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5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9/655

  中国驻英国大使正色说道:“之前我们说过,我们要求建立印第安国,我们要求美国人进入在印第安国的‘白人保护区居住’。这些发言才过去几天啊,没想到阁下居然这么快就给忘记了。”
  “你们要彻底消灭美国?”塞西尔·罗得斯的脸色变得非常非常非常难看。
  中国驻英国大使让表情看起来温和一些,他说道:“如果您不认同这个方案的话,我可以代表我国政府和您说另外一个方案。英国可以出兵进攻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地区,我们都可以任由英国占领。怎么样?如果英国重新夺回北美十三州,以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土地的肥沃,物产的丰富,整个英国转眼就能成为一个大陆国家。建立未来两百年对欧洲的优势。”
  这是韦泽明确告诉中国驻英国大使的条件,所以大使说出来的时候声音、语气、神态中有着说实话特有的那种说服力和感染力。这让塞西尔·罗得斯下意识的咽了口口水,他端起茶杯来喝了两口加了方糖的红茶,定了定神,才勉强开口说道:“我们不会相信中国人会对英国这么宽厚。如果我们夺回十三州,那就是欧洲公敌……”
  “那么英国和奥斯曼帝国合作,就是欧洲救星不成?咱们往远了说,奥斯曼帝国好几次差点灭了欧洲,是公认的欧洲大威胁。当年英国也曾经响应教皇的号召远征中东呢。从近了讲,现在俄国、奥匈帝国想更加彻底的肢解奥斯曼帝国,而英国在背后支持奥斯曼帝国,难道就是秉持着欧洲共同利益么?”中国驻英国大使微笑着讲述着历史与现实。
  这些话对一直希望能够重夺美国的塞西尔·罗得斯有着强大的蛊惑力,所以塞西尔·罗得斯强行握紧了手,抵抗着夺取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地区的诱惑。他再次开口的时候,声音里面充满了痛苦,“不,我们不能相信中国。如果我们相信了你们,而我们又没有逼迫你们履行约定的能力。那么我们参与战争就太盲目了。”
  “如果你这么想的话,那么就请您在旁边看着我们建立印第安国好了。”中国驻英国大使的表情上依旧有笑容,语气也依旧温和。
  见中国大使有下逐客令的意思,塞西尔·罗得斯连忙说道:“不!我要表达我们英国的明确立场。我们决不允许美国被消灭。”
第435章
佣兵的撤退(五)
  塞西尔·罗得斯离开中国大使馆的时候脸色比阴暗的天空更加阴沉,中国驻英国大使那嘲讽的声音还在这位殖民部大臣耳边回响,“你们英国肯为美国付出多少代价?或者从现在开始,我们把英国对我们实施的所有敌对行动都认为是英国为了保护美国而采取的措施?”
  下意识的,塞西尔·罗得斯握紧了拳头。因为不久前,听了中国大使赤裸裸的嘲讽后,罗德斯大人义正词严的对中国驻英国大使怒道:“难道你想挑起战争么?”
  罗德斯大人就见中国驻英国大使认真的点点头,带着一种痛恨与愉悦的情绪说道:“没错,如果是我个人的态度,我希望来一次战争。和你们这些渣渣讲道理大概是我遇到的最痛苦的几件事之一。你们从来不懂道理,更没有遵循道义的本质。既然你们只懂得战争,只懂得屈服暴力,那一场战争真的胜过千言万语。你这裤裆里没卵子的老狗给我听好,你要是特么还觉得自己是个男人,就赶紧让白金汉宫里面欠Fuck的老骚货对中国宣战吧。这样我就可以满心欢喜的回中国去休假了。在你们这种永远不见天日的鬼城生活,老子我早就受够啦!”
  话到这里,其实已经没啥可以继续谈下去的。如果现在的局面不是国家对国家,大概罗德斯大人会立刻向中国驻英国大使扔出白手套要求决斗。在汽车里面回想起当时怒发冲冠的暴怒,罗德斯大人觉得一阵阵的后怕。
  美国曾经有大概六千万万人口,英国真正被当人看的有四千万,两国加起来有一亿人。当然,印度女王要是把她裙下两亿六千万左右的印度人口和满打满算也没有两千万的加拿大、澳洲、新西兰等地的殖民地人口也算上。这就是四亿人。有中国八亿人口的一半。
  英国在美国的商人、领事馆人员也传回了许多有关中国军队肆虐美国的消息。罗德斯大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英国该怎么样抵抗恶魔般的中国军队。无论是质量或者数量,都看不到战胜中国的可能。
  平复了一下情绪,殖民部部长罗德斯大人大脑也能顺畅的运转了。从个人的角度来讲,罗德斯大人非常能够理解中国驻英国大使的失态。如果是罗德斯大人出任一个人口不到英国十分之一的小国,这个小国还总是想和英国掰掰手腕。想来罗德斯大人早就动手了。
  就跟几个月前,葡萄牙这么一个鼻屎大点的国家居然想在巴西的事情上与英国对抗,英国二话不讲就把舰队开到里斯本外的海面上施加压力。逼着葡萄牙在承认巴西与对抗中国上与英国合作。单纯从实力的角度来看,中国有太多办法折腾英国。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阻止英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作为英国工业品的倾销地,印度市场是英国工厂的命根子,整条贸易航线一天都不能停。只要掐断这条航线,英国就承受不了。若是罗德斯大人在中国主政,他早就对此下手啦。
  “看来中国内部有强有力的人士在反对直接与英国撕破脸!”罗德斯大人已经有了明确的判断。这下,他的心中突然生出一种期待。如果能够找到这个强有力的人士,并且与之联系并且合作的话,英国就可以在与中国的对峙中处于非常有利地步。
  一回到唐宁街,罗德斯大人立刻就和内阁的成员们讨论了此事。英国内阁成员对罗德斯大人的判断并不是很认同。有些人甚至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看法,“中国的舰队未必是我们的对手,如果我们和中国人决战的话……”
  “如果我们和中国人决战,大概有八成可能会失败。”海军部部长毫不激动地说道。
  一种内阁成员都傻了眼,他们没想到英国海军部部长居然是这样的懦弱。在众人目光的攒射下脸部肌肉抽搐,然而海军部长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收集到的情报中,中国海军已经建造了八艘两万吨以上的战列舰。火炮还是中国传统的四门双联装300毫米炮。加上他们之前的更小的战列舰,我们有八艘一万八千吨左右的军舰,中国有十六艘。皇家海军不会逃避战斗,不过我并不认为在战场狭小的地区进行决战,我们能够胜利。”
  凡是知识没有出现巨大偏差的英国人都知道大舰队对英国意味着什么,英国就是靠大舰队纵横大洋,征服世界。失去了大舰队的英国就只是一个束手待毙的小小岛国而已。所以讨论的内容就自然而然的向着更加和平的方向而去。
  “罗德斯阁下,您能确定在中国国内真的有倾向于英国的大人物么?您要先弄清楚一件事,我们在于中国人的联系中,还从来没能与民朝政府的核心成员建立什么友好的关系。”首相开始提醒罗德斯,希望他不要有任何过于乐观的妄想。
  罗德斯大人也是这么考虑的,又把中国驻英国大使充满戾气的言行再回想了一次,他确定除非对方是个超一流的演员,否则那种戾气是实实在在的发泄。而且这种发泄也符合人类的本性。而中国外长李新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单边主义者’。就他的表现来看,与外国外交人员建立良好关系从来不是他认为的功绩。
  “如果我们把中国驻英国大使的言行告知中国外交部,不知道中国外交部会不会撤换这位大使?”罗德斯大人问英国外交大臣。
  外交大臣听完之后苦笑了一下,他反问道:“如果我们的大使如此嘲讽了西班牙的官员,西班牙只是把这件事告知我们,我们是不会撤换大使的。”
  一种英国内阁成员都没感觉意外,面对弱者的时候,英国人从来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感。若不是要顾及点起码的脸面,英国大使侮辱外国官员后,英国大概还会蹦出来护短呢。
  确定了这点之后,罗德斯大人并没有感觉不高兴。他对自己的想法从另外一个角度被证实而感到高兴,“诸位先生,我有个建议,咱们可以通过接下来的行动来验证一下中国内部到底是哪一位对中国有善意。能顶住中国内部那么强大的压力,选择对英国采取友好的政策。只要能找到这个人,我们就可以与这个人合作。从内部影响中国的选择。”
  外交大臣最能理解在强大的外国内部有亲英派的好处,所以他的法眼显得格外的谨慎,“如果那个人只是因为主张和平呢?就算是我们英国内部也有人在对南部非洲的战争持和平主义的观点。在和平主义者眼中,和平本身就是重大的利益。只要能维护和平,他们就会竭尽全力。从和平主义者的眼中来看,与英国的全面战争将让中国付出惨烈的代价。甚至他们会认为打倒英国后,会引发整个欧洲的动荡。如果中国原本就没有吞并欧洲的打算,动荡对中国的利益就非常有限啦。”
  内阁成员们看着外长,目光里面基本都是一半嘲讽。这位外交大臣是上一届内阁留任的人员,而上一届内阁在对南部非洲是持和平主义观点。甚至在整个英国国内都兴起战争的意愿之时,还有其党派的成员坚定的组成了反对战争的‘和平主义团体’。
  塞西尔·罗得斯是个坚定的殖民主义者,不过他本人并没有和上一任内阁敌对的意思。他本人和上一任内阁关系相当不错呢。所以殖民部部长塞西尔·罗得斯说道:“既然外长阁下这么讲,我认为也有道理。在我看来,中国能够决定针对英国政策的人不超过二十个,我们就针对这二十个人进行测试。”
  外长倒是对罗德斯的发言有些意外,他语带嘲讽地说道:“要是这么讲的话,那大概也得把中国皇帝包括在内。”
  这话引发了英国内阁成员的一致哄笑,的确,这位皇帝陛下本人最有资格决定对英国的政策。不过就如俾斯麦首相被称为‘铁血宰相’一样,东方大皇帝韦泽在欧洲被称为‘铁血皇帝’。即便中国现在还没有入侵欧洲,不过欧洲已经有些人开始尝试用‘上帝之鞭’来形容这位皇帝对欧洲的影响。
  就在内阁的哄笑声中,罗德斯大人倒是正色说道:“我认同外交大臣的看法,就把中国皇帝也当作对英国抱持友好态度的那位。毕竟这些政策若是没有他的认同,也不可能被发出来。”
  英国佬精通搅屎棍策略,虽然决定找到中国上层的亲英派,但是他们的手腕依旧很精良。找到这样人的办法并非是单纯的寻找,英国内阁决定让德国派遣更多佣兵前往美国,帮助美国训练民团。
  想让另类凸显的办法莫过于激化矛盾,那些坚持对英国持强硬态度的人面对刺激的时候必然会选择勃然而起。在这个时候,对英国持友好态度的人,或者那些和平主义者们,他们的选择就会格外的凸显出来。
第436章
佣兵的撤退(六)
  “什么?总部让我们继续留在美国?”威廉·黑森被最新的消息给惊呆了。他原本以为在半个多月之后到华盛顿的船只也未必能赶得上营救他们回德国。中国攻克匹兹堡之后必然要继续东进,就美国陆军呈现的操行,怎么都看不到能够与中国正面对抗的意思。
  现在得到的消息比之前更糟糕,德国黑森佣兵团还需要继续留在北美。原本命悬一线的局面,现在看上去大有向死路一条发展的趋势。
  “总部这么讲的,我们大概也只能服从了吧。总部说,会派遣更多部队前来,同时有船只留在美国这边,随时准备接咱们走。”佣兵头头答道。
  “还要再派更多部队?”威廉·黑森已经搞不懂总部在考虑什么幺蛾子。黑森佣兵团与其他佣兵团不同的地方在于,别的佣兵团是以任务为主,所以执行任务的人数越少,大家就分到的越多。而黑森佣兵团从建立起就基本是从事的正规军相同的战斗任务,所以他们提供的雇佣服务是按照‘队’来算的。哪怕是再小的任务,也是一次派一队人马。
  “你确定我们给国内提交的报告是正确的么?”测量员在旁边问头头。
  头头用力点点头,“我和大家一样想离开这个鬼地方。给国内假情报对我有什么好处?”
  这话倒是得到佣兵团团员们的认同,在北美的平原上与中国人作战太危险了。逃出条性命之后,佣兵团自己内部进行了讨论。也有些人认为中国人的车辆笨重,一条小小的沟壑就能挡住中国的军队。可中国军队围攻新奥尔良的行动震动了这帮佣兵。佣兵们对中国军队的再认识就变成了‘中国人的车辆笨重,却意味着中国车辆能够装载更多战争物资’。
  如果这帮佣兵不靠美国官员的带领,以及美国城镇的补给,单靠他们自己,他们大概现在还在美国山区里头折腾呢。而中国人无疑得不到美国人的接待,即便是有,也是美国人民的枪弹。黑森佣兵团的工作就是帮助美国人更有效的用枪弹射击靠近的中国人。在战争状态下保持强有力的推进速度,可见中国军队的强大。
  “美国人认为可以靠阿巴拉契亚山脉挡住中国人?”十夫长的语气当中全是不信任。
  “他们既然已经在全力杀光他们能见到的所有印第安人,挡不住中国人,他们就得死。”头头从容不迫地答道。这凶狠的发言让佣兵们纷纷点头,事情的发展只有这么一个可能。
  “我们申请到华盛顿更靠北的地方去吧。那里不仅山多,还靠着加拿大。即便是失败了,我们也可以逃去加拿大。留在美国南部太不可靠,中国人已经到了平原地区,他们继续向东就可以进攻美国。”威廉·黑森立刻提议。这是他恶补美国地图的成果。
  佣兵团们互相看了看,所有人都没有反对的意思。于是佣兵团们就和告诉他们消息的德国驻美国大使馆联络,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希望德国大使能够与美国方面进行有效的沟通。
  准备逃跑的理由当然不能告诉德国大使,佣兵团只是表示黑森佣兵团历史上就在华盛顿以北的地区有过长期作战的经验。即便那是一百多年的事情,可黑森佣兵故地重游,定然能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力来。
  从外表上看,德国驻美国大使是一位看着非常文雅的知识份子。这样的人虽然学识丰富,不过在军事上大概只能用‘棒槌’来形容。因为听到佣兵团成员谈起佣兵团上百年的悠久历史,大使阁下就不自觉的两眼放光,大有感受到久远时光的那种震动。那种书呆子特有的反应,让这帮佣兵们心里面暗笑。
  佣兵团们虽然也知道自己部队的光荣历史,但是这支部队的所有成员从来不靠悠久历史而存活,他们靠的是对战争的理解,以及能从战争中幸存下来。
  等得到了大使的保证后,佣兵团就非常礼貌的不再打搅大使。出了大使馆的铁门后,十人长扭头看了看这充满古朴风味的建筑,带着些嫉妒的情绪冷笑道:“看来大使阁下根本没弄明白,我们是黑森佣兵团历史的创造者,而不是黑森佣兵团历史的背负着。”
  威廉·黑森并没听明白这文绉绉的话是什么意思,他只是为自己的性命得到保障而高兴。在威廉·黑森的想法里面,佣兵团到了东北山区之后,要做的其实不是在那里训练什么狗屁美国民团,而是马上确定进入加拿大的通道。马上就是冬天,如果下起雪来,想到加拿大可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即便是临阵脱逃,威廉·黑森也希望能够在大雪封山之前进入安全的所在。
  回到驻地,威廉·黑森先和同伴们去酒吧闷了两杯爱尔兰威士忌。移民到美国的爱尔兰人很多,大多数都是在大饥荒时代逃到北美来的。他们不仅为美国铁路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廉价劳力,也带来了爱尔兰威士忌的制作方法。和爱尔兰劳工的价格一样,爱尔兰威士忌也挺廉价,性价比很高。
  十人长爱喝啤酒,他面前放了一杯啤酒,而他本人则快速的埋头翻看着今天的报纸。哗哗的声音让威廉·黑森因为酒精催生的好心情都受到了影响,他忍不住问道:“你在这些报纸上都看到了什么?”
  “这些报纸宣传的都是各种保家卫国的内容,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大胜。”十人长头也不抬地答道,边说话边继续翻。
  “哦,还有,充满了各种房屋和地产出售的消息。你看这个……”十人长把报纸转了个方向,对威廉·黑森指着其中一条,“五十美元的金币,就能在华盛顿附近买15公顷的土地。你现在的钱就能买得到。要是在德国,五百美元也买不到这么多土地呢。”
  威廉·黑森不懂英文,所以他也懒得看,直接问十夫长,“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十夫长回答的非常干脆,“美国联邦政府现在连编瞎话都没办法编圆,只欺负美国佬没文化,用瞎编的地名和瞎编的胜利来坑人。那些没有被骗的人则想赶紧筹集硬通货,然后逃离这个地方。如果我们还是跟着美国人混,那是一定没搞头的。”
第437章
佣兵的撤退(七)
  轮船的烟囱里面冒着浓浓的黑烟,船舱里面味道难闻,即便是在有窗户的二等舱里面也是如此。黑森佣兵团对这种环境倒是没有抱怨,当佣兵团的头头向佣兵团的众人发表最新消息,“我们要去纽约训练那边的移民啦!”
  听到这个消息,佣兵团的众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答道:“谢天谢地!”
  能够逃离危险的华盛顿,哪怕是乘坐比这个更糟糕的交通工具也不是问题。一众佣兵们都眼巴巴的看着海面,希望早点看到纽约出现在佣兵们的视野里。在这种时候,十人长就展现了文人喜欢考究的本质,“在1706年、1707年间,就有上万名黑森佣兵队在欧根亲王的意大利军团中服役,1714年,瑞典对俄罗斯的战争。1715年乔治一世镇压詹姆斯党叛乱。1744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62年之前,欧洲主要战争都有黑森佣兵的身影……”
  虽然不知道过去时代的破事有什么好在意的,不过大家还是听着十人长的废话,在沿途的无聊中总有解闷的事情总是比较开心。十夫长拿着书本继续念道:“1776年8月15日,他们在纽约州史泰登岛登陆,随后于长岛会战首次参战,随后投入纽约及新泽西战役,10月在白原战役担当前锋,11月在华盛顿堡攻城战作为攻城主力取得胜利。”
  说完黑森佣兵的光荣历史,十夫长抬起头笑道:“现在我们正在前往纽约,也不知道会不会在史泰登岛登陆。不过现在已经9月15日,若是8月15日就和历史惊人的一致啦。”
  没人在乎这个笑话,不管读过比较多书的十夫长到底怎么一个想法,如同威廉·黑森这样的佣兵对于战争的看法非常负面,战争没有丝毫的浪漫可言,而是令人恐惧的存在。就在此时,外面汽笛声连着响了好几声,接着就有佣兵的人跑进佣兵团们盘踞的船舱高喊:“到纽约啦!”
  这一嗓子让佣兵团们都高兴起来,到了纽约之后大家就能开始进行逃离美国的下一步。虽然这种态度看似很没职业道德,不过佣兵们最基本的理念之一就是‘绝不会打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除非大家能够确保在战争中进行途中就撤出。既然在德国的佣兵头头们看似并不关心佣兵们的生死,大有让佣兵们全程参与战争的打算。佣兵们自行按照佣兵基本理念行事就变得顺理成章。
  佣兵上了甲板,同船的其他乘客也上了甲板。大家都在眺望,而佣兵们有望远镜,所以他们能在望远镜里面看到海岸上影影绰绰有很多建筑物的模糊影子。这下佣兵们不得不感叹一下,在如此远的地方居然能影影绰绰看到建筑物的影子,那些建筑物可是不低。纽约城和德国那种布满低矮建筑物的城市一比,可实在是气派的很呢。
  船只继续前进,佣兵们慢慢就发现事情不对头。那些建筑物看着影影绰绰,在影影绰绰的建筑物中好像还混合了一些别的烟雾。从烟雾的模样来看,佣兵们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都感觉到了一种威胁。
  客轮又向前走了一阵,前面出现了几艘从纽约城方向开过来的船。双方通过旗语进行了沟通,黑森佣兵团里面不乏懂旗语的士兵,他们很快就翻译出来了对面船只提供的情报。‘中国军队正在围攻纽约城’。
  那帮船上的普通民众傻乎乎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佣兵团人员在头头的命令下迅速回到他们的舱室,头头把几名队长叫到一起说了片刻,队长们就出来召集自己的部下分配任务。威廉·黑森就听到他的队长说道:“我们冲进船长室,夺取船只的控制权。”
  “要把船开往何方?”十夫长问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开往加拿大。我们不会留在美国送命。”队长果断地答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9/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