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3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8/655

  “我现在就启程去俄国,一定会在会议召开之前赶到。”李新认真地答道。
第30章
分赃会(三)
  曾经的俄国是一片纯净的土地,彼得堡也是山清水秀。李新再次登上彼得堡的码头之后,发现自己印象中的彼得堡发生了巨大变化。烟囱多了,煤炭多了,彼得堡的码头上也出现大量煤灰,彼得堡澄清的天空有些灰蒙蒙的,就如中国的首都南京和其他工业城市发生的变化。
  这些年俄国工业发展很快,出售土地给中国所赚到的黄金在其中作用甚大,废除农奴制是另一个原因,第三个重大原因是法国人大量投资。法国的钱不足以搞大规模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法国还不太缺钱,于是法国资金就开始投入工业化的俄国。中国在里面也有贡献,发现巴库油田,获得巴库油田的开发权,让俄国的石油供应得到了满足。
  想起这个问题,李新就不能不羡慕俄国,在俄国的精华地区就有储量惊人的石油。而中国的石油供应依靠的是南海,依靠的是庞大的远洋石油运输船队。整个中央里头真正有理由反对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无线电的其实只有军队,其他部门都支持无线电在更大范围内使用,这对于国计民生的好处太大。
  收回了思绪,李新乘坐上中国大使馆的汽车前往彼得堡俄国皇宫。中俄划界问题已经完毕,理论上双方已经和平了。在这样的局面下访问俄国的意义不小,中国近期的主要工作就是好好把三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给整合起来。在这个阶段,和平本身就能带来巨大的红利。
  沙皇的皇宫金碧辉煌,一路行来,这些国力都不如中国的国家在皇宫上都比中国更富贵,这不能不让李新稍微有些不服气。中国的建筑模式的确与欧洲不同,最重要的原因也是韦泽对修建宫殿毫无兴趣。韦泽的说法真的是充满了他个人的风格,“先让大家都有,有了之后才有基础求美。这时候设计师们才能有饭吃,设计师基数大了,积累厚了,这才能出现大师。等出了大师,我们想怎么设计就能怎么设计。”
  李新从韦泽这话里面感受到的是韦泽的治国理念,他也知道其他相当一部分人感受到的是韦泽反对建设宫殿的态度。不管是那种理解,大家也都遵从了韦泽的命令。必须说的是,李新很赞成韦泽的态度。现在城市里面搞室内装修的人越来越多,只要有点财力,置办了那些基本大件之后,大多数都会对装修上点心。或者是挂个字画,或者是摆设些花瓶。最近几年彩色的房间粉刷开始流行。白墙虽然还是主流,彩色墙漆,壁纸,墙布,这些东西也开始大量流行起来。
  早些年挂窗帘就是钉个钉子,栓根铁丝。现在加工之后光滑的窗帘杆,膨胀螺栓也越来越普及。这些变化都在不知不觉中让那帮学“艺术”的家伙找到了吃饭的营生,李新还曾经以为这些毕业生属于没前途的家伙。没想到这里面够机灵肯干活的在城市中找到了自己的“钱途”。
  到皇宫的沿途上看着路边的俄国普通人的住宅,李新注意到这些住宅的小窗户上也都有窗帘。不过转念一想,李新也有点释然。俄国人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面对几十万英法联军的猛攻,固然没有获胜,却也没有出现崩溃式的完蛋。在此时期,一万多英国军队就打得满清皇帝逃出京城。韦泽在那个时候也说过,如果英国人肯派遣二十万英国本土龙虾兵打进广东,他们还是能获胜的。
  韦泽从参军开始,到现在不过35年。民朝1869年正式建立,到现在不过15年。中国海军胜过英国,更是不到三年。指望中国就在这么短时间里头就超过俄国,这不现实。更不用说彼得堡是俄国首都,首都的民众生活水平高一些也是常态。如此一想,李新的心里面倒是好受不少。至少在窗帘这件事上,中国普通工业城市的水平都达到了俄国首都的水平。就此抱怨俄国人生活水平比较高,也的确有些小心眼了。
  一脸严肃的表情,心中想的却是和俄国局面无关的内容。这的确是因为这时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深入交流基本都是打,这同样证明了俄国在中国的外交理念中也只占了这么一个地位而已。中国会关心俄国的战争潜力,至于现在有可能爆发的战争,中国对自己颇有信心。中央的态度非常一致,中国人口是俄国的十倍之多,只要中国自己不出问题,未来的战争就没有失败的可能。
  中国与俄国的正式交流内容早就互相通知,双方要谈的第一是安全,第二还是安全。俄国不可能真正对中国放心,就如中国现在只是认为现在根本不是发动战争的好时机一样。
  正因为如此,双方在谈判上非常在意。为了能在未来的中俄战争中获胜,双方都有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而且某种意义上来说,双方边界也的确和平。冰原地区从战略上只是个过度地带,想在冰原上维持大部队是一件可怕的工作,中国是个农业民族,部队还能种种地,搞搞饲养,建设温室大棚种植蔬菜,降低后勤压力的同时也能打发一下时间。俄国毛子们没有这天赋,在西伯利亚那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相差可以达到100摄氏度的鬼地方待着。毛子靠后方运输粮食物资,在当地打猎捕鱼。那些部队与其说是作战部队,倒不如说是肩负守边任务的西伯利亚武装垦殖民团。
  双方都不认为战争会以西伯利亚为战场,真正爆发的可能倒是在中亚。此时中俄两国都在致力消化中亚的地盘,都没有力气来一场大战。基于和平的现状,双方热络的讨论着和平。互相确认着两国是不是在短期内有战争的可能。
  这些问题谈完之后,两国外长就开始讨论起国际局势。中国外长李新对此倒是非常有兴趣,俄国好歹也是欧洲大国,他们的外交态度对欧洲的影响非常大。北极熊对于欧洲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打算呢?
  “贵国给英国那么多黄金,不知道是什么打算?”俄国外长终于提出了这个问题。
  李新认真地说道:“我国是一个重视和平的国家,如果用钱能买到和平,我们对此并不拒绝。”
  这话让俄国外长脸上露出了挺复杂的表情,这表情里面至少有三成是想唾骂。中国如果真的热爱和平,就不会在远东和阿拉斯加杀了几十万俄国人。同样,中国在北美的扩张也是踩着英国人的鲜血才得以实行的。至于英国海军在中国这边遭到了沉重打击,还有中国一路炮击英国在印度的主要港口。说中国人和平,鬼也不信啊。
  另外三成的表情则是因为嫉妒。能一家伙拿出那么多黄金,对于俄国人乃至欧洲国家都是一种极大的震中。这意味着中国的财富正如欧洲所梦想的那样,有着巨大的金矿。
  剩下的四成情绪则是一种不解。中国人敢于使用武力,却也懂得节制武力。假如俄国人取得那么大的优势,他们可是不会就此收手的。中国人是如何判断这种力量使用的极限呢?俄国之前并没有与中国讨论此事,是因为俄国人相信英国佬在极短时间内就会对中国实施反扑,到现在为止俄国还没看到英国人实施反扑的迹象。这大概就只能用中国成功的把握住了英国人的战略考量来解释。
  针对这几个问题,俄国外长很巧妙的提出了疑问。李新的心里面只觉得无奈。阿拉斯加省、育空省,都有大量的砂金矿与金矿山。整个北美的黄金储量非常巨大。中国以国家的力量开采,黄金真不是问题。
  另外就是英国佬的自由贸易政策。也不知道该说英国佬坚定,还是该说英国佬真的有理念。英国的金本位就意味着拿着英镑就能去银行换黄金,最近两年中英恢复贸易。这种补偿式的爆发,让中国弄到了大量的英镑。拿着英镑兑换黄金之后运回中国,英国佬的银行居然没有拒绝。到现在虽然只弄回来了几吨黄金,可依照现在的局面继续发展下去,中国给英国佬的黄金迟早都会搬回中国去。这当然会引发战争,英国人当下明显没有准备好战争。
  中国几千年的铸币史让中国对金本位并没有太大兴趣,金本位本身也有太多问题,至少在中国生产力爆炸性增长的当下,实施金本位反倒是害处居多。
  这些有关中国基本政策的事情当然不能告诉俄国人,李新笑道:“我相信英国方面正在努力建造军舰,试图和我们中国大打出手呢。”
  李新觉得这是个笑话,所以他准备等着俄国外长笑起来的时候一起跟着笑。没想到俄国外长神色凝重,完全没把这个当做笑话来看。这让李新也不能自己笑,这种感觉憋在半路,实在是难受的很。
  俄国外长正色说道:“李部长,或许您是觉得英国人建造起大舰队之后绕过非洲直奔印度洋和中国开战。可是对于我们欧洲国家来说,英国人的舰队是真正的近在咫尺,随时可以对我们发动进攻。对你们中国人来说,你们大可以笑。对我们俄国来说,这实在是笑不出来呢。”
第31章
分赃会(四)
  “我国正在建造重型巡洋舰,英国已经开始制定针对我国重型巡洋舰的计划……”俄国外长与中国外长李新分享着一些情报,就俄国人所说,英国通过海战积累起经验,他们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完善的军舰威胁欧洲大陆的沿海国家。
  李新听的虽然认真,心里面也未必真的全信。俄国与英国一直有重大矛盾,现在中国把俄国撵出太平洋,又和俄国瓜分了中亚,英国与俄国的矛盾冲突点已经不多。英国只需针对这些冲突点重点布置即可,别听俄国外长说的好像多受委屈,英国只要能够针对压制俄国的重型巡洋舰,俄国就没机会在海上干出什么来。从整体效益来看,英国人只是选择了最有效率的方式。
  外长的任务除了讲之外就是听,倾听的地位甚至高于讲述。李新认真的听,心里面默默的盘算。俄国外长先讲述了一番英国佬在西太平洋的跋扈,话题突然转到中亚。“贵国在伊朗修建铁路的时候就没有遭到英国人的反对么?”
  李新对这颠倒黑白的话有些理解不能的感觉,俄国人试图与英国人争夺波斯,俄国在北方,英国在南部。中国在伊朗北方建设了通往奥斯曼帝国的铁路,即便中国此时并没有想开辟伊朗方面上的新战线的打算,这行动已经影响了俄国的利益。更何况中国最后那点旧枪械的存货全部卖给了伊朗政府,伊朗人希望用这些武器对付由北方南下的俄国骑兵。
  以当下的中俄力量对比,李新也不用装作能理解,他率直地答道:“我们并没有遇到英国人的实际反对。”
  “如果英国人实质性反对的话,中国会采取什么应对?”俄国外长问道。
  “开战。”李新给了标准答案,这个时代解决问题的手段基本就是战争。
  俄国外长露出了真诚的笑容,他说道:“那么我相信贵国在不久之后就能得知英国人想中断贵国铁路运输的情报。”
  李新忍住了冲动,把询问的话憋回了嗓子里。俄国人当然希望中国与英国在波斯干起来,中国真正希望的是能够在整个伊朗修建铁路,进而从经济上控制伊朗。这当然会与英国人起冲突,只是单纯说那条北方铁路的话,俄国人比英国人更有切断这条铁路的理由。
  见李新对此不闻不问,俄国外长又换了一个方向,“英国正在努力宣传贵国正在勾结伊朗边疆的民族,试图支持他们脱离伊朗的控制。一部分伊朗王庭的高官也有些支持英国人的观点。”
  既然俄国外长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李新笑道:“如果俄国想越过伊朗进攻印度,我国绝对不会有丝毫干涉,这点请贵国放心。但是,我国在伊朗的铁路是沟通与奥斯曼帝国铁路网的重要通道。不管是谁破坏这条铁路,我们都不会放过。”
  中国的底线就是俄国不能破坏中国辛辛苦苦建成的中亚铁路,其他部分中国暂时没有需求。伊朗应该有石油,中国此时已经有了科威特,还有巴士拉地区的探矿权,伊朗的石油对中国来说已经可有可无。至少在近期中没有任何吸引力。
  “中国方面并没有介入伊朗的打算么?”俄国外长有些惊喜地答道。
  “现在是俄国缺乏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我们中国根本不缺乏这种出海口。所以我们完全能够理解俄国方面的迫切心态。基于立场,我国不可能支持俄国的这种行动。同样是基于立场,我国也没有任何阻止俄国这么行动的必要。我方才就说过,中国是一个重视和平的国家。”李新义正词严地说道。只要近期俄国不和中国打仗,中国就不在乎俄国到底去和哪个列强争锋。
  听了李新的话,俄国外长若无其事般地说道:“如果我们要进攻奥斯曼帝国呢?”
  李新并没有因为这话而露出丝毫的惊讶表情,“俄国与奥斯曼帝国已经打了十场战争,如果爆发第十一场战争,我们也不会感到惊讶。就现在来说,我国毫无介入战争的意向。”
  俄国外长连忙追问道:“未来呢?”
  “决定未来的是现在,现在的中国希望能够维持长久的和平。如果不出什么特别的情况,当未来变成现在的时候,我们也会这么考虑。”李新用一种哲学家的语气阐述着中国的外交态度。
  俄国外长沉默了,这可不是李新的话打动了他,而是他从李新的话里面感受到了一种说不出的威胁。俄国好歹也是欧洲列强,解决内部问题是王道的理念他们并不缺乏。事实上整个欧洲也都能认识到这个问题,不过能认识到与能办到之间的距离犹如地球到月球。中国现在给欧洲的印象有三个,第一个是特别有钱,第二个是海军特别能打,第三个则是中国的政府特别有执行力。世界各国都觉得中国政府想办什么,就能办到什么。如果不是中国海军痛扁了英国皇家海军,世界各国都认为中国政府是在吹牛。
  李新此时继续说道:“我们希望世界和平,尤其希望能够与俄国维持和平。只要战争别把我们牵扯进去,我们就不会与俄国对立。”
  “能举个例子么?”俄国外长问。
  “你们要是打败奥斯曼帝国,我们不在乎。你们要是试图消灭奥斯曼,我们就不能接受。而且是完全不能接受。”李新给了一个看似明确又非常含糊的例子。不过这例子在这个时代也属于常态,在没有得到列强一致同意的时候,想单方面改变某地的局面是非常困难的。
  此时有关中国在俄国与土耳其之间的问题上,俄国外长已经确定了中国的态度。他就把话题拉到了马上就要召开的列强会议上。德国首相俾斯麦侯爵召开的非洲会议也邀请了俄国,不过俄国人自己也自嘲的认为,俾斯麦首相与其说是希望让俄国能够得到非洲的土地,倒不如说是希望俄国能够帮助德国得到非洲的土地。俄国外长倒是很羡慕的对李新说,中国肯定能够从这次国际会议上得到很多很多。
  李新嘿嘿的干笑了几声,对俄国这种幸灾乐祸的恭贺,李新都懒得去做出回应。
  与李新的讨论告一段落之后,俄国外长立刻赶往了沙皇的宫廷。见到了一众沙皇宫廷里面真正的实权派,外长说道:“我认为中国希望俄国能够战胜奥斯曼帝国。”
  这个说法让一众实权派们都颇为讶异,俄国外长继续说道:“虽然现在还不知道中国人到底想从奥斯曼手里得到什么,我相信中国是希望在介入停战的时候从奥斯曼帝国身上获取利益。虽然中国外长没有明说,我相信我的感觉。”
  俄国外长的话让俄国上层都很是振奋,这些年来俄国工业发展的很迅猛,他们走的道路是欧洲的普遍方式,也是世界主要工业国都验证过的道路。发展钢铁业,狂造铁路。钢铁业起来之后,很多产业,特别是兵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五年前结束的第十次俄土战争中,奥斯曼帝国靠着从中、德、英等国购买的先进武器给俄军迎头痛击。现在俄国自己终于仿造出来了连发步枪,能够制造口径更大的火炮。第十一次俄土战争的准备已经完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寻找一个适合的外部机会。
  陆军大臣德米特里·阿列克谢耶维奇·米柳京是当时的参谋长,他问道:“能确定中国的态度么?”
  现在不仅是俄国,整个欧洲都认为奥斯曼帝国是英国和中国的宠儿,两个大国都伺候着奥斯曼帝国一个国家,奥斯曼帝国实在是太幸福了。如果把奥斯曼帝国打得太狠,保不住这两个国家就要出面。第十次俄土战争就是如此,俄国人无法攻克普列文城,熬了两年之后,英国就出面“调停”,逼着俄国不得不退兵。
  俄国外长也不敢做出极为确定的判断,他只能说道:“这件事我会再确定一下,就现在看,中国并没有出兵的打算。”
  陆军大臣米柳京摆摆手,“他们此时肯定不会想出兵。现在要确定战争爆发之后中国不会给奥斯曼更多武器,只有确定了这点,我们才能确定战争计划。”
  对中国和英国来说,同时削弱俄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力量乃是件好事。若是俄军拼命作战,奥斯曼帝国又得到了中国与英国的武器帮助,这仗对于中国与英国都是好消息。俄国要防备出现这种最糟糕的情况。只要俄国在战胜之后得到他们所渴望的巴尔干势力范围,奥斯曼帝国会被中国与英国怎么敲诈,那和俄国就没有丝毫关系了。
  于是乎,中国外长李新就被俄国人用俄国方式的花酒给招待了一番。陪酒的妹子有宫廷里面的小姐,还有芭蕾舞团的女演员。
  李新酒量不错,他不喜欢俄国毛子的伏特加,该拼酒的时候他也拼的不亦乐乎。在俄国妹子过来陪伴的时候,李新拼了老命才算是保持住了自己的理性。他此时突然觉得明白了为何外国外交官员访问的时候要带上老婆,在这种时候,如果能有老婆出面挡酒。这还真的是最方便的选择。
  所以李新心里面做了个决定,下次出访,他无论如何都要带老婆一起出来。
第32章
分赃会(五)
  “这TM才是生活!”顾善军偷偷对同行的同事谷涛说道。两人都有些喝多了,毛子灌酒够生猛,相比较起来,奥斯曼帝国就显得文雅很多很多。可是……
  “以前听欧洲的外交人员评价说咱们光复党是个清教徒的政党,我还不理解。现在看来,欧洲那帮人可没说错!”顾善军说的都有些顿足捶胸的意思。不管是阿拉伯舞娘或者是俄国美女,即便是以中国人的审美观也不能不承认极具诱惑。
  谷涛连忙说道:“咱们有纪律,不许再外面胡来。”
  顾善军长叹口气,“我知道有纪律,所以我要努力发财。以后有机会,我也要组建个大大的后宫,全世界的美女一国都要来一个。不,一个不够,得两个。”
  “你这是要犯重婚罪啊!”谷涛倒也有点能理解顾善军的渴望,世界好大,美女好多。外国娘们猛一看的确不合中国的审美观,但是看得多了,倒也能慢慢看出她们的风情来。只是这等事说说容易,现在光复党内韦泽陛下虽然两个老婆,但是那都是他在太平天国时期弄到的老婆,而且第二个老婆李仪芳还属于政治婚姻。中央对于婚姻法很重视,吹吹牛倒没什么,真的这么干那是要出事滴。
  可顾善军明显是对此非常在意,他情绪饱满的继续阐述着自己的渴望,“中国没有奴隶制,世界其他国家可是还有。就算是俄国,说是解放农奴,那帮跳芭蕾舞的不还是主人让她们干什么,她们就得干什么。所以说,找个有奴隶制的国家,建个后宫,制度上受法律保护啊!”
  “李部长都是逢场作戏,你就别想了。”谷涛很是含蓄的表达着自己的反对,制度就是制度,手里有钱后收购美女奴隶是个美梦,也仅仅是美梦而已。即便真的可以让有钱人蓄养女奴,谷涛也不希望在整个国家推行奴隶制。更重要的是,外交人员想发大财,这可是培训中反复警告的不良思想。外交人员想发财,那就只有出卖国家机密,或者替外国人谋取利益。这抓住可是要杀头的。
  顾善军也听出了谷涛话里的警告,他吐了口酒气,“你放心,我可不会出卖国家机密。来钱也不是这么一个来法。”
  外交人员的工资并不算低,在公务员体系里面属于中等考上,但是距离奥斯曼、意大利、法国、俄国的高官显贵们还是差不少。谷涛很是好奇顾善军所谓的来钱办法到底是什么,可顾善军大概是抒发了一通感慨,酒劲下去不少,困倦的感觉上来了,他就这么去睡了。谷涛也觉得很疲惫,不再多想这有的没的,他也回到房间休息。
  俄国人很想确定中国的详细计划,李新根本不可能把中国的底线给亮出来。他能说的已经说过,中国不会因为俄国进攻奥斯曼帝国而出兵。宣称和平的外交使命已经完成,中国代表团参观了俄国的几个工业城市,接着就直奔柏林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8/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