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655

  坐过去晃醒了吕尚阳,吕尚阳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盯着坐在身边周金国看了好一阵,吕尚阳有气无力地说道:“我有点记得你。”
  “我是周金国。咱们以前在村里头打过。”周金国说完之后,停了一阵才补充道:“我认识你姐姐吕玉凤。”
  吕尚阳已经完全想起来以往的事情,他喘息着说道:“你……你是周家的老五!”
  见到吕尚阳认出了自己,周金国心里面倒是也轻松了不少,他接着问道:“咱们永兴那边有什么变化么?”
  吕尚阳欲言又止,在周兴国的催促下,过了好一阵才说道:“你自己回去看看就知道了。”
  如此的回答让周金国觉得事情很不对头,他沉下脸说道:“难道我家出了什么事情不成?”
  吕尚阳没想到周金国竟然能猜出不少事情,他只能说道:“粤匪从永兴走了之后,清军就跟着粤匪来了。我们家回到原来的地方之后,只知道官军到处烧杀,后来就没见到你家人。”
  “什么?”周金国怒吼起来。他当然想过自己家日子可未必会多好,却没想到自己家竟然没人了。盛怒之下,周金国一把抓住吕尚阳的衣领,瞪着吕尚阳吼道:“你不要骗我,是不是你家人对我家下了毒手。”
  “咳咳!”被周金国抓住衣领一晃,牵动了伤口,吕尚阳忍不住咳嗽起来,咳了一阵,吕尚阳总算是喘过了这口气,他声音虚弱地说道:“老周,咳咳!过兵的时候我家早跑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咳咳!咳咳咳!我们回家的时候,家里头被抢了个干净,也不知道谁放的火,烧了我家一半的宅子。咳咳!咱们乡里乡亲的,我们家被折腾的那么惨,怎么会去杀你家?”
  周金国听了吕尚阳的解释,倒也觉得有些道理。他放开了吕尚阳的衣领,继续追问道:“这都七八年了,难道我家人还没回来么?你都当了湘军,竟然什么都不知道么?”
  “咱们永兴过了几茬的兵,太平军走了,来了广西兵、湖北兵、广东兵、贵州兵,我们家回永兴之后还过了一茬贵州兵。我家为什么要当湘军,不当湘军的话,外地兵这么一茬一茬的过,过一茬抢一茬。没有咱们湖南兵守着湖南,谁顶得住啊!”吕尚阳解释着自己当湘军的原因,说着说着也想起了以前的日子,他竟然忍不住哭起来。
  看着吕尚阳那真诚的泪水,周金国倒也信了七八成。即便如此,他依旧威胁道:“我们要不了多久就能打回永兴,若是让我知道我家是你们吕家下的手,到时候我杀你们全家。”
  这威胁并没有把吕尚阳吓住,吕尚阳喘着气说道:“我二哥哥在抚州被你们光复军杀了,三哥在三河被粤匪给杀了。咳咳,你们差点把我也给杀了。你们欠我们家多少人命。你要杀就杀,别找什么理由。”
  看吕尚阳这模样,周金国哼了一声,转身离开了军医院。
  回到营地,周金国先跑去找团长,请求团长下令攻克永兴。如果不能攻克永兴,周金国就没办法对自家的去向进行调查。按照吕尚阳所说,周家在1853年的时候没人在老家,家里人到底去了哪里?当时周家选择加入太平军的只有周金国一个人,那时候周家男男女女还有十三口人。这十三口人说没有就没有了?周金国完全不信。
  团长并没有答应周金国的请求,哪怕是周金国哭着请求也没用。“现在部队没有接到北上的命令。没有命令,我们就不能出动。”
  “团长,我求您了,就算是不打永兴,咱们能不能派点人去调查一下?”周金国哀求道。
  听了这个请求,团长叹口气,“我只能去问问师长。不过周营长,没有命令,谁都不许擅自行动。现在抓纪律抓得很严,你要注意遵守纪律。”
  周金国知道这点,从团长那里出来之后,他又给都督韦泽写了封信。上一封信就没有得到回复,周金国对这封信也没有什么信心。
  和周金国想的不一样,他的信与其他人的信一起寄到了广州,这些信经由专门人员审查之后,变成了各种汇总。周金国是11月9日写信给韦泽,信任的政治部主任沈心在11月16日拿了一份报告前去找韦泽汇报情况。
  将统计数据和相应的内容分类交给韦泽,沈心就介绍道:“都督,现在部队里面不少湖南籍的同志都请求尽快解放他们的家乡。有些是寻人的,有些是只想回家。同志们的信写的可是很动情,特别是距离家里头不过一步之遥,却只能服从命令,不继续前进的同志。写的信我看着都想掉泪。”
  韦泽无奈的摇摇头,他能想象这些同志的情绪。解放广西的时候,包括韦昌荣在内的大量广西当地的同志都想尽办法试图弄清楚家里头的情况。对发往前线的信件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里头很多都是拜托进军广西部队的相熟同志帮着打听消息的。
  广西还好说,拿下来之后对整个战略局面没什么影响。湖南就完全不同。湖南是湘军大本营,韦泽部队里面湖南籍的官兵来自大半个湖南。若是满足了大家的需求,那就只能拿下整个湖南了。
  可现在恰恰不是拿下整个湖南的时候。光复军里头太多兄弟都出身自太平军,所以没人想承担起灭了太平天国的名声。而且最新情报里头湘军已经围困安庆大半年,看来是铁了心要攻克安庆。即便是光复军夺取郴州,湘军也没有回师的意思。
  让满清与洪天王死磕,满清干掉了洪天王的时候也定然是元气大伤,那时候准备齐备的光复军杀将出去一举荡平清军。这是光复军上层的如意算盘,所以沈心也没敢劝说出兵,他只是说道:“都督,既然咱们已经进了湖南,也不能这么干看着。我倒是觉得咱们不妨在湖南搞政治宣传吧。把咱们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在湖南宣传一番。这样总是能先分化一下湖南。等咱们正式进兵的时候,湖南当地的百姓也知道为什么要跟着咱们光复军走。”
  没人催促韦泽进兵,韦泽觉得心里头好受了不少。对于沈心的这个计策,韦泽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正好也可以调查一下湖南同志家里面的情况么?”
  “是的!”沈心爽快地答道。
第3章
永兴(三)
  1860年10月20日,周金国有些忐忑的到了军部开会。以往他也曾经去过军部开会,每次大规模战斗之前光复军都会召开会议,首先师长以及以上级别的会议,他们召开战役动员会议。等会议讨论出一个结果之后,以师为单位召开动员会议。讲述完了战役目标之后就是军事讨论。最后营长以及营长以上级别召开一次大规模动员会议。这次动员会议结束之后,就是投入战役各军级别的总动员。从上到下一起动员。
  这次根本没有听说总动员,却把周金国叫去开会。团长、旅长、师长,都没有任何消息传达来下。周金国很希望这次会议的内容是进军整个湖南,看了这个模样,他又不敢相信会有这等好事。
  参加会议的人员不是很多,却有军长、师长、团长、营长,从军阶上看,有些人是中尉军阶,甚至还有少尉军阶的。中尉军阶的或许有当上营长的,少尉军阶顶多是个连长。部队里头开始普及普通话,可听着大伙的发言,基本都是湖南口音。即便那些广西口音浓重的人员,例如第四军军长雷虎。他家在湖南与广西交界处,很难把他完全踢出湖南人的行列。
  听到这些熟悉的湖南口音,周金国心中又生出了一丝希望。他给韦泽都督写的信起了作用,韦泽都督决定让部队北上。
  等大家坐好,雷虎开口说道:“在座的同志们很多都给韦都督写过信。我先给大家说,都督这么忙,每天给他写信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都督不可能把信给看了,都督府有人专门负责审查信件。不过大家的信都是要进军湖南的,这件事都督已经知道了。”
  听完这话,周金国忍不住长长舒了口气。知道韦泽都督下面有人专门负责看信的事情,这已经让他感到万分激动了。更不用说韦泽都督已经知道了周金国的请求。
  没等周金国开口,就有个抄着岳州口音的团长激动地说道:“军长,都督让我们北上了么?”
  雷虎摇摇头,“现在部队暂时不能北上,不过都督下令,我们可以在湖南进行联络,派人秘密到部队同志的家乡那里打听联络。先弄清楚大家的亲人到底是什么情况……”
  只听到这里,周金国已经起身喊道:“我们郴州距离永兴不过百十里地,我愿意带队去永兴打探消息。”
  盯着周金国看了片刻,雷虎摆摆手,“是周金国同志吧,你先坐下。这次打探消息却只是一个附加任务,总政治部下令,部队要在湖南宣传我军在土地问题上的理念。那就是土地国有,耕者有其田。各个部队首先自己弄明白这件事,然后到整个湖南进行宣传。”
  这帮心急火燎的等着打听家里消息的军官们听到这话都愣住了,想打探消息直接派人去就行了,何必这么麻烦。立刻就有军官起身就此询问雷虎。
  雷虎答道:“我们部队里头两广的同志且不说了,现在部队不仅有湖南的同志,还有湖北、安徽、江苏的同志,甚至还有河南、河北、山东的同志。你们想家,这些同志就不想家?你们大张旗鼓的去打探消息,那我问你们,这些同志说我们也要回家打探消息,我怎么才能让他们觉得我怎么不让他们去?咱们是部队,是要服从命令的。”
  这番话倒是镇住了湖南籍的同志,他们都是军官,若是部下们整天想的都是回家,整天吆喝着要回家看看,或者说打回家里去。那这些人的工作是不用干了。被军长雷虎这么一吼,大伙倒也老实了。湖南的同志近水楼台先得月,能够得到打探家里消息的机会,这已经不错了。要求更多,大家也觉得不是那么合适。
  最后湖南籍的同志们服从了军长的命令,大家接受了在部队里头先搞“土地问题理念”的全面宣传,部队内部宣传完毕,接着向整个湖南开始宣传的时候,他们打听家里情况的愿望自然能够得到满足。
  周金国对此自然是非常满意,他家永兴距离郴州这么近,一旦开始打探,他自然是最快。所以部队政治部开始推行宣传的时候,周金国全力加入了推广的行列。
  身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出身的周金国,见识过在广东推行的授田令,周金国觉得土地国有没什么问题。农民种地纳粮几千年,交交公粮根本不算事。特别是经过学习“算账”之后,周金国明白了一件事,农民向国家缴纳三成的公粮看似很多,如果农民只向国家缴纳三成公粮的话,还能留给自己七成。可按照原来的“规矩”,农民要向官府、地主、宗族、寺庙缴纳总数超过五成的粮食。若是再加上掌握在地主、宗族等高利贷的盘剥,农民一年七成收入都被那帮人拿走了。两相比较,只收三成公粮的光复都督府可是货真价实的仁义。
  自己这么想,周金国也相信部队其他同志也会这么想。但是经过几天的宣传之后,周金国发现事情并非是那回事。不少指导员、连长、排长对宣传会议反馈回来消息中,不少同志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土地国有之后,我家的地岂不是没有了?”还有人提出,“我们打天下,不就是要坐天下,我们当不上什么大官,可总得多分点地吧。”
  营政委陈耀光脸黑的跟锅底一样,他在营的光复会会议上对同志们的理念很是不满。“土地国有可不是国家把敌对者的土地给国有了,而是整个中国所有土地都是国有。这些人都想什么呢?”
  身为跟了光复军八年的老军人,周金国当然能明白政策上的理念,当年太平天国就提出过土地国有,甚至在不少地方都实施了土地国有政策。周金国家其实没有多少地,若是按照授田令的政策,他家人可以得到远比以往多很多的土地。所以他自然是支持这个政策。
  当然,对于下面同志们的看法,周金国倒也是能够理解。土地这东西自然是多多益善,谁不想多要些土地?只是想去打探自家情况,首先就得完成军队中的土地问题政策的宣传。周金国说道:“军长要我们宣传,我们已经宣传了。同志们有些想法,也是常见么!”
  听了这话,政委陈耀光怒道:“宣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还是要大家理解和接受这些政策么?大家没理解,能叫宣传完了?我说老周啊!你现在下令冲锋,部队只是听到了,然后动都不动,你说这就是你下完命令了?”
  听陈耀光这么一说,周金国倒也不再试着糊弄了。部队宣传的目的自然不是只说说而已。无奈的砸吧了一下嘴,陈耀光说道:“那怎么办?”
  “怎么办?讲道理么!”陈耀光大声说道。
  陈耀光先去军部开了会,第二天回来之后在营里头先把主要干部召集起来。陈耀光整个人显得颇为亢奋,他站起身,对着干部们大声说道:“土地国有,是因为土地是给种地的人种的。对咱们光复军来说,谁不靠种地为生,谁就不能分地。这地是给种地的人的,而不是再弄出一批地主来租地给别人种,然后靠收租活着。韦都督已经说了,咱们光复都督府所到的地方,不管谁都一样。韦都督他自己不种地,咱们光复都督府就不会给韦都督分地。别说一亩地,半亩地,一分地,一垄地也不会给韦都督。对韦都督尚且如此,对谁都一样!”
  周金国目瞪口呆的看着亢奋的陈耀光,嘴里虽然没说出什么。可周金国心里头忍不住呐喊了一声,“我操!”说事竟然把韦都督都拿出来说事,震惊之余,周金国已经明白了陈耀光为何看着如此兴奋,他也明白了在军队中地位越来越高的政治部的决心。
  其他干部也和周金国一样,被政治部的这股狠劲给吓住了。好半天都没人敢吭声。而陈耀光接着说道:“大家不用担心,这是韦都督下令让大家说的。而且韦都督说的清楚,咱们光复会一个唾沫一个钉,说出来就会这么做!大家大胆的去和同志们说,不用怕!”
  政委不怕,他们政治部是韦泽都督直接领导的部门。可周金国却不敢这么肆无忌惮的说,在接下来的诸多会议中,陈耀光的话在部队里头引发了极大的震动,周金国只是跟着听,别人问的时候也按照规定回答一下。可他却根本不敢这么主动宣扬。
  又过了几天,在军部下达了一批处理人的消息。有几十名军官因为私下写信给韦泽都督,说政治部的人拿韦泽说事,有说他们假传圣旨的,有说他们对韦泽不尊敬的,还有些说他们竟然敢剥夺韦泽都督分地的权力,实在是胆大包天。
  对这批人,韦泽亲自下令,明确表示希望部队的同志明白,光复会、光复都督府在土地问题上的态度始终如一,地是分给种地的人,让他们努力种出粮食的。而不是用来当地主作威作福的,韦泽自己不种地,他当然没资格分地。对这些同志的想法,韦泽给与了严厉的批评。而军部里头也立刻下令,暂停了这些同志的职务,组织他们进行学习。
  见到拍马屁拍到了马脚上,想借用韦泽的人都偃旗息鼓,全军都明白了一件事,在对待土地问题的态度上,韦泽与政治部完全一致。接下来的事情很快就进入了持久战的阶段。
  即便是明白了韦泽的态度,可还有相当一部分官兵并不太能接受这个态度。在这个阶段,周金国也看出了端倪。凡是家里没什么土地,或者是参加了授田令的官兵,他们没什么反对。但是那些家里头土地比较多的同志,对土地国有政策都不太满意。他们不反对通过授田令获得新的土地,他们反对在得到土地之前,就得先把自家的土地交出去。
  有些同志甚至公开说,即便是他同意部队的态度,可他们家里头的人却不会答应的。在这些人中,周金国甚至发现有些是湖南本地人。
  身为一名加入光复军七八年的老战士,周金国突然有点怀疑,韦泽都督下令先整顿部队,就是知道有太多人只怕并不认同土地国有政策。有过上一次“反对山头主义”“反对地方主义”的经验,周金国对这些同志的前途感到很不乐观。
第4章
永兴(四)
  “韦都督这是不想让兄弟们过好日子了!”周金才悲愤地说道。
  每个月5号是发饷的日子,发了军饷之后,大家手头宽裕起来。一部分同志会把钱寄给家里,有些同志们则会去供应部门购买一些针对军人销售的商品。以甘蔗为原料的酒卖的很好,同为营长的周金才拎了两瓶酒前来找周金国。
  周金国和周金才两人名字很相近,又在同一个团里头。只看名字的话,很多人会认为两人是兄弟,至少也是宗亲。实际情况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周金国是永兴湖南人,周金才是江苏人盐城人。两人的家乡距离上千里,或许千余年前是一家,可几百年来两家分处两省,一点关系都没有。即便如此,因为名字的原因,两人关系倒也不错。周金才倒也敢向周金国吐露一些心里话。
  喝了口酒,周金才的情绪看着更是低落,“咱们兄弟跟着都督打江山,以后都督当了皇帝,咱们连个地主都当不上。这都是什么事啊!”
  听了周金才的话,周金国心里头倒是颇为讶异的。周金国从来没想过打下江山之后的事,在他的想象中,现在听韦泽都督的话,以后自然听韦泽皇上的话。韦泽都督既然不给自己分地,那周金国也不觉得自己有理由就要坐拥大片的土地。
  没等周金国想出该说什么,就听周金才继续说道:“我当年跟了都督,为的可是光宗耀祖,大官咱也没想过,至少能分几百亩地,在地方上当个大地主。可现在才知道,想安安分分当个地主都不行了!”
  看着战友这么垂头丧气的模样,周金国倒是有点不忍。只是听了周金才的话,周金国倒是想起了政治会上的话,他问道:“你家现在有多少地?”
  “我家?我家只有十亩地吧。”周金才喝着闷酒,很郁闷地说道。
  周金国继续问道:“你家当下之后十亩地,那你是想从哪里弄来的其他几百亩地?”
  “呃……”周金才被这个问题给问住了,想了一阵,他说道:“我们给都督卖命,都督一声令下,难道还不能给咱们分地么?”
  周金国还真是第一次听周金才这么说了心里话。自打加入太平军开始,周金国接受的就是有田同种的宣传,光复军对于土地的宣传始终是分地,而不是给一众军官们分上个几百亩地。周金国当然觉得自己能分上几百亩地好的很,可是他也很清楚,光复军是不可能这么做的。如果韦泽都督能这么做,光复军早就这么做了。
  周金国劝道:“咱们光复军肯定不会这么干的……”
  “所以我说韦都督是不想让兄弟们过好日子!”周金才很是不爽地说道,“我以前跟着都督的时候,觉得都督说土地分了,总是有个远近亲疏。现在看,都督竟然是来真的啊!”
  从最初听到周金才抨击韦泽的时候,周金国心里面就有些不爽,现在听到周金才是发自内心的对韦泽不满,周金国很不高兴地说道:“我跟着都督,就是喜欢都督要分田地的打算。你要是想说都督坏话,那就去找别人说。别在我面前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