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655

  恩格斯大叔对这样的待遇很满意,他拿了个笔记本,把自己感兴趣的话记下来。虽然会议准备的很充分,几名速记员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把会谈记录下来,每天都会有会谈记录整理,并且发给这些与会者进行存档。所以恩叔并不担心自己的记录不够全面。
  马叔因为太出名,所以没能得到邀请,恩叔则是换了一个名字参加了会议。事后他对此次会议的评价是,“英国金融业者们大概知道了中国的立场,对中国的经济政策,不知道这些金融业者是看到了上帝在海上行走,或者是看到活生生的撒旦正如履平地的悠然行走在火湖之上。当货币完全被剥离了本身价值,而是以一般等价物的面目出现在欧洲最顶级的金融家面前的时候,这种颠覆性的立场让他们感受到了东方帝国与众不同的态度。在欧洲各国中都有传闻说,中国是以马克思的理论作为指导经济的基本理论。不过我相信他们经过此次会议之后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就我个人来看,当英国人把货币作为财富的绝对象征之时,中国人则因为他们的历史而有着对货币更加不同的观点。而我个人也觉得中国的货币直接与国家公权力的结合之早,之深,是历史学家从未向欧洲做过传播的内容。”
  恩叔是在马叔在伦敦的大平顶豪宅里面讲述这番话的,马叔得知此次会议的最大的结果大概就是开创了中国与英国金融界的讨论,也营造了一个东方大帝国的排场。恩叔虽然在此次会议上很低调很低调,不过他那大胡子,以及身为德国著名企业家历练出来的风度,很是有些中年、青年乃至少年女性对他颇有兴趣。
  不过马叔并没有以此开玩笑,他认真地问道:“那么中国的货币政策真的如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么?”
第72章
乱站队(十)
  “这些中国人到底在想什么?印些纸出来就想和金本位的货币相提并论不成?”
  英国银行界与中国外长会议的最大成果就是双方开辟了一个商谈的渠道,既然有机会与中国进行金融合作,英国人并不想关上这扇商谈的大门。只是任何谈判总得有一个谈判基础,中国和英国明显没有找到这个基础,没能找到让中英两国在金融上进行合作的定海神针。至少英国人认为这根定海神针应该是金本位,而中国则认为货币代表的是对劳动力的购买。
  “我倒是觉得中国的人民币干脆改名叫穷人币好了,这种货币发行的目的完全是基于让穷人有钱买东西吃而已。那位外长所讲述的实在有趣,居然说某种意义上中国人民币的基础是粮食。只要拿着人民币就能购买到粮食!嘿嘿!这可真开创了金融业的新定义。”有人对此大加嘲讽。
  基于这样的嘲讽,有金融家还说了句俏皮话,“希望他们支付给乐队与歌唱家的不要是人民币才好!”
  “呵呵!”“嘿嘿!”“哈哈!”金融家中爆发出了一阵的大笑。
  不过笑归笑,金融家们并不是以尖酸刻薄的言辞为自己能力象征的人群。有一位一直没有参与嘲讽的金融家在其他人笑完之后冷静地说道:“但是中国造船厂的所有人好像都领的是人民币支付的工资。”
  这话就如一盆冰水般浇在了快活的气氛之上,恶毒嘲讽带来的欢欣快感在很短的时间里面消散殆尽。此次会谈或许积累了不少非正面的情绪,但是此次海上旅行本身却是非常愉快的旅程。一万五千吨的大型游轮带来的旅行快感让英国金融家们非常满意,金碧辉煌的大厅,精致的客房,暖气、电灯、抽水马桶,还有在船上的那个巨大游泳池。这样的一艘船造价不菲,制造出这艘游轮的中国工人与技术人员每个月的薪水都是用人民币支付的。
  如果把这个思路继续扩展一些,英国人建造军舰用的是金本位的货币,中国人建造军舰用的是国家信用为基础的人民币。到现在为止两国之间的海战,国家信用为基础的人民币貌似是大大胜过黄金为基础的英镑。
  那位泼冷水的先生看到自己的话起到了如此明显的效果,有些金融家的笑容干脆就古怪的僵硬在脸上。也就是说,单纯从表情上看,他面部肌肉大概位于“笑”的位置上,除此之外的情绪,眼神,与笑没有丝毫关系。
  一种恶毒带来的欢欣感让这位先生忍不住继续说了下去,“先生们,不管是中国的农民或者工人,有钱人或者穷人,普通人或者军人,他们都在使用人民币。我倒是认为中国代表有句话说的很好……”
  说到这里,这位先生用手指在最后的会议记录上敲击了几下,他对于这份会后的总结性文件研读的比较深,好多句子下面都用笔做了标注。这位先生看了一眼,然后把中国一位代表的发言读了一遍,“中国的人民币代表的是中国强大的生产力,与英国不同的是,这种生产力并不需要用黄金强行赋值。”
  念完了这段话,这位金融家先生认真地说道:“就以当下的情况来看,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的确在大英帝国之上。”
  这段话彻底消除了英国金融家们最初营造的那种欢快气氛,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的确超出英国很多,而且中国政府到现在为止的表现,明显比英国更有效的把这股强大的生产力引导向中国政府期待的方向。面对这样的一个现实,英国金融家们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完全可以用压力山大来形容他们这一刻的心情。
  在金融家开会的不远处就是马叔名下的那套大平顶复式豪宅。马叔的夫人燕妮端着托盘走进了两位学者会谈的屋内。托盘上放着骨瓷的茶具。这套茶具是此次旅行上诸多娱乐节目之一,中国开了一个小型拍卖会,会上的骨瓷茶具基本上是以出厂价为起叫价,恩叔觉得这价格实在是便宜的过份,就买了几套。其中一套送给了马叔。
  马叔原本有四套这种在英国市面上价格昂贵的茶具,都是东方大皇帝韦泽送给马叔的礼物,为了筹措革命资金,马叔把这四套他和他家人都很喜欢的茶具卖掉。东方大皇帝韦泽送给马叔的奢侈品基本都是这样的命运,汽车、手表、怀表、皮具、金笔,甚至连送给燕妮夫人的白狐裘大衣、丝绸服装,几套大粒珍制成的珠首饰,只剩了在正式场合必须使用最低几件,其他的都用于资助革命活动。马叔给自己留下的唯一奢侈品,大概就是柚木制成的小烟柜,以及琥珀烟嘴的烟斗。如果不是中国人深谋远虑的在文件中规定,马叔在大图书馆旁边的大平顶复式豪宅如果要出售,必须经由中国同意,这套房子只怕也早就变成了革命资金。
  燕妮夫人的气色不错,没有什么奢侈品并不会让人身体变得更不健康。有了中国近三十年的资助,马叔和燕妮夫人的生活很平稳,衣食不愁。而且夫人特意保留了中国人送来的健身器材,与中国外交部里面的女性官员经常聊天,燕妮夫人自己以身作则保持了健身的习惯,并且逼着马叔每天也在大平顶复式豪宅的健身室里面每日锻炼一下。即便已经七十一岁,夫人依旧身材窈窕,风度迷人。
  就在端了中国红茶、中国产的朗姆酒、英国的茶点、肉脯进去的时候,燕妮夫人听自己丈夫对恩叔说道:“摩尔大胡子,你认为中国不可能采取金本位么?”
  恩叔答道:“卡尔,维持英镑真正地位的并非是黄金,而是英国的大舰队。黄金只是在大舰队维持的英镑优势上镀上一层金而已,这层镀金的薄厚只与英国大舰队的与其他国家的优势成正比。优势越大,镀金的厚度越厚。不过镀金就是镀金,不管怎么样的镀金也不可能让英镑变成黄金。至少到现在为止,我并没有看出韦泽本人认同这样的镀金政策。”
  说完之后,恩叔看着沉吟的马叔,他忍不住问道:“卡尔,你还是认为韦泽会变成一个空前的反动者么?”
  燕妮夫人微微皱了眉头,这样的对话她听过很多次。如果东方的那位大皇帝是出现在马叔和燕妮生活中的一位高高在上的资助者,燕妮夫人或许会对韦泽有正面或者负面的评价。而这位马叔生活最大的资助者东方大皇帝韦泽仿佛是遥远天边的某块云彩,能够若隐若现的看到,但是也只能极为遥远的看到。而且除了非常单纯的资助之外,韦泽对马叔的生活别无影响。所以几十年下来,夫人对韦泽的评价属于相当正面的范畴。燕妮夫人有时候觉得她的丈夫马叔对韦泽这位年轻人未免太过于苛刻。
  马叔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他坦然说道:“作为一名披着皇帝外衣的共和国最高权力者,我可以说他是非常进步的。我甚至可以说,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位权力者像他一样把社会进步当做毕生的事业。不过我依旧认为,作为一名披着皇帝外衣的共和国最高权力者,他如果不能推动社会革命的进步,就一定会变成一名反动者。不管韦泽个人能力到底多卓越,到底多强大。如果他只是把这些能力变成装饰自己的羽毛,那就和用英国大舰队来镀金的英镑一样,不管涂得再厚,也改变不了他私有者的本质。”
  燕妮夫人听了丈夫率直的说法,她的脸色微微一变。
  而马叔则继续说了下去,“现在的欧洲政治家们,即便再强如俾斯麦,他们个人的能力无论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如果他们只是把自己的力量用在有利于国家、皇帝、贵族、资本家,这都仅仅是在这些已经存在的东西上涂脂抹粉。当然,他们可以忠于他们自己的立场,忠于他们所归属的阶级。不管韦泽以什么样的进步面孔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他走的还是这条路。从客观上讲,就一定会成为反动者。他的力量越强,能力越大,成就越高。他本人就会成为越大的反动者。”
  恩叔忍不住微微点头,他非常理解马叔的意思。马叔从不认为某个人或者某一批人能够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制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一个完全唯物主义的概念。也就是说,共产主义的实现绝非是唯心的,不是指鹿为马掩耳盗铃就能实现的东西。
  不管韦泽本人到底多强大,甚至多伟大。韦泽只是建立功绩交给后人继承,而不是创造了出新的符合当下发展的革命路线,不能提出一个推动整个社会乃至人类解放和自我解放的理论。那么韦泽的一切成就在被人继承的那一瞬,就不过尔尔。而韦泽的存在只会被“所有者和继承者”们当成一个神话,用来证明他们从韦泽那里继承权力是如何的应该,是如何的顺理成章。
  不管韦泽的本意是如何,只要出现了这样的结果。他本人就注定成为一个反动者了。
  燕妮夫人则离开了客厅。身为一名女性,她深爱自己的丈夫,也支持自己的丈夫干他愿意从事的事业。对于韦泽的个人评价,她并不真正的有所感。触动燕妮的是韦泽对她丈夫马叔的影响。她从来没见到马叔如此重视一个人。
  如果韦泽本人真的能成为马叔认为的革命者,就如《圣经》里面的那个故事一样。族长得到了神的指示,把自己的孩子作为祭品送上祭坛。在亲手杀死自己深爱胜过爱自己的孩子之前,上帝确定了这位族长的虔诚,于是派遣天使捉住了死神的翅膀,阻止了族长最后致命的一击。
  不过现实中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如果韦泽真的如同马叔所希望的那样,他首先就要把自己珍视的胜过自己的一切奉献上祭坛。
  燕妮夫人并不太理解马叔的理论,她有这样的感触是因为她是个女人。所以她知道,一个人所有希望有所期待的时候,一个人就成了希望的一方。当希望面对现实的时候,基本上除了失望还是失望。这是为人父母的人才会明白的道理。
第73章
乱站队(十一)
  “卡尔,你并不认为中国会和英国合作么?”恩叔吃着肉脯,喝着朗姆酒,虽然话题很严肃,不过说这话的时候却显得颇为随意。
  “就现在来看,这已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秩序的交流,我不认为此时中国与英国之间的合作能大过竞争。”马叔给了一个判断,他指了指恩叔手中的酒杯,“朗姆酒就是很好的例子。”
  不管什么样的产品,被赋予了何种高贵和珍品的声望,只要中华民朝开始生产,这种产品的价格都会飞流直下三千尺。即便价格没有降那么多,产量也会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暴增。
  朗姆酒,是以甘蔗糖蜜为原料生产的一种蒸馏酒,也称为糖酒、兰姆酒、蓝姆酒。原产地在古巴,口感甜润、芬芳馥郁。朗姆酒是用甘蔗压出来的糖汁,经过发酵、蒸馏而成。根据不同的原料和酿制不同方法,朗姆酒可分为:朗姆白酒、朗姆老酒、淡朗姆酒、朗姆常酒、强香朗姆酒等,含酒精38%~50%、酒液有琥珀色、棕色,也有无色的。
  1791年,由于海地黑奴的骚乱,制糖厂遭到破坏,于是古巴垄断了对欧洲食糖的出口。
  19世纪中叶,随着蒸汽机的引进,甘蔗种植园和朗姆酒厂在古巴共和国增多了,1837年古巴铺设铁路,引进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其中有与酿酒业有关的技术,西班牙宗主国决定采取大力发展古巴共和国制糖业的措施让古巴共和国出口食糖。朗姆酒在欧洲的供应量增加,树立起相当不错的口碑。在欧洲有规模不小的受众。
  然而中国产的朗姆酒在1870年后异军突起,不仅口味口感类型上十分丰富,价格比古巴朗姆酒低了太多。这种性价比奇高的朗姆酒在欧洲乃至美国都把古巴原产朗姆酒打得大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古巴只能把自己的一部分土地用来种植甘蔗,中国种植甘蔗的面积是整个古巴面积的好几倍。在这种消费品上,中国根本不吝于低价竞争。
  恩叔对此非常赞同,欧洲曾经万分渴望打开中国市场。现在欧洲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局面,那就是中国商品正在反攻欧洲市场。恩叔呷了一口朗姆酒,然后慢慢说道:“如果是欧洲的资本家,他们的削价竞争策略是到了危急时刻才不得不实施的办法,可是对中国来说,这好像就是他们的一种国策。”
  “中国通过战争攫取了太多土地,而且中国人经营土地的能力也超乎欧洲人的想象。非洲的苏丹自然不用说,欧洲已经惊呼中国在沙漠里也能种出庄稼。英国出卖北美的土地固然因为他们在当地打不过中国军队,可在那之前,北美殖民地也已经亏损了太久太久。阿拉斯加和亚洲东北角也是如此。对俄国人和英国人来说,那些地区早就已经不是他们的财富,而是他们的包袱。不过据你所说,中国在北美种出了非常优良的冰雪葡萄,酿出的葡萄酒让那些金融家们都无法抗拒。”马叔很充分的利用了恩叔提供的信息,回想起那葡萄酒的美味,恩叔忍不住轻轻晃了晃酒杯,琥珀色的朗姆酒在酒杯中轻轻的旋转起来。
  马叔继续说道:“这说明中国在国家主导下的模式下让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这种生产力的解放对欧洲现在的统治者来说更像是丧钟啊。”
  恩叔很赞同马叔的判断,中国生产力解放的程度是如此之高,在欧洲上层引发的震动是难以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人可以变魔术般的把欧洲人无法经营好的地方变成了物产丰饶的土地,不用举北美和亚洲东北角的例子。苏丹距离欧洲这么近,可只有中国到了苏丹之后这里才成了一个能够大量出产可以赚钱产品的土地。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这是欧洲上层经常会提出的问题。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正在酝酿。不管是东方或者西方,都在面对这场危机。就得看哪一方的危机率先爆发。”马叔说道,此时他眼中仿佛在闪动着光芒,“摩尔大胡子,也许我们就可以亲眼看到一场世界大战。”
  恩叔继续轻摇着酒杯,琥珀色的朗姆酒以更快的速度在酒杯中旋转,在酒浆中央甚至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漩涡,“卡尔,你觉得韦泽是不是已经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韦泽并没有做出这样的判断,看完了李新离开德国的时候发回的书面报告,韦泽认为第十一次俄土战争很有可能在欧洲引发一场惨烈的腥风血雨。英国佬的态度未免强硬的有些过份,而德国的态度也游移的令人不解。
  韦泽现在深恨自己历史书读的太少,他知道三皇同盟,也知道三皇同盟的目的是德国要孤立法国,以维持德国对法国的巨大优势。这种情报和判断并非是任何了不起的大事,只要对政治有一定了解的人就能做出这样的判断。而且以俾斯麦首相的手腕,建立三皇同盟并非是什么特别的难题。
  但是韦泽没想到的是首相大人的手腕玩弄的有些离谱了,如果玩弄俄国玩弄到现在这样的地步,在俄国非常需要筹款的时候还禁止德国银行接受俄国人有价证券的抵押,那就说明德国是在公开抛弃俄国,这对于盟友而言是非常非常不合适的做法。
  德国在俄国与奥地利之间更倾向于奥地利,如果德国这么做会损害奥地利的利益,想来首相大人会有所顾忌的。现在首相大人毫不顾忌的这么干了,韦泽只能做出判断,奥地利人与俄国的矛盾激化到了奥地利人只差和俄国撕破脸的地步了。
  就现在的情报来讲,这不可能是因为俄国打击奥蒂曼帝国,必然是因为中欧。可中国的情报能力很弱,实在是无法打探出奥地利到底和德国在中欧有什么样的秘密交易。首相肯定在中欧问题上向奥地利承诺了什么,如果没有德国的承诺,奥地利也不会这样的反应。
  “这还真的是一场非常复杂的问题呢!”韦泽在准备放下这方面的思考时,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判断。
第74章
乱站队(十二)
  1881年,罗马尼亚公国大公卡罗尔一世即位国王后成立了罗马尼亚王国。从奥斯曼帝国的藩属国,变成一个独立的国家。罗马尼亚上层感觉很爽,罗马尼亚人民在驱逐了奥蒂曼帝国的势力之后也觉得比较爽。
  1815年,一支中国船队抵达了罗马尼亚的海滨城市康斯坦察。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康斯坦察就筑有希腊人的堡垒,从历史角度看康斯坦察,这地方也是有沉淀的。中国船队到康斯坦察来自然不是为了考古,船队在码头停靠之后,码头上的工人和船上的工人开始抓紧卸货。
  这支船队的出发点是苏丹,大量穿着工作服的水手是黑人。罗马尼亚人当然分不清楚,这些在中国船上工作的黑人身材消瘦,个头也不高,与西非的黑人并非同一个种族。也是欧洲国家,在罗马尼亚人看来黑人在几百年来都是等同于奴隶。区别仅仅在于有没有被送上运往美洲的奴隶船。可这些黑人的确颠覆了当地人的传统观念,看他们干活还真的是水手以及搬运工的模样。而且船只上有卫队,卫队成员们荷枪实弹,在中国人带领的穿着土黄色军服的卫队里面,黑人比例甚至超过了一半,接近七成。
  钟大年是船队的商务代表,他在当地商馆里面和罗马尼亚人比比划划,说着混合了汉语和罗马尼亚当地单词的语言。中国现在有专门的外语学院,不过这些人员远没有充足到能够给各个船队配备的地步。钟大年的罗马尼亚语水平仅限于听,沟通时候更多靠他的灵活的手势和手里面的小本本。到了有关钱的问题上,他就写了数字递给当地商人。也不管当地商人到底是如何激烈的内部讨论,双方的买卖最后都靠阿拉伯数字来沟通解决。
  四月是很残酷的月份,即便是进入五月,青黄不接也只是缓解而没有解决。苏丹的牧草就在这时候帮助罗马尼亚当地农场渡过艰难时刻。购买支付的货币却不是罗马尼亚当地的货币,而是靠奥地利在当地设立的银行分行的来完成资金的流转。这种流转要收高达10%的手续费。手续费虽高,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奥地利银行的信用远胜罗马尼亚当地银行,拿着奥地利银行的支票可以在欧洲主要国家进行汇款与取款。欧洲并不认同这个只有四年独立历史的罗马尼亚货币。
  生意最后还是谈成了,钟大年最终拿到了他所期待的支票。一般来说,当买卖做完之后,就该到了吃海路这口饭的传统模式,水手们在当地的酒店里面吃饭喝酒,寻欢作乐。不过中国船队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罗马尼亚当地的酒店并不怎么欢迎异乡人,中国人还好,黑人在罗马尼亚当地属于异类,根本不在受欢迎的行列之中。
  船队人员都待在船上,等着第二天拔锚起航返回苏丹。在母港苏丹港,这些水手们就可以充分的得到放松。在那里,中国人与东非出身的这些水手可不会遭到任何歧视。
  半夜的时候,钟大年正梦到自己左边搂着一个罗马尼亚当地的白人妹子,右边搂着一个相貌俊俏的黑人MM,好像在猛灌葡萄酒,或者是在做些什么胡天胡地的事情。做梦么,神经诸元只是把那些记忆碎片给组合起来,根本没有任何真正的思维能力。
  就在此时,船上的警报鸣响起来。罗马尼亚妹子和黑人MM顷刻被清醒起来的头脑赶的无影无踪,钟大年在吊床上睁开了眼睛,就看到从舷窗外有橙黄的光照了进来。
  “码头失火了!码头失火了!”在警报声中,还有值班员扯着嗓子的吼叫。
  钟大年一面整理着裤裆位置,一面从吊床上蹦下来,站在舷窗旁边,他看到储存牧草的仓库位置火光冲天,火场附近被这火光照耀的亮如白昼。而且不仅是火场附近,在好几个地方,包括在码头的泊位上都有火光闪动。
  中国船队哪里管得了这么多,此时当然以自保为主。没多久,船上的探照灯,信号灯都亮了起来。忙活到黎明时分,中国船队有惊无险的离开了燃烧起来的康斯坦察港,驶入了安全的海域。而康斯坦察港的大火不仅没有被扑灭,反倒接着风势越来越大,以港区为中心的大片地区都遭到了波及。
  与这时代的港口差不多,康斯坦察也是一副城乡结合部的模样。几栋主要的楼房,几片有钱人的居住区之外,茅草屋,小木屋一座挨着一座,一旦起了大火,互相之间根本没有防火带可言,着火的房屋反倒成了引燃其他房子的凶手。
  钟大年只觉得很庆幸,若是没有早些拿到支票,这次的损失可不会小了。清晨时分,看着依旧冒着浓烟的港口,钟大年甚至有些幸灾乐祸的想,会不会还有机会再卖一次牧草到罗马尼亚。
  但是事情却没有这样风顺,上午时分,罗马尼亚海军居然出动了,他们在海上拦住准备离开康斯坦察港的中国船队。船队指挥官一声令下,所有的人员都被安排拿起武器,准备应对任何不测。
  罗马尼亚海军的人员代表上船的时候,就见到中国水手们人人拎着步枪,罗马尼亚少校的脸色也变得颇为难看。
  “昨晚中国船队有没有成员私下下船?”少校对中国船队指挥官吆喝着,从他的声音里面听得出,这家伙心理压力也非常大。虽然说罗马尼亚语不是钟大年的长项,不过在商务谈判里面扮猪吃虎,装作听不懂是非常有利的事情。听着个这个问题,钟大年觉得此次的事情向着非常怪异的方向在发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