那些人就看不透这点么?”山县有朋冷笑起来,“这个小厮首相想要全面压制日本的军备,节省出钱来推行他的那个经济计划,更长远的目标则是建立他幻想的健全民主政治。西园寺公望则想推行立宪政治以及什么世界的日本,他们就不明白当今的世界依靠的只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如果在满清垮台的时候,我们能够趁势打进满洲,吞并满蒙,现在哪里还有当下的困局。”
  陆军部的将官们都知道山县有朋在满清崩溃的时候提出过这个军事计划,但是西园寺公望却努力支持北洋政府,虽然扩大了日本在华的利益,但是却被山县有朋屡屡抨击。抨击西园寺公望对山县有朋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陆军部将官们却注意到了西园寺公望这次并没有主张立刻与人民党决一死战的打算。
  “再派遣五个师团前往朝鲜,同时派人告诉高桥是清,陆军部绝对不会因为这小小的挫折而失去进击的勇气,让高桥是清调拨抚恤金。如果他能做到的话,我觉得在此关头,大家应该齐心协力。”山县有朋说道。
  陆军将官们很快就明白了山县有朋话里面的意思,如果高桥是清不指责陆军失败,并且继续支付战争资金,并且不声不响的拿出阵亡抚恤金,那么陆军部是可以支持高桥是清现阶段的“胡作非为”。
  前两样自然不用说,陆军部最头痛的则是抚恤金问题。就陆军部了解到的情况,这十五万人大多数都是战死者。对这些战死者,陆军部是怀着极大怒气的。他们不仅败坏了日本这些年建立起来的对中国的军事优越感,更加实际的内容则是那一大笔抚恤金。虽然这些陆军官兵都是死在中国大陆上,暂时可以用“无法查明”来应付一下,但是真相迟早有水落石出的那天。到时候陆军部又该如何面对那些战死者遗属呢?所以抚恤金是必须准备的,只要有钱,加上操作舆论与钳制口舌,陆军部能把来自民间的反对声浪给弹压下去。不然的话,若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死者遗属闹起来,陆军部真的受不了。当年高桥是清就靠“维护宪政”的借口推翻了桂太郎内阁,前车之鉴还没几年呢。
  虽然山县有朋与同年龄的老人一样,喜欢叨叨,爱抱怨,可在这等大事上,老头子看问题还是清楚的很。这让那些一度心中有着不满情绪的日本陆军将官们立刻心里面又生出大大的敬意。
  高桥是清万万没想到陆军部的反应会这么快,他刚离开山县有朋家回到官邸,陆军部的人就前来拜访。就陆军部提出的要求和他们一贯立场相比较来说甚至并不过份。但是高桥是清也很清楚,陆军部一定会提出自己的要求。
  果然,前来拜访的陆军部次长突然问道:“高桥君,你是一个爱国者么?”
  高桥是清笑了笑:“我认为爱国并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而是需要倾尽一生为国家效力。更重要的是,爱国不等于可以凭借爱国的想法凌驾在国家之上。”
  陆军部次长微微叹口气,“高桥君,当下的日本国民只知道推卸责任。遇到艰难的时候不知道一心为国,而是把责任都推给上层。既然如此,何不把日本统一在一个理想之下,几千万国民精诚团结,一心报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抵抗列强,为大日本帝国完成万世基业。”
  高桥是清心里面这叫一个腻味,陆军部的理想且不去评价,但是陆军部的说辞倒是颇有“万年不变”的味道。无外乎是那套全体国民团结在一个理想一个目标之下,说白了就是陆军部要掌管整个日本,把日本变成一个大军营。这恰恰是高桥是清最反对的。
  “我并不反对战争,但是我反对的是认为战争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战争必须与自己的国力相适应。”高桥是清尝试再次向陆军部次长这个马粪头子灌输些现代国家的概念,“日清战争与日俄战争,我们日本都是充分利用了国际局势,有诸君努力奋战,这才有了一系列的胜利。但是这次战争,我们日本是孤军奋战,所以才遇到了种种挫折。不过只要稳住当下的局面,国际局势对日本出口非常有利。从今年开始努力工作,我们还是有机会彻底解决债务问题……”
  陆军部次长跟看怪物一样看着高桥是清,日本欠下的巨额债务有多大,陆军部次长并非不清楚,高桥是清居然认为能够还清债务,这不能不让陆军次长怀疑高桥是清疯了。
  高桥是清虽然不认为陆军部次长能够读懂经济,但是他还是拿出了一份厚厚的计划书放到桌面上。这份计划书是高桥是清呕心沥血的结晶,对欧洲战争协约国的采购,亚洲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调查,以及各方面的评估与预期。最后的图表中,是高桥是清的一个预测,到了1918年,日本就有可能通过节衣缩食,完全偿还清所有债务。
  也不管陆军部次长是否能够真的理解这些经济方面的问题,讲解到这里之后,高桥是清的声音中充满了热情,“只要摆脱了债务枷锁,大日本帝国就会有光明的未来。我们日本一定可以用全新的姿态站在世界舞台上。”
  或许是被高桥是清的态度所感动,陆军部次长也用充满热忱的语气说道:“真的能够摆脱债务的话,高桥君,我们就可以携起手来,一起建立属于大日本帝国的新世界!”
  高桥是清原本洋溢着美好理想的心情登时就被这话给恶心到了,陆军部次长所说的“属于大日本帝国的新世界”,不用问,那肯定是用军事征服来的新世界。陆军马粪的脑子跟马粪一样,上面就是没有褶。但是高桥是清并不想再摧毁这好不容易才取得的一丝进展。如果没有这帮陆军马粪的合作,这外交工作也真的没办法展开。
  想保住朝鲜,就必须依靠英国人,依靠协约国。但是这次日本失败的单独行动给英国人造成的负面影响绝非短期内能够消解的。费劲外交努力让英国人相信日本不会继续单独暴走的时候,陆军马粪们出尔反尔的再来这么一次,高桥是清所有计划都会泡汤。
  强忍着不满与不安,高桥是清说道:“当下的要务,莫过于让英国人赶紧介入到眼前的局面里面来,只要英国以协约国的名义要求人民党不能进入朝鲜,就能起到极大的作用。稳住朝鲜的战线之后,我们尽力确保从朝鲜输入日本的原材料,同时尽力参与到东南亚的开发中去,不利的局面就能有极大的改善。”
  “那么惩膺暴支的事情现在就不能再提了么?”陆军部次长倒是很懂得顺杆爬。
  高桥是清几乎是捏着鼻子答道:“我并不反对战争,只要眼下恢复了局面,只要人民党做的过分,肯定会有一次全新的针对中国的联军行动,那时候还望诸君能够奋勇杀敌!”
  双方既然达成了最基本的立场理解,陆军部次长又与高桥是清在山县有朋提出的三个问题上讨价还价了一番,除了第三条抚恤金问题高桥是清不敢全面答应之外,其他两件事上双方总算是达成了一致。好不容易劝说了陆军马粪的头子之一,高桥是清送走陆军部次长后,疲惫的坐到沙发上动都不想动。
  不过很快,公务就纷沓而至。内阁首相可不是一个清闲的职务,只要愿意工作,就有干不完的活。平日里努力工作的高桥是清今天真的不想再动,当下局面实在是无比艰辛。不管是陆军部还是海军部,背后都有大量的人力作为支撑,高桥是清这个内阁首相却是光杆一人。官僚系统的服从仅仅是作为体制内下级服从上级的态度,并没有什么人非得效忠高桥是清不可。到现在为止,高桥是清看似做了不少事情。不过这一切都只是其他人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得不暂时与高桥是清妥协。他这个首相完全是在钢丝上跳舞。只要局面有了大的变动,高桥是清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乌有。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认知,高桥是清反倒放手干起来。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这次失败了,就日本国内的局面,短期内绝对没有人能把日本拖向更光明的未来。
第一百六十章
三千里江山(五)
  陆军部的人走了没多久,西园寺公望就跑来高桥是清这里,“高桥君,我听说你同意了陆军部的要求?”尽管知道高桥是清不是那种仰天长啸之后就去死的“憨直之辈”,可西园寺公望也没想到高桥是清在妥协方面居然颇有一套。
  “是的。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包括陆军部在内所有日本国民的精诚合作。”高桥是清回答的非常明白。说完之后,高桥是清拿出了另外一份计划书,那是关于经济生产中原材料供应的文件。“这几年的勘测结果,朝鲜北方有丰富的矿产,想提高日本的工业产量,就必须充分利用这些矿产。西园寺君,如果让与海军有关的那些企业去开发,你觉得能够达成足够的效率么?”
  西园寺公望看着高桥是清指出的那几列数据之后,整个人就呆住了。从投资和收益项目来看,只有把工人工资压榨到只有日本三分之一的水平才能够保证盈利。日本国内企业的压榨水平,西园寺公望当然清楚,把工资压缩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已经不是工资问题,而是根本无法存活的问题。
  “高桥君,你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西园寺公望疑惑的问道。
  “陆军部是可以做到这点的,我想把这些工作让陆军部那些人承接下来。”高桥是清说道。
  “陆军部怎么可能做到这点?他们的工人难道不要吃……”西园寺公望刚说到这里,就已经有点明白过来。这下,西园寺公望不再吭声了。过了好一阵,西园寺公望才对高桥是清说道:“高桥君,现在朝鲜也是日本的国土。”
  高桥是清神色冷峻的说道:“朝鲜是日本的国土,但是没有人认为朝鲜人是日本的国民。西园寺君,当下我们都得面对现实才行。这些天我反复思量,只有这个办法才能够解决当下的困局。除此之外,我们根本没有别的办法。人民党以极大规模与欧美进行贸易,我们日本如果不能将贸易规模提上去,我们就注定会失败。而且朝鲜里面不把自己当作日本国民,反对日本的人大有人在。他们也必须解决掉。”
  西园寺公望皱眉沉思。这并不是高桥是清的计划激发了西园寺公望的人道主义情怀,而是西园寺公望在考虑陆军部得到了朝鲜北部的矿产开发权之后,会对日本政局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高桥是清很清楚西园寺的想法,对付陆军部其实还算是简单,毕竟双方立场是非常对立的,这种时候达成的任何妥协都是大家违心却不得不接受的妥协,反倒不牵扯更麻烦的问题。高桥是清当然不知道陈克时空70年代年死硬铁杆反共派尼克松偏偏成为了美国和中国苏联缓和的重要人物。因为尼克松不管和共党们达成了什么妥协,美国国内都不可能指责尼克松是个“共党份子”。高桥是清不管和陆军部达成任何妥协,日本政坛也不会有人指责高桥是清背叛宪政派投靠了陆军部。
  但是,海军部恰恰是高桥是清很难对付的一群人。因为海军部天生的认为高桥是清偏袒海军部才是正常表现,任何让陆军部得到“好处”的事情,都会被海军部认为是高桥是清背叛了海军部一派。能让高桥是清稍微感到一点宽慰的是,西园寺公望好歹是个用权力建立秩序,用权力去实现政策构架的政治家,而不是个以能否追求到利益为唯一目标的政客。即便如此,西园寺公望的沉默依旧给了高桥是清极大的压力。
  沉默了好一阵,西园寺公望才缓缓说道:“陆军部不能成为国家的领导者,但是陆军部也代表了一部分民意,而这种民意的体现,必须纳入到宪政的体制之内才行。”
  高桥是清看向西园寺公望的目光里面登时就充满了敬意,西园寺公望并没有想趁这个机会猛烈打压陆军部,而是试图利用这个机会把陆军部纳入到宪政体制之内。这种眼光和心胸是非常了不起的。虽然这其中的过程注定无比艰辛,但是如果没有西园寺公望的支持,这个想法绝对无法尝试着进行。
  站起身向西园寺公望深深鞠躬,高桥是清说道:“太感谢了,西园寺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3/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