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5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8/655

  第二天,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脚步虚浮的到了工地,巨大的金属铸件正在进行最后的处理,要不了多久,这家伙就会被送去工厂,成为车间的顶梁柱。身为曾经的工业强国,至少是顶尖的产量大国,美国人深知金属加工的重要性。车间里面采用轮班制,根本没有停歇的时候。
  另一位工程师卡内基值班,见到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过来,他上来劝道:“史密斯,你还是回去休息吧。若是你累倒了,咱们可没有别人。”
  史密斯摇摇头,“我睡不着。最近的局势可不好。若是咱们的军工厂能够开始量产,这些问题才能解决。”
  如果1892年,加勒比海各国与南美各国都认为美国是风中残烛,谁都能上来踩一脚。到了1893年,加勒比海各国与南美各国都明白美国再烂,也不是这些国家可以随意欺负的。特别是美国在绝境中没有绝望,通过全面改变体制的办法从联邦制变成了单一制,从一盘散沙变成了拧成一股绳。对美国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和信心的人们再次集结起来,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不久前的3月,美国一举歼灭了20多万南美以及加勒比海联军。自己遭受到了残酷的对待,美国也没有释放任何一个俘虏。南美国家人口本就不多,一家伙损失了20万青壮,特别是有战争经验的正规军。那些国家完全陷入了恐慌之中,然后一度互相敌对的南美国家破天荒的组成了一支联合舰队,杀入加勒比海试图歼灭美国的海军。
  南美国家的陆军装备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是南美国家的海军就不同,他们海军的主力舰艇好歹是从欧洲进口的。而美国的海军在战争中遭到了万里之外前来的中国海军的横扫,一时间美国海军陷入了困境。幸好之前的美国中央政府做出了战略决断,把主要的人口从加勒比海岛屿上转移到了哥伦比亚与委内瑞拉。
  现在这两个国家差不多都落入美国手中,将近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一千万美国人根本不显拥挤。美国的唯一问题就是能在多久把工业水平恢复到有能力实施远征的程度。那不是针对北美大陆的反攻远征,而是针对南美强国巴西、阿根廷、智利的远征。
  美国中央政府并没有制定野心勃勃吞并整个南美的计划,他们期待的仅仅是通过战争逼迫巴西、阿根廷以及智利选择与美国停战,给美国以喘息的时间。
  赛勒斯·史密斯工程师也是能够听上层政策解释的那票人中的一个,工程师知道自己不可能在战场上为祖国效力,他只能在自己熟悉的工厂这个战场上为国家效力。朝阳升起之时,更多的人出现在厂房门口。他们都是昨天已经累死累活,今天可以按照规定休息的一票人。可大家都来了。
  卡内基工程师想说些什么,却什么都没说。他扭头走向厂房,在进了大门之后高喊一声:“兄弟们!开工啦!”
第498章
生命的出路(十三)
  9月的北美秋高气爽,“我们是人民,我们是公民,我们不是臣民。在英格兰从来没有公民!”英格兰哥伦比亚省的省会里士满,酒店里面都能听到这样的政治宣传。
  劳合·乔治议员有时候也到酒馆里面喝酒,这样的说法他听了很多次。对于这样的说法,他并不在意。任何事情的改变都是缓慢的,社会的改变尤其如此。英国重新得到新英格兰地区已经两年。经过很多次的讨论,付出了包括殖民部部长塞西尔·罗得斯生命在内的很多代价,从来没有明文宪法的大英帝国行政体系做出了调整。整个大英帝国本土划分为八个行省,最重要的是大不列颠岛的所有行政区都归于大不列颠省之下。
  不管唐宁街的政治家们到底是何等的心黑手狠,他们好歹代表了英国的精英阶层。例如在旧美国领土上的民意引导,英国方面根本没考虑让美国佬变成女王的臣民。只需要让让美国在南美的局面危急一些,在南边的美国佬就竭尽全力从原先的美国领土上往南边拉人。与此同时,英国本土源源不断的向北美送来英国穷人。
  身为自由党新星,劳合·乔治又提出了好几个议案。从《土地使用类型划分》到《土地申请管理暂行条例》,包括最新的《土地置换法》。自由党一整套土地分配模式得到了通过。那些矿山什么的可以以后再议,自由党首先努力抓住英国穷人的心。那些穷人可以在北美农业区申请到最少40公顷的土地。这些政策的蓝本来自中国,所以连农业合作社,农业技术交流机构都差不多一样。
  劳合·乔治议员从来没有能够想到自己居然可以引领如此之多的法律,这样的成就并没让他感受到特别的快乐。有过之前强烈的经历之后,政治对这位议员更多的像是义务和责任。
  在习惯吃饭的小酒馆里面吃了饭,听了那些美国佬常见的发言。劳合·乔治议员走了出去,要不了太久,1894年的元旦,所有美国佬都要进行入籍宣誓。就如那些酒馆里面的家伙所说,宣誓结束之后,他们就在也不是公民,再也不是这些土地上的主人。大英帝国的土地法理上都归女皇所有,大英帝国的人民都是女皇的臣民。这就是大英帝国的规矩。已经有很多忠于美国的人走了,那些不肯屈膝的人若是肯主动离开,在劳合·乔治议员看来,那可就太好啦!
  大英帝国看待世界局势看得很清楚,民朝对世界的了解比起大英帝国只高不低。现任国家主席沈心在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做出了判断,“未来三年不可能出现针对民朝的大规模战争,我们把所有精力都放到内政上去。”
  尽管这话是大家的共识,尽管这话其实没人在乎,沈心却不得不说。身为国家主席,即便在开国领袖面前并没有主导权,沈心本人也在坚持他的工作。当然,在做了战略预期之后,沈心问了一句,“都督,您觉得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可以和平。”
  “我觉得想维持和平,需要生产力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才行。至于有多高,好歹得有能力在本国建成一个科学体系。”韦泽对这个给了个答案。就他的观察,到了21世纪,能够维持和平固然有核武器的贡献,不过国家自身的水平才是关键。除了席卷全球的世界大战之外,主要工业国都维持了本国国内的和平,非工业国都出现各种各样的战争或者大规模冲突。
  “都督,你还是打铁须得自身硬的态度。”政治局常委们对韦泽的话大有不以为然的意思。
  韦泽懒得对此说太多,以当下的国土禀赋以及生产力水平,民朝当然有这样傲娇的本钱。若是一味的把同志们看不到的局面给强行放到台面上讲,那就不是领先半步的天才,而是领先一步的疯子。
  韦泽不吭声,国家主席沈心就继续自己的职责。“有关恢复汉代黄河以及云梦泽的问题,牵扯的太大,我们现在只能在土地审批上进行调整,冻结未来两年里面有关这两块地区开发的项目。等到新的五年计划开始时候再酌情处理。”
  这话说完,总理说道:“我们已经调拨了人力和预算,对汉代黄河水系以及云梦泽水系进行考古以及调研。”
  韦泽只是默默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黄河南迁,与北宋灭亡时蒋公前世人为掘开黄河,导致黄河南迁有关,这还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人祸。云梦泽覆灭的很大理由则是长江以及整个流域水土保持问题,大量泥沙淤积,让湖泊逐渐消失。想解决这个问题,大概只有定期清淤。但是在19世纪末开始做这样的工程,的确有超出生产力的问题。
  不过韦泽大权在握,权力意味着对国家投资方向与投资内容的决定,就如韦泽现在只要敢说一句重新挖出旧黄河河道,国家就会不计成本去做。隋炀帝当年就因为开凿大运河而财政破产,最后覆灭。在民朝承受不了之前,韦泽的命令大概还是能推行下去滴。
  见韦泽都督不吭声,并没有非得立刻见到全面效果的意思。大家也没有对这些毫无概念的水利工程做什么强化,现在需要强力推动的工作很多,为首的就是企业改革问题。
  总理直接管这些事情,他不肯说话。沈心没办法,只能顶上说话,“现在的同志们情绪很大,这次的名单上企业很多。圣上,这可是要撤掉很多工厂,谁都不肯被别人给兼并。”
  “战争打了四年,在这些年里面,他们提供的产品到底有多少不合格率,他们的劳动生产率比别的企业低了那么多。到现在还有什么好说呢?”韦泽的声音很平淡。私营企业还能完全靠市场来决定。赚到钱就活,赚不到钱就死。国营企业没办法用这样的标准,生产与管理水平的高低就是决定他们命运的重要标准。
  没人就这个问题再说话,这不是无言的支持,而是无语。别的人不管这一块,总理心里面不爽,却不敢对韦泽提出反驳。恐惧与压力交相呼应的对战了一阵,总理汪海洋开口了,“圣上,虽然裁撤的企业不多,但是同志们的意见非常大。”
  见到总理汪海洋把话说出来,其他的常委们都暗自松了口气。能混到国有企业主管的都不是没背景的人,领导们可以不鸟这帮人,可领导们总是有不得不鸟的人。而国有企业的主官和这些人之间就未必没有关系。即便以前没有关系,在这个裁撤的时候,大家都会全力发动自己的人际关系来保住自己。
  韦泽从容地说道:“这就到了讲政治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要求召开各级党组织的会议,把这次裁撤的理由与办法向大家讲明。而且关于看待世界的世界观,我们也得在党内进行强化教育。时间到了,不管是不是成功,这一轮都已经结束。即便是某一项工作结束,也不等于人生结束。身为光复党的党员,必须有这样认识世界的观点。”
  总理对韦泽的话不是太感冒。党政军,韦泽现在还掌握在手中的是党和军的最高领导人,主席这个政府的最高领导职务已经让出来由沈心担任。在更早之前,总理的职务也就独立出来,已经换了好几任总理。所以提起解决问题的办法,韦泽不谈现实,而是从道理上来讲。这让执行具体工作的总理生出些不以为然的心情。
  言为心声,有了这心情,总理忍不住说道:“圣上,同志们要是这么说说就听话,那可就太好了。”
  这话一说完,韦泽还没吭声。沈心的表情就变了变。脸上那点变色与沈心心里面的情绪相比根本不算啥,光复党有淘汰机制,总理的话让沈心只是想把这个年轻一辈淘汰掉算了。若是不能更上党的步伐,淘汰掉对大家都好。身为总理,连手中的人事权都用不好,这总理已经是不合格的。至少是没担当没勇气没思路。
  韦泽脸上波澜不惊,他依旧平静地说道:“如果同志们有疑惑,那么我们中央的同志自己首先确定一下自己的三观吧。既然我们要对全党进行思想教育,我们自己也先开一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会议。这些基本的党会制度建立了这么多年,也就是在战争时期的军事总结上有比较好的贯彻,在个人修养方面的作用其实不大。战争结束了,进入和平时期。工作虽然忙,却不是忙到没时间,就在这方面进行思想教育。”
  沈心一直在做军队的政委,政治思想工作是他的本职工作。听韦泽提出完善这个制度,他心里面喜忧参半。思想工作最难做,不是因为人类这种生物会欺骗别人,而是因为人类这种生物非常善于欺骗自己。思想工作做得好,能够让同志们思想得到解放甚至是升华,从此顿悟。做的不好,那就只会制造出更多的迷惑,还会制造出一票狐假虎威的家伙。那帮狐假虎威的家伙们只会让事情更糟糕。
  时间过得很快,十月开始就是三会工作。过去二十几年里面,韦泽都督都在三会里面唱主角。而这次三会就让国家主席依照他的权力来主持。韦泽都督竟然全身心投入到党务建设里面去了。见自己竟然真的接掌过这个大位,沈心不安中有兴奋,兴奋中有不安。
  主席是人大选出来的,就如韦泽都督的皇帝称号以及最高权力是人大授予的一样。总理本身是光复党中央委员会成员,由政治局常委推选,政治局会议通过的政务官。也就是说,主席是总理的上司。此次五年计划的核心就是解决国营企业管理水平问题,具体执行自然得总理做报告。
  沈心找到了总理汪海洋,本以为汪海洋大概无比为难,没想到汪海洋竟然如释重负地说道:“工厂的问题解决了。”
  “解决了?”沈心有些不解。这次要裁撤的工厂都是兵工厂,裁撤的标准是他们在战争中的生产表现。广大官兵们作为使用者,武器装备攸关生死,这是公论。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不愿意被裁撤的关键就在于大家丢不起这个人。没想到汪海洋竟然如此轻松就给解决了。
  “解决了。”汪海洋看着非常高兴,“我最初担心这些人会跟武汉前几年一样,让工人堵政府大门的方式来表达意见。可是现在整个情况变了,北美开拓之后就业机会暴增,那些企业生产不佳,工人收入低。趁着这个机会,工人们换了工作。谁肯跟着厂里干部瞎混?”
  能够如此轻松解决看着困难的问题,汪海洋心里面自然高兴。可这话听在沈心耳朵里,他竟然生出一阵惆怅来。原本国营企业是大家都非常期待渴望去的地方,想进入国企可不容易。现在世道变了,无能国企的吸引力竟然衰落到闹事都闹不出来的地步。人民的务实程度实在是够狠。
  汪海洋继续轻松地说道:“沈主席,现在看我们这次三会不会那么难过。而且国企的问题这么好解决,我们正好可以继续向前,把标准提高一些。该合并的合并,该刷掉的刷掉。而且,下一个五年计划,是你负责领着制定。沈主席有什么重点么?”
  “重点?”沈心其实早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但是他发觉自己当主席的日子短,一时半会儿也没办法立刻抓住要害。所以想来想去,他想了一个方向,“要是我来制定,至少在教育上,除了彻底扫除文盲之外,还要把十一年制义务教育常态化。不要再用运动式的模式来推动教育。”
  “为何?”汪海洋完全没想到沈心第一个提出的方向竟然是教育。作为战争时期北美军区的政委,大家普遍认为沈心最优先和最擅长的是军事领域。
  沈心答道:“因为现在法律规定最低就业年龄是十六岁。大家上学的年龄一般都是五六岁。把这个教育制度规定好,十一年制义务教育结束之后,孩子们也都够了就业年龄。”
  汪海洋一时无语,沈心的理由基于法律,这在以前的政策制定上很罕见。法律一般是大家争论到几乎理屈词穷的时候才会真的拿出来的玩意,平常的时候个人的意志要凌驾法制之上。这种依法制定制度的思路让汪海洋生出一种新鲜感。
  带着这种新鲜感,汪海洋提醒道:“五年计划里面不仅是教育,工业、农业、国防、外交。这些都是五年计划里面的部分。”
  沈心因为汪海洋的话而有丝毫动摇,他平静地答道:“这些事情都不用着急。五年计划只是在五年里面的发展方向,很大一部分反倒是没有必要强行制定。这就跟打仗一样,第一次和敌人交手,没人知道会打出什么结果。因为国土变化太大,我们的很多预测大概我们自己都别信。”
  见沈心说话毫无破绽,思路也找不出问题,汪海洋只能选择不再谈论此事。
  不是由韦泽都督主持的会议,大家都非常不习惯,但是会议还是得开。政府会议就罢了,直到党会召开,韦泽才以党主席的身份出席了会议。这下,不少同志才对民朝的政治度有了真正的了解。政治分为“政”和“治”。虽然古代这个词汇与现在的意思不同,不过决定政策的是政党,治理则由公务员体系来完成。只要光复党没倒,决定一切的那个人就是光复党的党主席。
  当韦泽拿起话筒的时候,一众同志们都安静下来。在这片安静中,韦泽从容地说道:“同志们,现在我是党主席而不是国家主席,所以我要谈的是党的建设问题。政党是一个有着相同政治理念的组织,是一个需要有钢铁纪律的组织。大家都有这么久的工作经验,我想大家都很清楚,这种相同理念,这种钢铁纪律,完全靠强迫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通过对政治理念的解释,讨论,宣传,才能让我们光复党的同志们理解这些理念。在消灭美国之前,我们其实没有时间和精力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那时候我们追求的是安全。我们中国当时并不具备安全的环境。现在不同了,我们已经获得了安全。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我身为党主席,工作重心就是在党内尽量完成政治共识。”
  在1893年,没几个人真正理解到韦泽这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进入新时代的人们其实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新时代被人们认识并且理解和反思,是需要时间的。
  还有不少人甚至把韦泽的话向韦泽要垂帘听政的角度想。即便是知道主席名称与权限,即便是知道民朝其实是一个非君主制的共和国。但是很多人还是不由自主的把最高权力与帝制做一个比较与联系。现在沈心当了主席,那么韦泽该身处何地?大概也只有太上皇一个职位能够与之相对应。
  不管同志们怎么想,韦泽并不想当阻挡历史的跳梁小丑。三会结束之后,从1894年开始,韦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党建上,少部分精力放在推进科技进步上。
第499章
双星(一)
  “老婆,我前两天反思了一下,我觉得以前的我内心深处认为我比我爹强。我老爹带着我母亲,还有兄弟姐妹搬了好几次家,我就可以完全不用这么做。现在事实证明,我太自大了。就我的工作性质,你不得不跟着我到处走。辛苦你了。”在夏日的热风里面,韦坤用家庭聊天中郑重的程度和老婆说着话。
  韦坤的老婆一时无语,妹纸脸上表情从讶异到不解到无奈,最后变成了女性特有的理解,拎了拎不怎么好好吃饭的儿子的脖领子,妹纸说道“你真觉得你比你爹强?”
  面对老婆的问题,韦坤笑道:“内心的强大程度与知识水平,我其实也不知道。但是我一直以为论结果,我比我爹强。现在看,不管是我爹也好,别人也罢,其实都不得不跟着时代这条大河往前走。”
  “一条大河波浪宽”韦坤的儿子明显不太想吃饭,听到老爹的话里面有能够符合他记忆的东西,小家伙立刻说道。
  “哈哈!”韦坤忍不住哈哈大笑。而韦坤的老婆则是愁上眉头,这孩子太淘气了。
  好不容易吃完饭,把小东西弄去睡午觉。韦坤的老婆叹道:“你还是尽快回国吧。在非洲再位高权重有啥用。看看这环境。为了能来趟非洲,我们娘俩从一年前就开始打各种防疫针。”
  “留在非洲怎么样?我就算是走也得干完两届吧。”韦坤摸着老婆光滑的手臂皮肤,轻声说道。
  韦坤的老婆用力摇头,“肯定不行。过十年孩子初中都毕业了吧。我坚决不会让他在非洲上学。让他在这里学什么?随地大小便?和那些黑人小孩一样光着屁股玩泥巴?”
  这话让韦坤心里面一阵叹息。时代变了,即便韦坤觉得小娃娃光着屁股玩泥巴其实挺可爱的,但是这仅仅存在于感受当中。父母们要做的是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可是现在城市里面非常流行的一句话。而且这句话还是以韦坤老爹韦泽提出的“神经元假设”为基础发展出来的。
  “寒暑假带着他到我这里来吧。我很想你们。”韦坤认真地说道。即便有很多欧洲贵族妹纸可以给韦坤作伴解闷,但是面对老婆的时候,韦坤一直非常诚恳。
  “韦坤。你娘能忍受很多年带着孩子独自生活,但是她是以前时代的人。我当年嫁给你是以为你和你弟弟一样,会留在国内很稳定的生活。”韦坤的老婆说着非常让人不安的话。
  韦坤没有露出丝毫恐惧和不安的表情,面对老婆这样亲近的人,韦坤坦率地说道:“我也没想到我对政治有这么大的野心。当年的是我曾经以为我会按照我老爹的安排,当个技术人员,当个科学家,当个从事技术的官僚。但是后我发觉,我希望能够从事推进民朝进步的工作。”
  “那你就该留在国内。来这里做什么?”韦坤的老婆不高兴地说道。
  “我必须得到更多的力量,在国内积累这些力量的速度太慢。而且太多人会给我设绊子。为了能够让我哥哥不受身份带来的阻碍,我爹甚至给我哥改姓。当年我还觉得我爹迂腐,现在我才明白只有做人做事是否正确,却没有结果是不是正确。”韦坤解释道。
  女性其实不爱和男人讨论道理,所以韦坤的老婆不愿意再绕弯子,她率直地问道:“你要回国么?现在就回国!”
  “不。”韦坤也率直的摇头。
  “那么我这几天就走。再走得晚,大概赶不上幼儿园开学。”韦坤的老婆冷冷地说道。
  和母亲讨论让孩子过上更糟糕生活的结果大概只有一个,那就是“绝不可能”。韦坤也根本没有努力让自家老婆孩子继续留在东非行政区。送他们上船的时候,韦坤的老婆凑在韦坤耳边低声说了一句,“韦坤,你真自私。”然后带着儿子头也没回的就上了船。
  看着老婆孩子的背影,韦坤突然发觉了一件事,他现在有些搞不懂自家儿子到底是自己的儿子还是老婆的儿子。至少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小东西只是跟着老妈跑,对自己这个其实没见太多次面的老爹生分的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8/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