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4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7/628

  能坐在这个位置上的都是久经考验的同志,每个人都知道齐会深说的没错,每个人都知道陈克的没错,陈克讲的理论很对头,也很有实践可行性。唯一问题在于,很多人根本读不懂陈克到底在说什么。或者说,没有大量工作经验的同志根本不可能理解陈克到底在说什么。当下能读懂和理解陈克说什么的同志们都几乎是坐着火箭在组织内部窜升,基层哪里可能留住那么多优秀同志。现在的情况是人民党上层集结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整个战略层面的营运已经比较流畅了。可是随着人民党解放区的扩大,基层营运的各种问题可以说层出不穷。
  齐会深也算是中流砥柱了,正如他所说,纪委与人民内务委员会的很大一部分工作竟然成了纠正问题,而不是严厉打击敌人。
  陈克其实也知道这些,但是该说的还是得说,如果连正确的理论都不能阐述,那就更糟糕,“我党的《实践论》是教会大家科学的方法,我党的《矛盾论》则是建立民主制度的方法。现在我们必须加强这两份文件的学习。我党的三大作风,必须落实。就实事求是这方面,我认为齐会深同志做的很好。”
  确定了对齐会深的支持之后,陈克说道:“所以我现在建议,我们在制度上要进行调整。很多时候,都是各地党政一把手负责人才选拔,我听说写条子的很多么。结果是现在领导负责制很有变成官僚主义的领导独裁制趋势,组织部的权力反倒被大大削弱了。我觉得这个局面需要调整。组织部就是按照党的政策和纲领选拔人才的部分,这个部门决定了我党各级组织人员的取向。既然现在问题这么多,我们不妨从整顿组织部开始。大家觉得怎么样?”
  这话一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们忍不住交头接耳起来。党委一度统管了所有职权,特别是重要的人事权。现在陈克的打算中,准备提升组织部的人事决定权,这件对与党组织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改变。其影响到底会有多大,现在根本看不出来。而且组织部更多权限的建立意味着需要建立起一套管理体系,谁来负责这个建设工作可是个大问题。现在齐会深是组织部
长,不过他的地位权限更多来自他政治局委员的身份。这里面的含义看来是颇为微妙的。
  不过人民党这十年中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政治体系,不管有什么样的波折,这套体系也是在不断完善的。凡是在其中能够表现出色的都可以说是平步青云。人民党内部制订了一个紧急应对排行名单。就是各级领导万一不能履行工作的时候,由谁来紧急接替。当下的中央办公厅主任任启莹就是从一个地主女儿成为人民党解放区中排名前一百位的重要干部。也就是说万一前几十位干部同时突然死亡的话,任启莹就一跃成为人民党的临时最高领导者。虽然空出来的位置会很快经由各级党委选举后出现新的接替者,但是这也足以证明了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了。
  不少同志看向齐会深的目光中有些隐藏不住的羡慕与嫉妒,原本没人想到齐会深会这么“无谋”的突然发难,可结果是齐会深很快就得到了更多权限。当然更有经验的同志也开始怀疑这是不是陈克与齐会深演的一出戏。当然,没人敢这么说,甚至暗示都不敢。基层工作的麻烦程度大家都很清楚,如果强化组织部的工作能够改善基层工作的话,大家是绝对欢迎的。所以这个提议很快就得到了通过。
  暂时解决了齐会深提出的问题之后,会议内容再次回到方才讨论的江南问题上。如果把地主家属强行迁走,那么作为参与者的民团怎么处理,这同样是棘手的问题。原则上,人民党对治下存在的任何独立武装力量采取了零容忍态度。问题在于,如果对参与反革命行动的民团采取斩尽杀绝的政策,很多反革命暴行极为猖獗的地区就会被杀成无人区。
  人民党中央对人民党的执行力非常有信心,这种信心建立在任何一道命令都会被贯彻到底的经历上。这次会议的结论一出,就决定了十几万乃至几十万人的性命。没人敢对此掉以轻心。
  “民团头子一定不能放过,不过下面的被迫服从的家伙还是甄别一下吧。”
  “如果群众家属要求亲自杀人者赔命,我们怎么办?”
  “有些杀戮根本没有群众看到,他们要求所有参与者都赔命,那怎么办?”
  “但是参与者里面有幡然悔悟的呢?我们就不给他们改过自信的机会了么?”
  “如果有人愿意赎罪,受害者家属也同意了,这怎么办?”
  “赎罪?对于被害者家属来说,施暴者应该一辈子赎罪。但是对于赎罪者来说,一旦得了性命,这种赎罪的心情能维持多久?床前百日无孝子,更别说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都杀了这得杀多少?”
  “那咱们反过来考虑,给出不杀他们的理由如何?”
  每一种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同样这种基于阶级斗争的反革命行径也有逼死的理由。
  讨论到后来,由于感情的麻木,更加直截了当的观点也出来了,“成本!成本!任何社会行为都不可能没有成本,更不用说这种大规模的社会行动的成本了!”
  没有人爱杀人,剥夺一个人的生命是需要极大勇气和动力的。对于反革命首脑人物,人民党中央根本不会考虑给他们任何活下去的机会,同样对于那些迫于生活或者只是为了活的更好一些才去参与反革命屠杀的人包括陈克在内的中央领导人都没办法狠下心确定采取肉体消灭的政策。
  经过很长时间的讨论,中央最后达成了一个妥协性的临时手段,先建立集中营把这些人都给关起来。当然,凡是在人民党进军江南时候依旧拒不投降的,那就只有毫不留情的消灭掉这个应对措施。虽然这样的决定还是要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不过于大规模杀戮相比较,这个选择依旧得到了中央同志的认同。有些事情能拖一日就先拖一日。
  军事准备已经就位,政治决策反倒拖了点后腿。政治局确定了整体甄别清洗江南的计划之后,秋瑾徐锡麟被请到了武汉,毕竟光复会浙西分部作为人民党“久经考验”的盟友,这时候也不能把他们给撂下。
  与陈克想的差不多,秋瑾知道了人民党的镇压反革命计划之后,第一反应就是“不忍”。秋瑾能够接受对中层执行人员中的“恶首”进行镇压,尽管蔡元培作为主谋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实,秋瑾还是说道:“文青,对蔡先生……能不能放他一马。”若是按照秋瑾的态度,却是对光复会的上层能放则放,反倒要对光复会下层的人痛下杀手。至于光复会背后的北洋军,秋瑾倒是咬牙切齿的说道:“那些人一个都不能留!”
  徐锡麟皱着眉头说道:“璇卿,到了此事你还说这等话?若是放过这些人,被他们杀死的几万光复会同志们会怎么想?浙西被杀的十几万百姓,谁给他们主持公道?凡事都要诛杀恶首!蔡先生的罪……”
  说到这里,徐锡麟也说不下去了。
  陈克静静的听着一直没有吭声。徐锡麟今年不过43岁,在412之前,他还是满头黑发,现在徐锡麟头发几乎全白了。看上去苍老了足有20岁。秋瑾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她今年41岁,也是头发花白。光复会内部发动的412反革命大屠杀对这两位革命前辈的心理打击实在是太大,不仅仅是容貌,两人连原有的锐气也都消耗殆尽。若是陈克刚认识他们的1905年,只怕这两人不顾生死也要找蔡元培等人报仇。
  不过有一点两人却很是一致,徐锡麟沉默了一阵后对陈克说道:“文青,你是不是要把江浙的士绅一网打尽?”
  “谁欠下人民的血债,谁就得偿还。”陈克的态度与说法始终一致,“没有参与到412里面的士绅,我们一指头都不会动他们。”
  秋瑾皱着眉头看着陈克,“但是文青要在江浙搞土改,士绅们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陈克笑道:“同意不同意由不得他们了。土地革命是我们人民党的政策,我们所到之地,从广西到东北,全部都实施了土改。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解放。从中国的利益角度而言,这证明土改政策没有任何问题。那些试图阻止土改的人就是螳臂挡车,遭遇不幸也只能说他们咎由自取。”
  人民党土地革命的态度之坚定,徐锡麟和秋瑾自然是知道的。见劝说无用,两人也不再做这个无用功。徐锡麟说道:“文青,江浙已经遭了大难,死了这么多人。还望文青有好生之德,能够手下容情。你杀这么多人,百年之后别人提起你来,又会是如何评说呢?”
  若是以前,陈克提起百年后的身后令名,到还是有些在意的。但是现在他根本不在乎此事了。历史上共产主义革命的领袖们,拯救了十几亿人,结果身后被诬蔑成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大恶魔。陈克觉得自己算什么?若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他顶多也就是成为众多恶魔中的一员而已。若真的如此,陈克觉得这还是自己的光荣。
  至于消灭反革命,陈克甚至不担心自己没有支持者。至少陈克认识的人谈起此事,只要不是故意打别的人,他还真没有见过几个人是否定土改正确性,反对向杀戮百姓的人讨还血债的。
  但是陈克也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认为自己掌握了正确的理论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青年,他温和的笑道:“两位提醒的是,能少杀一个人,我就绝对不会多杀一个。这点上我和两位想的一模一样。”
  1916年8月1日,是工农革命军的建军节,人民党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了进军东南三省的命令。工农革命军第五野战军从安徽出发,第六野战军从江西出发,分别攻入了浙江和广东。东南解放战争正式打响。
第一百六十七章
血债血偿(三)
  福建马尾军港,北洋海军大臣萨镇冰孤零零的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门外的卫兵紧紧把守住大门,萨镇冰命令过,没有他的亲自命令,谁也不许进来。确保自己不会被意外的来客打断思路,萨镇冰打开了老同学老战友严复写给他的信。这是严复写来的第三封信。
  信的内容倒也简单,严复坦然承认人民党进军朝鲜的计划由于英国人的介入而失败了。既然外战已经无法行得通,中国熊熊燃烧的战火势必席卷国内战场。严复在信里面第一次正式邀请萨镇冰加入人民党,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不长,萨镇冰仔细读了好几遍,确认自己完全没有错误理解严复的意思后,这才把信仔细收藏好。萨镇冰1859年出生,比1854年出生的严复整整小了五岁。1876年冬,他与叶祖珪、刘步蟾、方伯谦、严复等被派往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驾驶。从英国海军学院毕业后,严复当了北洋水师学堂的教习,萨镇冰当了北洋水师的舰长。甲午战争后,水军幸存官兵遭到全体解职,遣散回家。严复一面继续教书,一面翻译著书。萨镇冰回到家的时候一贫如洗,只好当了私塾先生。后来又得以起复回到海军。八国联军侵华之后,严复离开了朝廷去了民间,萨镇冰倒是一直在海军里面。然而世事无常,现在两人又站到了对立的两个阵营里面。
  尽管互为敌人,萨镇冰心里面非常羡慕严复这位大哥。仅仅是翻译《天演论》之后,严复已经是天下闻名的大学者。萨镇冰早就听说严复做了人民党海军学院的校长,作为人民党主席陈克的老师,作为人民党水师的创始人,严复现在又是桃李满天下的局面。长江里面跑的不少轮船都是人民党自己建造的,听说数量和吨位都不是满清开办的船务局所能比拟的。萨镇冰很清楚,在中国海军江河日下的今日,严复作为大学者,复兴中国海军的大功臣,必定名留青史。
  严复在信中保证,如果萨镇冰能够带领福建的北洋舰队与南洋舰队投奔人民党,人民党会任命萨镇冰为海军总司令。对大哥的保证,萨镇冰也相信不会是欺骗。可萨镇冰并没有投奔人民党的打算。
  作为北洋的海军大臣,萨镇冰很清楚人民党人民革命的政策。对于这点,萨镇冰不管是不是真心拥护,总还算是能够接受。可是人民党所推行的土地革命,萨镇冰就觉得实在是太过于激进。对于人民党领导的阶级斗争,萨镇冰就觉得这简直是胡作非为了。
  和这时代的普通人一样,萨镇冰认为这世上有善恶,有好坏。但是人的善恶与好坏应该以他们的行为来决定。萨镇冰认为人民党的纲领里面并不存在中国的传统善恶态观。阶级斗争则不管个人行为,只管有钱没钱。有钱的就是坏人,没钱的就是好人。袁世凯还在世的时候,萨镇冰和其他在北京的高官认为这种简单粗暴的态度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但是事实无情的证明了一件事,不管人民党的政策到底有多蛮横不讲理,可实际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陈克从凤台县起家,不过十年就打倒了北洋政府。更在东北重创日军。东南诸省与外国来往很多,人民党和日本签署的停战协议更是在上海的报纸上刊载了全文。这是几十年来中国第一次通过战争从一个列强手中获取胜利,并且夺回中国的一部分主权。日本的租界、治外法权等权益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庚子赔款中对日本的配狂,马关条约的赔款,在条约中一概终止。
  萨镇冰最痛恨的外国就是日本,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惨败给了日本。导致了满清时代空前耻辱的一次战争。现在人民党以数省之力歼灭日军十几万人,这样的战绩以及之后签署的条约,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了人民党的力量。包括萨镇冰在内的北洋、南洋水师上下都大为震动。如果不是英国强势介入,拉了协约国作为日本的后盾,萨镇冰相信人民党一定会如同严复所说的那样挥军攻入朝鲜,一雪当年甲午战争失败的耻辱。但是人民党“阶级斗争”的理念依旧不能让萨镇冰心悦诚服的选择投奔人民党。
  只是不投奔人民党,北洋水师与南洋水师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萨镇冰已经57岁了,早已经不是热血上涌什么都敢干的年纪。他很清楚,甚至不用日本那种规模强大的舰队,单单是现在北洋与南洋舰队,就足以封锁人民党的海上通道。哪怕人民党当下已经颇有远东陆战第一强军的模样。
  海军有煤有炮弹的时候可以纵横四海,不过煤、炮弹、粮食消耗殆尽的时候,还是得乖乖返回母港补给维修。福建多山,矿产也不够丰富。北洋水师是去年从天津仓皇逃到福建来的。现在诸多军舰在港口停泊了将近一年,缺煤,缺弹药。大部分舰艇到现在根本无法开动,很多小型船只因为没有钱财进行维修,漏水颇为严重。若是这样的局面继续维持下去,不用几年,这支舰队就会在锈迹斑斑中彻底失去战斗力。
  即便是萨镇冰专门让卫兵守住门口,还是有人能够让卫兵进来通报,“大人,水师官兵情愿代表求见。”
  萨镇冰忍不住长叹口气,自打北洋的北京政府覆灭,冯国璋就完全失去了资金来源。北洋舰队南下后,更是大半年都没有按时发过军饷。即便发了点军饷,也是连欠带拖。北洋军纪律维持的重要手段就是按时发饷,冯国璋更没有袁世凯的号召力。饭都吃不上了,官兵们群情激奋,最近已经到了沸腾的顶点。
  “先派人去劝说一下吧。”萨镇冰也真的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说完这话,萨镇冰的眉头再次紧紧的皱在一起。强大的国家才能有强大的海军,因为海军就是个吞金兽,制造一艘军舰已经耗费巨大,维持军舰的战斗力要花去的钱,比制造或者购买军舰要的更多。
  萨镇冰心里面忍不住动摇了,哪怕是与人民党的政见颇不对路,遍观今日之中国,能够有钱建造维持乃至发展海军的政治力量只有人民党一家。而且人民党也是真心想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手掌按在额头上,萨镇冰心里面百感交集。
  眼下的战局根本看不到一丁点胜利的可能,冯国璋倒是曾经试图向英国人哀求,英国人给了冯国璋一个很神奇的回复,“英国不参与人民党与冯国璋之间的战争,冯国璋要是派遣舰队进攻人民党的话,绝对不能影响英国商船的自由通行。而且北洋舰队不能在上海停泊。”
  冯国璋把这话当作是英国人给出的“通行证”,萨镇冰差点被冯国璋给气昏过去。英国人的表态是告诉冯国璋,“你爱怎么死怎么死,但是你要是敢让我们有任何损失,我们英国立刻收拾你。”
  对于这些欧美列强的秉性,萨镇冰非常清楚。如果冯国璋能够保住东南三省,或许英国人还能够逼迫冯国璋签署一些条约,换取一些利益。人民党连北洋的北京政府都能消灭,连日本人都能打跑,冯国璋凭什么抵挡住人民党的进攻?英国人和冯国璋签署的任何协议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可信度。当下局面,英国人看来还是想给人民党添些麻烦,所以才和冯国璋有点接触。若是人民党能给英国人好处,只怕英国舰队早就高高兴兴的开过来帮助人民党围剿冯国璋了。
  但是冯国璋此时彻底昏了头,根本就看不清形势,只想着依靠东南三省负隅顽抗。即便是北洋舰队开进长江与人民党交战,顶多能够攻击人民党几个沿江城市。人民党的陆军还是能够大摇大摆的进军东南三省。海军在这场战争中已经没有用武之地。更不用说海军现在的舰艇情况根本没有几艘能够维持战斗力。
  除了投降人民党之外,海军就没有其他的出路了么?萨镇冰不得不绝望的想。而根据现实能够推导出的局面来看,除非北洋舰队与南洋舰队自行解体之外,已经真的没有任何其他出路了。
  经过痛苦的思考,萨镇冰终于派人与严复联络。
  联络员不用走太远,严复现在已经不在武汉,而是到了上海。暂时居住在重兵把守的上海仁心医学院校园里面。自打北洋的北京政府覆灭之后,人民党在上海的存在已经完全公开化了。上海的各国领事团对人民党一个师的军队乘船进入上海不闻不问,理论上对上海有行政管辖权的江苏都督王有宏对此也是视若无睹。以上海仁心医学院为核心,工农革命军布下了自己的警备区。原本飘扬在上海仁心医学院的英国旗也变成了五星红旗。
  在萨镇冰派遣的使者何汝杰进入严复办公室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亲弟弟何汝庆也在那里。何汝杰与何汝庆都是陈克岳父何汝明的亲弟弟。何汝庆一直在江南制造局就任,何汝杰则是南洋水师的管带。因为与陈克的关系,何家三兄弟对满清与北洋的覆灭并没有太多痛苦失落,毕竟人都是要面向未来的。只要他们三人自己不犯混,何家的光辉未来并不是什么很离谱的事情。
  严复与何家三兄弟的父亲何老爷子是平辈好友,如果从师承的角度,陈克其实应该称呼何汝明三兄弟为兄长。不过现在何家兄弟见到严复也根本不敢有丝毫造次。以晚辈礼恭恭敬敬的向严复致敬,何汝杰将一封信双手呈交给严复,“严先生,晚辈奉萨大人之托前来送信。萨大人让晚辈向您问安。”
  “坐。”严复让何家兄弟都坐下。也没有看信,严复说道:“令尊何老先生过世的时候,我也没能去祭拜,每次想起来都感到很是遗憾。几年前去北京的时候,我去了何老先生墓前祭拜了一番,这才算是尽了心意。”
  何汝杰欠身说道:“严先生,您能亲自去祭拜。家父地下有知,定然是极为欣慰的。”
  严复摆摆手,“坐,坐。咱们自家人不用弄这些俗套。这次我来,主要是人民党要抵定江南局面,我对江南制造局和北洋与南洋海军十分挂念,所以才到上海来主持此事。”
  何汝杰连忙起身答道:“严先生,您是北洋水师与南洋水师的老前辈,到了这个时候,您这老前辈一定要给我们这些晚辈指路啊。”
  何汝庆也起身说道:“严先生,上海也是文青最初的龙兴之地,只是我那时候不识文青这样的豪杰,所以错失了结交的机会。当下文青眼见着要一统天下,若是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还望严先生明说。我定然效犬马之劳。”
  严复知道何家家教甚好,虽然说起来这两位论身份也是陈克的丈叔,却丝毫没敢拿出丈叔的“范儿”出来。明显对自己身家性命寄托在别人手中的事实认识的非常清楚。两人明确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与态度。严复本来也不是一个喜欢废话的人,既然如此,他就打开了萨镇冰的信。
  与严复简明扼要的信不同,萨镇冰洋洋洒洒给严复写了好长一封信。信里面萨镇冰将自己与人民党的政治分歧阐述了一番,反倒是对中国当下仅存的两大舰队介绍的不多。总的大意是,希望严复能够尽量让人民党在政治上不要莽撞行事。而两大舰队的现状是不投降也不行,希望严复能够居中调停,保证两大舰队的利益。
  看完了信,严复询问起何汝杰福建的情况。何汝杰苦笑道:“冯督军眼下缺钱缺人,整个江南乱成一团。有些督军府的人试图向水师插手,萨大人一面要对付那些人,一面还要安抚水师的兄弟。可水师几个月都没发饷,哪里是那么容易能够弹压的住。”
  何汝杰说完之后,看严复无奈的叹了口气的遗憾模样,他试探着说道:“严先生,晚辈却有一个不情之请。现在局面已经这样,整个东南都知道人民党打过来是早晚的事情。袁大总统尚且抵御不了,就更别说冯督军。不若严先生您现在先给晚辈些钱,晚辈回去之后将钱用以周济饭都吃不上的水师兄弟。看看这些兄弟们的打算。若是局面可行,到时候人民党派遣一支船队运了陆军直接在福建登陆。攻其不备,一举拿下督军府。那时候整个福建就是唾手可得。”
  这计划倒真的是颇有可取之处,严复觉得何汝杰卖长官也卖的极为果断。若是这计划能够成功,萨镇冰的态度也不再重要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
血债血偿(四)
  严复与何汝杰商量后,最终原则上达成了北洋水师与南洋水师投降的协议。
  北洋水师与南洋水师有义务确保舰艇的安全,一旦投降后,将全部水师舰艇移交给工农革命军海军部队。工农革命军则保证水师官兵的人身安全,并且补足水师没有发够的军饷。水师官兵有义务在新的海军部队留任一年,这一年中水师官兵将负责协助工农革命军海军部队熟悉舰艇。这期间的工资将按照北洋原先的工资按时发放。一年后,如果还继续愿意留在工农革命军海军中的官兵,将按照工农革命军海军的标准领取工资。如果不愿意加入海军的官兵,工农革命军海军将支付一年的工资予以遣散回家。
  不谈理想,不谈未来,先把大家眼前关心的工资问题解决,并且给出未来工资的标准。严复提出的意见让何汝杰十分佩服。如果严复真的以老前辈自居,不管这些水师官兵眼下最关心的生计问题,而是居高临下的对水师指手画脚。何汝杰只会感到为难。严复实实在在从水师官兵的利益出发,何汝杰一面感到轻松很多,一面又对人民党的强大经济实力感到佩服。
  谈判从来都不是一次就能完成,何汝杰一等谈妥,立刻就乘上来时的船赶回福建。至少从名义上,何汝杰是前来“巡逻”的。“巡逻”结束之后,当然要立刻赶回去。回去之前,何汝杰给严复留下了两套无线电发报机,并且交换了通讯时间、波段以及密码。一趟趟的来回跑的确太浪费时间,有无线电发报机就好办的多。
  而严复也送给了何汝杰两万大洋,让他回去之后开展工作。虽然何汝杰提出的派船运载陆军突袭福建督军府的计划现在不能真的当回事,前期收买安抚北洋与南洋水师的行动的确有必要进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7/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