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5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5/628


第二十七章
旅顺战役(一)
  “又是引用孔子的话!说点马克思的话不行么?”安庆政法学院是国内的老牌学校,9月27日,面对国庆节,学校马上就要放假,学生们大多都是外地的,所以正在准备庆祝国情。因为反对铺张浪费,所以学生会即便准备了庆典,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板报什么的早就弄完了,学生们也就在办公室自由活动,学生会主席陈绍禹看着人民党的报纸,很是轻蔑的说道,“打比方就不能用欧洲或者俄国做例子么?孔子这么一个奴隶主时代的代表人物,有什么好不否定的?”
  “前一段不是已经说了孔子与山东孔家,还有儒教没什么思想体系上的关系么。是孔子先他们而存在,而不是孔子后他们而存在,没有理由找孔子给他们背书。”学生会副主席张荫皋一面看报纸,一面答道。
  报纸上详细记述了信阳事件,而且用了“不二过”的评价办法。张荫皋读完之后也不管陈绍禹到底高兴不高兴,点头赞道,“原来不二过居然是这么一个意思。不是说不犯第二次同样的错误,而是知道自己犯错之后,不去文过饰非。文章里面认为,犯错在所难免,反复犯下同一个错误才是常态,但是坦然承认错误,接受错误的处分。绝不掩饰错误,更不用犯下新的错误来遮掩第二个错误。这么一联系,不迁怒倒也顺理成章。”
  张荫皋对此颇为赞成,若是能按照科学的办法来对待种子问题,自然不可能闹出绝收的事情。即便是退一万步,真的是因为气候与别的问题导致的大规模减产甚至绝收,那与信阳干部有何关系?没睡认为信阳干部还得为天气负责。即便是错了,若是能立刻就此打住,实事求是的上报问题,那么也不过是一个不科学的错。现在的事情就变成了欺上瞒下,沆瀣一气。即便是那三位投了反对票的干部,也因为知情不报而被同罪处置。两套班子被全部一撸到底。
  “那三个不上报的,却是有些可怜。”张荫皋对这三个人颇有同情之处。
  陈绍禹冷笑道:“他们有什么可怜的?信阳绝收后,损失了几千万斤大米,还有前期投入的种子,农药,化肥,劳动力。这得值多少钱?把两套班子都给卖了,能值几个钱?要我说,这三个人更可恶!其他人是知错犯错,他们不仅不是犯错,反倒还给犯错的打掩护!他们到底是站在党的一边,站在人民的一边,还是站在自己的小团体一边?”
  张荫皋心里头有些不爽,一旦上报那就是团体的叛徒,这就跟向老师汇报情况一样,怎么都不可能被同学认同的。作为叛徒怎么面对自己的同志呢?不过这最常见的想法结束之后,张荫皋又觉得陈绍禹说的有道理,如果是站在党和人民一边,这些人知情不报那就是背叛了人民。作为政治系的学生,他们知道站到人民的对立面去,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即便人民可能没有力量惩处这些人,党组织可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些人的。
  因为感到自己的觉悟不如陈绍禹,张荫皋忍不住稍带不服气的问道:“那你为什么要觉得报纸用了孔子的话不对?”
  “孔家几千年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只要一换主子,你看他们家族立刻跟哈巴狗一样上去舔。前几年孔家看咱们人民党得了天下,立刻就上去舔,还好是陈主席他们聪明,立刻把孔家给骂回去了。还把他们干的破事都给揭发出来。好歹孔子还知道华夷之辩,孔家舔蒙元,舔满清,哪里有他们祖上一丝一毫的血性?”陈绍禹冷笑着说道,“要我说,直接把孔庙拆了,这么藏污纳垢的地方,留着它作甚?杭州岳王庙立着秦桧的跪像,孔庙前面应该把孔家的汉奸也都给立上像!”
  张荫皋出身法律系,这些争辩是他的长项,见陈绍禹果然说出了这么激进的话,张荫皋稍显得意的反驳道:“这不已经给他们揭穿了么。再说,报纸也说了,后辈可以承担祖辈的罪孽,但是不能反过来让祖辈承担后辈的罪孽。若是那些人落到孔子手中,孔子早就把亲手这些不肖子孙给处死啦。”
  “孔子也不是哪里的好鸟!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说出这等话的能是什么好东西?”陈绍禹怒道。
  “你不能这么说。”张荫皋是法律系专业的,他立刻否定了政治系的陈绍禹,“徐电书记还专门拿这个当了例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最本能的反应,我们必须实事求是的来做。所以法律上也不能强制要求犯罪嫌疑人的亲人主动来指证犯罪嫌疑人。我们必须得创造一个说实话的环境,不能逼着别人说瞎话。做工作切忌简单粗暴。”
  “你那就是扯淡!”陈绍禹已经明白自己不小心落入了张荫皋的把戏里面,他去也不肯承认自己错了,而是试图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戳到底,“标准必须一致,这才是平等!人为制造不平等,那就是给剥削阶级那套孝找借口,找理由!旧剥削阶级用这玩意来糊弄群众,咱们也用这套玩意来糊弄群众么?”
  张荫皋眉头皱起来了,陈绍禹的抨击实在是很过分,而且把这个问题上纲上线到这样的地步,张荫皋觉得自己不迎战是不行了。
  眼见一场争论就要开始,外面却有同学挥舞着一份报纸冲进来,“TMD!日本鬼子杀戮在日华侨!打他们这帮王八蛋!”
  人民内部矛盾瞬间就被与外国的敌我矛盾给压制住了,教室里面的学生们纷纷围上来想早点看这消息,无奈人太多,里三层外三层的拥挤不堪之下,反倒是谁也看不清。“文艺委员读报!”陈绍禹大声喊道。
  文艺委员从人群中拽出报纸,带着兴奋与得意的表情大声读道:“日本东京大地震中,日本屠杀我国在日本的华侨近六百人。而且日本灾民在某些势力鼓动下,攻击我国运送救灾物资以及接回我国在日本华侨的运输船……”
  人群中登时发出了嗡的一阵声音,文艺委员心中那一丝自得飞到了九霄云外,他摇了摇头,再次看向报纸,想看看自己是不是看错字了,而此时的教室里面已经骂声不断。
  “杀光日本人!”
  “日本人都去死!”
  “什么东西啊!”
  ……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人民党中央从来都是如此对待问题的,所以陈克得到了最新情报后,立刻命令登报。即便是政治局常委会议,整体反应也绝对不比其年轻学生更温和。更何况,若是按照后世的年龄划分标准,政治局成员都是“青中年”,还没到中年。
  “这不打仗好像是不行了。”政治局中唯一的留日学生徐电先发言了,“日本是绝对不可能对我们示弱的。”
  章瑜冷笑道:“他们是否示弱已经不是问题了,日本人会把幕后黑手交给我们么?这根本不可能。陈主席,要打么?”
  有这两名常委带头,其他委员根本不想再给日本做什么辩解,所有人都看向陈克。
  陈克答道:“进攻旅大地区的准备早已经完成,现在部队就等着下命令。而且撤侨工作已经完成,我方人员全部回到国内。我现在提议立刻收复旅大,同志们的看法呢?”
  所有常委们都立刻表示同意。
  “那么我现在就给军委下命令!”陈克微微咬着牙说道。他本以为日本那首鼠两端的德行,好歹会更小心,没想到日本对国内的控制力竟然到了如此衰弱的水平。陈克不想再去弄明白到底是谁下的命令去攻击中国撤侨行动人员,也不想给日本政府发什么抗议。天予弗取反受其咎,现在最好的收复旅大的借口已经来了,放弃才是傻瓜。
  旅大地区全称应该是旅顺大连地区。这一地区是沙皇政府根据与中国的协定(1898)作为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的基地而强行租借的领土。
  旅顺港口群山怀抱,东为黄金山,西为老虎尾半岛,地势险要。沙俄在1898年占据了这个不冻港。为了维护这个沙俄在亚洲的窗口,沙俄经过整整2年的地理勘探,和设计。决定耗资3000万卢布把旅顺修建成一座不可攻破的要塞。
  旅顺工事(韦利奇科上校设计)的构筑开始于1901年,但进展缓慢,6万中国工人和沙俄技术人员经过了4年时间,修建了40多座堡垒群,和70多座炮台,所有的堡垒和炮台都用铁丝网,陷阱,地雷以及大量的步兵掩体来保护。前沿阵地是大孤山,小孤山,203高地。到1904年1月以前,552门火炮中只有116门(沿海战线108门,陆上战线8门)准备就绪。
  日本攻占旅顺要塞的时候,“军神”乃木希典被陆军部给坑了,给他的情报驴头不对马嘴。日本陆军在人数上只不到5万,而现代化的旅顺要塞里的俄军也是5万多,而且俄军在大炮的数量上还有很大的优势。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标准,日军至少要以3倍兵力,6倍火力,18倍弹药的实力才可以攻击。
  兵力其实不占优,火力更不占优。乃木希典只能玩起了人弹攻击,试图靠日军的血肉来填平要塞。然后日本就在旅顺遭到了惨痛的损失,日本伤亡了6万人,阵亡近4万。
  日本占领旅顺之后,玩命的修建了旅顺要塞,特别是人民党要求日本退出旅大地区之后,日本加强了旅大地区的防御力量。现在旅顺要塞里面塞了三个师团六万人。而且旅顺战役中日军还有了陆海一体化防御战的经验。所以日本自己宣称,旅顺是牢不可破的要塞。
  从7月,人民党就组织旅大地区群众从当地撤走。现在的旅大地区基本没有中国人,战争可以肆意进行。工农革命军的飞机天天在旅大地区上空飞行侦查,情报收集工作极为得力。战争早就在纸面上进行了几十会,部队建立了类似地形,进行了多次实战演练。工农革命军的战争准备可谓充足。
  9月26日晚,穆虎三已经到了前线指挥所,电报早已级发给了部队,见战役副指挥穆虎三到位,东北军区南方军区司令员米丰松了口气。
  “穆司令,这次动用特殊炮弹,军委就不怕日本人报复么?”米丰最关心的就是这件事。
  穆虎三答道:“陈主席说了,这是在咱们自己国土上使用,不用担心外国有什么评价。而且日本这个国家,他们越是知道咱们有这种能力,越是了解咱们有使用这种武器的决心,他们反倒不敢对咱们使用。”
  作为工农革命军的指战员,米丰与其他指战员一样,从来不怀疑这支军队的缔造者陈克的观点,不过这观点也未免太刺激了一些,米丰咧嘴笑了,“这么考虑的话,日本人不就是贱人么。”
  穆虎三倒是不激动,他答道:“我也这么问了,陈主席说,有一部分日本人从个人角度来看并不是贱人,不过这部分人大多数不在日本高层。另外,你已经对旅大地区的日本守军通牒过了么?”
  “已经通牒过了,要求他们9月27日前撤出旅大地区,或者交出武器,由我们来监管他们。”米丰回答道。
  穆虎三问道:“米司令,若是你我在守这个地方,我们会在这里等死么?”
  “呃?”米丰一愣,“如果军委一定要我们死守,那我就会死守。不过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认为应该这么死守。”
  穆虎三答道:“所以陈主席认为日本人是贱人的判断没错。不考虑全局,不考虑胜负,只考虑面子,连贱人都不如。准备进攻吧!”
  1923年9月26日晚11点5分,工农革命军的火箭炮炮群在早就准备好的几个发射场缓缓立起了炮口。以精准度来说,大口径重炮无疑比火箭炮好得多。不过即便从德国引进了炮钢技术,工农革命军还是没能等来自己的大口径火炮炮群,炮钢技术被民用部门给用了,一来是合成氨的确需要这方面的研究,二来炮钢技术消化吸收也需要时间。所以155口径以上的重炮数量实在是微乎其微。
  不过从口径与破坏力,以及射速而言,火箭炮却是覆盖射击的首选。旅顺要塞这样设施坚固,布局紧密,而且防御兵力集中的场所,火箭炮杀伤效果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火箭炮好造。
  9月27日零时5分,出发前已经对过表的泡饼指挥员们看着手上表针的荧光点到了战役规定时间。每一个人都对同志发出了命令,“射击”!
  下一瞬间,一片片的火龙拖着长长的红橙色尾巴,如同一道道流星雨,向着旅顺要塞方向飞去。
第二十八章
旅顺战役(二)
  厕所里面粪发涂墙,而且在高温下也很快变成了干涸的黑色痕迹。
  在厕所墙壁上出现了一个黑洞洞的大口子,如果有活人从里面看出去,外面一道道绚丽的火焰拍着整齐的队列,仿佛21世纪夜空下的高速公路的车流一样。除了每一道火焰都代表着战争之神的死亡杀戮之外,在火箭炮无害的飞翔在空中的时候,倒是很有绚丽的祥和感觉。
  但是火箭炮战斗部位装的是爆破弹,剧烈爆炸的高温顷刻就把厕所内炸的粉碎,厕所通向其他部分的墙壁都被炸塌,通向走廊的那部分墙面化作无数碎块,将外面的人也顷刻给杀死了。所以这里没有任何人类在活动。除了外面传来的火箭炮那独特尖锐的嗖嗖声之外,就只有火箭炮落地时候发出的巨响和带来冲击。
  过了好一阵,才有跑动的声音,“阁下!阁下!”有人边喊边跑过来。
  旅顺要塞的日军当然不认为中国军队不会进攻旅顺,一年多来,工农革命军围着旅顺做各种准备,日军一直在观察。撤走在旅顺的中国人,更是再明确无误的信号。
  战争中最好的防御手段莫过于进攻,主动出击消灭了进攻的敌人之后,防御就没有任何压力。尽管比较二,日本总算是很注重进攻精神。例如军官的面试里面有一类题,考官会问,“如果对面突然发现了敌人之后该怎么办?”如果是在工农革命军这种充满了进攻精神的部队里面,回答一般是,马上隐蔽,派出侦查部队,同时准备作战。在日军中,这等回答绝对就会给与差评。标准答案是,立刻包围歼灭敌人!若是有较真的日本军人敢问,“是什么情况下发现的敌人。”那么这个日本军人的前途定然是暗淡无光的。
  但是说归说,日军旅顺部队根本没有实际上执行这等“勇武精神”,不仅没有勇武精神,日本守军的命令是严守要塞,防备中国军队偷袭。残酷的事实数据向日本军队说明了一件事,和工农革命军打野战已经被干掉了三个师团,旅顺的三个师团一旦勇敢脱离要塞,结果肯定不会好。
  在26日,日军到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事情。所谓没有特别的事情,指的是工农革命军还是那副随时准备战斗的态势。对于27日会不会爆发战争,日军方面争论很多,结论是“小心为上”。
  一级战备继续维持,各级军官都要值班。要塞司令阿部信行少将炮兵专业出身,当过多个要塞的指挥官。他秉持着小心驶得万年船的态度,午夜时分亲自带队视察,既然要塞司令官都这么认真,按照日本军队的传统,三位师团长自然不可能躺在寝室睡大觉。
  士兵们早就知道最高指挥官要来巡营,看到晚上11点多将官们真的没有睡觉,而是出现在第一线守备部队里面,士兵和军官们都极为感动。一个个精神抖擞的站的笔直,以最佳面貌来迎接指挥官的检查。阿部少将严肃的走在长长的军用通道里面,皮靴踩在地面上,发出颇有威严的咚咚声。后面的将官校官们也是军容整肃,一声不吭的跟在司令官背后。深夜里面搞这么一式,肃杀中倒有种令人毛骨肃然的阴森感。
  9月底,天气凉爽起来,夜风甚至有点凉。走了多个炮位之后,阿部少将终于像是要证明自己是有血有肉的大活人一样提出了建议,“我们去撒泡尿吧。”
  出发之前大家都喝茶提神,此时走了这么一通,倒也是来了尿意。厕所肯定不能修在要塞中央,排水换气不通畅的情况下,光味道就能熏死人。尽管窗户并不大,而且从外面难以攀爬,但是厕所还是有窗户的。
  根据日本军队的习惯,司令官撒尿,在外面窗户还有人站岗。哨兵看着天空中飞起的一条条烟火似得玩意,竟然没想明白到底是什么玩意。那绚丽的景象,倒像是东京的烟火大会。然而一道道烟火在空中的轨迹越来越岔开,而且那烟火不仅没有熄灭,反而带着尖锐的啸声向着地面俯冲而来的时候,在要塞厕所墙外站岗的日本士兵根本没有想到去掩护背后的厕所,而是本能的惊叫着向旁边躲去。
  剧烈的爆炸声与冲击波令这个反应还算是机敏的卫兵头昏眼花,胸口仿佛塞进去一块大石头,又沉又闷。鼻子里面是刺鼻的硝烟味道,喉头则是一种腥甜的感觉。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卫兵脑子终于清醒了一点,他发现自己整个开始被麻木吞噬,下意识的用手臂撑着地想爬起来,却发现自己的手臂倒是撑住了地面,但是完全感受不到手臂的存在。
  这个震惊倒是刺激了神经,卫兵本能的左右看,试图找到能帮助自己的人。映入他眼帘的是厕所外面的墙壁上有一个黑洞洞的大口子,从里面正在往外冒着滚滚浓烟。“难道将军出事了?那我可是没办法交代的!”卫兵脑海中立刻浮现起这个念头,念头引发了激动,一直堵在口头的那股东西呈现液态喷了出来。在鲜血堵住咽喉引发的窒息痛苦中,卫兵的视野很快就被黑暗吞噬了。
  日后的战史记载着,火箭炮覆盖式射击时的一发炮弹击中了正在厕所的日本旅顺要塞指挥官们,当时就炸死了包括要塞守备司令在内的两名将官,两名大佐,之后的一天内,又有一名将官与一名日本中佐因伤去世。日军的旅顺指挥部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是意外之喜,轨道式火箭炮的准确程度很差,射击误差在百米左右。工农革命军根本没有考虑搞什么斩首战术,而是要用火箭炮覆盖式射击。这么大的误差水平,准确摧毁日军火力点属于搂草打兔子,首要目标是日军在要塞外部布置的雷区。
  日军学习俄军,在要塞外面布了宽广的雷区,火箭弹能否击穿厚厚的要塞防护墙尚且是两可的事情,然而用来摧毁地雷倒是极为有效的工具。而日本在要塞墙壁外面放的战斗部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一颗火箭弹落地,周围十几米内就化为一片火海,巨大的冲击波同样有可怕的杀伤力。在要塞内部的日军好歹有防护墙,而在要塞外部的日军很大一部分不是被炸死的,而是被震死的。那些日军外皮完好,只是静静的蜷缩在战壕里面,口鼻处有血痕。除此之外就跟睡着一样。工农革命军战斗后对不少日军尸体进行解剖,得到了相当多的数据。
  这一轮火炮的猛烈射击兵没有能够彻底击破旅顺要塞,剧烈的爆炸声中,日军要塞内的警报猛烈的响着,各个部队从睡梦中惊醒,在军官们发狂的叫喊声中,日军们纷纷抓起武器冲上了自己的岗位。剧烈的震动让日军感到一种乘船的感觉,要塞砖石缝中扑簌簌的往外掉土,运气不好的日军火力点被火箭炮弹直接击中,弹片、火焰与碎石从被炸开的正面暴风雨般刮进来,把里面的所有人都给撕成碎片。
  毁灭性的炮火在不确定的地方不停的爆炸着,仿佛世界末日降临一般。然而二十几分钟的山摇地动般的炮击就如同开始一样迅猛,没有延续的火力射击,而是戛然而止。
  日军在黑夜中看不清外面的局面,他们一个个闻着刺鼻的硝烟,看着漆黑的外面,很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要塞里面天天说要打仗,说了好年了,日军的神经也快麻木了。战争降临的时候,他们并不是感到轻松,而是感到不解。
  很快,旅顺要塞的火炮开始还击,尽管不知道工农革命军炮兵阵地的具体位置,日军炮兵依旧开始玩命的开炮。被敌人抓住先机,剩下来要做不是等待,而是反击。然而两眼一抹黑,也只能能报复性的反击而已。
  在黑漆漆的夜色中,日军官兵就大睁着眼睛,瞪着外面看不穿的夜色。
  干掉敌人的要塞司令官完全是意外的事情,工农革命军炮兵部队迅速收起炮架,汽车立刻转移阵地。
  在总指挥部里面,穆虎三和米丰两位司令官讨论起下一步的战斗。穆虎三擅长的是正面作战,堂堂正正之兵包围歼灭敌人是他的长项。米丰就是另外一种特点,他很擅长打一些看似很危险的仗。进攻旅顺要塞的主要问题在于日本的海陆配合,工农革命军最大口径的火炮也不过155,超过200口径的要塞炮现在还在青岛要塞。正面开战必然是一场残酷的攻城战,这样的攻城战一旦进入全面进攻的阶段,精准度很差的火箭炮对自己人的威胁或许比敌人都大。
  穆虎三知道自己绝对不可能制定米丰这样的作战计划,他忍不住说道:“米司令员,这可是一锤子买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5/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