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655

  如果只是这样的安排,那只能说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洪秀全提出,韦俊给林凤祥当副手,陈玉成给李开芳当副手,另外几名因为天京之变后地位尴尬的将领分别出任了五方主将的副手。
  这个建议一出,林凤祥对洪秀全的看法立刻变化了不少。此时太平天国最需要的是安抚人心,五方主将都是洪秀全信得过的人,而且也都没有参加天京之变。把那些在天京之变中受到牵连,心思不稳的人给他们当副手,倒也是能稳定人心。不用说别人,韦昌荣的弟弟韦俊给林凤祥当副手,林凤祥就有把握让韦俊安下心来。
  看着洪秀全从容的安排着人事工作,林凤祥心里面有说不出的感觉。让洪秀全挑起行政与军事重任,洪秀全的确不是个能干之人。不过具体到搞政治斗争,洪秀全却展现出相当不一般的手腕。杀杨秀清也好,或者是现在安排五方主将也好。洪秀全倒是显示出有些令人佩服的地方来。
  “臣遵旨!”林凤祥最终答道。
第101章
天国分崩(二)
  林凤祥非常羡慕韦泽军队中的总参谋部制度,这个制度能够解决“兵为将有”的问题。韦泽手中不过是三万兵马,就能纵横天下。太平军现在有超过二十万的部队,数量是韦泽的七倍还多,可面对周围清军的围攻,竟然始终打不出一个局面来。这很大问题就是各个部队都只归将领所有。
  五军主将制,或者是五方主将制,五位主将理论上都归中央统领。杨秀清在位的时候,他还能管理到所有将领,杨秀清一死,天国地方军头全部独立化。天王洪秀全根本无法任意调动将领,就更别提管理到将领的军队了。
  甚至连天国现在地位最好,影响力最大的石达开,他也面临这样的局面。前去解九江之围的时候,石达开名义上指挥着整个西征军,以及从天京带出来的部队。可石达开想脱离天国的时候,他却无法指挥的动韦俊、李秀成等将领,只能把这些愿意跟着太平天国走的将领从前线“派回”天京城。
  这次洪秀全建立了五方主将制度,情况也没有丝毫变化。林凤祥本人重新带领着自己的部队,这个到还算是容易。但是他现在想把其他四路部队纳入他的指挥系统,洪秀全不会答应,而四路部队的主将也不会答应。然后林凤祥就得接受这个事实。因为那些部队的士兵只听主将的命令。
  好在林凤祥不是个心胸狭隘的人,面对这样的局面,他倒也随遇而安了。林凤祥召集了其他四军的主将副将开军事会议的时候,首先就问李秀成,“秀成,九江还能救么?”
  李秀成一脸的难看,回答的时候声音也仿佛在向谁发狠般的凶猛。其他几人都知道,李秀成所怨恨的却是石达开。“回禀林大哥,若是一月的时候发动全军,或许还能救。现在只怕是救不得了!清妖水军本来就比咱们强,想走水路援助,已经是断然不能。陆路上,清妖用营寨把整个九江围了好几层,我军不管如何挑战,清妖都闭门不出。”
  清军围困九江一年多,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些局面。湘军每逢攻坚必然是结硬寨打呆仗,太平军野战并不害怕湘军,可面对湘军的乌龟阵,太平军也感觉麻爪。这些将领们听着李秀成说完了九江的局面之后,就开始大骂石达开不仗义。大伙虽然没有一起加入,但是此次石达开以援助九江为名义,却又把九江抛在一边。做出如此狠心之事,石达开的绝情也的确让大伙觉得寒心。
  也就在这里却有人通报张应宸到了。众人一愣,林凤祥笑道:“是我请的张兄弟。”
  大家都知道韦泽善于打硬仗,张应宸作为韦泽的属下,面对反扑的江南江北大营,每次也能打出顺畅的胜仗来。若非张应宸是洪秀全的心腹,洪秀全绝对不允许张应宸离天京城太远,而且不让张应宸与清军硬拼。只怕他早就成了解救九江的先锋了。
  “张兄弟,若是齐王在的话,他会怎么打九江?”林凤祥开门见山的问道。太平军里面现在没什么人敢如此坦率的提及齐王韦泽,听了林凤祥的问题,所有人都用有些复杂的目光看着张应宸。
  张应宸的脸色微微变了变,停了一阵,他才答道:“九江的事情我也知道些,若是齐王给九江解围,定然是集中精锐兵力,以炮兵为先导,先硬轰开清妖的营盘,然后直接杀进去。只是我听说清妖从洋人那里买了不少洋炮,火力甚猛。真的如此么?”
  李秀成恼恨的点点头,“确是如此,洋人可着劲向湘军卖火枪火炮。我军工匠营也是最近才把火绳枪改成火帽枪。可湘军早就全部是火帽枪了。”
  说完之后,李秀成又愤愤的说了一句,“我军的火枪还被翼王带走了不少!”
  林凤祥不想让这次的会议变成对石达开的谩骂会,九江城内有近两万太平军的战士。守将林启荣更是太平军中的悍将,能够在清军围攻之下坚守九江一年多,这些人可都是非常宝贵的战士。即便是九江失守,若是能想办法把人接出来,林凤祥都觉得很值得。
  “现在从哪里弄来比湘军更厉害的火炮呢?”林凤祥明知故问的向张应宸提出了问题。
  张应宸听了之后苦笑一声,“林大哥,若是说能弄到好火炮的,现在除了洋人那里之外,只怕就剩下齐王那里了。我的部下原本也有些十二磅山地榴弹炮,可这些火炮有那么几门用在天京城的防守上,剩下的则是齐王带走了。你若是让我去要那些火炮,还不如林大哥你出面呢。”
  林凤祥知道张应宸说的是实情,他犹豫了片刻,正色说道:“张兄弟,哥哥我本来不能这么说,可哥哥我现在是真的想救九江的兄弟。我等不用击破清妖,只要能打开一条通道,救出九江的兄弟也行啊。可打这等硬仗,也只有张兄弟你能办到……”
  而张应宸只听到一半,就打断了林凤祥的话,“林大哥,我现在手中的兵却不是当年的兵,都是些后来的新兵,打打江南大营的大烟鬼还能胜任。可现在这些人比起当年的确是差的太多。若是齐王没出走,当年的老兵都在,火器齐全,有齐王统兵。让兄弟我冲阵,兄弟我眉头都不眨一下。莫说打通到九江的通道,就是把清妖全部杀光,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兄弟我现在真的办不到。”
  听张应宸拒绝的如此干脆,不仅林凤祥,其他将领脸上都露出失望的神色。可张应宸拒绝了,大家也没办法。其实张应宸就算不拒绝,只怕天王洪秀全也未必肯让张应宸把手下的精锐都消耗在九江。
  看着众人的表情,张应宸起身说道:“若是没有别的事情,我就先告辞了。”
  林凤祥亲自送张应宸出门,在前院,他拉住张应宸低声说道:“张兄弟,你觉得韦兄弟会卖好炮给我们么?”
  张应宸看左右无人,他叹口气,“林大哥,你与齐王也不是没打过交道。你觉得以齐王的性情,会看着兄弟们这么白白送死么?不过齐王的事情我什么都不能说,更不能招惹。所以林大哥你自己看着办吧。”
  林凤祥知道张应宸的难处,他再也不问什么,只是送张应宸出去。
  等林凤祥回来,李秀成就问道:“林大哥,我们可否向齐王买些大炮。若是赶的急,或许出兵九江的时候还能用上。”
  “只能如此了!”林凤祥答道。先派了人带了银两去广东招韦泽,林凤祥开始就五方主将的事情和众人商量。
  九江虽然重要,可清军此时五个方向上都在进攻。大家分了分职责,林凤祥自然是负责上游方向,李开芳守寿州,吉文元坐镇庐州,与从凤阳南下的淮军作战。曾立昌还是进入皖南作战。虽然石达开此时在江西,可天知道下一步他会去哪里。而李秀成则调到常州一带对付江南江北大营的清军。
  确定了各军负责的方向之后,其他四军主将都向林凤祥告辞。林凤祥知道他们那边的确军情比较紧急。不过林凤祥也知道,大家知道九江难救,所以干脆就把挑子撂给林凤祥担着。早点离开的话,也能少些麻烦。
  等众将离开之后,林凤祥命人取出地图来看。看着九江的位置,再想想其他地区的局面,林凤祥越来越郁闷,他气恼的一巴掌排在地图上。因为震动过大,桌子上的茶杯被震翻了,杯子里面的茶水倾斜而出。林凤祥赶紧抓起地图,把泼在上面的水甩掉,然后找了布把地图仔细的擦干。这是非常精致的地图,是韦泽脱离太平天国的时候送给林凤祥的那一批地图中的一张。对于林凤祥来说,这是比几十上百杆火枪都更加珍贵的资源。
  看着地图,林凤祥忍不住就想起了韦泽。同样是脱离天国,林凤祥对韦泽就毫无愤怒或者怨怼。韦泽若是不走,就只能火并太平天国其他各路兄弟。但是石达开的出走,却是要踩在天国兄弟身上实现他个人的目的。
  想到这里,林凤祥突然想起天王洪秀全提出的那个问题,“石达开是要学韦泽么?”
  若是石达开真的要学韦泽,那就是占据一片地盘之后彻底与太平天国决裂。可现在看,石达开完全不是要学韦泽。
  太平军现在最强大的集团军莫过于江西的西征军,其次则是安徽三丞相的部属。这次就林凤祥调查,估计石达开能够从西政军里头拉走最少十万人。国宗杨辅清前一段攻打过福建,被清军击退后就在赣东一带休整。据说杨辅清正在联络石达开,准备和石达开一起东进攻打江浙。
  若是事情真的走到这一步,那么江西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战略缺口。调扬州的曾立昌去皖南,也有让曾立昌协助林凤祥应对这个严重局面的打算。
  林凤祥本以为天京之变引发的混乱到现在也该结束了,可没想到他努力维持,也只维持了一年。真正的决裂此时才全部出现。石达开这是铁了心要另立乾坤,对于石达开这样的聪明人来说,另立乾坤的首要条件莫过于让太平天国吸引住清军的猛攻,他自己寻找周边的薄弱之处,尽快打下一片稳固的地盘,而浙江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石达开并不是要学韦泽啊!林凤祥苦笑着叹口气,此时他对天王洪秀全又有了些新的认识。
第102章
天国分崩(三)
  江西,翼王府。5月8日。
  “有翼王领着咱们十几万兄弟,定然能打下浙江上海。那时候我们还有什么好怕的?”在翼王府的战略会议上,朱衣点,汪海洋等决定追随石达开的将领们大声吆喝着。
  与天京城的会议相比,江西的翼王府显得更加天然一些。没有宫殿,没有豪宅,因为人数多,所以大伙就在一处院子里头聚会。诸家兄弟们一个个都意气风发,看着颇有七八年前太平天国草创时候的豪情。
  四月中旬,前去“援救九江”的石达开把兵马中不肯离开天国的那些将领“推荐给天王”,并且很仗义的告诉洪秀全,这帮人都是忠于天王的人。眼下的太平军中,除了忠于天王的人之外,剩下都是忠于石达开的人了。
  这大半年中,石达开与西征军诸将联络紧密。他到处贴榜文,表明了自己受到天王猜忌,无法立足,只能离开天京城。并对太平军将士发出邀请,愿意跟他走的可以加入,这帮兄弟还是反抗清妖,这帮兄弟还是太平天国的人。
  众将原本对洪秀全就很不满意,此时又有了石达开的榜文,加上不少早就和石达开传统好的将领们煽风点火。最后江西一带近百名将领都下了决心要跟着石达开打出一片江山。很短时间内就拉起了十几万人马。
  看着兄弟们情绪饱满,石达开也生出“军心可用”的感叹。这位二十六岁的年轻王爷甚至有些感慨,经历了杨秀清的跋扈,洪秀全的穷排场,这等众兄弟山神庙结义般的局面才是打天下的模样。一人呼百人应,拍着胸脯红光满面的赌咒发誓。所有人的言行都是发自内心的,没有面对强权的颤栗,更没有处于内讧边缘的死亡威胁。一切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奔放。
  “兄弟们跟着我,定然打出一个新天地出来!拿下浙江,我等与天国呈现掎角之势,清妖不足为惧!”石达开说的极为自信。这大半年的郁闷之气一扫而空,整个人仿佛重新变成了那个在湖口之战中谈笑间令湘军大败的年轻军神。
  “我等都信得过翼王!”朱衣点带头喊道。其他兄弟们都跟着吵吵,即便谈不上惊天动地,至少也是人生鼎沸。
  石达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是对兄弟们的鼓励。但是他的内心却没有表面上的从容。石达开毕竟是石达开,他感叹的是因为时机的问题,只能现在动手,若是能早些看清洪秀全的真面目,早些动手,那就好了。
  这些日子以来,石达开反思了过往的经历,他现在觉得若是不管其他条件,自己脱离天国的最好时机莫过于韦泽南下的那段时间。那次南下展现出了韦泽作为将领的厉害之处。仓促间带领部队远征千里,其中要经历几十座由满清军队控制的城镇,即便到了广东,还要和以逸待劳的广东清军作战。任谁都会觉得这次远征未免太无谋武断了。
  可事实证明了,韦泽恰恰在最好的时机,选择了最好的行军方向。江西清军正在和太平军血战。江南江北大营根本不敢与韦泽作战,韦泽这么大大咧咧的离开,江南江北大营的官兵只怕在烧高香呢。至于广东的清军,事实证明他们和江西道路上把守要害城市的清军一个德行,在韦泽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不堪一击。
  现在看,若是在韦泽南下的时间,石达开挥军东进的话,那简直是天赐良机。可那时候石达开认为自己若是进兵苏杭,会吸引进攻韦泽的清军,所以他根本就没想过这方面的计划。现在石达开不得不感到后悔了,如果在韦泽南下的时候,石达开该带兵东进。那时候清军刚打了大败仗,石达开的部队伪装了韦泽的旗号,只怕一路就拿下苏州,继而进军杭州。有浙江地盘在手,到时候大量的兄弟们自然就跟了石达开。
  上一次错过了,这次就不能再错过。石达开对洪秀全已经完全绝望,洪秀全这个人气量狭小,又没有能力,更不肯放弃手中的权力。若是没有林凤祥居中竭力调停,天知道洪秀全会不会因为担心石达开而搞出第二次天京之变。
  在天京城的时候,洪秀全更没有老老实实承认自己的无能。他不仅没有乖乖把大权交出来由石达开执掌,更是想方设法的去削弱打击石达开的权力。洪秀全千方百计的想给自己两个哥哥封王,然后由这两个人对付石达开。这样的倒行逆施甚至不用石达开公然反对,林凤祥等天国大佬先蹦出来反对。
  对于洪秀全,石达开早就没了任何感情,甚至对太平天国,石达开也已经绝望。到这时候也该恩断义绝了,石达开没理由为了洪秀全的一己之私而赔上性命。石达开想离开不是一次两次,之所以选择现在离开而不是早早的分道扬镳,只是因为林凤祥从韦泽那里求来了制造火帽,改造火帽枪的技术与设备。石达开为了凑齐手中的武器,只能捏着鼻子在天京城里头和洪秀全虚以委蛇。
  不过事情发展的很顺利,为了抵御淮军的攻势,林凤祥先离开了天京城去了安徽。石达开正好接过了林凤祥主导的换装工作,给在江西的西征军中明确追随石达开的部队换了装备。又趁着去江西解救九江的机会,把天京城的火帽枪与火帽带走了大半。此时他终于凑够了手下十几万人的武器装备,大展宏图的机会到了。
  石达开站起身挥了挥手,示意众将安静下来。几十名将领们都随之闭嘴不言,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石达开身上。“兄弟们,浙江乃是富裕之地,此次我等进军浙江,赶走浙江的清妖,然后进军福建。不知兄弟们可有信心打下自己的富贵?”
  众将听石达开下达了动员令,几乎是同时欢呼起来,他们一起喊道:“谨遵翼王号令!”
  石达开环视了一圈众将,这位今年刚二十六岁的年轻将领慨然说道:“好!既然兄弟们都愿意跟我走,杨辅清那边已经派人请我等进军。那咱们后天就开始动身。”
  “哦!”“哦!”“哦!”翼王府的众将们欢呼起来。他们中间大部分人都没有对推翻满清有着信心,大部分人对于建立新朝的理想有着充分的信心。他们从起兵之后就没了退路,只能死战到底。可这些人经历了天京之变后对洪秀全完全失望了,在江西的这些兄弟们要面对湘军一波胜过一波的猛攻,而洪秀全还不断的下达了各种强人所难的命令。在这些将领们看来,加入太平天国没有错,错的是跟了洪秀全。现在这帮人做出了选择,跟随着明显更有前途的翼王石达开。他们都坚信,跟了石达开,就是走上了通往胜利的康庄大道。
  “我等跟随翼王,万死不悔!”朱衣点再次率先喊道。
  “我等跟随翼王,万死不悔!”
  “我等跟随翼王,万死不悔!”
  其他的将领们也跟着呐喊起来。石达开立在众将的环绕中,神色冷峻,这一刻,他看上去风度翩翩,仿佛是天降的儒雅军神一般。
  虽然韦泽离开了太平天国之后独立了,可太平天国里面各派对韦泽都没什么恶感。韦泽本人也是在天京之变里头受害的一方,韦泽更没有杀害任何一个太平军兄弟,更重要的是,韦泽本人成功的在两广立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站稳了脚跟。辉煌的战绩证明了韦泽受封“齐王”,成了太平天国中排名仅次于首义六王的大人物,绝非是靠了与杨秀清之间的关系。没有了东王杨秀清,韦泽依旧是纵横天下的战胜。
  所以光复都督府的情报网对太平军的渗透力度远比想象的要大得多,忠于太平天国的那帮人中明面上就与韦泽关系不错。无论如何,韦泽“还是太平天国的齐王”。下面的人中更是有太多人愿意向韦泽提供情报,对洪天王绝望的那些人里头更是有些人两头下筹码,追随石达开的同时还与韦泽保持“良好的关系”。
  所以在林凤祥向韦泽求助的人员走出江西地界之前,光复都督府的情报部门已经得到了相当详细的汇报。而石达开的部队刚出动,尚在进军浙江的半途之上。韦泽也已经搞清楚了石达开的安排。
  5月15日,雷虎前来向韦泽汇报工作。他的部队刚从赣州回来,赣州原本在广东天地会陈显良的部队手中,后来陈显良加入了石达开的队伍,所以离开了赣州,清军随即重新夺回了赣州。
  韦泽并没有想控制赣州的打算,但是他也没有想让赣州清军随意行动的想法。在这一年中,韦泽已经派人三次攻下赣州,又放弃了赣州。三次攻打赣州的部队都不相同,韦泽采取了轮换制度,对赣州清军实施了歼灭性的打击。
第103章
天国分崩(四)
  未来光复军北伐有两条陆路通道,一条自然是太平军出广西的道路,走道州、郴州,另外一条就是韦泽南下的这条大道。赣州是江西大城,处在广东进出江西的要道之上。派兵驻扎赣州,一来是距离广东太远,消耗太大,二来战略局面不好把握。经过总参谋部商讨,选择不驻扎赣州。
  不驻扎赣州与放弃赣州又是两码事。光复军不能接受清军以赣州为基地对广东实施进攻。所以光复军对赣州采取了打而不占的策略。到现在为止,光复军已经三次攻打赣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