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6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4/655

  在欧罗巴银行总部塞浦路斯,王明山觉得总部的千余号人也不算是浪费公帑。队伍里固然有很多银行人员,也有很大一票是情报人员。他们各司其职,其中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收集欧洲各国有前途的社会中坚人士的情报。例如来塞浦路斯访问的这票大学教授,塞浦路斯庞大的数据库里面有他们的卷宗。依照韦泽都督提出的数据库理念,这帮名声不显却有很大社会关系网的家伙们被关注。经过一些筛选分析,好多数学模型就可以不断完善。亲自领军干了这么久,王明山已经能够完全理解这点的重要性。
  前一段时间老兄弟沈心到这里度假,王明山和沈心聊了好久。然后王明山心中生出一种冲动,若是能针对国内搞这么一个系统就好了。只是这念头必须深埋心中,想都不要去想。一个银行的头头若是敢建立国内的人物数据库,下场大概只有死路一条。
  但是有另外一件事却是可以仔细想,沈心说现在党内想法比较乱。基层还挺稳定,七十七个省里面的干部也算安分,但是前三排就有各种问题。偏偏都督此时只是说些基础的话,对于前三排的作用非常有限。这让王明山干着手头工作的时候总有种不安心的感觉。偏偏都督前去北美视察工作,这是让沈心格外不安的事情。
  德国访问团不知道民朝的情报,对于塞浦路斯总督大咧咧不接见他们的事情,这群右翼教授觉得有些不满,于是立刻就结束调查。
  因为前几天教授们搞调研,垂询希腊妹纸为何这么努力的时候,得到的回复是“不想靠男人”。塞浦路斯的传统中嫁女儿要配送房屋土地,妹纸们在家里的地位可想而知。民朝租了塞浦路斯之后,妹纸们终于有了出头天的机会。这些年出来工作的妹纸们觉得不靠汉子照样能过的开心,婚姻反倒是和爱情有更多关系。
  靠干活为生的穷棒子女人居然跟贵族女性或者有钱的女继承人一样选汉子,特别是这些女性泥腿子居然有选举权,掌握了投票的权力,甚至已经在地方议会上通过了好几项保证女性完整财产权的法律。知道这消息后,不少教授们怒了,他们认为这是牝鸡司晨,这是阴阳错乱,这是亡国之兆啊。
  愤怒的教授们觉得没办法在塞浦路斯这个社会主义制度在欧洲的桥头堡再待下去,若是继续待下去,靠吃民朝制造的特效药都无法降低教授们的血压。考察团离开塞浦路斯直奔黑海,途径保加利亚的时候,教授们觉得情绪稳定下来。
  保加利亚人民还保持着自己的民族风格,没有土耳其化,却也没有西欧化。女人温驯服从的被男人们命令驱使,地方上的贵族官员地主们颐指气使。马克思·韦伯发觉,保加利亚的淳朴风情除了平复教授们的情绪之外,还让他们心生一些优越感。德国是中欧国家,紧挨西欧,贵族官员地主同样的颐指气使,却不至于如保加利亚这个东欧地区一样无法无天。比较生出的优越感让教授们对保加利亚充满好感。
  马克思·韦伯教授知道自己所在的团队在德国大概能算左翼,实际上却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保守右翼。不过这帮保守派教授们的共同点是“支持生产力理念”,他们没有马叔那样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却认为生产力发展可以解决眼前的一部分问题。和德国当政者认为确保当下社会制度稳定就能让社会发展的思路还是有些不同。
  平复了情绪,教授团队进入匈牙利境内。越过喀尔巴阡山脉,就见到熟悉的牛车。教授们很高兴能看到这么亲切的交通工具,当牛车队伍里面出现卡车身影的时候,教授们的脸色又不好看啦。
  马克思·韦伯教授在匈牙利农村观察的很仔细,每一个农村都有新开张的小学。去学校的不仅有小娃娃,还有成年人。每一个村落都有铁匠铺,铺子里面一般都有两三个人在里面,需要维修或者磨砺的农具在里面摆放许多。统一管理的大牲口,处理牲口粪便的蚯蚓屋,农村的会场以及会场里面粘贴的好些农业技术宣传图片。村子里面居然还有收音机,每天到了村民闲下来聚集的时刻,收音机就会通过大喇叭向全村播放。
  如果马克思·韦伯教授注意到的是村民们终于开始被有效组织起来的事实,其他不少教授与人员则被组织起来后的农民所作所为激怒。教授们有收集情报的能力,他们并不意外在塞浦路斯见不到教堂。民朝是个无神论国家,宗教法里面规定,凡教宗并非民朝管理部门册封者,皆为邪教。所以民朝到现在都没和梵蒂冈建立外交关系,因为不符合民朝宗教法,教宗不被承认。
  现在教授们看得出,宗教在匈牙利的农村正在快速萎缩。他们沿途见到的教堂里面根本没有神职人员,那些教堂被征用。十字架取下之后,屋子或者用来办学校,或者用来当做农民的会议场所。不信神的老百姓,必然是毫无顾忌的邪恶暴民。
  甚至不用去特别发现,就能看到邪恶暴民们的行动。每个村都有民兵组织,那真的是男女齐上阵,妹纸们也扛枪,也进行射击训练。“准备消灭贵族和地主的反扑”“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匈牙利语口号在农村刷的到处可见。唯一让教授们能够接受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标语。
  到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就见到在远远的郊外出现了正在兴建的工业区。工业区设在铁路旁边,里面已经有工厂开始运作。除了皮革厂之类有匈牙利本地特色的产品之外,教授们发现居然有收音机厂。这些收音机与乡下农村里面见到的收音机一模一样。
  收音机厂的零件中,木壳与电线等没啥技术含量的零部件在工业区的厂家生产,这还能理解。包括电子管、喇叭之类的技术产品也在新的工业区有相关工厂。在工厂附近,新式发电站有已经完工的,有还在紧锣密鼓建造的。民朝对于匈牙利的投资可见一斑。
  访问团里面的教授愤愤的在日记里面写到,“……身材矮小的匈牙利人亦步亦趋的跟在那些身材高大的中国主子背后,装模作样的实施工业化。悠久的历史在匈牙利人看来抵不上多吃一块牛排,多喝一口牛奶。背叛传统就是背叛自己,那些匈牙利人一定会遭到报应滴……”
  愤怒归愤怒,德国教授的愤怒动不了匈牙利人民分毫。这些终于获得解放的匈牙利人民依旧做着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他们学习,他们工作,他们吃饭、他们跳舞、恋爱、结婚,在工作之余寻欢作乐。在教授们采访的时候,匈牙利人正好进行了新一轮的选举。新当选的人大代表们前往各个城市参加新一届会议,那些城镇附近的农民也前往城市,购买一些东西自然是主要目的,同时听听农民们关心的议题有没有提出,有没有通过,也是大家很在意的事情。
  当德国教授在离开前看到一众背着武器的农民向城市聚集,他们自然怕的要死。万一暴民们暴动,教授可没有能力保全自己止。但是教授们心里面也非常欢喜,他们认为匈牙利的暴政要遇到颠覆啦。
  必须说明的是,韦泽身为一个城市居民,对于武器的看法与德国教授有些类似。民朝的城市就实施了严厉的枪支管理,特别是好几个城市出现有人在楼上用气枪射击路上行人,铅子射入头颅,导致人死亡的案件后,民朝城市实施了好几轮严厉的枪支收缴。
  都督抵达北美,自然要到处走。人民群众得知韦泽皇帝同志前来,几乎是疯了一样要去亲眼见见这位人民心中的现世神灵。韦泽自然要接触民众,他很快就发现北美的农村地区人民群众是家家持枪。
  美国宪法保障美国人民持枪的权力,那是宪法的规定。民朝宪法里面并无持枪的规定,对于枪支的管理也比较保守。毕竟光复党里面大部分初期党员都是客家出身,都经历过惨烈的土客矛盾。韦泽少年时代就是土客矛盾中名声赫赫的客家雇佣兵。
  参观就这么一个省一个省的进行,韦泽抵达旧金山省之后,人民群众对国家建设南部长城的评价极高。没有建设长城之前,那些墨西哥土匪们经常入侵旧金山省的南部地区,散居住的民众哪怕是人人有枪,连女生们都通过射击训练掌握了战斗能力,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依旧无法得到全面保障。
  长城修建完毕之后,这个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墨西哥匪徒想入侵旧金山省,只能靠船只绕过探入海里几百米的城墙。如此难度让那些穷鬼匪徒们放弃祸害民朝的打算。感激圣上英明决断的不仅有传统民朝人民,新加入的民朝人民遭受过墨西哥匪帮更久的伤害,他们的喜悦之情比起传统人民有过之而无不及。
  即便如此,韦泽还是觉得不习惯。倒不是他怕死,而是韦泽以前觉得美国人人持枪未免太离谱,现在韦泽发现民朝传统民众在北美入乡随俗,如果住在一个骑马跑半个小时才能见到村公所的地方上,人民更能依靠的自然是手中的武器。持枪的局面也不是整个北美都一样,北方远离危险区,持枪就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准,基本都是用来打猎或者收拾野兽。距离危险地区越近,人民持有的武器就越接近战斗武器。在中墨边境,人民手里的武器已经是货真价实的军品,至少是淘汰军品。看得出,对于人类最危险的其实不是猛兽,而是其他人类。
  在北美,官员询问的最多问题是“我们应该怎么才能更快发展地方经济”,人民询问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才知道我们是不是做错了”。韦泽在国内很少听到这样的问题,人民群众多数是抱怨挣不到钱。
  到处观察,仔细考虑之后,韦泽倒也明白了为啥会这样。太平天国爆发的时期,中国人均土地只有不到三亩。以当年的那个粮食产量,大家真的活不下去。
  现在北美地区的人民群众根本没这个问题,随随便便就有几十亩地,还能得到合成氨化肥供应。连残疾人都能在城市靠看大门混饭的现在,身体健康的人民要是被饿死,很难得到周围人的同情。对于这片辽阔壮丽的新国土上的人民,韦泽除了欣慰之外还是欣慰。
  都督在北美视察,一时半会儿没有回来的迹象。在北京的中央感觉开心很多,手握大权的总是这么开心。其他常委们都认为在对外要依从中央制定的决策,感觉自己的大能无法得到实施的姚浜自己召开了好几次会议。
  “和平只是夹在馒头里的果酱,只有那么一小层。都督执行了这么多年的铁血政策后心软了,这才要搞和平。我们还有的是时间,民朝有无尽的时间,铁血政策迟早会重新出现。我们现在做的是前期准备。没什么好担心的。”姚浜的智囊努力给姚浜分析局面。
  用手摸着自己的下巴,姚浜沉吟不语。民朝没有私人幕僚,姚浜的智囊是大学教授,现在已经借住姚浜的影响混了个大学副校长。看姚浜没有下定决心,这位智囊继续劝道:“都督已经明摆着要搞共和制,您是中央委员选出来的,代表的是中央委员的支持。现在也该是您表现出自己决断的时候。都督已经69岁了,再过十年,就79岁。人生七十古来稀……”
  很快,德国驻民朝大使就得到了消息,姚浜安排了民朝与德国的军事联谊活动,活动在民朝最新的战列舰安庆号上进行。安庆号是民朝著名的战列舰,参与过好多战役。现在的这艘安庆号则是1901年年底才完成所有装备和试航,正式加入民朝海军的新锐。
  德国武官立刻被组织起来,不仅民朝各地德国领事馆里面干过海军都被弄来,甚至连德国商船上有海军经历的退役军官也被弄来,组成了一个联谊团队。
  仅仅是看到这艘停泊在天津的军舰,德国人就被这艘28000吨的巨舰给弄到目眩神迷。登船参观更是让这帮德国人感觉到仿佛进了天堂,民朝军舰的内部设计简洁明快,看了之后就觉得到了新世界。这票德国人进入最关键的动力部分时,他们看到了纯燃油锅炉。锅炉的巨大管道通向的则是一个形状十分怪异的发动机。没等德国人看出什么,中国海军军人突然变了脸。他们礼貌却冷淡的把德国人“护送”上甲板,结束了这次联谊活动。
  几乎与此同时,海军司令部得知德国人被送下安庆号,海军政委先是松了口气,接着又暴怒起来,“姚浜到底想干什么,这特么就是乱弹琴!”
  姚浜到现在都不是军委成员,只是挂了个虚名,根本没人在意。上一任国家主席兼军委副主席的沈心虽然从国家主席的位置上退了,却没有从军委退休。沈心这个军委副主席的位置可没有让出来。
  海军司令部里面没人支持姚浜,或者说即便有,也没人敢出来说话。所以现在继续咆哮的还是海军政委。“到底是谁同意姚浜命令的?他凭什么就让德国人上舰?!”
  民朝海军现在觉得姚浜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在背叛,这支强大的海军一直拥有技术优势,突然把最先进的军事技术泄露给外国,那等于是突然就让这些军事差距被缩短。民朝海军相信人民海军不怕牺牲,但是民朝海军决不接受被自己人背后捅刀子。
  “怎么办?”海军司令问。
  这下海军政委却没有吭声,是啊,怎么办。都督完全主政的时候,大家上下一心。海军就是靠都督才有的今天,所有对外的技术释放,都会主动和海军同志们讨论。习惯了那样的日子之后,现在的海军还真不知道怎么回应。难道海军部门组队去找国家主席说理去?海军部门没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大家心里面也挺虚的。
第546章
昨日重现(五)
  祁睿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独立在老爹韦泽之外的势力,看了海军军委委员发给军委委员们的机密通报之后,祁睿很想认为自己接到这样的机密通报,意味着自己已经是独立在老爹之外的势力。按照道理,北美战区政委拥有这样的地位是理所应当的,只是祁睿自己总对自己没信心。
  依照没信心的反应,祁睿第一念头就是想和老爹说起此事。但是想到自己老爹的级别更是应该得到报告,祁睿自己就觉得很失落。按照制度,这些通报要向级别之内的同志传达,祁睿就向战区几位高级军人念了通报。
  北美战区高级军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姚浜想干什么”?只是姚浜是国家主席,在姚浜之前的两任国家主席和军队有极深的关系,韦泽与沈心若是发句话,大家即便是不理解也会去执行。这样的模式让大家一时无话可说。
  高级军人们无一不是当机立断之人,自己不明白,他们就会去问。祁睿无疑是最好的询问对像,“祁政委,我觉得外交和咱们军队不是一回事吧。”
  祁睿没有立刻回答,因为他发觉自己内心深处同时存在两种愿望。第一个自然是不要惹事。
  因为已经放弃去地方发展的愿望,按照资历以及功绩,不少人都认为祁睿晋升上将只是不久的事情。一旦晋升上将,祁睿就有可能在有生之年问鼎大将军阶。按照军阶评定办法,大将与元帅必须参加过百万兵力以上规模的战争。而晋升上将只需要在一线有足够服役即可。而元帅和大将与上将不同的是,上将到了年限也会退役,元帅和大将们会退居二线,但是他们永不退出现役。这是国家对这些战功卓著的服役者们的尊崇,也是这些服役者们拥有的特权。
  如果和国家主席硬杠,祁睿的晋升之路势必要受到极大影响。老爹韦泽绝不会允许军政府出现,祁睿对此很清楚,也很支持。
  除去这种非常利益和理性的判断,祁睿心中不满的冲动同样激烈。国家主席当然可以衡量各种利益,做出选择。但是光复党有党内民主,皇帝陛下尚且始终坚守制度,凭什么一个国家主席就可以自行其是。更何况现任国家主席不是第一个主席,甚至不是第二个。按照制度升上来的一个国家主席,连军委副主席都不是,单从军委制度里面,他见了祁睿还得讲服从呢。若是放任姚浜继续干这样的事情,光复军几十年的制度大概就会被连根拔起。
  两边一比较,祁睿发现自己更倾向于要将此事说明白。“外交是外交,国防是国防。都是国家的工作,却不是一回事。”祁睿答道。
  “那姚浜为什么要这么做?我看海军所说,决定这些事情的还不是外交部。外交工作不是外交部的事情么?”战区高层里面有人非常不爽的问。
  祁睿一时不敢回答,以他的聪明自然能理解一句话就能摆明他的立场,这种立场就会起作用。而祁睿本人并没有做好卷入此事的准备。不爽姚浜是一码事,但是站到和姚浜斗争的第一线又是另外一码事。
  “这件事……我们……”祁睿准备暂时息事宁人,至少不要做出决定。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光复军军人们奉为金科玉律的基础。遭遇战和无准备之战根本不是一码事。就在祁睿准备说出这话的时候,他突然灵光一闪,电光火石之间,他下了决定,“我们组织一个学习会,把陛下制定的宪法再学习一遍。我记得宪法里面有关于国家主席职权的内容。”
  一众战区头头万万没想到祁睿居然提出这么一个建议来,大家第一个念头是祁睿这也太敷衍了,不过有人接着就明白了祁睿的想法。其实不仅是祁睿,军队高层眼中的姚浜是个外人,不管是什么组织都不会乐于见到一个“外人”突然蹦在组织头上颐指气使。祁睿提出这么一个建议,看来也是有同样的想法。
  既然组织内的同志们有了共同看法,不管手段如何舍近求远,至少这也是在做准备。“我们就开始再学习一次宪法。”战区司令周新华表态。这帮高级军人记忆力都不差,祁睿的提议让大家想起之前由韦泽都督下令全党学习宪法的事情,韦泽都督对宪法的重视让大家觉得这个建议也许会有些作用也说不定。
  总理梓炀工作很忙,即便如此他还是在工作结束之后乘车前往前任总理汪海洋的家里。下了车,梓炀拿着秘书准备好的一盒茶叶进了汪海洋家。在国家主席开始交接卸任前,总理就已经开始执行退休制度。与汪海洋搭班的沈心是第二位主席,汪海洋自己则是第三任总理。在他之前的是李玉昌与李维斯叔侄二人。
  现在第四任总理前来拜访,汪海洋至少用很平和的态度前来迎接,他笑着接过礼物,“小梓,来这里何必拿东西呢。”
  梓炀也笑道:“老领导,我这也只是个心意。我知道按规矩来,我给您带点小玩意只怕给您惹麻烦。不过若是不带东西,我真的心里面觉得过意不去。您大人大量,就别计较啦。”
  汪海洋对于梓炀的话只是笑笑,那些能当上主席的背景深厚,不管是韦泽或者沈心都是如此。总理看着如同宰相,实际上并非如此。李家叔侄还是革命功臣,鞠躬下台之后照样无声无息。汪海洋现在别说拿罐茶叶,就算这些茶叶都是金的也不会触发公务员法。因为汪海洋当下只是一介平民而已。
  进了汪海洋的新住处,两人落座。梓炀就把最近的大事告诉了退休不久的汪海洋。大概情况说完,接着就是后续反应,“老领导,现在部队的同志普遍不满意,外交部的同志也很不满意。召开常委会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汪海洋没有立刻回答,他脸上看不出什么来,心里面却是一阵阵的翻腾。当汪海洋还大权在握的时候,也是常委之一,高级别的消息一件件的送来。现在退下来才几个月,国家大事已经是得有人想利用汪海洋的时候才会告知他。这就是失去权力的滋味,仿佛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天上直接坠落凡间的滋味。
  “老领导,您觉得接下来事情会怎么样?都督在北美视察,已经去了几个月,这马上就要十月啦。就算都督没回来,各省的省委还有省长们都要来开会。那时候这件事会平息下去么?”梓炀继续问。
  汪海洋强打精神思索了一阵才说道:“若是按你所说,不高兴的也只是部队和外交部的同志,本来外交就归主席管。”
  梓炀心里面登时就不高兴了,外交归主席管的确没错,不过那是宪法里面一句笼统的说法。若是按照宪法规定,国家主席还能任免国务院总理,姚浜可以随意任免梓炀的职务。但实际上呢,姚浜根本不可能随自己的心思撤换总理梓炀。别说总理,就是一个部长,一个处长,姚浜都不可能一道命令说撤就撤。即便有那种撤职的命令,姚浜顶多是参与者之一,甚至只是一个负责签文件的人。所以汪海洋的话根本就没有诚意,这让新任总理梓炀非常不爽。
  “喂喂!这国家主席的权力好大啊。跟皇帝一样。”北美战区司令部的学习小组里面,有同志忍不住感叹起来,“我说,都督也没这么嚣张过啊。为什么要给主席这么大的权力。”
  宪法规定,国家主席拥有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的权力。也难怪有同志看了之后生出感叹。
  战区司令周新华上将立刻不爽地说道:“前面那句你给吃了。中华民朝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而且人大很大一部分权力现在归光复党所有,主席本人哪里有那么大的权力。真的皇帝还得和韦泽都督一样,人大通过决议,渡让国家权力。没有党,没有人大,主席算个蛋。”
  听周新华的话里面满是情绪化的说法,祁睿连忙发言,“有枪就是草头王,那是啥年代的事情了。咱们还是把这些宪法规定的秩序和现实分辨清楚吧。”
  祁睿负责党务,是战区一把手。他表态之后,大家立刻就老实下来。又仔细研读了一番宪法,经过分组讨论和表态,战区司令周新华给了个共识,“国家主席貌似没啥了不起。他的权力看着来自人大,实际上人大并没有那么多实际权力。这个职务……很鸡肋。”
  这个问题说白了之后,大家都陷入了一种有些难以置信的境地。从光复党与民朝的历史来看,连韦泽都督都没有如同姚浜这么嚣张过。但是这不等于国家主席就是如此无力的一个职务。不管是韦泽主席或者沈心主席,都是权势极大货真价实的国家领导人。
  就在一片沉寂中,祁睿开口了,“光复军是人民的军队,光复军是光复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我可从来没听说光复军是什么国防军,属于政府领导的军队。属于人民,忠于人民。身为党员,忠于党。军队如此,国家主席也是如此。”
  这话说完之后,战区司令部里面暂时维持了沉默。过了一阵,周新华才开口,“这话都督说了几十年,现在看,都督从来没有骗我们。只是我们以前没想明白这些。”
  只要有准确的思路与切入点,战区头头们很容易就理论联系实际。的确,韦泽都督没有骗过大家。光复党有党内民主,并且以党领军以党执政。
  “能不能这么想,这个姚浜不讲党内民主。若是他和都督一样,先把他想干的和同志们商量一下。大家若是同意了,他再这么做就没问题啦。”副司令从一来是就很不喜欢姚浜,此时他看样子找出了反对姚浜的思路。
  在北京,梓炀按捺了心中的不满,还是客客气气的请教了汪海洋,等汪海洋四平八稳的推托了所有请求之后,梓炀开口说道:“老领导,我一直有个想法,您这样退休下来的老同志们若是在家闲置着对国家也是浪费,是不能能组建一个中央顾问委员会,让老同志们对各自专业的工作做些指点。不知道老领导对此有没有兴趣。毕竟也有不少老同志是希望能够颐养天年,就跟韦昌荣部长退休之后,就开始各地旅行……”
  汪海洋心中觉得有些警惕,这个梓炀的说法里面利诱的味道太明显了。可汪海洋没办法看到自己的表情,对面的梓炀却可以。当汪海洋听说有机会再接触权力的时候,整个人一瞬间就有些容光焕发,眼睛里面精芒四射。
  不过老狐狸可不会因为这么一点点的空口许诺的小利就被冲昏了头脑,只是看着小狐狸说完之后就起身告辞,老狐狸觉得不能就这么让小狐狸啥也没拿到就离开。汪海洋也站起身,一边慢慢的走,送梓炀去门口,一边慢悠悠地说道:“外交部又不归国务院管,即便是报告也是外交部报告。此事有军委,有外交部,都督都不可能不知道。就我所知,都督这个人对轻佻的人评价很低。你觉得做这样事情的人能否担得起轻佻二字?”
  梓炀笑着点头。等他出门坐车回去的路上,才突然眼前一亮。手攥成拳头轻轻捶着身边的车座,梓炀对汪海洋的能耐极为赞赏。梓炀对此事若是发言当然不合适,但是发言就得有技巧。“轻佻”二字可以完美的描述姚浜的表现,没有过份,没有不足。至于轻佻的是此事或者此人,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4/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