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6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7/628

  美国科技大爆发的重要原因是在二战后从欧洲掠夺了大量科学家,实际上美国技术全面赶上并且开始超过欧洲也是在80年代的事情了。即便如此,欧洲在很多高科技方面依旧能够与美国分庭抗礼。几百年的积累可不是一个玩笑。
  苏联能够解决轴心国的话,不说别的,他们的化工工业立刻就能迈入世界第一的水平。陈克大学课程中有查资料的专门课程,里面讲述了各个主要索引的历史,化学方面的各种索引当年可是以德国为最权威。二战后美国把德国的技术资料人员大量弄去美国,这才慢慢的吸收消化,最终超过了德国。
  21世纪的时候,欧盟的GDP在美国之上,要是能与俄罗斯一起结成欧洲的新国家,这个新国家不仅经济规模接近中美的总和,从原材料到核武器,从军事力量到人口,都超过美国。即便是中美联手,也有俄罗斯的核武器作为保护伞。陈克对此非常清楚。
  如果苏联能够解放欧洲,就等于苏联立马成为世界第一。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的话,连陈克只是有信心依托中国的人口以及教育体系,加上二十年的玩命努力,还得指望苏联自己出些错误,才有可能与这个新苏联并驾齐驱。即便是苏联那粗暴统合能力的效率与纳粹德国有的一拼,但是短期内,苏联无疑立刻拥有巨大的科技与经济优势。美国面对这样的一个欧洲,也只有采取守势的姿态。
  一个强大统一的欧洲,发挥其在科技工业上的优势,十年内就能建成拥有跨过大西洋进攻美国的海军。当然,在此之前,英国肯定是要被征服了。统一的强大欧洲不仅仅是英国的噩梦,同样是美国的噩梦。
  也有同志认为陈克未免对美国太温和了,对这个来说,陈克也没什么特别要解释的。他并不认为在美国海岸线旁边放上几艘航母,或者在美国本土扔几颗原子弹就能逼迫美国无条件投降。
  虽然对美国民兵的实力没有特别的认同感,但是陈克相信中国杀进美国的话,那是要每一个城镇、每一个乡村都进行激烈的战斗。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战斗已经证明了这点。就算是中国杀光了上亿美国人之后占领了美国又能证明什么呢?证明陈克能成为超过历史上成吉思汗的最大征服者?最大的屠杀者?证明陈克有能力克服连美国都克服不了的治安战带来的后遗症?
  工农革命军的战士们是为人民而战的,他们是保卫者,解放者,而不是屠杀者。同样作为这支军队的缔造者,领导者,陈克更没有理由让党与人民的忠勇军队为了毫无意义的帝国争霸战争去送命。
  军委与政治局常委的最终战略判断是,美国现在最希望的是打击纳粹德国。打击纳粹德国的最大利益就是维持以前分裂的欧洲。在这点上,英国与美国的利益一致。对于苏联,美国也没有办法。越过白令海杀进苏联的领土是没问题的,可是美国耗费巨大运力维持的战线,要面对的估计是苏联的大量军队,以及与这个战场近在咫尺的中国武器与后勤补给。
  如果想从北大西洋杀进苏联……,美国首先就得经过纳粹德国的占领区。纳粹是绝对不会让英美通过他的占领区,更不会认为英美靠近纳粹的占领区与控制区会有任何善意。
  所以除了美国人真的是失去了智商,他们不会在1942年完成武装之后再去进攻中国也差不多构架完毕的西太平洋防御体系。以美国的利益,以美国能够选择的对手,纳粹德国算是最佳的打击对象。
  铁人大叔希望能够通过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打垮法西斯轴心国,在战略设计上也是可圈可点的。如果能够实现的话,铁人大叔也算是抓住了美国武装前的最后空窗期。一举解放欧洲,美国即便想干涉,也会遇到极大的困难。
  至于中国对苏联的援助么……,苏联同志已经欠了中国五年的贸易钱没给,中国现阶段也已经仁至义尽。过分的贴上去援助,只怕会起到很差的效果。
  当然,现阶段的外部问题都好解决。中国的运输船已经开始与伊朗进行贸易,货轮卸下枪支弹药,工厂设备,铁路建造设备等等,再装上满满的油桶后开往中国。同时拥有了两洋的中国,正在完善自己的力量,准备迎接更加猛烈的外部风暴。
  在此之前,要解决的就是新的换届问题。
  陈克再次找路辉天谈话的时候,路辉天直截了当的问:“陈主席,你是不是不希望我参加这次的选举?”
  “我当然可以这么选择,不过我这么做之后对革命工作又有什么好处呢?”陈克反问道。
  路辉天听了这话之后,就明白陈克在路线上不会有丝毫的放松,他叹口气,“如果你觉得有必要,我可以不参加这次的选举。”
  “我觉得有必要的是,让同志们自己选择。毕竟国家主席是人大选举出来的,党是领导政党事物的,是领导意识形态以及政治走向,不能干涉这件事情。”陈克答道。
  因为对陈克有着实打实的信赖,路辉天登时就惊呆了,“你这是准备扩大人大的权限?”
  陈克先给路辉天倒了杯茶,这才继续说下去,“路辉天同志,现在党内认为咱们在路线上有分歧。你我都必须承认这件事,我相信你也会坦然承认这件事。你希望的路线是官僚体系主导国家发展的路线,我的这个判断你有异议么?”
  路辉天知道自己迟早要和陈克谈这件事的,原本路辉天和知识界就没有什么联系,不久前知识界主动贴上来,希望支持路辉天成为主席。知识份子在人大中的比例不算低,有这么一帮人支持的话,路辉天当选国家主席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作为这么多年的老革命,路辉天才不会认为自己突然就成了“负天下重望”的人,这种异常的变化让路辉天觉得肯定出了什么大问题。多方打听才知道,陈克与知识界那帮人闹的很不愉快。但是陈克一直没有做任何公开讲话,知识界也不可能自曝与陈克起了冲突。敢这么把矛盾公开化,没谁会站到陈克的对立面去。
  共和国的知识界是人民党一手创建起来的,这些家伙们起来造反,路辉天一点都不觉得开心。不仅没有开心,他其实也是准备狠狠的整顿一下这批人。然而陈克从来不会采取这样行政的手段来整人,路辉天对此很钦佩,但是觉得陈克这么做已经不合时宜。
  既然陈克提起路线分歧,路辉天索性就直说,“陈主席,同志们对你是非常尊敬的。所以大家看你受了欺负,我们觉得不能对此置之不理。我的确是想通过总体战的办法来对国家体制进行全面调整,就知识界的那帮跳梁小丑,他们还觉得缺了他们这地球就不转了么?你现在的做法就是舍近求远。这时候就该快刀斩乱麻的解决问题。”
  陈克摇摇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把这些人千刀万剐株连九族,也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人类对问题的认识有时候很有趣,如果是一个猪尿泡和小金豆子,绝大多数人都会去选那个猪尿泡。因为它看着大,容易看到,容易拿到。小金豆子小,不好找,还不好分辨。但是两样东西都往海里面一扔,猪尿泡都浮在海面上,小金豆子立刻就沉下去了。海面上看着再宽广,也是有限的,大家你挨我,我挤你。转眼就把海面占满了。和海面一比,水下才有无限的空间,无限的深度,无限可以挖掘的东西。没错,水下又黑,又有巨大压力,还有天知道什么样的危险。可是作为一个小金豆子,就是能抗得住。海面上一掀起滔天大浪,猪尿泡统统都得完蛋。金豆子在水下就能安然无恙。”
  路辉天在这件事上完全不赞同陈克的观点,“我们可以使用强大的行政力量来抵抗风暴!”
  陈克摇摇头,“你的看法很常见,但是这实际上根本做不到。我们都是讲唯物的,任何一件事固化的同时就意味着死亡。我们可以参与到社会营运规律中去,但是我们不可能自己创造一套规律出来。我反对政府主导一切,不是说不可以,而是因为政府办不到。办不到的事情,再努力还是办不到!与其弄一个绝对政府的大猪尿泡,甚至吃饱了撑的在上面涂脂抹粉的美化一番,还不如好好的找个上面坑坑洼洼,形状也谈不上规则的金豆子。虽然世界上一切都会走向自己的终点,那金豆子也比猪尿泡要持久的多吧。”
  “这么做归根结底还是利益。”路辉天对此很是难以接受,“至少在政治和体制上,总得有点理想吧。”
  “共产主义是最讲利益的,而且共产主义讲的还是整个人类的利益。获得了全面的解放难道不是利益?当年咱们在凤台县的时候,没有人能够保障人民的利益,哪怕是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外乡人愿意和人民站在一起,人民不照样跟着我们一起走了么?你在湖北好些年,一定去过很多次钢铁厂,震耳欲聋的噪音,几千度的高温,一不小心就是重伤,掉进钢水里面立刻整个人都给烧化了,骨头渣子都找不到。那环境比水灾时候只怕还要可怕一些。人民照样和我们站在一起。而我们做的工作,是尽可能保证大家再正常工作下不出事,我们人民党党员作为劳动者的先锋队,还要到最艰苦的环境去工作,战高温,促生产。我们在那里劳动,劳动人民也在那里劳动。中国眼下的一切是天上掉下来的么?不还是和人民一起创造出来的么?我一直不理解的是,放着好好的经验不继续深挖,整出来一个官僚独大的体系是为什么?”陈克态度很明确。
  “理论再对,实践中都会遇到问题的。”路辉天沉默了片刻之后答道。
  陈克摇摇头,“不要怕人民不习惯,当年人民还习惯了有皇帝呢?现在皇帝在哪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清除谎言。我反对官僚体系领导一切,是因为官僚体系能够统领一切本身就是个谎言。这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在官僚体系脱离了群众的那一刻,这就将是一对对立的矛盾。”
  听了陈克的话,路辉天冷静的答道:“即便人民党作为劳动者的先锋队,即便是官僚体系作为服务者,有很多问题还很难解决的。眼下的问题是没有一个非常明确,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制度。有些话我敢和你讲,但是我没办法和别的同志说。之所以我希望建立起一个官僚体系的原因,我觉得现在的问题在于分配体系。我知道你想扩大人大的权限,但是人大是干什么的?我觉得你很清楚,人大若是真的掌握了权力,那就是一个分蛋糕的单位。他们将决定最终的分配制度,那将引发一场可怕的长期混乱。官僚体系决定分配权的话,它只要监督。而人大掌握了分配权之后,那就意味着灾难。我一点都不喜欢那些所谓要支持我的人大代表,当他们试图为了自己利益影响党的政策的时候,我觉得把他们给枪毙了都冤枉。我这么说,你肯定能明白。”
  话说到这里,也就说道尽头了。路辉天坦承到无以伦比的地步,陈克是非常感动的,“路辉天同志,我们党将科学与民主,科学是一切的基础。民主的基础同样是科学。这点是不容动摇的。我弄出那么多的负面例子,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让大家看看,不讲科学不讲民主,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人类就是在这不断犯错的过程中进步的。从未来看现在的话,我们现在做的都是一堆蠢事。”
  路辉天没想到陈克居然说出这么一句话,他愣了愣,突然笑出声来,“都是一堆蠢事么?好吧,陈主席,不管我个人的认识与主张是什么,作为党员,我都会服从党的决议。”
  陈克认真的点点头,“是的,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人民党党员都需要坚守这个纪律。”
第一百六十一章
升旗
  1941年首先召开的人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将选出新一届的主席,过程选波澜不惊,参选的人民党中央委员会的所有同志都知道结果,最重要的是没人要反对这个结果。
  接下来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中,在国家主席选举就有些微妙的不同,上千的人大代表在向投票箱中投下选举国家主席的选票时,神色都很严肃。在国家主席的选举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投票能够得到自己期待的结果。
  李润石对此并不在乎,他作为人大代表,郑重的投下了自己的一票。由于总理职务实际上并没有反对者,原本应该没有任何压力的伍翔宇看起来倒是比李润石还激动写。两人这是要搭班的,所以伍翔宇最终还是对李润石说起,“有些代表是绝对不会投你的票。”
  “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李润石平静的答道。
  “会不会引发更多对立?”伍翔宇实在是没有李润石的心胸。
  李润石的态度依旧平静,“这是对立引发的结果,而不是结果引发的对立。民主选举的本质是失败者必须接受选举结果,如果这都做不到的话,民主制度还有意义?那就已经不是内部的民主,而是两股势不两立的路线之间的问题。”
  伍翔宇觉得这话里面的意味比自己担心的好像还更强烈些,他稍微愣了愣。若是比具体政务的实施,伍翔宇的水平高出李润石好多,他甚至不用动太多脑筋就能想出对抗的办法来。但是李润石的态度让伍翔宇突然安心不少,当然,这和伍翔宇对自我的定位或许也有些关系。他从来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同志。
  见伍翔宇还是有些紧张,李润石笑道:“人大本来就代表着人民的立场,以后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人大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最终在科学的基础上实践劳动人民的民主。”
  在现在摆明了是路线斗争的情况下还能考虑未来的发展,伍翔宇不知道该称赞李润石不愧是党的总书记,还是该觉得他有些过分乐观了。
  当最终一轮选举结果出来的时候,人民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李润石以得票率七成五的巨大优势超过了包括路辉天在内的其他被选举人。面对这个结果,路辉天心中居然是一阵轻松。如果他真的当选的话,那将意味着路辉天自己都不想看到的一场真正的政治大地震。不仅仅是路辉天,人民党的干部们大多数都松了口气。
  李润石在人大委员会委员长带领下走上主席台。他手按共和国宪法,向着全国人大代表们庄严的宣誓就职。宣誓就职结束之后,人民党的政治体系终于走上了陈克确定的轨道。后面将是总理任命,当选的伍翔宇完全不是为了自己的松了口气。
  两会的最后一个项目很传统,那就是参加升旗仪式。
  在春天的黎明前,风还有些寒意。人民广场周边的路灯此时还没有熄灭,人大代表们从住宿的地方云集在广场上。在广场对面的五星大楼看台的位置上出现了几个身影,其中一个尽管稍有些模糊,有人的眼睛特别尖,已经认出那高大的身影很可能是陈克。
  陈主席也在观礼台上看升旗的消息转眼就在代表们中间传遍了。
  “陈主席为什么不下来?”立刻就有人问道。
  有些同志还是颇有见识的,“那是不是陈主席还未必呢,而且陈主席又不是咱们人大代表。”
  有些代表用相当复杂的目光看着据说是陈克所在的位置,他们大多数都是没有投李润石票的代表。这次政治斗争的失败是如此明显,学术界在之前罕见的进行了串联,甚至动用了不少手段。他们本以为可以对国家的决策产生某种影响,陈克连动都没动就让这些人知道他们的份量到底有几分。
  看着那些工人、农民、军人为主的普通劳动者组成的人大代表们,还有他们带着憧憬、热情看向据说有可能是陈克所在位置的明亮目光。那些失败者中有些人忍不住想到,如果陈克向这些人公开说些什么,那这次的结果又会如何呢?
  在他们看向陈克的时候,陈克也在俯视着这些人。最近得到的一个消息让陈克原本还有些犹疑不定的想法终于最终确定下来。苏联的斯大林同志准备重新启动“近卫军”的荣誉称号。斯大林同志当然不知道,可陈克是非常清楚的,在苏联覆灭的时候,近卫军们发挥了自己沙俄前辈的老传统,于是那些布尔什维克们就洗洗睡了。
  虽然在这个已经改变了的时空中,未来肯定会不一样。哪怕是苏联的历史与以往相同,陈克都知道自己无论如何是看不到那一天的。但是斯大林同志的决定对陈克也是个刺激。
  在人大代表们的最前面,站立的是李润石与伍翔宇,陈克突然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封信,“……事物总是要走向反面的,吹得越高,跌得越重,我是准备跌得粉碎的。那也没有什么要紧,物质不灭,不过粉碎罢了。全世界一百多个党,大多数的党不信马、列主义了,马克思、列宁也被人们打得粉碎了,何况我们呢?……”
  历史上写这封信的人曾经发动过一场空前的运动,必须承认的是,那场运动失败了。它摧毁了很多东西,却没有建立起与之相应的新秩序。但是在那场运动当中,“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个政治理念彻底成为了中国的政治正确性。不管之后的进程如何,都没有人敢公开的否定这个理念,公开的推翻这个政治正确性。但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评价,那场运动最终还是失败了。
  陈克是在对那一场运动的彻底否定的时代出生并且成长起来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听了无数否定的观点。可太多和他一样的人,最终都开始反思并且试图去还原那场运动的本质与真相,去反思它失败的原因。因为无论如何,陈克他们都认同那场运动中最终确立的理念,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在那场运动之后,伴随着中国工业水平的高速发展,在物质与科技大发展的情况下,在终于进入了信息时代之后,陈克他们终于有机会放眼看世界,然后终于开始能够理解那个人为什么作为统治阶级的最顶点,为什么宁肯选择自己粉身碎骨,也要将那场注定失败的运动进行下去。
  正在陈克陷入自己沉思的时候,下面的秩序稍微有些混乱起来。不少新当选的人大代表们以前并没有见过陈克,他们早就期待着亲眼见到陈克的这一天。这位人民党的发起者,这位共和国的缔造者,这位把中国从覆灭境地拯救出来的爱国者,这位把中国重新带到亚洲核心地位,进而把中国重新带向世界最巅峰的革命者,这位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开疆者。不管是支持或者不支持陈克,但是每一个人都把陈克定位在超越自然的位置上。
  他们都想亲眼看看现实中的这个人,这个是人类,但是却又仿佛是完全不同的人类的人。这个挥挥手就能集结千万大军,能够击败万里之遥强大敌人的人。大家之所以能够今天站在这里,都是因为陈克。如果陈克发出召唤,他们就会义无反顾的为之去死。得知很可能是陈克站在高处观看升旗仪式的时候,升旗仪式就显得不重要了,因为陈克本人就是共和国的旗帜。
  一些人大代表尝试着靠近观礼台,却被负责秩序的武警同志给阻止。这样的动作引发了小小的混乱。
  “陈主席,我们要不要先下去?”旁边负责警卫的同志低声问道。
  “……不用了。”陈克迟疑了一下才答道。这迟疑是因为陈克突然发现,自己方才竟然生出一丝畏惧。这对陈克来说,是很久没有产生的感觉了。
  “我在畏惧什么呢?怕有人混在队伍中暗杀我?现在能在几百米外准确打掉兔子门牙的都是中国人,他们此时正在南半球搞生产。那是我害怕引发混乱?如果和我已经决定要继续推动中国向前的努力相比,这点混乱什么都不算。”陈克静静的想着。
  “那我在畏惧什么呢?畏惧我自己的选择么?把那么多敌人,那么多战友,那么多中国人,那么多外国人送上了历史的祭坛之后,才千辛万苦走到现在这一步的我,难道在把自己送上祭坛的时候也会迟疑不决么?”想到这里,陈克对身边的警卫同志说道,“不,我们就留在这里。”
  说完这句话,陈克也不管稍微面露难色的警卫人员,静静的看向笼罩在黎明前黑暗中的广场。在整个夜晚放射着光明的路灯下,广场上都是影影绰绰的身影,想来从他们看向陈克,陈克也是一个淡淡的剪影罢了。警卫人员虽然有些担心,却也不认为真的有谁能够在这样的光线下袭击陈克。虽然他们向前站了一些,巧妙的形成了一道防护。
  陈克并没看到这点,因为他微微闭上眼睛,思路再次回到方才,“如果我有迟疑不绝,那只是因为我的一切成就都是曾经发生的过去,我只是盗用了这些成就而已。对我本人而言,已经走过的漫长道路是没有未来可言的道路。但是走到了现在的我,终于有机会向前走。无论是那个人也好,还是在他之后继承了旗帜的前辈也好,他们都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按照自己的理解推动着中国继续向前。在我离开那个时空的时候,中国已经取得了空前的成绩,这是绝对不容否定的。所以我的迟疑是对自己能力的质疑,我最担心即便是占在巨人的肩膀上,即便是站在前辈开拓出的道路前沿,即便见过那么多的成功与失败,见过那么多的经验与教训。我却会因为自己的无能而不能把历史向前更真正推进哪怕一小步。但是对奉献自己,我并无畏惧,也没有任何抵抗,当我几十年前回到这个时代的时候,我就已经注定要为中国奉献一切。因为我从小就听到一句教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而政治书告诉我们,劳动者是统治阶级的一员,国家是统治阶级实施阶级统治的工具。我和千千万万的普通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
  想到这里,陈克听到一阵无线步话机的铃声,在观礼台上负责升旗仪式的安全负责同志对话机说了片刻。陈克睁开眼睛的时候,就见到跑上来的是,他说道:“伍总理询问您能不能在升旗仪式结束之后,能否在主席台上暂时接见一下人大代表。接见之后,能否专门和大家在大会堂与大家见见面。”
  “好!”陈克爽快的答道。负责人立刻跑向步话机位置,开始与下面联络。
  陈克再看下去,广场上的秩序已经恢复了,人群整齐的列队,三面围着国旗,英武的国旗卫队已经准备出动,再过一会儿就会为国旗开路。
  “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战争之后,和平终将降临。那时候的中国将抛弃到现在为止的很多非常有效的制度,我将站在我所见过的历史之上,尝试着推动原本时空中国没有机会尝试的道路。那时候,党内的同志会有都少人能够理解我,我都不太清楚。如果失败了话,我必然将失去现在的一切。但我并不是为了重蹈覆辙而走到现在,更不是为了满足自怜自艾的妄想而走到现在。我将竭尽全力,把中国在历史已经达到的高度上继续向前推进,直到我死为止!”
  看了看天际,在工作中熬过无数不眠之夜的陈克很轻松的判断出,再过一阵,黎明就将驱逐黑夜制造的混沌之影,黎明时分的赤色霞光会把这本来就充满色彩的世界染上鲜艳的金红色,伴随着太阳的升起,五星红旗也会冉冉升起。
  涂抹在一切之上的赤色很快会被紧跟而来白昼所驱散,在那个时候,无法阻挡的,每一个人都能清晰的看到陈克,而且能够看清陈克。
  陈克静静的站在观礼台上,等待着那一刻的来临。
  (全文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7/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