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6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0/655

  果然,跑了一分钟,观察团就听到后面响起了炮声。大家扭头一看,就见他们方才站立的地方被炮打得泥土乱飞。要不是蒙哥马利反应够快,不具备肉身抗炮弹能力的观察团大概就要出现伤亡啦。
  “继续跑!”蒙哥马利冷静地喊道,并且以身作则,如同兔子般连蹦带跳在泥地上跑的飞快。
  “啊!”上尉一声惨呼,他不小心踩进了一个被草丛遮蔽的土坑,崴了脚。
  蒙哥马利立刻停住脚步,转身往回跑。路上还拉住一位中尉,两人回来架起上尉继续撤退。上尉也管不了脚到底受了多重的伤,此时先逃出匈牙利人炮击范围为要务。
  跑去出大概两公里,一行人终于在一个小坡后停下。蒙哥马利和众人躲在小坡后面,还不忘探头去查看敌人。上尉此时对蒙哥马利有着极大好感,所以对这个做法生出赞赏的心情。然后他就听到蒙哥马利低声喊道:“快,都过来看。马上!”
  上尉来不及让人处理他脚上的伤势,托着腿趴到了小坡边缘,其他人都跟了过来。一众人等最初的时候都沉默不语,一分多钟后,有人惊讶的倒吸凉气。而上尉用手按住胸口,喃喃地说道:“上帝啊!上帝啊!!”
  从小坡上看的明白,一些铁家伙靠自身动力开到河边,有些士兵在这些铁家伙外面套了些东西,然后铁家伙慢慢的开进河里。那些套上的家伙如同裙子般展开,和那些铁家伙一起浮在水面上。并且向河对岸开进。
  在蒙哥马利一行人逃窜的过程中,已经有铁家伙开进水里,现在它们已经渡过了宽阔的黄色多瑙河,出现在河对岸。在铁家伙后面托着些绳索,河对面的在绳索一段绑上些东西。在这帮人的望远镜中看去,那些玩意好像是钢索。
  匈牙利人并不只是用铁家伙泅渡,有些卡车开到了河边,从卡车上竖起些东西,好像在打桩的样子。
  “他们要建立浮桥啦!”蒙哥马利用冷峻的语气说道。上尉也恍然大悟。不过这个消息并没有让上尉惊讶,上尉的注意力都被那些铁家伙上的炮塔给吸引了。那不是船,而是这几天在俄军中疯传的“机枪马车”。匈牙利人的战车居然能够如同船只般泅渡,上尉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是Tank!”蒙哥马利继续说道。
  “什么?水柜?”上尉先是莫名其妙,然后又觉得很有道理。水柜是空心的,空心的密封水柜当然可以像船一样横渡河流。
  “我们来之前,军部给我们的很多情报里面有一条说,好几个月钱,中国向匈牙利大量出售很怪异的钢板。据说是用来焊接水柜的。所以情报部门有个水柜计划,希望能够弄清楚发生了什么。这些东西一定是水柜,这些就是坦克!”蒙哥马利的声音听起来非常冷静,不过在一众情绪激动的人听来,这种冷静给大家一种魔幻的感觉。
  “现在怎么办?”和蒙哥马利一起搀扶上尉的那位中尉声音颤抖的问。渡过黄色多瑙河的Tank越来越多了。
  “我们撤吧。”蒙哥马利答道。
  没等大家回答,就听到远处传来隐约的马蹄和呐喊声。本来准备撤退的英国观察团又很有默契的停下来。片刻后,一队巡逻的俄国骑兵纵马而至,他们看到渡河完成的“机枪马车”后先是愣住了。片刻后,随着一声呼和,俄国骑兵抽出马刀向着敌人发动了勇猛的冲击。
  再过了片刻,有几辆Tank迎着俄国骑兵而来,几秒种后,坦克上枪炮鸣唱,观察团的上尉看到俄国骑兵割稻子般被打落马下。有个倒霉鬼脖颈处挨了一发20毫米机关炮,脑冲天而起,飞的老高,无头的身体则紧握缰绳,操纵着马匹继续前冲。
  一时间,战场魔幻了起来。
第620章
被操控的乱战(二十二)
  “我们撤退吧!”
  “不,我们决不撤退!这样的观察机会必须抓住!”
  “那就请求国内派遣舰队到海岸边准备接应我们。我们自己也制定好撤退路线。”
  “……好吧!”
  交谈在英国军事观察团里面快速进行,英国人毕竟是世界级的强国,到了关键时刻也不含糊。若是不能亲眼看看能够自行泅渡的水柜到底有多大威力,军事观察团觉得死也不甘心。
  俄国司令部此时快速调动兵力对匈牙利的渡河点发动了反攻,远处沉闷的炮声意味着俄军的大口径火炮正在毫不犹豫的进行炮击。没有机会看到装甲兵渡河的那些英国军事观察团成员又是担心又是激动。根据见识过那些水柜的英国人描述来看,那是中国最新研究出来超越以往时代的可怕武器。
  炮声突然停了,英国人最初没注意。他们在司令部等着最新的消息。二十几分钟之后,有通讯参谋几乎连滚带爬的冲进司令部。再过几分钟,俄国司令部参谋长直接下达逐客令,让英国军事观察团回自己的驻地去。
  “有戏啊!”遇到这样待遇的英国人不怒反喜,他们早就在俄国里面收买了人。
  几张英镑塞过去,对方稍加打探就回来告诉英国人,“匈牙利人摧毁了我们的炮兵阵地,现在我们没有重炮能够轰击他们的登陆点啦。”
  “诸位,我们还是准备撤退吧。再看下去已经没有意义。匈牙利人摧毁了俄国的炮兵阵地之后,大概就该冲击俄国司令部。如果我们运气好,离开的时候大概能够看到战斗呢。”蒙哥马利声音冷淡。
  一众人等花了好几秒中才理解了这话当中蕴含的可怕推断,为首的上校不解地问道:“少尉,是什么让你做出这样的判断?”
  蒙哥马利竖起左手食指,举手向天。这姿势让一众英国军人怀疑他要传教。蒙哥马利依旧冷静地说道:“匈牙利的空军每天反复侦察,您觉得他们到底在找什么?他们想要确定什么?炮兵阵地被摧毁,难道只需要坦克听着炮声前进就可以么?我不认为俄军里面有人给匈牙利红军当内应,那么诸位认为匈牙利人通过什么方式找到通往俄国人炮兵阵地的有效道路?”
  上校没有对此讨论,听了蒙哥马利的解释之后,他转头下达了命令,“我们开始收拾东西开始撤退。向俄国人多要些马匹,多掏点钱也不在乎。”
  半个小时之后,英国军事观察团再次集结。“电报发了么?”“资料带上了么?”“把那些被褥扔掉,只带些轻便的毛毯就行!”
  军官们迅速下令,不过是十分钟时间,这帮人就做好了出行准备。法国军事代表团住在英国军事代表团比较远的地方,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实在是不能用融洽来形容。然而俄国人不仅把英国人赶出司令部,法国人也没能留在里面。此时法国人百无聊赖的跑来英国人这边串门。见到英国佬一副跑路的架势,法国佬倒是真的惊讶了。
  “你们这是?”带着狐疑的表情上前提问,却没等到英国人回答。突然间在俄国司令部所在地不远处枪声大做。法国人一惊,一惊顾不上关心英国人,他们警觉的开始查看。
  “我们撤。”英国上校果断的命令。然后一众人等纵马而行。片刻后,上校就看到骑术比较一般的蒙哥马利少尉居然高高的举起了一面英国国旗。这个突兀的举动让上校先是一愣,然后他就有些赞赏的微微点头。军事观察团如果在战场上被打死,那就白死了。除非动手的国家是个弱国,否则列强是不能以此为理由说什么。战场不是游乐园,进入战场的自然要有觉悟。然而一面英国国旗对于逃跑的英国人很有用,一旦英国人与俄国军队脱离,匈牙利人面对英国人就要有所顾忌。这个叫做蒙哥马利的小子心很细。
  “亨利,你来擎旗!”上校命令上尉。自己的这个小团队里面各有专长,上校可不认为由骑术不精的蒙哥马利擎旗对大家有什么好处。
  众人纵马离开营地大门,然后绕到营地附近的山坡上停下。如果不能亲眼看看那些坦克,此次就真的白来啦。事实也如他们所愿,枪炮声越来越响,整个俄国司令部附近的枪声响成了一片。没多久,就见一队人马如同兔子般沿着英国人跑出来的道路狂奔,英国上校用望远镜看了看,然后忍不住失声发笑。那伙人是法国佬。
  片刻后,就见一辆坦克车从容不迫的追了上来。履带不停滚动,坦克车以轻盈的姿态驶过起伏不平的道路,车身随着地面的欺负微微上下起伏的姿态甚至有种美感。那是猛虎猎杀食物时特有的美感。接着就是机枪扫射,片刻间那些法国佬就尸横就地。
  英国军事观察团的众人心里面忍不住生出一阵悸动,正因为知道匈牙利人这么干从哪个方面都不理亏,英国人才更生出强烈的兔死狐悲的情绪。
  从高处看下去,俄国人也在抵抗。不过步枪、机枪、手枪,100米,50米,20米,他们的血肉之躯与钢铁都无法相提并论。机枪和20毫米机关炮轻松粉碎了俄国人的所有抵抗,无情的收割着俄国人的生命。
  那些一米多宽的壕沟,一米多高的掩体可以阻挡住步兵和骑兵,对这些钢铁坦克毫无作用。宽大的履带撵过掩体,越过壕沟,毫不迟疑的向俄国人发动进攻,毫不犹豫的歼灭逃窜的俄国人。
  “撤退吧!”上校收回目光,冷静的下了命令。看到这里已经够了,不是说多看一会儿有什么不好。上校认为再看下去,英国军事观察团大概就要给俄国司令部陪葬。
  众人听到命令,立刻拨转马头沿着已经确定的路线开始撤退。他们不再管任何俄军,而是自成一伙的向东北方向撤退。他们已经发出电报,请求大英帝国地中海舰队派遣一艘军舰岛黑海来接应他们。
  接连跑了三天,英国军事观察团终于接近目的地。他们此时多瑙河三角洲北部边缘,从岸上看过去,黑海海岸附近的海水浑黄一片,到处都是各种林木,还有一眼看不到头的芦苇。远处有个巨大的岛屿,上面全部是芦苇和树木。根据大英帝国的学者们考察,这个岛屿是浮动的。无数根系互相交织,最终形成了这片岛屿的“陆地”。可这片陆地没有根,下面是三角洲的海水。这种独特的局面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甚至是绝无仅有的。
  这几天蒙哥马利少尉没什么话,此时他也依照安排给他的工作,开始收集树枝,准备生火做饭。这种不厌劳烦的态度让上校很喜欢。等做好晚饭,大家排好值班名单,接着开始就餐。吃完饭,众人就开始聊天。
  问完了几个人,上校问蒙哥马利,“少尉,您认为这些坦克到底是怎么样的?”
  “既然能够实施武装泅渡,说明这些车辆的钢板不厚。用火炮能够摧毁。等坦克冲到阵地前,把75口径的火炮放平,大概能够击毁它们。”蒙哥马利的声音依旧冷淡。
  然而众人的反应比蒙哥马利的态度激烈了十倍甚至更多。“这个主意好!”“的确,如果匈牙利人的坦克不害怕火炮的话,为何要先去摧毁俄国的炮兵阵地,而不是直接进攻俄国司令部。”“没错,俄国人聪明一点的话,他们是有机会逃跑的。”“连我们都能跑掉,俄国人怎么可能跑不掉呢?”
  上校微微眯缝起眼睛,他本以为蒙哥马利的优点仅仅是冷静从容,现在他发觉这个少尉还有相当程度的洞察力。等到其他人谈了一阵,上校继续问:“少尉,你认为我们接下来要如何应对匈牙利红军?”
  这几天,英国军事观察团终于肯称呼匈牙利红军的全称。之前他们只是用匈牙利人或者匈牙利军队来称呼。然而英国人自己也没有发觉这个变化,他们只是觉得不用这样的称呼就感到不太对的样子。
  “那是政府的工作。”蒙哥马利毫不迟疑地答道。
  这小子还是个真正的军人呢。上校心里面叹道。不过他还是继续问道:“政府自然有政府的决定,但是你自己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吧。”
  “我……觉得还是应该继续支持俄国。如果俄国受到比较大的损失,对我们也没什么好处。”蒙哥马利答道。
  即便是知道年轻人不可能有什么深远的视角,上校还是有那么点失望。在上校看来,此时最重要的是调整政策。匈牙利人的地理位置太有利啦。不管是俄国或者德国与奥地利,匈牙利都能对他们形成巨大的威胁。如果匈牙利能够成为大英帝国船上的人,就等于用火炮顶在俄国、德国与奥地利的菊花上,他们的任何行动都要充分考虑英国的意见才行。
  又过了两天,迎接的军舰和英国军事观察团汇合。从小船登上军舰之后,所有英国人都觉得腿都有些发软。回想起那些以轻盈姿态猎杀俄军的坦克,他们都忍不住后怕起来。
第621章
被操控的乱战(二十三)
  1911年的6月,全世界除了民朝之外的所有报纸的头条基本都是匈牙利。俄国也经常上头条,内容都是“俄军在XXXX遭到大败,伤亡X万”。塞尔维亚也在6月底上了一次头条,内容是“塞尔维亚对匈牙利宣战,进军匈牙利。遭到迎头痛击,损失X万”。
  俄国的亲密盟友塞尔维亚这些军队原本是用来撵走巴尔干的奥斯曼帝国,并且准备抢夺尽可能多的地盘。现在被俄国兄弟坑了一把,塞尔维亚的内心在滴血。
  而寡居茜茜公主原本已经不问世事,最后还是在德国亲戚与奥地利皇室的诚恳请求下亲自抵达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在匈牙利民间依旧有良好声望的公主带来了奥地利的愿望,在平等的立场上签署和平友好协议。
  奥地利认为自己的军队从战斗力到数量都不足以和俄国对抗,面对一个痛打俄国,歼灭三十万俄军的匈牙利,奥地利一点都不想尝试匈牙利装甲部队的威力。维也纳距离匈牙利边境真的没有多远。
  大英帝国的使者也抵达了布达佩斯,他们带来了看似充满善意的期待,“如果匈牙利能够加入英国的阵营,很多事情都好商量”。
  更殷切表达善意的是奥斯曼帝国,塞尔维亚不自量力的军事行动帮助奥匈帝国熬过了最困难的时间。巴尔干联军里面的主力是塞尔维亚、希腊和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已经承认保加利亚的独立,所以保加利亚暂时按兵不动。塞尔维亚兵力耗尽,不得不消停下来。剩下的就只有希腊一家。一个能够与奥斯曼帝国友好的匈牙利,足以让巴尔干局面向着更有利于奥斯曼帝国的方向发展。
  匈牙利的外长忙的每天连饭都吃不好,匈牙利红军的司令在极短时间里面就接到了欧洲除了俄国之外几乎所有国家的军事交流申请。匈牙利作为东欧国家,普遍被认为是个弱国,没有几个国家认为匈牙利本身有多么强大的实力。既然这么一个弱国都能出吊打俄国的战斗力,各国都认为自己有实力做到同样的事情。
  在匈牙利共产党全国大会上,各个委员们纷纷发表意见。与英国结盟的有,与德意志邦联结盟的有,吞并罗马尼亚的有,在战争中不断歼灭俄国军队,逼迫俄国崩溃的有。还有人居然提出干脆南下巴尔干,建立一个包括罗马尼亚和巴尔干在内的大匈牙利。
  听着这些人发自真心的言论,周树人沉默不语。他突然生出一股冲动,若是此时他和民朝同志一起离开,让匈牙利自己来解决问题的话,也不知道这个国家会不会如同中国历史上那些其兴也勃焉的国家一样,其亡也忽焉。也许是积累了太多的疲惫,周树人觉得自己心中满溢着各种毁灭性的恶意,此时的他是真的很想看看这出活剧到底会怎么发展。
  “够了!”匈牙利外交部长猛的站起身大声喝道。随着这一声吆喝,会场里面顷刻安静下来。
  “德国当年好歹是彻底打败了法国,这才成为了被认同的列强。我们现在是杀进彼得堡了么?还是打到俄国军队再没有还手之力?现在俄国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反倒是沸腾着复仇心,准备干掉我们呢?可我听到了什么!听到你们在瞎BB。对这样的说法,我听不惯!”外交部长性格激烈,还是个很直爽的人。这一番话直抒胸臆,那帮从没感受过大国是什么的匈牙利共产党的中央委员脸上都有些讪讪的。
  别说,看到这帮人老实了。周树人心情也变好了。若是放眼看去,家里都是败家子,谁的心情都不会好。哪怕只有一个成器的,这个家就有了盼头。周树人此时对这番中国的老话有了无比深刻的体会。这也是周树人非常无奈的地方,在民朝的确有不成器的人,但是民朝上层却没有小国心态。所以周树人根本不知道怎么才能把小国心态提升到正常国家心态。一想到这中间的困难,周树人就忍不住想叹气。即便知道现在国内比较乱,周树人还是很想回国去。
  此时的民朝的确比较乱。如果是以前,匈牙利痛扁俄国这件事总要引发些关注。现在这件引发了欧洲局面动荡的大事在民朝无人问津。报纸上最初写了不少有关国有企业三角债的文章,电视上也有相关报道。承受着巨大压力的梓炀同志一声令下,所有有关中央政策问题的内容统统遭到了禁止。
  韦泽在南京没地方住,就跑去军校住。外面风声紧张起来,军校党委里面再也承受不住压力,刚过了五十岁生日的校长在会议上不得不讨论此事。他愁眉不展,问起党委同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中央怎么会这样?咱们该怎么办?是不是请都督搬出去住?”
  话音刚落,六十多岁的党委书记拍案而起。书记和校长关系一直不错,这么激烈的反应不仅让校长大吃一惊,党委的同志们也吓了一跳。然而书记根本不在乎这些,他声如洪钟,大声喝道:“你什么意思?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难道是不准备跟着都督走了么?!”
  这话一出,刚过五十岁生日的校长登时就明白自己方才到底说了什么混账话。他连忙起身辩解道:“我绝对没有要背叛都督的意思。我只是觉得上头有矛盾,我们何必跟着……”
  “滚你娘的蛋!上头打架?我管是谁打架,谁TM敢和都督作对,老子就要谁的命!”六十多岁的党委书记声若洪钟,骂完之后他指着校长的鼻子喝道:“老子我给你留点面子,你自己给我滚出学校去。你要是不滚,老子就亲自让你滚!”
  校长登时就惊呆了。他好歹也是制度化的一代,虽然知道前辈们威名赫赫大权在握。不过那都是听说而已。现在看到党委书记完全无视这些,以强烈的个人意志下达命令。五十岁的校长猛然生出一种世界错乱的感觉。
  但是党委书记明显没有这样的错乱感,看到校长傻呆呆的坐在位置上。党委书记一声吆喝就把警卫员叫了过来,“去学校保卫处把人叫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0/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