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5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3/655

  大炮架起来,把农场包围起来,英国军队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准备后,指挥官下令对农场开了一炮。
  37炮的炮弹在农场前面的土路上炸起一团烟雾。然后,农场最外面的房屋窗户里面就伸出一根长长的木杆,木杆头上绑着一大块白布。随着木杆的晃动,白布飘扬着,向英国人明确表达了布尔农场的态度。
  两个多小时之后,布尔农场外的栅栏车套上了牲口,英国人把布尔农场里面的所有人都给撵上了栅栏车。原本的栅栏是布尔人越过英国开普敦殖民的界河,在向北前进时用来防御野兽、敌人与恶劣天气而制造的工具。现在栅栏连接处被英国军队用哗哗作响的铁链和大锁锁上,车里的布尔农场成员瞬间就变成了栅栏当中的俘虏。
  送进车里的都是农场里剩余的人等,基本都是老人、女人、儿童,以及布尔人的黑人奴隶们。当栅栏车开动,熟悉的家园越来越远之时,这些人登时哭声震天。
  而英国军队则完全依照自己的传统,也就是说‘打扫战场’。带队的两位少校在轻便的行军椅上坐下,这两个椅子是攻克德兰士瓦共和国首都比勒陀利亚战利品。不锈钢支架上缝了结实的帆布,展开之后幅宽非常适合坐下,甚至可以舒适的靠在不锈钢支架撑起的椅背上,把两条腿伸直后惬意的交叉起来。
  椅子的棱角处都经过打磨,没有毛刺,没有尖锐的凸起。所有连接受力部分都在制造的时候就进行了强化,让行军椅舒适坚固。两位少校出身名门,眼界高的很。那些珍贵值钱的战利品自然有高级别的军官瓜分,那些俗物则是由低级军官和士兵分掉。所罗门少校一眼就看中了这两个椅子,也只选了这两个椅子。
  舒适的坐在行军椅上,两位少校觉得这个选择实在是太正确了,没有什么能比艰苦行军之后的片刻放松更惬意的事情。
  士兵们则进进出出的把战利品归于他们巨大的背包之中。英国远征军出发之前都给了士兵们行军背包,没想到抵达开普敦殖民地后,中国商人向英国军队推销一种容量巨大的背包。这种‘足以把一个大活人放进去’的帆布背包厚实和巨大,价格尤为便宜。英国士兵们都自掏腰包购买,英国军官则是用部队的钱集体购买买了许多,每个军官都分到好几个。
  看着士兵们拖着装了越来越多东西的背包在只剩下英国军人的农场里面到处搜罗,所罗门少校苦笑道:“我本以为能够收集一些当地的特产,回家的时候当成礼物送给亲戚朋友。现在看,大概只剩下这椅子能给我自己当个纪念了。”
  亚当少校和所罗门少校都是牛津大学的毕业生,两人一年多前还在证券公司干着体面的工作,主营美国债券和证券。一年多前中美开战后,美国债券与证券就呈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态势,这两位所在的证券公司不得不砍掉美国债券部门。
  出身名门的亚当少校与所罗门少校因为出身名门才得以进入证券公司工作,不过证券公司里面并不缺乏名门出身的大学生,太多人比这两位更加名门。在经过一番运作之后,两位少校以加入军队为国效劳为理由,体面的向证券公司递交了辞呈。
  从预备军官晋升到尉官,两位花了一年的时间。当他们在报名加入远征军后很短的时间中又晋升一级,抵达南非之后再晋升一级。必须说,从伊顿公学毕业,上了牛津大学的这个过程中,两位年轻少校都有过、骑马、狩猎、军训、野营、野餐的经历,这些贵族的游戏其实也是从军事行动中演化出来的。有这些实践经验打底,他们能被称为‘不那么精锐的军人’,却不能被称为‘不合格的军人’。对于英国野战军来讲,军事行动其实差不多就是骑马、狩猎、野营、野餐。
  所罗门少校感叹战利品都被下面的人拿光了,亚达少校的看法又是不同,他的语气中满是嘲讽,“亲爱的所罗门,你到了布尔人的地盘之后,能找到不是‘中国制造’的产品么?如果你真的想收集当地土特产,那就带走些布尔人……哦,不,布尔人也是从欧洲来的。你带走些当地黑人好了。绝对的土特产。那种背包不仅能当枕头,大家都说那玩意能塞进去一个大活人呢。”
  离开了证券公司一年多,所罗门少校第一次听到有人在经济领域发表看法。即便大英帝国的军队是世界上最好的军队,指望这支军队能够对经济领域有‘抢掠’之外的看法也是太过份的念头。即便亚当少校的语气中都是嘲讽,所罗门少校还是用怀念的感觉叹道:“也不知道开普敦的英国商人都是干什么吃的。”
  “我在比勒陀利亚的时候跟着司令部调查了一些缴获的文件,那些文件里面主要是关于德兰士瓦共和国与中国签署的商业协议。”亚当少校讲述着自己的经历。
  所罗门少校心中莫名的就生出一阵嫉妒的情绪,即便对亚当少校并无恶意,这种嫉妒的情绪却无法遏制。也许是因为年轻,他的神色中还是忍不住露出了酸意。亚当少校咋了一下舌,露出了无奈的表情,“所罗门,我已经因为椅子的事情感谢过你了。把你调去押运战利品,可不是我能下的决定。”
  “那些协议上都讲了什么?”所罗门少校也很快就恢复了理智,正如亚当少校所讲,他们这个少校军阶在部队里面也是听人命令的阶级。
  亚当少校压低了些声音,“讲的什么不重要,现在的局面下,我看英国政府准备继续履行与中国人的协议。也就是说,中国人还能继续占有大量金矿矿脉的开采权。和这个开采权一比,那些商人的事情连个毛都不算。”
  听了这简短的话,所罗门少校变了脸色。不管那些军人是抱持着什么样的荣誉感,或者是那些在政府宣传鼓动下兴致勃勃来参加军队的教师、工人、作家们心中怎么样的沸腾着对大英帝国的热爱。证券公司出身的所罗门少校始终坚信,英国政府打这一仗的目的是为了夺取兰德金矿的控制权。如果亚当少校所说是真,英国政府这次战争的实际收益并不高。
  “中国人已经占有了大部分兰德金矿深层矿脉的开采权,我看到的资料里面,兰德金矿的浅层矿脉差不多都被挖空了。想继续通过挖金矿得到利润,就必须有能力开采深层矿脉……”亚当少校看来也是被憋得难受,现在他讲述的时候脸上有着深刻的痛恨,以及一吐为快的开心。
  所罗门少校听的很认真,他知道亚当少校离开证券公司之前主要从事矿产方面的工作,所有清醒的投资者都认为中国解决美国之后,99%的可能不会承认欧洲投资者在美国矿山的投资,所以能跑的投资者都把矿山债券尽可能早的卖了个干净。
  中国人可以完全不管不顾欧洲投资者的投资利益,而英国却不得不遵守德兰士瓦共和国与中国的投资协议。这中间的差距用经济来看,那不仅是以亿来计算的钱财,更是好多人的人命。去年英国自杀的人数飙升,所罗门少校知道其中有些人是他以前的客户。
  “少校,我们已经收拾完了,准备离开。”一位老上尉在此时跑到了两位年轻少校面前禀报。让两人的对话不得不暂时中断。
  “哦。”所罗门少校有些意气消沉地答道,然后站起身去做最后的视察。预习、学习、复习,这是所罗门少校和他的同学同伴们自幼开始就接受的教育,也是他们后来能够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基础,所以不管情绪如何,他都本能的按照这样的模式去做。
  稍微有点价值并且能拿走的东西都被士兵们当成了战利品,没价值和拿不走的东西都集中在农场最大的房间里头。乱七八糟的杂物,还有被弄坏的玩意统统堆积在一起。看了一眼这堆破烂,所罗门少校问旁边的老上尉,“所有人都被带走了么?”
  老上尉一愣,他本以为这位少校要询问到底捞了多少。没想到少校竟然关心起是不是还有人留在这里。老上尉连忙答道:“少校,所有人都被带走了。”
  得知没人被留在这里,所罗门少校说道:“好吧。我们撤。”
  少校走了没多远,就听到背后有动静。扭头一看,就见英国士兵们开始到处放起火来。布尔人的农场并非砖瓦结构,在这个比较干旱的地方,大半的建筑物都是木杆和茅草结构,冬季温度不高,湿度更低。在刻意纵火之下,这些建筑很快就燃起了烈焰。
  两位少校带领部队在农场外集合起来的时候,整座农场已经熊熊燃烧,再没有挽回的可能。
  “出发!”亚当少校命道。也不管那些背着大包小包,或者干脆牵着羊拎着鸡的部下,他催动战马率先出发。慢了几瞬,所罗门少校也纵马而去。英国人的大部队就带着俘虏与战利品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第423章
头如雨(四)
  六月的南半球是冬季,六月的北半球则是夏季。即便是在山区,温度也足以让奔跑的军人们汗流浃背。因为山路陡峭,这支陆军并没有携带骡马,而是自己背负着武器,扛着弹药在山间奔跑。
  落基山脉峰雄伟壮丽,在这支队伍正在穿行的那座山峰对面,有一座更加高大的山峰,山峰上面搭建了几个观察点。因为就地取材,只是用了水泥和碎石做了封堵透风的缺口,所以从外面看不出这些观察哨的与众不同。其中一个观察点里面的几具高倍望远镜已经开始跟踪那支明显是美国陆军的队伍。没过多久,一通有线电报就通过电线直奔山下的电报站而去。
  电报站里面安装了自动电报机,在人类的看管下,电报机忠实的传递着消息。这些机械大大提高了有线电报站的效率,大量消息汇集到了兵团指挥部后,就编成了最新的局势图。
  “穷山恶水出刁民啊。”兵团司令周新华感叹道。
  如果这句话敢用在国内的民众身上,旁边的兵团政委祁睿大概就只能表示反对,政治正确性是必须讲的事情,特别是在一支党领军的军队中。不过这话既然是针对外国人,政委祁睿也只能点点头,然后不吭声。
  落基山脉是个很贫瘠的所在,但是人类在同类的逼迫下是愿意到贫瘠但是人类更少的地方居住的。与洪水猛兽相比,明显是人类更可怕,更能给人类带来痛苦。这些在山区居住的地头蛇们很令人讨厌,他们就跟蚊子跳蚤一样跟在光复军身边,经常破坏铁路,袭击中国车队。周新华的感叹就是对这些人行动的评价。
  面对司令的感叹,兵团参谋长说道:“美国南部冬季的气温比较高,冬天在这里打仗也没问题。现在的关键大概就是维持交通线的畅通。”
  祁睿干过军参谋长,所以很清楚参谋长的辛苦。兵团参谋长看着位高权重,实际上却不是那么轻松的工作,他的决定关系到6个军30几万部队的行动。光复军到现在为止,真正意义上单一部队的规模,反倒是在这次中美战争中才开创了新高峰。超过百万的野战军归于三个兵团指挥,每个兵团下辖六个军。这等规模是国内战争中从未见的。
  所以兵团参谋长的话让祁睿只能做出‘空洞’的评价,大家都知道维持交通线畅通的必须性,关键是怎么做。美国八九百万平方公里大小,现在名义上不归中国所有的还有六百万平方公里。中国在北美的军队总数量现在只有四百万人。六平方公里上只能分到四个中国军人。按照人口在土地上的数量,这种规模叫做‘无人区’。以这样的兵力密度去确保交通线的畅通,这只能叫做痴心妄想。
  就在祁睿心里面做着判断的时候,就听到兵团参谋长说道:“当下最好的办法就是釜底抽薪。先派遣兵力解决美国的据点,反过来切断这帮刁民的武器供应。同时让袁慰亭派人来这里清洗。清洗完毕之后,我们采取半军半民的方式建设据点。美国的根本其实不在山区,而是在平原,在他们的东海岸。”
  祁睿立刻就把自己方才的评价给推翻了,他其实知道自己是在嫉妒兵团参谋长。理论上政委是部队的最高权力者,但是这只是理论上。政委是党代表,是党委书记,可军事指挥官以及参谋长也是党代表,是党委副书记。而且祁睿身份曝光之后,大家对他有种隐隐的拒绝感,当了这个兵团政委之后,祁睿反倒觉得工作更不好做了。兵团参谋长比兵团政委更能让祁睿感觉好些。
  当然,现任兵团政委的判断没错,祁睿也挑不出人家的问题。当下除了支持之外,祁睿也没别的办法。如果战争失败了,祁睿这个政委就要扛起政治上的责任,他在兵团里面地位最高,责任也最重。
  所以不等大家用征询的目光看过来,祁睿自己就先说道:“我会向战区司令部请求,让袁慰亭过来。不过我想大家都知道,其他战区也需要袁慰亭的辅助。”
  正如祁睿所料,袁慰亭正在战区司令部等候命令。司令部也没有确定到底让袁慰亭到那个方向去辅助,不过战区司令部比较倾向于先解决一个方向的问题,所以内部争论不休,暂时没办法做出决断。
  袁慰亭现在的军服变成了灰色,经过一阵子时间的折腾之后,国内总算是运来了足够数量的灰色军服。高丽仆从军有十万人,日本仆从军有九十万,这货真价实的百万大军的头头袁慰亭肩头的阶级章已经是少将。在袁慰亭身边的王士珍的阶级章也是少将,袁慰亭的手下段祺瑞、曹锟等人则是大校。
  虽然有这样的阶级,袁慰亭却也没敢过度的自我膨胀。百万仆从军正面和光复军作战,以袁慰亭的指挥能力,他觉得顶多和十万光复军打个平手。若是战争时间拖长,袁慰亭找不到丝毫的胜算。所以袁慰亭觉得自己的级别大概能达到光复军的师长级别。当然,这样的级别就已经让他很高兴了。
第424章
头如雨(五)
  仆从军的部队接到东进的命令是在6月15日。已经有30万左右的仆从军随着五兵团驻扎在五大湖地区,承担着在五大湖地区实施清洗的工作。接到了命令之后,仆从军的总司令袁慰亭情绪不高。
  “袁司令,既然组织上让我们去五大地区,我们就认真完成任务吧。”参谋长王士珍习惯性的冷静劝告。
  “老王,王政委我是真的想去南边作战。”袁慰亭摸着留着三毫米圆寸的短发,对坐在他对面的王士珍说道。
  奔行的火车上坐满了穿着灰色军服的仆从军,这些日本人好像对长途行进非常有兴趣的样子,不少人都在过道上靠着窗户向外眺望。走来走去的声音这让袁慰亭不得不压低些声音。
  王士珍还是一如既往的冷静,“我知道你想在祁睿政委那边展现能力,我个人不觉得咱们有必要掺乎那趟浑水。战区政委更知道这里面的水深,他们为何不去讨好祁睿政委?”
  这个情报让袁慰亭大大的皱起了眉头,事情的确如此,虽然祁睿所在的六兵团的确是实力雄厚,但是战区司令还是按照常理,把兵力集中在五大湖地区。
  此时的美国的划分里面,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叫做西部,落基山脉以西叫做远西。1890年春季之后开始从过冬地东进的五兵团开始西进,准备从伊利湖出发,沿着伊利运河一路向东,最终打下伊利运河东端的美国纽约城。
  从明尼苏达和威斯康辛的过冬地南下的四兵团则是沿着大平原南下,扫荡美国西部。
  陈兵在加拿大旁边的则是七兵团,在与加拿大人对峙的时候负责吸引加拿大人的兵力。
  祁睿服役的六兵团则是在远西地区过冬,现在正在努力越过落基山脉,试图进入美国大平原的南部作战。这个兵团麾下有十个旅团的仆从军兵力,这十万仆从军负责承担起清洗的工作。剩下90%的仆从军都跟着向东进攻的五兵团出发,至少战区司令部认为这一路的工作最辛苦。
  除了这四个兵团之外,在北美的部队还有驻扎在墨西哥边界的八兵团,以及驻扎在以温哥华为中心广大地区的九兵团。还有在新乡市附近正在组建的十兵团。这七个兵团集结了超过210万的光复军野战军,配合了大约230万的退役但是没离开北美的预备役部队,加上100万仆从军,550万的兵力在北美要面对十倍的敌人。即便这些敌人当中还有一半女人,另一半的男人中也包含大量的婴儿、幼儿、儿童、少年,还有老人。
  想到这些问题,袁慰亭心里面反倒是赞同起王士珍的看法,至少在北美战区司令部的眼中,祁睿的地位远不至于让他们围着祁睿转的地步。整个战争布局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获得这场规模空前的北美战争的胜利。
  王士珍看袁慰亭先是猴跳,然后逐渐冷静下来的表情,他继续说道:“袁司令,我们的任务就是监督这帮日本人做好清洗的工作。部队一旦真的打到美国东海岸,接下来的工作可难办着呢。”
  袁慰亭觉得王士珍有些一惊一乍的,他不爽地说道:“我看日本人乐在其中,这有何难办的?”
  “我也问了些俘虏,俘虏们说,大西洋沿岸的国家已经不支持灭国之战了。只是问了没多久,他们就被清洗掉,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王士珍答道。
  “存亡续绝?”袁慰亭也是个读过书的人,不用王士珍掉书包,他已经说出了这句经典的用词。不过说完之后袁慰亭就冷笑起来,“远的不说,我看这些大鼻子对印第安人可是毫不放过。”
  王士珍摇摇头,用他一贯冷静的声音说道:“不,大鼻子们搞了保护地,把印第安人撵进去让他们自生自灭。这也算是一种存亡续绝吧。”
  “喂喂!老王,你……你是认真的么?”袁慰亭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自己的老搭档。
  王士珍还是用那种冷静的语气继续说道:“存亡续绝本来就是一种仪式,是一种不斩尽杀绝的态度,并非是要让那些被击败的人比以前更强。对此,我想和你联名给战区司令部写个信,建议司令部可以模仿大鼻子们对印第安人的所作所为,给这帮大鼻子们设置一些保留地。”
  “……”袁慰亭无语了,王士珍所说的内容与他说话的语气,阴险却不阴冷,荒谬却不荒诞。倒是真的让人觉得有思考价值。
  王士珍则继续说道:“至于在美国东部,我倒是有一个想法,不知道袁司令愿意不愿意听听……”
  7月5日,在法国巴黎,中国大使馆广撒‘英雄帖’,邀请法国以及巴黎城内的重要人物开个宴会。不仅在巴黎,在柏林、在伦敦、在圣彼得堡、在罗马、在布鲁塞尔、在马德里、在阿姆斯特丹、在里斯本。民朝在欧洲主要国家的大使馆都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表示在7月15日邀请各国头面人物参加宴会。
  这样的动作绝非偶然,这些欧洲国家都认为民朝政府准备在7月15日公布一个重大事件。依照民朝的做法,各国很容易就能够得到这样的结论。不过到底是什么样的重大事件,各国的看法大相径庭。例如英国认为是某次在北美的战争结果,法国则认为中国有可能是要指责某个欧洲国家,例如德国。至于德国皇宫里面传出的消息则是德国年轻的皇帝怀疑中国或许会宣布对英国宣战。
  年轻的德国皇帝的想法很快就被英国情报部门所知,这种态度引发了英国上层的强烈不满。从来没有宣战公告是在宴请客人的酒席上发布的,印度女皇维多利亚对自己的这位外孙表现出的不成熟只能摇头。伊利莎白女皇知道欧洲不少国家希望中国与英国发生战争,可人家即便这么想也会憋在心里,大咧咧的用疑问句说出来是什么意思呢?
  中国大使馆在巴黎有两处产业,一处是在市区使馆区的大使馆,还有一处则是在巴黎郊区别墅区的产业。与市内的大使馆相比,这处郊区的产业占地巨大,除了宽广的庭院与宏大的建筑之外,这里还有一个菜园、果园与花园组成的植物园。以中国人在种植方面的本命天赋,花园里面总是有花卉开放,果园和菜园里面也能向大使馆提供蔬果。
  到了7月15日,所有受邀者几乎都参加了会议。有些受邀者明确表示在中国撤出美国,并且赔偿美国的损失之前不会和中国官方接触,所以他们恪守了誓言。但是在这个割地赔款很常见的时代里面,这种小孩子气的做法甚至连法国人都不认同。
  有不肯来的,还有更多没受到邀请但是想混进来的,别墅门口有仔细检查邀请函的警卫,栅栏内有牵着大狼狗巡逻的警卫队。所以很多报纸的从业者只能端着相机拍照,或者带着嫉妒的表情看着那些受到邀请的同行背着相机进了中国别墅。
  餐会采取了常见的自助餐,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饮料和酒类摆放的很是上心。端着空盘子的与会者们端着盘子走到守在路火边的厨师身边,厨师们全力发挥自己的手艺,以最熟练的手法把菜炒好端给与会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3/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