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4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5/628

  金家上下近几年最大的感受是日本盘剥地方是越来越狠,而抓人的事情金家也觉得颇为奇怪。日本人先是把平壤的乞丐流浪汉什么的都给抓走了,那些小偷小摸的家伙也被抓了个干净。没了这些人之后,平壤日子虽然还是不好过,不过出门之后感觉倒是好了不少。
  “日本人把那些人都给抓到哪里了?”金六龄颇为奇怪。
  “这个……,只是听说把他们给抓去北边了。到底让这些人去做什么,暂时还没有打探出来。”金家的父亲说道。说完这些,金家的父亲忍不住再次追问道:“人民党已经夺取了中国?”
  金六龄充满信心的答道:“人民党现在已经攻占了北京,要不了多久就能夺取整个中国。”
  怕家里面不信,金六龄还把自己乘坐火车从长江边上的武汉一直到了中朝边境的见闻给讲述了一番。旅行这等事若是没有真的见过,编谎话都很难。见金六龄说的眉飞色舞,金家上下也就真的信了。有这样的大势力撑腰,金家对恢复朝鲜充满了信心。
  不过这兴奋也是暂时的,聊到了深夜之后大家都困了。金六龄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起来之后就发现家里面人竟然还都在家。金家有自己的药品买卖,平日里家里面四处经营,根本没有太多闲暇时间。金六龄觉得很不好意思,自己还耽误了家里面的生意。
  “这些日子日本人盘查的厉害,不开门反倒好过。”金家老父亲对儿子解释道。
  金家老父亲的话音刚落,金六龄的大哥金三顺就气呼呼的说道:“不光是平壤,整个朝鲜都是如此。日本人在朝鲜发行什么军票,弄几张破纸就当钱用。这军票买东西还受限制,必须得在日本人专门开设的地方才能买到东西。可日本人却用这军票到处在朝鲜买东西。只要不肯接受军票的,就会被日本人给抓走。咱家已经吃了好大的亏。若是不赶紧把日本人赶出朝鲜,这日子马上就过不下去了。”
  金六龄知道大哥金三顺主要在汉城活动,他问道:“南边也是这样?”
  金三顺咬牙切齿的说道:“汉城那边更惨,这几个月日本人用军票买走了所有的粮食,听说那边都有好多饿死人的事情。”
  金六龄没想到一段时间不在朝鲜,朝鲜居然有了这样的变化。国仇家恨交织在一起,金六龄心中的怒火无可发泄,“咚”的一声,拳头狠狠的砸在无辜的桌子上。
  干生气自然是没用的,愤怒让金六龄以及他家里人很快达成了一致。想改变当下的局面,只有让人民党尽快打进朝鲜,把日本人都给赶走。
  此次前来,金六龄得到的工作是建立交通线。日本在朝鲜大举增兵,平壤驻扎了日本一个师团的兵力,金六龄在街上逛了一圈,就明白靠一起回来的那十几二十个朝鲜志士,策划对日本的袭击根本就是飞蛾扑火。与金成日碰头之后,金成日的愤怒情绪更在金六龄之上。日本加大了对朝鲜的盘剥,特别是使用军票对朝鲜的疯狂盘剥是极为可怕的。
  钞票这玩意在人民党的解放区里面也是通用货币,可拿着那薄薄的纸币,的确能够购买到很多商品。人民币的购买力高的很。可日本的军票就完全不是这样的,金成日家原本是做牲口买卖的,遭受的损失更为巨大。日军以一百块军票一头大牲口的价格从金成日家强行“购买”了所有的大牲口。这日本人的指定军票点使用点,大牲口价格是120块军票。其中的差价倒也不是特别大。但是,对于朝鲜人来说,这些使用点根本就是有价无市。能够购买的几样产品都是价格奇高,价格相对公道的商品统统没货。
  “这是明抢!”金成日瞪着通红的眼睛说道。
  “咱们赶紧建立交通站,尽早完成任务。”金六龄已经知道对日本人根本不用抱以任何幻想,除了把日本人赶出去之外,根本没有任何选择。
  金六龄与金成日分头联络平壤当地的朝鲜志士,很快就联络到相当一批人。日本军票是一个催化剂,它让朝鲜本地有钱人迅速分化。只要利益受损的有钱人统统都站到了反对日本的一边去。即便是胆小怕事的,也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
  人联络到后,情报也多了起来。日本人抓走的那些朝鲜人的下落也开始变得清楚不少。平壤是朝鲜北方最重要的城市,日本占据朝鲜之后,就开始在朝鲜大规模修铁路。平壤就是诸多铁路重要的交汇点。根据新加入反日组织的朴兰正提供的消息,日本人把抓走的朝鲜人都送去了铁路工地。这些铁路不仅要把朝鲜各地连接起来,还要通往几个重要的矿区。
  不管如何,日本人现在还是需要一些朝鲜人的协助。金六龄等人好歹寻了给工地搞运输的差事。这不仅仅是看看日本人到底在干什么,而且有了这样的合作者身份,对以后很多行动也能提供掩护。在日本军队的严密监视下,包括金六龄在内的几个朝鲜志士参与的运输队参与了向北边搬运物资的差事。
  朝鲜北部多山,平壤因地势平坦、环境幽静而得名“平壤”。城市西北部是低矮的山岭,东部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和肥沃丰饶的原野。流经市中心的大同江和它的支流普通江为平壤平添了几许妩媚风情。自古平壤就有“柳京”之美称,因为依山傍水,平壤城种植了很多柳叔。但是现在柳树基本都不见了。金六龄参与的运输队就把很多柳树制成的木桩搬上了火车。日本人图省事,砍树的时候都在地面上留下了最少一尺高的树干。这样的结果就是很难把树根给刨出来,也亏的平壤缺乏燃料,不少市民自己偷偷的把树枝什么的收集回家。也会想办法把树干尽可能的利用。
  但是最新变化是,日本方面连日突然以“破坏城市建设”为名,把拿着斧头锯子的市民给抓了起来。除了罚款之外,还没收了“作案工具”。金六龄就看到了这次运输的物资中,有不少朝鲜本地样式的斧头和锯子。掠夺到如此丧心病狂,金六龄实在是无法想像。
  当年朝鲜试图靠自己应对亚洲变化的时候,后来的明成太皇当时还是“闵妃”。她鼓励高宗采取开化政策并引入日本势力,在朝野扶植亲信,推举亲族出任要职,排斥大院君势力,两派互斗不断,导致朝鲜党争激烈,政权更迭动荡。过程之中闵妃与亲日之改革开化派势力渐行渐远,偏向亲华,多次利用清军势力扫除政敌以求掌权。至甲午战争日本战胜中国之后,遭亲日开化派夺权而失势之闵妃欲转与俄合作对抗日本,因而引发1895年10月8日的“乙未事变”,日本公使三浦梧楼领日本浪人及乱军入侵景福宫,于玉壶楼弑杀闵妃,并焚毁其遗体,并胁令高宗废她为庶人,直至两年后1897年,高宗改国号为大韩帝国,自行称帝,才将闵妃复位并追谥为明成太皇后,并厚葬于南杨州市金谷洞的洪陵。
  现在的金六龄召集的这帮朝鲜志士中,其实也不乏原先支持过日本的那些家族的后人。日本人现在一视同仁的对所有朝鲜人实施掠夺压迫,越是有钱人越遭殃。投靠日本人的朝鲜官僚也不是人人都是豪富,颇多中下层的家族损失极大,所以又转而寻求撵走日本人了。
  “早知道现在的话,当年干什么去了?”金六龄对满清也没什么好感,不过他心里面还是忍不住嘀咕。
  物资总算是运到了地方,金六龄也懂点日语,他听到负责交接的日本军人们说道:“这一个月的口粮我们给你们运到了。”
  搬运地距离工地很近,金六龄看到在蜿蜒盘旋的山地上,大批朝鲜劳工在日本军人和监工下正在埋头工作。现在已经是四月,天气并不算太冷,不过山风吹来还是感到相当的寒意。那大批衣服单薄的朝鲜人因为搬石头,砸铺铁路用的碎石,抬枕木,扛木桩,一个个灰头土脸,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只要稍微干活慢点,监工们挥着鞭子就上去呵斥甚至动手抽打。
  这些朝鲜劳工也不敢反抗,而且与看起来颇为粗壮的日本监工与日本军人相比,朝鲜劳工们一个个看着很是瘦弱,可这么一大批壮实的家伙握着武器,逼迫一群瘦弱的朝鲜人工作。这场景让金六龄感到极为痛心。
  日军对朝鲜人的态度相当恶劣,金六龄只是向四处观望,立刻就遭到了日军的呵斥。同行的人赶紧跟着叫骂几句,让金六龄回到队伍里面。
  搬运队不仅仅要负责卸货,还要负责装货回去。这次运的东西不算很多,倒是有十几个棺材般的大箱子很是让人觉得不对头。不过火车车门一关,金六龄也没学过扒火车,也没什办法知道那里面到底是什么。
  坐火车回到了平壤,前来接车的有几个在军装外面套了白大褂的。金六龄只是隐约听到,日本人神色严肃的说了一堆话。对于车里面到底装了什么,金六龄实在是好奇。这帮朝鲜志士中也有火车站工作的,金六龄让他们负责打听。
  过了三天,金六龄前去找交班的火车站人员,火车站工作的志士脸色极为难看。他极为上心的关注那些“棺材”的事情,终于偶然偷听到了日本人的对话,那颇像棺材的东西竟然真的是棺材,里面装的竟然都是朝鲜劳工的尸体,据说要去被送去日本做什么“医学研究标本”。
  听了这话,金六龄双腿一软差点跌坐在地上。在人民党那里金六龄也接受了不少现代知识,他对现代医学上的人体解剖以及标本的事情极为反感。东亚都有入土为安的传统,解剖尸体是被认为大不敬的事情。所以在火车站工作的朝鲜志士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金六龄已经猜到日本各个医学院都缺乏解剖用的材料。这次日本修铁路的时候死了不少朝鲜人,这些朝鲜人的尸体都给运去日本,给日本医学院当解剖材料和器官标本。
  就金六龄参与搬运时候感受到的重量以及晃动时的感觉,那些棺材里面并非只有一具尸体,而是塞满了尸体。日本方面不仅仅是盘剥,欺负朝鲜人,甚至朝鲜人死了之后还要被日本人当作标本使用。金六龄不知何时已经泪流满面嚎啕大哭起来。
  因为错误理解了金六龄痛哭的原因,火车站的朝鲜志士满脸悲愤的说道:“我还查到一件事,日本人给工地上的工人每天四两饭。这可干的都是重活,每天只吃四两,这不是要人命么?”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三千里江山(八)
  “你们给朝鲜人每天吃四两粮食,是不是太多?”在朝鲜总督府里面,新任驻朝鲜军总司令田中义一和颜悦色的对与日本开发朝鲜的工商代表说道。
  因为仰仗陆军的支持,工商代表说话很是谨慎,“这些朝鲜人奸猾的很,总是试图逃走。如果投入太多兵力看守的话,军方的费用也实在是太高。不过让他们吃的太少也干不动活。”
  田中义一笑道:“朝鲜人要多少有多少,关键是怎么让他们更多干活。在朝鲜人的使用方面,请诸君认清一件事。送到你们那里的朝鲜人,要么是罪犯,要么就是反对大日本帝国的政治犯。归根结底,他们都是没有必要存活下去的人。一定要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干最多的工作,这是他们最好的赎罪办法。”
  工商代表们神色虽然恭敬,听了田中义一的话之后这些之后也是有些惴惴。这帮人到朝鲜是为了赚钱而不是来屠杀朝鲜人的。让人在工作中劳累致死那是一码事,而打开始就抱着劳动致死的念头来使用朝鲜劳工,这些人一时半会儿还没有能够调整好这样的心态。
  田中义一看到工商代表们心中有疑虑,他收起笑容说道:“诸君,铁路晚一天开通,矿山晚一天开工,诸君又要受到多少损失。大家要为自己想象,也要为大日本帝国的工作想想。”
  工商代表试探着说道:“但是……,铁路与矿山都需要熟练工人,这些朝鲜人都不是熟练工人。要想提高劳动效率就得从国内征召更多工人到朝鲜来。”
  田中义一点点头,“这件事陆军部可以给诸君帮忙,只要能够更快完成工作进度,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支持诸君。至于诸君说的朝鲜劳工的事情,大家不要有顾虑,大胆用。”
  送走了工商代表之后,田中义一微微松了口气,他倒是听说过人民党的部队不仅是打仗,还承担了中国国内的很多基础建设。在这件事上,田中义一还是颇为羡慕,同时也极为鄙视的。如果陆军能够营运企业,想来多朝鲜人的使用上就更有效。陆军部现在已经掌握了朝鲜,在满洲战败前,陆军部还是希望能够消化掉朝鲜,让朝鲜变成日本的一部分。满洲的失败让陆军部改变了想法,满铁在满洲经营那么久,不照样在当地被杀的干干净净。日本人就是日本人,朝鲜人就是朝鲜人,中国人就是中国人。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想到这里,田中义一转头对现任朝鲜总督长谷川好道说道:“长谷川君,上次提到的组建朝鲜开拓团的事情,不知道您怎么安排的。”
  长谷川好道是陆军大将,立场与陆军部自然完全一致。即便如此,听了田中义一的话之后,他的眉头也忍不住皱了起来。陆军部得到朝鲜开发权之后,讨论出了一个日本开拓团的建议。总的来说,就是通过掠夺朝鲜南部土地,将一部分土地给朝鲜本地投靠日本的地主,另外一部分则交给征召来的日本贫苦无地农民来耕种。
  这种方法理论上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能把当地不投靠日本的朝鲜人统统干掉,大规模将土地由日本人耕种,要不了多久,朝鲜就将彻底属于日本。但是现实的作用则是很明显的,因为满洲战争的原因,日本在朝鲜加大了对粮食的掠夺,现在已经遭到了很多小规模的反抗。如果继续推行日本陆军部的计划,未来完全可以想象会遭遇朝鲜人多大规模的反抗。
  见长谷川好道总督也是这样的德行,田中义一冷笑一声,“长谷川君,把那些造反的朝鲜人送去矿山就行了,不管怎么看,矿山都是需要人劳动的。不仅仅是矿山,太多地方都要朝鲜人去劳动。”
  “可原先的计划中却不是这样……”长谷川好道还是颇为迟疑。在日本最初征服朝鲜之后的计划是尽力吸收朝鲜本地人为日本效忠,花几十年时间彻底消化朝鲜。这样突如其来的变化实在是完全改变了日本原先的政策。倒不是长谷川对朝鲜人有什么保护心思,派兵镇压也是一个非常花钱的事情。产生的伤亡会引发更多费用。从经济上来看,这种强硬的做法并不划算。
  即便是被委以重任,代表了陆军部的态度,田中义一地位上也是不能与长谷川好道对抗的,他尽力劝说道:“短期内就得凑齐驻朝鲜军五个师团的粮食,而且还要有足够的矿产运回国内。那长谷川君还有更好的办法么?就让这些朝鲜人吃闲饭么?”
  “军队镇压也是需要朝鲜当地人支持才行。”朝鲜总督长谷川答道,“现在陆军部在朝鲜发行的军票已经是怨声载道,如果继续采用高压措施,引发了整个朝鲜的动乱,中国会采取什么动作?”
  田中义一答道:“大日本帝国忍受了巨大的耻辱与中国达成协议,就是不让中国有机会介入朝鲜事物。朝鲜人起来造反也不是坏事,把他们消灭掉之后,剩下的朝鲜人自然会顺从大日本帝国,这也是发现敌人的好办法。”
  说完这些,田中义一压低了些声音,“长谷川君,陆军部这次还有更多的打算。国内既然宣称议会政治的那些人占据了上风,我们陆军部就必须在朝鲜证明我们的方法能够打造大日本帝国的王道乐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以后获得新的机会。在此时,我们陆军不正应该团结起来,不怕辛苦,不怕劳累的完成我们的使命。”
  听田中义一如此庄严的说出“王道乐土”,长谷川好道忍不住苦笑起来,陆军部的计划能否打造大日本帝国的王道乐土尚且不知,但是打造一个朝鲜人的十八层地狱倒是完全能够想象的。
  见长谷川好道迟疑不定的模样,田中义一干脆就说了实话,“我们这次要那些工商代表所做的就是找到有效消耗朝鲜人的办法,让他们在矿山里面为大日本帝国尽力。只要能够找到这办法,就能够最大限度帮助大日本帝国早日走出困境。不仅降低了大日本帝国的消耗,还能向大日本帝国提供更多财富。英国在征服世界的时候,不就是采用的这种办法么?您还有什么可以犹豫的?”
  作为朝鲜总督,长谷川好道自然是希望事情越少越好,出了收拾不了的大事,最终还是得长谷川这个朝鲜总督扛责任。但是陆军部的态度也是不能忽视的。百般无奈之下,长谷川好道先同意在矿山暂时推行陆军部的办法。看看效果到底如何,如果效果尚可,就继续推行其他的计划。
  朝鲜的六月,天气终于热了起来。
  日本到现在已经在朝鲜建设了一些矿山,但是限于日本的技术水平,加上日本对原材料的渴望,矿山不太采用矿洞的方式,很多都是露天爆破后直接开采。
  在朝鲜北部有很多这样的矿坑,李永昌就是最新送来的劳工中的一个。他是在平壤被捕的,理由是“经济犯罪”。更具体的愿意是他拒绝把自己家里面的木器卖给日本人。朝鲜本来也没有使用钞票的习惯,更不用说军票的信用度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所以李永昌反抗了,然后被捕了,最后就被送到了矿山来。
  在这里,他再也不叫李永昌,而是一名带着脚镣的2018号劳工。手持金属工具挖矿是日本人负责的,李永昌分到了一个带木架的背篓,每天的工作就是从矿坑底部将矿石运到矿坑边,运出的矿石数量决定了李永昌能够吃饭的数量。因为刚刚进行完一次爆破,矿坑里面很多细微的粉尘还没有完全沉下去,李永昌已经在监工的怒喝以及皮鞭的驱赶下沿着那条被踩的极为坚实的道路往下面走。
  不少人都在咳嗽,李永昌也在咳嗽。一部分人是因为粉尘呛到咳嗽,另外一部分人则是因为生病而咳嗽。每个人的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被矿石尖角划破固然是原因,而撕下衣服裹住脚上的铁镣,不让皮肤被磨破太厉害是最重要的原因。
  经过一个多月的劳动之后,李永昌甚至没有了思考能力。每天都是那么两个馒头,一点泡菜。饥饿剥让李永昌根本没有力气去想那么多。他昏昏沉沉的大脑中能够理解到的只有每天必须干活,干不完活就会挨饿。挨饿就会生病,生病或者试图逃跑的结果就会永远从矿区消失。特别是那些逃跑的人,都是被当场击毙的。
  这个矿区的人员是定额的,每个编号也都是固定的。由于每天都有朝鲜人因为试图逃跑而被击毙,也有生病的朝鲜人因为无法继续工作而被带走。所以每天都有新的朝鲜人被送来。
  是否生病的决断权在日本矿区的医生手里,凡是装病,或者病势不重的朝鲜人,都会被当众惩罚,或者鞭打,或者饿饭。而那些生了重病的朝鲜人被带走后根本没有一个回来过。朝鲜劳工中没有人相信那些朝鲜工头所说的,生重病后会真的被带走治疗。日本工头对没有生病的朝鲜人尚且如此凶残,对那些重病的朝鲜劳动会是什么态度?大家根本不敢想象。
  几乎是下意识的抬头看了看太阳,却见到太阳还没有偏西。将背篓放下,任由日本工人与朝鲜工头往里面装着矿石,李永昌只想多喘几口气。他的身体已经麻木了,唯一还能感受到的只有自己的体力还够不够背动沉重的矿石。
  “2018,快点走!”朝鲜工头倒是带了个面巾防尘,所以吆喝的声音颇为沉闷。背篓与木架上都有编号,尽管劳动换的频率颇高,可工头也没有必要去认识每一个人。背弃沉重的背篓,李永昌拖着脚镣向着爬出矿坑的道路走去。
  在矿坑附近搭的监工房间里面,几个日本人正在做着计算。
  “铁丝网还得继续购买……”
  “背篓与木架损坏的比较多……”
  “最近怎么听说陆军部出售矿奴的价格要涨了……”
  “开采新矿坑的费用……”
  “炸药的费用……”
  “脚镣磨损比较大……”
  林林总总的费用计算都是这些日子以来经验的总结,经过算盘噼噼啪啪的好一通拨打,最后矿山的负责人看着最后的数量深深皱起了眉头。
  “伯父,如果加上给陆军部的审批费,我们能够赚到的钱其实并不多。”旁边的年轻人忍不住说道。
  被称之为“伯父”的那个日本人当然知道这些,他的视线在一系列的清单上来回巡视,试图找到降低成本的办法。每次看到背篓与木架的消耗磨损,他的眉头就忍不住更深的皱了起来。但是这却不是他能够解决的问题。既然使用了奴隶劳工,自然不可能指望这帮“矿奴”能够注意工具的消耗。这真的是没办法避免的损失。
  可是当下真的不能给矿奴们一点逃走的机会。这帮人都是陆军部送来的罪犯,陆军部是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的。前一段为了提高效率,让矿奴负责挖矿石,就出现了矿奴试图用工具袭击警卫的事情。矿坑主们的交流中,这等事情多次被人提起。最后大家商量的结果是只让矿奴背矿石。
  除了这种事情之外,这帮矿坑主们还在交流经验中达成了一个共识,必须提高了那些比较老实矿奴的伙食供应。有些矿山采取了极端的伙食供应,结果更换人员太快。出现了矿奴集体试图逃走的事情。陆军部出动了大量兵力才把矿奴都给抓回来杀掉。出事的矿坑主们被罚了好大一笔钱。如果能够维持一批老实的矿奴,对于矿坑的有效营运实在是有极大裨益。好歹向陆军部购买矿奴也是要花钱的。
  看着自家伯父如此焦虑,年轻的日本人低声说道:“伯父,我听说中国的矿篓用了一种很特别的藤条,非常结实耐用。价格也不高,已经有些矿坑买来使用了。不仅仅是矿篓,他们的铁丝网价格也比国内的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5/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